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建筑石材为主,木材、火山灰为铺。作为西方古建筑代表的古希 腊、罗马帝国,其建筑决大多以石材为主要材料,希腊早期的建筑,同中国一样,也是木构架的,易于腐朽和失火,到公元前7世纪之末,除了少数用木材之外, 已经全用石材建造了。
石造的大型庙宇的典型型制是围廊式,因此,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 术处理基本上决定了庙宇的面貌。希腊建筑艺术的种种改进,也都集中在这些构 件的形式、比例和相互组合上。公元前6世纪,它们已经相当稳定,有了成套的 做法,这套做法以后被罗马人称为"柱式",通常有以下几种柱式:古希腊的多立 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克林斯柱式、还有人像柱式;
见图 古罗马的多里克柱 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塔司干柱式和组合柱式(见图3)。
2.建筑美学原则不同 2.1. 中国传统建筑的和谐之美:
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风格以"和谐"之美为基调。古代中国人讲究"天 人合一",就是说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可以互相交流,和谐共生。这也反映在古 代的建筑中。比如北京城的建设就是按照天上的星相来建造的,紫禁城正对这紫 薇星,建筑与环境得到融合和渗透。中国古建筑的点也是体现在它的"天人合一" 建筑观上,它所展现的是"自然与精神的统一"。中国传统建筑这种展现对抗力度 的阳刚之美逐步走向"和谐"与含蓄之美。以内封闭的内部空间组合,纡余委曲的 建筑序列层次,婉转、舒缓的建筑节奏韵律和凝重、自然的建筑装饰设计,给人 以亲切、温馨、安闲、舒适的审美心理感受。这基于与自然高度协同的文化精神 --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建筑镶嵌在自然中,仿佛是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在中国传统建筑多数是向平面展开的组群布局,个体服从于整体,追求和谐。
2.2. 西方古典建筑的几何美 西方古典建筑的艺术风格重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对抗之美。石头、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质感生硬、冷峻,理性色彩浓,缺乏人情味。在建筑的形体结构 方面,西方古典建筑以夸张的造型和撼人的尺度展示建筑的永恒与崇高,以体现 人之伟力。那些精密的几何比例,那些充满张力的穹窿与尖拱,那些傲然屹立的 神殿、庙坛,处处皆显示出一种与自然的对立和征服,从而引发人们惊异、亢奋、 恐怖、等审美情绪。就连以山水自然之美为题材的园林建筑,亦一反中国式的" 天人合一",而表现天人对立,人定胜天为主题。在西方造园家眼里,自然景物 不是模仿对象,而是改造的对象,因而西方古典园林的造景多以体现人工伟力的 建筑为主,山水花木不过式建筑的陪衬。并且这里的山水花木亦并非保持自然的 生长之态,而被修剪成各式规整的图案。园林的布局,亦按人的意志划分为规则 的几何形,表现出古代西方人勇于征服自然的抗争精神。
西方古建筑的空间序列采用向高空垂直发展,挺拔向上的形式。同时, 西方古典建筑突出建筑个体特性的张扬,横空出世的尖塔楼,孤傲独立的纪念柱 处处可见。每一座单位建筑,都不遗余力的表现自己的风格魅力,绝少雷同。这 反映了西方传统文化中重视主体意识,强调个体观念。
3.建筑美学平稳缓慢的继承与快速多变的发展对比 3.1.中国建筑发展进程平稳而缓慢 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进程平稳而缓慢,缺乏剧烈的变化。木质框架结 构自产生起至明清,一直都是我国房屋建筑的基本模式。尽管各个时代的构件和 材料上有所变革,但总体结构并无多大的变化。定型与汉代的几种屋顶式样,也 一直成为各个时代沿用的屋顶式样。尤其是宋代以后,我国的传统建筑在技术、 结构、外形部局等方面都日益程式化,其发展的进程就更加迟缓。
3.2.西方建筑发展进程快速多变西方古建筑的发展进程却表现为快速多变,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与地 域性民族特色。
希腊式建筑讲究比例匀称,造型简洁优雅,重视内外空间的自然过渡, 开敞的柱廊,即构成建筑空间的虚实互映,又将自然的阳光、空气巧妙置于认为 建筑空间之中,给人以明朗、开放的亲切之感。尤其是那些模拟人体比例形成的 柱式,展现出古希腊艺术以表现人体美,塑造人体美为根本出发点的美学思想, 同时也是古希腊民主精神和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见图4。罗马式建筑以圆顶、 拱门、厚墙为其特色,造型浑厚雄壮,装饰华丽多彩。
哥特建筑就是欧洲封建城市经济占主导地位时期的建筑。以高、直、 尖为特色,高大的形体由于飞扶壁的作用显得薄而轻快,建筑风格完全脱离了古 罗马的影响。一个个向上挺拔的尖拱打断了横向的构架,自下而上层层推进,仿 佛卷起的浪潮,一层层向上推涌,直至尖顶,以震撼人心的力量将人们的精神引 向上苍,寄托着教徒对天国的慕渴与向往。
巴洛克建筑,17世纪意大利的建筑现象十分复杂,形式新异。不顾结 构逻辑,采用非理性组合,打破建筑,雕刻与绘画的界限,使用贵重材料,充满 了装饰。因为这时期的建筑突破了古典的、文艺复兴的"常规",所以被称为"巴 洛克"(Baroque)式建筑。原意是畸形的珍珠。见图6。
4.探源 4.1.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的不同 4.1.1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其自然地理环境尽 管各不相同,但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皆以土、木为主。我国是以农耕为主的农业 文明之国,这种以农为主的经济生活,早早催醒了中华民族对农业生产对象--土 地和植物的审美情感,,人们对于生于斯、养于斯的土地和植物是如此的眷念,这便使得我们的祖先在开始营造之日,很自然的将搜寻建筑材料的注意力,放在 随处可见的土与木上,促使中国建筑已开始就朝土木结构的方向发展。
随着人类生产技术的进步,建筑材料也在不断进步,然而以黄土筑墙、 台,已木梁、木柱为房屋骨架的传统却依然沿袭至明清,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最基 本的特征。这一方面是由于黄河流域取之不竭的土材资源和长江流域丰富的森林 植被资源,同时也与中国传统建筑自身的结构技术发展有关。
夯土技术是中国传统技术建筑基本的技术,用夯土建成的台基,既保 障了木构建筑的稳定,同时也有防地面潮湿,避免木柱基部受雨木浸泡腐蚀的功 能。用夯土筑成的墙,亦具有较好的维护作用。但由于土墙承重能力差,故中国 传统建筑长期采用梁柱支撑屋顶重量。同时为了防雨防湿,中国传统建筑采用了 加大出檐的方法,并由此而创造了斗拱技术。长长伸出的屋檐在斗拱的支撑下, 将于水排除在屋顶之外,从而使建筑的木构件避免因淋雨受潮而腐朽。正是由于 这种土木混合的结构已基本上满足我国黄河流域地区干燥少雨的气候条件对建 筑使用功能的要求,从而大大削弱了人们更新建筑材料的欲望。
4.1.2.西方代表古希腊古罗马地中海沿岸半岛国家;
相反,作为西方 古建筑代表的古希腊、古罗马帝国是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半岛国家,这里地势崎岖, 河流短促,缺少开阔地和平原,土质稀松而石材丰富,分布着广泛的石灰岩和大 理石。尽管古希腊早期的建筑也用木质,但由于这些地区的降雨丰富,空气湿润, 木质易受潮腐朽,于是人们开始用石材代替木材建造房屋。
4.2.社会形态,文化氛围的不同 4.2.1.中国长期处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下统一、稳定,处处 显出皇权的威严;
中国长期处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之下,稳定的社会结构, "大一统"的行政管理使得建筑缺少变革的活力,因而因循守旧,拘于程式和规范。中国古代社会长期的君主专制政体,将皇权推向至高无上的地位。加 之儒家"敬鬼神而远之",宣扬"君权神授"、"忠君爱国",从而为皇权蒙上了神圣 的光环,"尊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反映在建筑上,首先是皇帝所居的宫 殿建筑受到高度重视,其布局一定位于都城的核心。为了表现皇权的威严,统治 者一方面通过严格规范建筑的等级别君臣之尊卑,一方面又通过宫殿的内部空间 安排,环境设计、建筑装修来烘托皇家的至尊与高贵。因此可以说,宫殿建筑是 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类型,代表着时代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
4.2.2..西方古代社会常常处于分裂割据各国对峙并立的状态,人们信 神,崇敬神权的崇高。西方古代社会常常处于分裂割据,各国对峙并立的状态, 为区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建筑在它能表现自我主体的地方得到不遗 余力的发挥,使得各地区,各时代的建筑均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色,绝少雷同。
西方古代社会是一个泛神论的社会,每个民族,每个国家,每个地区 都有自己信仰的众神,在古代西方人看来,那些威力无比的众神,主宰着人的命 运和人的进程。对神的崇拜,导致西方哲学精神中超现实、中彼岸的思想。于是, 一座座单体建筑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将人们的观念引向上苍,以呼唤天国的幸 福。
5.结语:
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地理环境、不同的社会功用,使得中国与西方 的古典建筑有了不同的"艺术语言"。
作者:李仁伟 第2篇:国内外方传统建筑美学差异浅析自从人类诞生开始我们就有了对于美的追求与探索,但是真正把美学 这个概念比较完整的提出来却是在由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加登。
他的《美学(Aesthetica)》一书的出版标志了美学做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
伴随着我们对美学认知与研究的逐渐深入,建筑美学这一建立在建筑学和美学的 基础上,研究建筑领域里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学科逐渐兴起。
英国美学家罗杰斯·思克拉顿运用美学理论,从审美的角度论述了建 筑具有实用性、地区性、技术性、总效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可看成是建筑美 学的创始人。美国现代建筑学家托伯特·哈姆林,提出了现代建筑技术美的10大 法则,即:统一、均衡、比例、尺度、韵律、布局中的序列、规则的和不规则的 序列设计、性格、风格、色彩等,较全面地概括了建筑美学的基本内容。此外, 包豪斯的建筑美学理论与现代主义联系较多,美国建筑大师文丘里则从符号学的 角度来探讨建筑的美和审美问题。建筑美学以如何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建筑美的创 造以及创作主体、客体、本体、受体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为基本任务,其具体 内容是:建筑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
建筑艺术的审美创造与现实生活关 系;
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建筑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嬗变过程;
建筑艺术的 形式美法则;
建筑艺术的创造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
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和 功能;
鉴赏建筑艺术的心理机制、过程、特点、意义、方法等。根据当前建筑美 学的发展趋势,重点是研究建筑美与城乡环境的关系、建筑美的审美效应、建筑 美与山水园林的关系等。
那么对于有着很大差异的国内外方传统建筑他们又表现出怎样的美 学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中国传统建筑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古典园林建筑,自魏晋南北朝以来, 文人的追求和喜好左右着造园,因而中国的传统园林在实际意义上是文人园林, 是与山水诗画相生相长、相辅相成的文化。中国绘画一贯讲究“气韵生动”的美学 原则,那么表现到建筑之上所呈现出的就是和谐的自然之美。老子《道德经》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法道自然。”这些老子的这种思想代表了古人的自然 崇拜观念,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传统建筑。中国园林主要有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 两种,两汉时以前者为主,成就高于后者,唐宋以后私家园林的水平渐高,到了清代,以圆明园为代表的皇家园林转而要向私家园林汲取营养了。它们虽具有共 通的艺术性格,而私家园林更多体现了文人学士的审美心态,现存者以江南地区 成就更高,风格清新秀雅,手法更为精妙;
皇家园林主要在华北发展,现存者以 北京一带最集中,规模巨大,风格华丽。中国园林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其 中圆明园更被誉为“万园之园”。
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群体组合常取中轴对称的严谨构图 方式,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但有些类型如园林、某些山 林寺观和某些民居则采用了自由式组合。不管哪种构图方式,都十分重视对中和、 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审美习惯。
西方传统建筑一直遵循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符合规律、和谐等形式 美法则。早在在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从数的角度来探求和谐,并提出了 黄金率。罗马时期的维特鲁威在早他的《建筑十书》中也提到了比例、均衡等问 题,提出“比例是美的外貌,是组合细部时适度的关系”。从历史发展来看,西方 视自然为无生命的物质,在中世纪之前,基督教是禁止游山玩水的,他们更多看 到的是自然狂暴、危险的一面,在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西方美学理论中“艺术美高 于自然美”基于这种理论西方建筑崇尚人工美 。西方建筑美的构形意识其实就是 几何形体,雅典帕提隆神庙的外形“控制线”为两个正方形;
从罗马万神庙的穹顶 到地面,恰好可以嵌进一个直径43.3米的圆球;
米兰大教堂的“控制线”是一个正 三角形,巴黎凯旋门的立面是一个正方形,其中央拱门和“控制线”则是两个整圆。
甚至于象园林绿化、花草树木之类的自然物,经过人工剪修,刻意雕饰,也都呈 献出整齐有序的几何图案,它以其超脱自然,驾驭自然的“人工美”,同中国传统 建筑强调与自然的融合之美有所不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那么国内外方建筑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美学差异呢,首先美学作为哲 学的分支,国内外方哲学的起源不同哲学思想影响与指导着美学的发展。中外美 学大家大部分同时也是哲学家,哲学思想的起源不同导致了美学思想的不同,进 而造成了传统建筑美学的差异。其次国内外方建筑所采用的材料不同,中国传统 建筑多采用木材而西方用的是石材,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不同导致建筑材料 的不同,建筑所体现与表达的美必然会有差异。再者国内外方的建筑空间布局,发展过程不同,由希腊起源的西方外向型文明致使建筑的形象、比例、装饰和空 间布局有很大变化而中国的传统建筑在“和”的中心思想影响下2000多年没有出 现太大的变化,这也是国内外方美学差异形成的原因之一。
建筑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实地记载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在古代,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都把和谐作为人 类的最高理想和审美追求。所以,建筑艺术也必然体现出以和谐为主要内涵的审 美特征,但国内外不同的文化背景,又决定了建筑艺术和谐美的不同审美特点和 精神追求。
作者:朱静鹏 第3篇:从美学看国内外方建筑文化差异 建筑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一部凝固的史诗。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 神文明的一种空间文化形态。建筑对于人类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它伴随着人类的 发展,不可或缺,不能忽视。建筑表达了世人的人生观、宇宙观、审美观,综合 反映了时代特征,也集中体现了民族文化。由于国内外方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 也使得国内外方的建筑艺术风格存在着重大差异。本文旨在从建筑美学的角度论 诉国内外方建筑文化的差异。
2.建筑美学的定义 人类爱美的天性也不可避免地在建筑上留下了烙印,使它扮演着实用 与审美的双重角色。墨子说:"居必常安,而后求乐。""常安",是对建筑实用功 能的要求,要求它坚固耐用;
"求乐",则是在实用基础上对它进行适度的装饰, 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建筑美学从20世纪开始出现,英国美学家罗杰斯·思克拉顿作为建筑 美学的创始人,运用美学理论,从审美的角度论述了建筑具有实用性、地区性、 技术性、总效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美国现代建筑学家托伯特·哈姆林,提出 了现代建筑技术美的10大法则。此外,包豪斯的建筑美学理论与现代主义相关, 美国建筑大师文丘里则从符号学的角度来探讨建筑的美和审美问题。建筑之美在 于其根植于自然环境,又服从于自然环境,在于其随意之处竞显精致,虽由人做 却宛自天成。总之,建筑孕育着某种文化背景,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折射 出所处环境的文化传统,人文精神,同时也以其自身诠释着美学的概念。
3.建筑文化的差异 国内外建筑的差别,其本质是国内外方的文化差别。它反映了物质环 境,社会形态及人的思维方式的差别。它对建筑的影响反映在地域和民族差异、 文化背景的不同等因素对建筑创作思维的直接影响。因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 文化,其差异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建筑材料的差异 材料是建筑的基本素质。建筑材料的不同,体现了东西方物质文化、 哲学理念的差别。从建筑材料来看,在现代建筑未形成之前,世界上发展成熟的 建筑体系中,包括属于东方建筑体系的印度建筑在内,基本上都是以砖石为主要 建筑材料,属于砖石结构系统。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 场,中世纪欧洲的教堂等,这些建筑无一不是用石材筑成的。哥特式教堂是石造 的;
古希腊的大量神庙是石造的;
古罗马的大量神庙以及广场等世俗类建筑是石 造的;
到文艺复兴时期、17世纪古典主义建筑、18世纪的宫殿及宗教建筑,其主 要形式也都是石结构的。但是也还是有玻璃等材质作为补充的建筑结构。
中国建筑与世界其他所有建筑体系都以砖石结构为主不同,是独特的 以木结构为主的体系。如辽代木塔,没有一处不是木头的。以土木为材,墙只是 划分空间的一种手段,一般不用于承重。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方式的建筑创造了 与木构架相应的平面与建筑立面外观。这种以土木为材的建筑从中国原始社会末 期起开始形成,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邻国的建筑风貌。建筑结构不但具有工程技术的意义,其机智而巧妙的组合所显现的结构美和装饰美,本身也是建筑美的 内容,木结构体系尤为如此,其复杂与精微都为砖石结构所不及,体现了中国人 的智慧。同时,对有机的结构构件和其他附属构件的进一步加工,就形成为独特 的中国建筑装饰,如内外装修、彩画、木雕、砖雕、石雕和琉璃。当然,建筑也 会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在建筑材料上有所变化,比如,在一些山区,石头作为 材料的建筑就要相应地多些。随着砖瓦的普及,很多建筑已经是砖瓦的了。南方 园林多为青砖碧瓦,北方的建筑多为红黄色系的砖瓦。国内外建筑材料的不同, 带来了审美上的差异。一般而言,以土木为材料的中国建筑质地熟软而自然,可 塑性强,质感自然而优美;
以石为材的欧洲建筑质地坚硬、沉重且可塑性弱,但 在质地上阳刚气十足。
3.2建筑结构的差异 材料的性能决定了建筑的结构方法与逻辑。中国古代建筑是“框架式 结构”体系,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 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相比较而 言,西方建筑尤其是欧洲建筑,不追求结构之美,而是追求雕塑般的建筑美。建 筑师们带着强烈的追崇雕塑美的创作冲动与情结,来处理建筑的结构问题。欧洲 建筑尤其是神庙以及其他重要建筑物的立面上,往往设以柱廊。柱廊与柱式的设 立,是为了抽象地表现人体美,这种抽象的“石质人体”是一种关于人体的抽象雕 塑的美。
3.3布局方式的差异 国内外建筑的差别还体现在空间布局上。中国建筑重视群体组合之美, 倾向于群体式空间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多为建筑组群式,群体组合常取中轴 对称的严谨构图方式,如中国的四合院,有群体组合美,对称中轴。但有些类型 如园林、某些山林寺观和某些民居则采用了自由式组合。不管哪种构图方式,都 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审 美习惯。中国无论何种建筑,从住宅到宫殿,几乎都是一个格局,类似于“四合院”的模式,即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 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而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 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 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则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例如:北京明清 宫殿,明十三陵,曲阜孔庙即是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构成规模巨大的建筑群,各种 建筑前后左右有主有宾合乎规律地排列着,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 性特征、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与中国相反,西方建筑多为单体式空间格局,向 高空发展,如教堂,强调建筑的个体风格。欧洲建筑通常是围绕着一座或几座有 市民公共活动中心性质的教堂进行发展布局,街道或自由曲折,或作放射状伸展, 城市外围形状一般也不规则,商店、作坊满布全城,面向大街。以北京故宫和巴 黎卢浮宫作比较,前者是由数以千计的单个房屋组成的建筑群体,气势恢宏,围 绕轴线形成一系列院落,平面铺展异常庞大;
后者则采用“体量”的向上扩展和垂 直叠加,由巨大而富于变化的形体,形成巍然耸立、雄伟壮观的整体。因此可以 说欧洲建筑的布局是“广场式”的。庭院的内敛性,是中国人内敛沉静、含蓄个性 的体现;
广场的开放性,是欧洲人活跃、好动个性的体现。
3.4文化观念的差异 由于地域阻隔和文化差异的原因,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国内外建 筑在相对封闭的系统内各自独立发展,很少有交流的机会,从而形成了形态迥异、 个性差别极大的建筑风格。中国的建筑受到中国传统的儒家“礼教”、兼有“阴阳 论”等综合影响,强调事物的互补转化,情理的对立统一,建筑表现出临时的概 念。而西方建筑则更多的受宗教、皇权的支配,是神权的反映,皇权的体现,在 建筑上表现出强调永久的概念。中国建筑中,每一处房屋的坐落朝向都是很有讲 究的,什么人住什么地方,规格、布置也有很大的学问。这就是中国人皇权至上 的政治伦理观,建筑的设置总是以君王或者封建家长为中心的,按照尊卑地位来 建设。而西方的宫廷建筑远不如宗教建筑更能代表他们的建筑风格。在他们的文 化思想中,宗教权利大于贵族特权,甚至皇室也依托于宗教,这和中国皇权至上 的观点有很大的区别。中国建筑体现祖宗崇拜,即使是普通民居也多设祭祀祖先 的堂屋。西方建筑则体现神灵崇拜,渲染宗教主题,在他们看来,灵魂归上帝, 世人皆是上帝的子女,祖宗观念不像中国那样根深蒂固,不可动摇。并且西方人 的家族观念也要浅很多,而且很重视个人隐私,这也就影响了他们的建筑布局,形成分散的单体式布局。由于国内外方多年的文化差异和审美区别,国内外方人 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有不同的认识。中国建筑表示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比如 深山藏古寺。江南小镇上依山傍水的民居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观点。中国的民房 多紧贴地面,常沿地面平面展开,不是向空中发展,从中既可以看出中国文化中 亲近自然的部分,也可以看出中国民众不张扬、含蓄、平实的性格特质。西方建 筑表现天人对立,如建筑多立于旷野或以单体出现,以尖锐的几何体与自然形成 张力,欧式尖顶建筑即是典型例子。也可以从中体现出西方人外露、直白的个性。
3.5建筑形态发展的差异 建筑形态发展的差异,表现了国内外方对革新态度的差别。从建筑形 态的发展过程看,中国人对传统风俗习惯的看法是保守的,对革新或外来的事物 颇为反感。西方建筑大量使用石头对应了西方文化特征。开放、轩敞的西方建筑 是海洋文明的必然产物。西方建筑在其每一发展阶段的特征差别十分显著,稍具 常识之人即可一眼分辨出哥特式建筑与巴洛克式建筑,而中国建筑的形式和所用 的材料在不同历史时期递延变迁的痕迹则微乎其微,只有专业人士才能从斗拱的 层数多寡等细微之处给一座中国古代建筑正确地断代。从建筑的差异中,我们可 以看出西方的革新精神比中国更强。
4.结语 综上所诉,中国人的文化情感是几千年来积累的,浓重而结实,中国 建筑在气质上更重精神,重意境;
西方建筑则重物质,重外观。前者是群体的统 一,内在而含蓄;
后者是单体的突出,外在而暴露。
作者:任厚洪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