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是当今教育热词之一,是确保新课程改革 不走样的“DNA”。最近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 求意见稿)》中,明确把培养“勇于探究”的素养纳于其中。
探究素养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动力;
是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 基石;
是学生必备的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
一、于赏玩中探究,激发探究的内驱力 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先 赏玩后制作,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赏玩帮助学生走 近作品,观察欣赏,玩中得乐,引发探究欲望,激发探究的 主观能动性;
赏玩还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观察思考, 研究讨论,让学生在探究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如先给学生表 演心锁环的解环套环“魔术”,接着让学生赏玩探究、尝试 表演。在制作教学前加入这一过程,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探 究兴趣浓厚。教育家泰勒认为“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 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而于赏玩中探究,学生既自主探 究了心锁环的部件、材料、形状、构造等,又探究了其“魔 术”的原理,还唤醒了强烈的制作兴趣,真正激发了研究的 内驱力,学习已然真正发生。
二、于拆解中探究,授予探究的金锁匙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 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 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从这句话看出,教学不是给予知 识,而是应该教给探究的方法,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获得新 知。
基于此,教师给学生一把自主探究的“金锁匙”——— 拆解。
让学生手脑并用去拆解作品“奔跑的小鹿”,去探究作 品制作的方法和步骤等。通过拆解探究,学生不仅对小鹿的 制作过程有了初步的构想,还发现了小鹿的头部是用打结的 方法做成的,颈部采用了三股编织法,身体采用了五股编织 法,四肢和尾巴是编织时留下的纸条剪成的。在拆解探究中, 学生带着任务,仔细分析研究,做出判断,思维能力得到提 升;
在拆解探究中,学生探究兴趣被激发,探究方法被强化, 探究能力得以提升。因此,于拆解中探究,发扬了学生主动 学习精神,构建乐学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活动 主角。学生探究素养由此进一步提升,人格进一步完善。三、于疑难处探究,催生探究的引发点 现代心理学认为“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索”。“疑”是催 生探究的引发点,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会产生 探究冲动。
学生在手工制作中,总会产生认知冲突。教师应鼓励学 生发扬学习主动性,大胆探究,找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在编 织小鹿时,有的学生发现自己的编织不紧密,有的学生发现 做的不像小鹿,像长颈鹿,像狗。笔者将这些作品投影,让 学生观察思考,展开研讨,互相启发,共同寻找答案。一番 探究后,大家共同探究,得出折边四次形成的脖子刚刚好。
就这样,我利用学生的“疑”,作为探究的引发点,鼓励大 家深入思考,不断探究,以此提升探究的勇气和能力,使学 生逐渐达到疑难能自决、高精能自探的境界,成为一个会自 主探究之人。
四、于拓展中探究,启迪思维的再创新 华罗庚曾说:“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退成最简单最原 始的问题,把这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想通了,想透了,然后 再来一个飞跃上升。”这是一个十分精辟的思维探究方法, 把这种方法渗透在劳技课教学中,教学时要求化繁为简,看 透实质;
教学后强调由简到繁,创新提升。
这种于拓展中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再探究的意识和兴 趣,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探究方法,又提升了创新能力。
例如,拓展“奔跑的小鹿”:探究“回头”鹿的编织方法,欣赏民间高手的编织作品;
探究其创意之处,并要求学生编 织有创意的编织品;
于下节课上交流与互赠,以此鼓励学生 在不断探究中迸发智慧的火花,孕育创新的灵感。学生在课 后积极探究,做出了诸如创意编织杯垫、编织书签、编织发 夹、编织蜻蜓钥匙扣等。只要探究不止步,创意就会无极限。
教师应顺应时代之召唤,时刻关注探究之核心素养,不 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充分享受探究的奇妙历程,有效提 升学生的探究能力,让探究之花常开不败。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