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
消费;
主体性;
环境治理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内容与发展阶段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是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有机构成部 分,也是对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反思,其所针对的是社会的物化与自 然的他者化,直指人类对自然社会的统治及自然界的失语。故而,结合马克思主 义思想与具体的时代特征,可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本身是社会批判的有机构 成部分,亦即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延伸,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探究其思想 内涵,本质上研究指向社会的发展与革新,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现今生态环 境治理产生作用的重要原因。
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发展阶段上看,伴随工业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传统社会发生转型,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随着工业革命开始的,则是人类 中心主义的萌芽,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上升到顶峰。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 作用下,人类将自然界对象化,将自然当做人类攫取利益的来源,并直接将自然 界建立在利益关系的链条之上,自然界的主体性也随之丧失。随着资本主义经济 纵深化发展,生态环境困局逐渐加深,并逐渐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 限制因素之一。在这种发展状态下,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反思体系随之建立。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肇始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资本主 义经济与人的主体性的反思,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及《资 本论》等著作中将该种思想不断阐述和深化。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反思路径在 于将自然与人的关系放置在劳动的范畴内,通过探讨人类与自然的对象化问题而指向人与人关系的建立发展,并深刻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困局。马克思与恩 格斯通过反思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而探讨环境治理问题,成为马克思主义生 态哲学的理论基础,并奠定生态哲学的思想根基。
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探讨了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生 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并将人类、自然与社会放置在一个循环内,通过批判人类 现代社会的消费原则而批判现代社会,进而阐述生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 学的研究过程中,主要探讨了生产力发展与社会消费转向之间的矛盾,这是人类 社会进步的根源,也是人类社会危机存在的原因,而生产力发展与消费的统一, 方才是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二、我国生态环境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矛盾成为我国生态环 境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并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限制因素。究其 原因,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具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且以下原因之间具有关联 性:
首先,我国社会生产力不高,以高能耗模式粗放发展经济的模式尚未 改变,生态环境依旧面临较大压力。我国GDP对应增长单位所消耗的能源数量高 于发达国家,且由于技术限制,导致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巨大。虽然我国倡导推 进资源友好型社会的建立,但就目前国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来看,技术的限制和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急功近利现象成为限制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第二,我国人口数量庞大,這客观上为生态环境的治理带来困难。社 会资源的消耗、消费需求的增长客观上加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并最终造成了我 国生态环境发展的困局。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视域下的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措施 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出发看我国的生态环境治理,实际上是从思想 根基上转变我国经济发展的思维,并涉及社会发展向度的延伸。虽然我国处在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但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消费社会已经不可避免成为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的选择,这是西方社会资源环境问题的肇始,也是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 由来。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出发探讨我国生态环境的治理,旨在转变我国经济 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促进社会单一消费向度的转变,促进社会集约化发展,将粗放发展经济的模式转向技术与资本密集型社会的建构,通过转变实体经济发展 模式,促进生态环境治理等协同化发展。同时,我国政府以马克思主义为导向, 在淡化意识形态问题的过程中重拾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消解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对 象化发展,实现自然的主体化发展变革,转变一贯将自然看做他者的发展方式, 促进自然主体化,客体的主体化是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中探究天人合一的重要路径, 也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过程中重要的指导性原则和实践方针。
作者:于晶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