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对于其个人意志品质的塑造有着积 极的作用,可以培养学生挑战权威、挑战自我,积极进取以 及注重团队合作的精神,使其最终获得个人的全面发展。培 养本科生科研能力是普通本科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作 为一个国家教育、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其培养、输送的人 才所具备的科研能力及水平是有最大说服力的。学生科研是 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同时,又反过来促进教师科研。
因此,如重庆科技学院这种有悠久办学历史,有自己的办学 特色和行业优势的院校,但升本不久,在本科生科研能力培 养方面还有较大不足,探索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成了必 要且重要的工作,相比于重点院校更显迫切。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中国高等教育在很 长一段时间都是重教学、轻科研,特别是专科院校,更是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死板,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空间,缺 乏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谈不上主动有效的科学研究,毕 业设计(论文)普遍存在基本科学研究能力欠缺的问题。在 一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仍没能充分发挥, 个别教师重结果轻过程,大包大揽,代替学生完成整个过程。
(二)制度有待完善,实施缺乏力度许多高校已经意识 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也推出了导师制、大学生科 技创新训练计划等措施,但真正在实施过程中更多的是考虑 投入产出比,在搭建学生科研平台方面的人力、设备等投入 还不够。科研训练缺乏施展空间,实验室条件不够完善,有 些实验不能顺利进行,实验结果出现较大误差。许多普通高 校都实行了导师制,但因为导师人数过少,基本上是一个行 政班(40人左右)配备一名导师,致使指导方式主要为集体 指导,师生个别交流少,欠缺互动,科研指导有流于形式之 嫌。因为导师的选聘是由学院根据个人自荐或推荐来确定名 单,学生没有参与其中,对导师只有被动接受,以致部分学 生会因研究兴趣不同而丧失学习的主动性。
(三)缺乏激励机制,学生科研热情不高目前的激励机 制重视获奖成果,对于完成了整套训练计划但没有获奖的教 师和学生都缺乏激励措施,致使部分学生参加科研的功利性 太强,一旦遇到困难就失去完成项目的信心和动力。另一方 面,教师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投入的时间多、精力多,即使 没有获奖,也引导着学生完成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撰写报告等一系列科研环节,其发挥的作用也应受到 重视和鼓励,从而稳定人才培养队伍。
二、科研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 (一)导师制,引导本科学生参与科研导师制是15世纪 初期由英国牛津大学的威廉•威克姆首创的,其后剑桥大学、 哈佛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相继采用。中国的导师制长期以来 是针对研究生教育的,本科生主要实行班主任制或辅导员制。
随着高校扩招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浙江大学于2000年初开始 在本科生阶段推行导师制。重庆科技学院则于2008年制订出 《重庆科技学院学生导师制办法》,并开始实施于2008级。
该办法所指的导师是指本科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专兼职辅 导员职责不同,主要指在教学过程中,从专业、学业角度指 导学生学习,担任学生专业、学业、就业上的学习顾问,侧 重于学术指导和引导。同时,也负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导师 的工作职责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有 意识有计划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原则上应参与学生毕业论 文(设计)和专业实习的辅导、指导工作”。鉴于之前导师 制存在的不足,本文认为导师制应实行双向选择,类似于挂 牌选课的方式,从学生大二开始,由学院公布符合导师资格 的教师名单,并公示个人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拟指导学生 人数、条件等;
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从公示的教师名单 中选择,向导师提出申请,最后由导师确定并报学院。所以 选择大二才开始确定导师,是因为大一的学生接触专业知识较少,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研究方向。大二确定导师后, 导师要完成对学生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分析判 断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几种基本能力的训练。例如,指导学 生查阅、收集、整理资料,定期给学生指定参考书或专业领 域内较新颖的国内外文献,组织学生撰写读书报告,交流读 书心得,了解学术动态、进展等。大三阶段,导师可以安排 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课题,试着让学生独立完成科研的某个 环节,使学生在科研实践中接受系统技能和科学素养的严格 训练,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大四阶 段,导师一方面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撰 写;
另一方面,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扩 大视野,进一步提升科研能力,为考研或就业做充分准备。
(二)利用创新平台,加强科研能力训练学校在2010年 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施意见》, 明确提出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工作目标:通过广泛开 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营造校园科技创新氛围,构建大学 生创新实践平台,促进相应学科的课程教学改革,引导教师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协作精神、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有:赛课计 划、学科竞赛、大学生科技研究训练计划、创新人才培养资 助计划等。自2006年开始,学校实施大学生科技研究训练计 划和创新人才培养资助计划,至今已完成了5届。通过这个 平台,部分成绩优良的本科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了立项、项目答辩、评审、实施、撰写研究论文、结题验收这一全套 的科研训练过程,他们的科研能力得到了锻炼,提升了从事 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创新能力。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科技创新 能力培养,学校相关部门加强训练计划过程监控,通过中期 检查、年度检查、评审答辩来督促学生参与科技活动。部分 学院对参加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教师和学生,不管是否 获奖,在学生奖学金、教师职称、优秀个人等评定时均作加 分处理;
凡立项成功的项目组,除学校给予的经费外,部分 学院会再追加配套经费,以尽量保障训练计划的实施。以冶 金与材料工程学院为例,不但做到以上方面,还自设学院大 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对参与学校项目申报但落选的项目组纳 入院内评审,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到科研训练计划中来。
(三)设置科研助理,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每所高校都对 贫困生有一定的扶助政策,其中最普遍的措施就是提供勤工 助学岗位。所有的勤工助学岗位均由学校各部门提供,由学 工部统筹安排。这些岗位都是在各部门协助工作人员处理一 些办公室杂务等,因所学有限,薪酬也并不高,致使这些岗 位对于贫困生来说如同鸡肋。另一方面,教师在做科研项目 时常常需要助手协助完成,有些教师会从自己所教的学生中 选择,给予一定报酬。但这往往会因为学生个人安排或者兴 趣转移导致人员不稳定,甚至影响项目进行等。冶金与材料 工程学院去年开始设置科研助理岗位,由教师向院学生办提 出用人申请,学生办再从院内符合条件的学生中选拔推荐,教师通过考查后予以确定。科研助理除了学院支付一定的劳 酬外,教师还从自己的科研经费中根据学生表现给予奖励。
科研助理岗的招聘不仅限于贫困生,只要是有科研热情、表 现优秀的学生都可加入到这个队伍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 能有一定的经济保障,与教师结成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 有更多机会参与科学研究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 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科研能力。与此同时,教师的科研助理 队伍稳定,对于科研项目的顺畅开展也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
(四)制定激励措施,促进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建立科 学合理的激励奖励制度,对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优秀学生、 指导教师、分别给予奖励,使从事科研工作的师生都既有目 标又有压力,努力完成科研项目。把科研纳入更多范围的考 评系统,使之成为常态性的工作。通过奖惩措施,强化科研 管理。对教师,除了毕业设计指导计算工作量以外,对担任 导师、指导科技创新项目、指导学生发表科研论文等均计算 工作量和科研业绩,纳入年终考核,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 奖励,在评比职称、推选先进、评聘学术骨干等方面均作为 重要参考指标。对学生,设立科研学分,发表科研论文或参 与科技创新活动项目可以替代部份专业选修学分;
给予物质 和精神奖励,科研上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在奖学金评比、 毕业分配、免试推荐研究生、国外留学交换生等方面予以优 先考虑。对学生发表科研论文给予一定奖励,对参加市级科 技创新活动提供配套资助经费;
对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提供差旅费等资助。提供成果展示机会和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师生 荣誉激励。这里所说的荣誉不仅指评比获奖,更多的是对参 与科研工作的教师和学生的精神鼓励及肯定。这就需要有一 个完善的信息交流平台,如校园科研网、科研群,方便师生 沟通交流,及时公布师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情况以及成果展示, 从而满足人更高的精神需求―――价值体现。定期举办大学 生科技节,对学生科研成果进行评比和表彰,组织举办各类 科研竞赛、科研论坛等活动,激励更多学生参与进来。
三、结语 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师和学生同等重要,培养 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又提高了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实现了科研促进教 学的目的,成为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