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流动人口指常住户口在农村、在我省11个社区市城区务工的农民,近 1年离开户籍地累计超过6个月。近1年内于11个市级结防门诊、就诊于结防机构 正在治疗的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患者定义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 指南。符合上述病例标准的患者共有168例,其中男89例(52.98%),女79例 (47.02%);年龄16~72岁,平均年龄(46.1±1.5)岁;小学26例(15.48%),初中学历83 例(49.4%),高中及以上学历59例(35.12%)。
1.2 方法 对所有符合上述条件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基本情况(性别、年龄、 文化程度、是否接受过当地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等)、首次就诊情况进行统计, 分析该部分患者就诊延迟现状。wwW.133229.cOM其中就诊延迟的界定:自始发 症状出现到第1次就诊时间隔的天数14 d。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2 结果2.1 症状出现情况 168例均有咳嗽咳痰症状,其他情况见表1,痰涂片阳性者5例。表1 患 者症状出现情况 2.2 就诊延迟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状况 168例中,有就诊延迟现象132例(78.6%),并与年龄、性别、文化程 度因素均有关系。在症状出现后均首先到居住区附近药房自购药对症治疗132例 (73.21%),就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9例(5.36%),且就诊延迟天数均在14 d 以上,仅有36例(21.43%)在症状出现后能及时就诊。自症状出现到首诊间隔时间 (就诊延迟)6~754 d,平均43.12 d。自首诊之日至第1次被诊断为肺结核的间隔时 间(诊断延迟)15~281 d,平均35.11 d,患者从出现症状到确诊为活动行肺结核间 隔时间(发现延迟)平均78.11 d。168例中仅有44例(26.19%)接受过结核病防治知识 宣传,其中132例就诊延迟患者多未接受过任何形式的结核病健康教育,见表2。
表2 患者就诊延迟和其人口社会学指标 2.3 患者是否有医保与就诊延迟的关系 168例初治患者中有医保者(农村基本医疗保险)53例(31.5%),其中发 生就诊延迟25例(47.2%),无医保115例(68.5%),其中发生延迟107例(93%)。表3 医 保与就诊延迟情况 3 讨论 3.1 就诊延迟势必造成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迟,而延迟发现期内由于传 染性肺结核患者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而其周围人群也不知道其所患疾病具有传 染性,这样患者不知如何避免传染他人,其周围人群,尤其是患者家人等密切接 触者也不知到其病传染,最终造成肺结核的扩散,加大结核病疫情严重性。有研 究证明,一个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每年能传染10~15例,本文结果显示,就诊延迟 患者中,10.12%为涂阳患者,且延迟天数平均达35 d之多,且均有咳嗽、咳痰等 症状,因此,在患者出现症状至少1个多月后才去就诊,在此期间可能已经造成 了对其周围人群的传染。
3.2 本文结果显示,就诊延迟与流动人口年龄、性别、学历、家庭经 济状况、医保等有关系。由于流动人口多为外出打工的家庭经济支柱男性青壮年 为主,一般的身体不适不能影响其正常工作,因此相应增加了患者就医延迟时间,且女性多与男性。在36例未发生就医延迟者中,28例参加了医保(77.8%),115例 未加入医保者107例(93%)发生就诊延迟,不难看出,医保能为患者提供一定的经 济保障,起到了促进患者及时就医的作用。
3.3 由于肺结核患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临床上与上呼吸道感染、肺 炎等疾病较难鉴别,因此患者一般出现咳嗽咳痰症状后,自以为感冒而到药店自 购药处理,从而增加了患者就诊延迟时间,兼有结病健康教育在基层,尤其是流 动人群中普及面相对较小,对结核病认识不够,甚至不知道当地结防机构地址, 也是造成患者就医延迟的一个因素。因此,建议:(1)应坚持全民健康教育与流 动人口等重点人群教育相结合,对流动人群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工 作[3],使患者意识到结核病对自己和社会的危害,这样患者发病后,就会根据 自身情况及时就医[4],提高患者自我就诊意识。(2)加大对基层卫生所和药店工 作人员的结核病宣传培训,提高防范结核病和转诊肺结核人的意识。(3)健全农 村医疗保障体制,提高医保水平和覆盖范围。(4)地方加大对流动人口居住场所 的管理,增加流动人口患者生活补助和交通补贴[5],提高其就医主动性,减少 就诊延迟。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