在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内容标准中,呈现方式是:在左栏 中,用行为目标陈述方式表达课程内容目标,既提出对特定 知识的要求,又提出对特定过程的要求,更注重对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的要求,具有指令性、规则性。而在右栏中,从内 容要点的把握和教学活动的开展两个方面,对相应内容目标 的实施作出了“提示与建议”,具有指导性、开放性和选择 性。
在行为目标陈述的句式中,有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 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预期表现。其中行为主体是学生,行 为条件是影响行为表现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
而预期表现 是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习表现或学 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目标呈现方式都 包括这四个要素,有时,为了陈述简便,省略了行为主体或 行为条件,但前提是以不会引起误解或引起多种解释为标准。
例1 赏析(行为动词)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条件), 展现(行为动词)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条件),确认(行为动词)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条件),树立(行为动词)尊 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预期表现)。
这里的行为主体是学生,只是作了省略处理。
一、行为动词的类别 在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内容标准中,行为动词比较丰富, 有“了解、知道、理解、观察、感受”等20个以上的行为动 词,这些行为动词可分为三大类,如表1所示。
(一)第一类行为动词对结果有要求,如了解、知道、 说明、阐释、评议等等;
结果性的行为动词有三个层次:识 记、理解、应用。
(1)识记:再认和再现思想政治课中有关的事实、概 念、原理、观点。
(2)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转换表述已知的知识;
对有关知识进行必要解释,即不仅能识别知识的各个方面, 而且清楚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掌握一个知识与其他有关知 识之间的联系;
通过已知知识做出合理推论,或通过已有条 件去扩展相关的知识。
(3)应用:明确有关活动的组织过程,通过活动更好 地理解知识、感悟道理和掌握方法,客观地认识和评价活动 结果;
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有关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 际问题。
例2 归纳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理解价格变动的意 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例2中,“归纳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涉及对结果 有要求的行为动词,属于第一层次;
“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 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对结果有 要求的行为动词,属于第二层次。
(二)第二类行为动词对过程与方法有要求,如调查、 观察、讨论等这样的一些行为动词。
例3 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 不同的哲学;
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
例3中,“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涉及对过程有要求的 行为动词,“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
解释 哲学的基本问题”涉及对结果有要求的行为动词。
(三)第三类行为动词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要求,如 体验、体会、树立、养成等等。在情感教学目标中,分经历 (感受)、反应(认同)、领悟(内化)三个等级。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变化,是教学中最难以测量的部分,但 是可以通过学生的表情、态度和学生的行为、作品等表现出 来进行评估。
例4 “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确 立正确的择业观”“感悟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能够开 启人的智慧”等。
例4 中,所给出的标准着眼于长远目标,有利于培养 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说其运用了第三类行为动词, 是从侧重点来说的;
其同时含有第二类行为动词的成分,如“感悟”这个动词,也有对过程的要求;
有时还有第一类行 为动词的成分,因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
二、行为动词使用时存在的问题 (一)行为主体表述混乱 例5 某教师对人教版教材《文化生活》第九课第一框“坚 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教学目标作如下设计:“知识目 标:识记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明确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理解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分析各种文化现象的能力,自觉坚持当代中国 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 使学生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 信仰,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例5中,“知识目标”所表述的主体是学生,“能力 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所表述的主体是教师, 教学目标在主体表述上前后不一致。后者所表述的主体是错 误的,因为这种表述方式违背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基本要 求。教学目标是指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课堂是学生学习的 场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收获,那么教学目的的编制 也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因此教学目标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 是教师。
(二)教师选用的行为动词与课标水平要求不一致例6 某教师对人教版教材《政治生活》第七课第三框“我 国的宗教政策”的教学目标作如下设计:“知识目标:理解 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 适应。能力目标:利用已有的历史知识,领会我国的宗教政 策遵循了宗教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提高用历史的辩证的眼 光观察评价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坚持以 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弘扬科学,树立科学世界观。” 在例6的表述中,“知识目标: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是 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 的原则;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中的“理解” 选用得就不够准确,课标的表述是“了解我国的基本宗教政 策”。“理解”一词所表述的实际水平比课程标准所要求的 水平高,应该用“了解”代替“理解”更为恰当。理解是指 对有关概念、原理和观点进行转换或解释、推理;
了解是指 对有关事实、概念、原理和观点的再现或再认。了解是理解 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例6中的知识目标应改为:了解我国 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坚持 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三)制订的教学目标中缺乏行为动词 例7 某教师对人教版教材《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二框“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学目标作如下设计:“知识目标: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含义,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及其相互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市场经济的共性与特性,培养准确把握事物的共性 和根本特性的辩证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 过教学,联系实例,感受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优势,坚定社 会主义信念。” 在例7的教学目标的设计中,知识目标中把教学内容当 成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要有相应 的动词来描述学生习得的程度与水平,只有内容的罗列,不 能算是教学目标,只能是教学内容。
综合以上三方面表现不难看出,这些问题违背了教学目 标在表述上应该体现“三个维度”以及对“可见行为的具体、 明确、可操作性的表述”的基本要求。解决此类问题必须要 准确理解课程标准中的行为动词。
三、准确地理解课程标准中的行为动词 行为动词对教学目标的制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制 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就必须要研究、梳理行为动词。
(一)理解行为动词的外显性和内隐性的要求 行为动词的外显性是指行为动词直接指向的是学生,揭 示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应该达到的学习效果;
行为动词的内 隐性是指行为动词间接指向的是教师,揭示出教师为了辅助 学生达到这样的学习水平应该采用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和途径。这就构成了课程标准中使用的每个行为动 词都有双重性的要求。例8 “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 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 精神的意义。” 例8中的表述选用了“归纳、理解、弘扬”3个行为动词。
从外显性要求看,3个行为动词的主语都是学生,它们所指 向的活动主体都是学生。无非这里省略了行为主体。要达到 这样的学习水平要求,单靠学生的主体努力是不够的,必须 要有一个内在的辅助条件,即教师的主导作用。换句话说, 教师要积极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在嵌入式的学习环境中讲 清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最终达到学生 能够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由此 可见,行为动词所关联的是双指向,外显性指向学生的学习 水平,内隐性指向教师教的行为以及所教学的内容、采取的 途径和策略等。教师对外显性的要求理解得越深刻,越能够 创设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的学习环境;
教师对内隐性要求理 解得越深刻,教的行为目的性也就越明确。这是准确落实教 学目标的基础。
(二)理清行为动词在教学目标三个维度中的内在关联 三维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是一个完整的人 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素质建构的三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学生 成长与发展的全过程之中。作为思想政治学科,关注行为动 词不仅仅是简单地关注知识水平的要求,更要关注行为动词所关联的学生能力和情感发展的具体要求。这三个具有独立 意义的要素现已成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例8中,“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 表现”中的“归纳”指向的是学生知识水平的要求,“理解 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的“理解” 指向的是学生能力的基本要求,“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中 的“弘扬”指向的是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归 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是“理解立足 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的前提和基础, “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理解立足 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学生“弘扬民族 精神的意义”的前提。由此可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是在知识学习与探究中、在能力培养与训练中逐步渗透、形 成的。
(三)把握行为动词在教学目标中的可操作性和测评性 教学目标是评价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有效教 学目标更多地关注目标的可操作性和测评性。采用适当的可 操作、可测评的行为动词来描述,明确对学生做出要求,使 教学目标意义明确、易于观察、便于检验。可操作性和测评 性都注重对外显动词的选择,可测评性还要求行为条件的情 境化和表现程度的具体化。有的教师误将“目的”当成“目 标”,因而在陈述教学目标时常常会出现“培养学生成为德、 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提高学生分析能力”或“拓展学生知识面”等这些不明确的表达,因而无法观察到目标行为是 否实现以及何时实现,这样的目标对实际教学没有管理或评 价的价值,因而也就没有具体的指导意义了。
总之,在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有许多行为动词,都 是极有分寸的。这种要求上的分寸,反映的正是针对初中学 生的阶段适应性,它是科学的。背离了阶段适应性,就会导 致目标要求过低或者过高。同时,还要注意行为动词所反映 出的主体性、内在统一性和可操作性。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