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方案 > 销售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本质和价值 大学生本质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本质和价值 大学生本质

来源:销售 时间:2019-11-17 08:21:50 点击: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本质和价值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本质和价值 摘要: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过于强调它的功 利性价值、项目化思维,与专业和知识教育相分离的问题。

因此,需要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准确定位,重新审视 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和价值,探索改进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 的实施路径,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
教育内涵;
本质回归;
价值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 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提升国家及地 区经济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与一般意义的创业活动不 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逻辑重点和鲜明特色在于培养具 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既要满足建设创新型 国家的需求,又能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1]。

一、“创新创业教育”观念的偏颇理解 科学界定创新创业教育概念,准确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 价值与内涵,防止在实施层面出现认识和实践上的偏颇,致 使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走入误区,十分有必要厘清社会上 对创新创业教育观念的几种偏颇理解。

(一)过分追求创新创业教育的功利性价值 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对 创新创业教育的功利性评价,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缓解大 学生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将就业指导与服务、职业培训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将大学生就业率作为衡量创新 创业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
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培养科学 家、发明家,是科技创新,这些创造或发明势必会推动国家 和社会的发展;
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可以立即带来经济效益 的商业活动,能够有力地推动国家及地方的经济发展。过度 地强调创新创业教育的功利性价值,局限了大学生的视野, 认为这只是少数人的创业实践和就业行为,忽略了创新创业 教育在提升人的综合素质、能力及职业品格塑造方面的本质 作用,创新创业教育尚未真正融入到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中。

(二)过于注重“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在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片面认为开几门 创新与创业课程、组织师生参加几项竞赛、申报科研项目立 项或者开办一家公司企业就是在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 作。这种片面认识容易造成教师忙于应付赛事、课程、项目 申报,忽略加强自身创新创业的系统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经 验的积累,而学生则认为这只是少数优秀学生的事情,与自 己无关。仅仅依赖创业大赛、项目立项等这些形式是远远不 够的,学校创办科技园、孵化园呈现出的冷清态势,正是师 生参与积极性不高,项目立项后激情有余、后劲不足的表现。

(三)游离于专业教育和知识教育之外 目前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大多数采取校内讲座、选 修课、“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大赛、“大学生创新 创业训练计划”等第二课堂的形式,尚未正式纳入学校必修课程和专业教育,大部分学生根本没有时间认真学习和思考, 而是急功近利,盲目跟风,为了学分而学分,为了活动而活 动,为了项目而项目,没有将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融入人才 培养全过程,游离于专业教育和知识教育之外。

二、创新创业教育价值的本质回归 重新审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首先必须对创新 创业教育的内涵进行科学界定,厘清核心概念,辩证创新与 创业之间的关系;
其次从教育对象、教育目的及教育过程三 个方面重新阐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明确其教育内 涵与教育价值;
再次现代大学的创新服务功能客观上要求大 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要以适应高等教育系统自身的发展 需要为根出发点,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落脚点。

(一)创新、创业与教育的有机融合 最早的创业教育开始于美国,我国在创业教育基础上, 融入创新要素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创业是社会经 济、文化、政治领域内开创新的事业、新的企业或者新的岗 位,强调行动层面的创造;
创新是不拘现状、勇于开拓、乐 于尝试、善于变化的精神和态度,包含更多的思维层面的创 造。”[2]创业的本质是创新,是创新能力在社会生活实 践操作层面的价值体现;
创新是创业的原动力和本质,推动 着创业者锐意进取、与时俱进、不断突破,追求新的思路、 方法和模式,拓宽创业视野,获得创业成功。创新创业教育, 将创新、创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高等学校通过更新创新创业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改革人 才培养模式,目的是通过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提高人才 培养质量,培养一大批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能力、创造精 神,善于将创业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素质人才,使大 学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 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回归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并不是将创业教 育与创新教育进行简单相加,其本质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 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大 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其创新创业的意识,增强 其创业就业的能力。它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大学生以创新能力 和创造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培育大学生勇于创业和敢于 创业的职业精神,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能力。作为 一种育人模式,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从教育对象来看,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在 国务院颁行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 意见》中,明确强调了“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 强化实践”的基本原则。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改变精英教 育的运行模式,既不是只针对商学院的学生,也不是只针对 想要创办企业或是参与创业计划竞赛的少数学生,而是要面 向全体学生。从教育目的来看,创新创业教育是强化对学生 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以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创新创业教育不是简单地将学生 参加了多少创新创业活动、开展了多少科学研究、从事了多 少创新或创业项目、获取了多少的大学生创业实体的数量相 加,旨在不断促进大学生以创造性思维和创业就业能力为核 心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大学生能够像企业家一样具备将来 从事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特质,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 向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3]。从教育过程来看,创 新创业教育是一个渐进性过程。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指向育 人,关键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富有远见、勇于面对挫 折、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创造能力。教育的指向及本质属性决 定了它的渐进性,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受教育者创 新思维的开发,创业能力的锤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 展需要所形成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4]。现代大学的创 新服务功能客观上要求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要以适应 高等教育系统自身的发展需要为根本出发点,以促进经济社 会发展为落脚点。威斯康星大学的范海斯校长说过,“大学 校园的边界就是国家的边界”,与世隔绝的大学走出象牙塔, 承担起除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职能外,开始与政府、企业 合作,为社会发展提供创新研究的服务功能[5]。开展大 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转变教育观念、深化高等教育改革、适 应高等教育系统自身发展的根本需要。大学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在 为推动社会发展中所需要的创新思想、创新知识、创新技能、 创新人才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知识经济的生产 者,是人类思想和知识创新的源泉,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 育是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能力、促进大学生创业 就业、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选择 创新创业教育仅仅依靠高校实施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统 筹整合学校、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等校内外各方优质资源, 搭建校校、校所、校企协同育人平台,通过全社会力量的共 同参与,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体系 高校要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贯 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从人才培养方案的高度进行顶层设计, 构建科学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学科竞赛体系、实践教学平 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 新创业能力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批判性和创造 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灵感,促进学生的 全面发展。不是期望学生去做科学家、发明家,毕业后去创 业,希望是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品质,塑 造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格,在心中种下创新创业的种子,培养 学生的核心知识和能力,如辨别生活中机遇的能力、创业和 管理新企业的能力、富有远见和具备判断思维的能力。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了解创业知识、体验 创业过程,使大学生能像企业家一样行为,具备将来从事不 同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特质。

(二)加强高等教育系统自身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构建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注重与专业课程的 有机融合,加强课程的创新性和实用性,构建一套多层次、 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在教学方式上注重大学生 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强调课堂教育、模拟训练和创业实践的有机结合;
组建优秀 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扩大教师资源库,既从校内选拔 教师专门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又鼓励和引导具有丰富的 实践经验、社会资源、人力资源的企业家、政府人士担任校 外兼职导师,对大学生创业提供指导与咨询。积极开展学科 竞赛等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在竞赛比拼中磨砺学生创新创业 能力,培养大学生坚定的自信心、顽强的意志、良好的团队 协作精神等优良素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创业品格。对大学生 实践创新活动进行项目化管理,通过项目化的活动、竞赛, 遴选创业实践项目。学生通过申报、立项、经营、结题的方 式,提高参与项目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行动学习的过 程中提高能力。

(三)加强高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外部要素之间的 合作 大学生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长期性、系统性、重要性,决定了推动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协同行动,政 府为主导者,高校为主要承担者,企业为参与者,以“产、 学、研、用”为合作手段,构建“校、企、政”共同参与的 协同创新联动机制,形成教育合力,提高高校的知识配置和 知识运用能力。政府应加大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资金支持, 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指导,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环境建设,制定完善的激励政策,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创造良好的平台。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产学研合作,与企事 业单位共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利用企事业单位的资金和技 术优势,促进大学生科研成果的孵化、转化,为大学生成功 创新创业提供师资、项目指导、咨询服务等有利条件。创新 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其核心是育人,是面向全 体学生广泛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要将这种教育理念贯穿到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去。推动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加强高校系统自 身改革,而且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力量以及企事业单位 的共同努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者,高校为主要承担者,企 业为参与者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