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方案 > 营销方案 > [课堂教学改革应坚持五个维度]我的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改革应坚持五个维度]我的课堂教学改革

来源:营销方案 时间:2019-10-15 07:54:41 点击:

课堂教学改革应坚持五个维度

课堂教学改革应坚持五个维度 自2004年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全国各地兴起课 堂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学生评价、考试制度等 方面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并发生了显著变化。纵观近年来课堂 教学改革情况,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改革应体现“教师为主 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 的“五为”教学维度。

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现代教学思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命题, 所显示的教学观念具有丰厚的内蕴。“主导”和“主体”是 辩证统一的,是内因和外因的逻辑关系。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边共同活动的过程,两者缺 一不可。“学”是活动的主体,“ 教”是活动的主导,将 两者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双方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才 能充分发挥教学活动的最大效益,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洋 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杜郎口“‘三三六’自 主学习”、西峡一高“三疑三探”等名校课改模式都十分重 视“主导——主体”教学思想的运用。课堂教学改革中,“教 师为主导”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指导学 生学习,从课堂专制式转变为平等讨论式,从“满堂灌”转 变为启发诱导式,从单向传播式转变为双向感应式。贯彻以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要求教师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能设计 出会学习的教学目标及科学处理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树立教学“问题”意识,开展研究工作,探索有 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要建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管理 体制,教学以课堂为中心,课堂以学法为中心,向教学改革 要质量。“学生为主体”,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学习时表现出来的主动性、自觉性、选择性、创造性。教师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 精神,使学生成为主体角色,促使他们产生一种自我概念, 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和谐的气氛, 形成平等、民主的教风。同时,要善于引导主体的积极行为, 有意识地发挥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体、民主性,尊重差异 性,发挥激励作用,从而构建富有智慧、充满生命力的课堂, 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造、创新能力的课改目标。

教师与学生主导与主体地位的确立,不应是主客体的失衡, 他们应该形成合作、合力、和谐的“共生效应”。

二、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训练”是手段,所有教学活动 都围绕训练展开;
“思维”是内核,通过有效训练达到激活 思维,提高思考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 之以渔。”这里的“渔”就是方法。可见,知识的方法比方 法的知识更重要,课堂训练的实质就是以知识为载体,教会 学生掌握方法,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在训 练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设 计具有梯度的、能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疑点问题要组织学生深入讨论,进行有效探究,提高训 练的实效。在形式上可以灵活多样、不拘一格,采取口头、 书面等形式,切忌机械、死板的重复训练。通过有效的训练, 力求让学生从教师的“主导”下解放出来,自主生成于对学 习的需求与期待,从而掌握学习的方法。训练的最高境界是 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达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思维方法。

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学是为了不学,教是为了不教”。培养 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终极目标的实现。思维能力的高低直 接影响学生的自学效果,因此,以“思维为核心”是课堂教 学改革的重要维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 句话告诉我们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同时也渗透出教学中 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传统教学中的“注入式”“填 鸭式”“满堂灌”注定是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也培养 不出富有智慧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思维能力应该 是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不为他人的观 点所左右;
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时,能够在较大的范围内进 行思考,同时又不忽略与问题有关的一切重要细节;
思考问 题具有广度和深度,同时善于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善于抓 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
能够迅速占有 材料或遇到问题分析快,判断及时、推理敏捷、归纳综合迅 速,善于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 办法;
思考和归纳问题有条有理、主次分明、先后有序;
遵 守逻辑规律,规则和要求;
善于根据不同对象和问题,灵活变化思维的角度和方法,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去认识和处理 问题,不拘泥于一种方法或模式。

三、能力为目标,全面发展 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国 家提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方案,要求教师要面 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 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创造在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至关 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把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目标。西峡一高的课堂 教学改革就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造就了一大 批创新型人才,值得我们借鉴。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和国情对教育的根本要求,创新 能占据知识生产和利用的制高点,从而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

课堂教学改革以创新能力为目标,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强调在课堂中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 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运作,创新能力 和这些智力因素协调发展,共同提高;
同时,在创新的实践 中磨炼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铸造学生的坚定信念、坚强意志、 顽强毅力等品质。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能提高学生的综合 素质。此外,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创 新能力既有赖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有赖于个性发展。创新 本身就是具有鲜明个性的,没有个性的发展就没有创新精神 和创新能力。发挥创新能力的过程,正是体现个性的过程,随着创新教育的深入开展,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逐渐增强, 独特的成果逐渐增多,个性也就日益鲜明,从而进一步突出 和提升创新能力。

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将创新教育贯彻 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因此,落实创新教育目标,要树立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素 质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 须要有创新精神。所以,落实创新教育目标需要造就一支具 有创新意识、勇于探索、善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的教师队伍。此外,落实创新教育目标还要调整课程方案, 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建立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教育评价 体系,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

总之,课堂教学改革应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学校提出的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 力为目标”的“五为”教学维度关涉到教学方式的变革,符 合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具有适切性,应成 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基准。

参考文献:
[1]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2] 张玉新.“以教师为主导”与“以学生为主体”辨 析[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6). [3] 邵志芳.思维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郝文武.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统一的有效教学方式[J]. 教育研究,2009(1). [5] 张天宝.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J].课程·教 材·教法,2004(2).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