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对教学方式方法改进的寻求,往往忽视了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的潜移 默化,因此,作为当代的英语教育工作者,能够将心理学很好地运用到教学中去, 从而有针对性的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 作用。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英语教师们面临着更大的 挑战。怎样才能充分利用宝贵的40分钟,让学生和教师都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自己 的潜在能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呢 带着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我通过切身参与到西安市某高中一年级某 班的真实英语课堂,作为一名观察者完成了这40分钟的体验,此次观察是在自然 情境下,与被观察对象站在同一地位上,以旁观者身份出现的一种非参与式观察。
通过对此次观察的分析,我对如何有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得出了新的教学启 示。
一、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简要分析 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在课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和预 习,教师结合学校现有的教学辅助工具,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总体营造了 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通过图片的展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 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以“兴趣”带动“效果”;课堂中,学生积极主动发 言,紧跟教师节奏,积极配合教师的提问,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声音抑扬顿挫, 并伴有一定的手势,在学生回答问题或是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时,给予了学生很 大的包含口头或非口头的鼓励与表扬,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回答问 题遇到困难时,对学生采取了多启发,多引导的教学方法并动员全班同学使学生 感受和学习知识,不但增强了学生之间互帮互组的良好品质,更使全班学生对该 问题加深印象,达到了教学效果;教师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并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同时也参与到各个小组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在授课临近下 课时,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奥运会的相关知识,教师通过播放教材的相应录音,再一次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最终达到了此次课程的授课目标。
二、浅析教育心理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潜移默化以及教学启示 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教师运用心理学在授课时发挥的潜 在能量,促进了教学进程的顺利发展,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第一,教师以一段舒缓的音乐将学生带入了课堂,营造出了一种轻松 愉快的课堂环境,对于教师来说,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积极、 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 学习的动力,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整体发 展。高中生经历着从少年、青年到成年转化的特殊时期,是人生观初步形成的关 键时期。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降低焦虑,能使学生的情绪达到最佳状态。首先,由于 学生的“向师性”,教师不能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带进课堂,要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 一堂课。其次,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学习任务,精心设计问题, 尽可能与学生的学识水平相匹配;再次,对于学生的回答要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
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才会有所增强。
第二,教师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心理互动式的教学氛围,使教师 的教学计划能够顺利完成,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考虑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为每 一个学生提供参与教学全过程的机会;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以及能激发 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课堂上,应加 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即帮助学生创设语言运用情景,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 发现、参与、互动、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学生解决语言困难、发现语言规律、 获得语言学习策略,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等,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多向交往,也有助于学生接受多方面的知识信息,既可以接受 来自教师的知识信息,又能够接受来自同学的知识信息,从而扩大知识面,提高 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答题的学生采取了言语提醒,旁敲侧击的方法,并附带一定的手势及肢体语言,时常与学生进行眼神的交流与暗示,适 当地给予学生表扬,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了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增强,并且具有强烈而敏感 的自尊心,处于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阶段,教师用含蓄 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并尽量使用积极的语言,尊重每个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 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学 习、互相帮助,使每个学生都有归属感,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 神,这样做不但不能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期望,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同时也 避免了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在课堂中给予学生口头或非口头的表扬,使学生以积 极的态度推进学习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总体来说,此次授课教师充分利用了课堂的40分钟,坚持了以“学生 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恰到好处地充当了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促进者 的角色,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 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整体课堂的教学 效果还是非常成功的,值得我去学习。
三、结论 通过此次对高中课堂教学的观察及以上分析,如何运用心理学来提升 教师,指导学生,了解学生学与不学的心理活动从而不断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是当 前英语教学中面临的新问题。因此,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加强心理学 方面的知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发挥心理学的潜在能量,将其与英语教 学有机结合起来,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英语学 习的动机,使其成为强有力的教学辅助工具,最终使教育心理学在课堂教学中达 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作者:杨姗 来源:西江月·中旬 2014年3期 第2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提升本科生的主观幸福感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干预提升本科生的主观幸福感。本文的两个实验都以 牛津幸福感量表为测量主观幸福感的工具。实验一采用实验组对照组重复测量设 计的方法。实验一的结果显示:运用写“幸福日志”的方法,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本科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实验二采用多组实验组控制组重复测量的设计方法。
实验二的结果表明:上积极心理学课程和写感谢信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被试的主 观幸福感。从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得出结论: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运用写“幸 福日志”和写“感谢信“的方法,的确在不同程度上提升了本科生的主观幸福感。
1.文献综述 国内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主要是从理论建构和人口统计学上的比较 以及影响因素三个方面来进行的。而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主观幸福感主要是 对国外研究的一些综述,很少有对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进行实证研究。截止到 本文开题时,只检索到了一篇关于对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实验干预的研究。
国外近10多年来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逐渐从社会学,伦理学和经济学 转向心理学。而心理学主要是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对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的实 验研究。并且其研究范围越来越广,时间跨度越来越长,研究方法层出不穷。尤 其是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由前美国心理协会(APA)主席和心理学家塞里格曼 (Seligman)所倡导的,并且由他领导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从积 极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关于提高人们幸福感的实证研究(例如:心理学家 塞里格曼等人(Seligman,2005)招募了一批志愿者去访问积极心理学网站。他们 分别用网站上积极的练习(练习一周内每天用新的方式运用自己的优势特征)和 一般的中性练习对志愿者进行实验干预。研究结果表明:那些被提供积极练习的 志愿者的主观幸福感在接下来的6个月都有所提高。另外,研究(Emmons, McCullough,2003)发现:主动地鼓励人们去增强情感状态中积极的方面可以使 他们变得更加健康和拥有更加愉快的心情。那些被指派思考并写下他们最深刻积 极体验的大学生比那些只要求写中性话题的大学生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更少去 学校的心理健康中心求助。那些参与感激实验干预的被试,在多次写下他们感激 的事件之后,报告说感到生活更加美好并且体验更多的积极情绪[1]。
2.问题提出和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意义 2.1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对主观幸福 感及其影响因素和相关研究固然重要。但是,着力研究得到幸福的各种途径及其 具体操作方法,从而真正地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迫在眉睫并且具有非常现实的 意义。然而,纵观国内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对国外研究的综述,或者只是对不同人群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关系进行描述,或者是对主观幸福感进行 一些理论方面的建构。很少有对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进行纵向的干预实验研究。
而国外,尤其是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由前美国心理协会(APA)主席和心理学 家塞里格曼(Seligman)所倡导的,并且由他领导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积极心理学研 究中心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关于提高人们幸福感的实证研究。基于 以上现状,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以下三个关于如何提高 人们主观幸福感的实验研究。
2.2本研究的目的 1)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实验干预,以求达到提高实 验参与者的主观幸福感;
2)验证深圳大学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3)为提高国民幸福指数(GNH,GrossNationalHappiness)提供理论依据 和实证支持。
2.3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心理学的基础上,对传统心理学加 以补充,丰富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2)现实意义——通过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从而预防和减少心理障 碍的发生,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3.研究方法 3.1实验一:通过写幸福日志提升本科生的主观幸福感 3.1.1实验一设计:采用实验组对照组重复测量设计方法 3.1.2实验一被试 以深圳大学选修“积极心理学”课程的两个班所有学生为被试。他们是 不同年级(大一至大四)和不同专业的本科生,且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其中一个班 的人数为25人,上课时间为每周二晚上,将该班作为实验班;另一个班的人数也 为25人,上课时间为每周三晚上,作为对照班。3.1.3实验一材料 1)牛津幸福感量表(TheOxfordHappinessInventory,OHI) 2)幸福日志本(TheHappinessJournalorHAOJournal)。
给每位学生准备一个50页左右的本子。要求实验组的学生每天(每周 至少五次)在一页上记录下当天发生的三件快乐的事情(H-happiness)和三件值得 感激别人的事情(A-appreciation)以及三件乐观的事情(O-optimism).而让控制组的 被试写一般的日志。
3.1.4实验一步骤 在开学后第二周的上课期间,用修订过的牛津幸福感量表分别对两个 班的同学进行实测,作为前测成绩。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收回有效问卷25份和23 份。在周二晚的课堂上示范实验班的学生写幸福日志,每周至少写五天。在周三 晚的课堂上让对照组的学生写普通日记,同样每周至少写五天。三个星期后,即 第五周,分别对两个班用牛津幸福感量表进行实测,作为后测成绩。实验班和对 照班分别收回有效问卷23份和22份。五个星期后,即第七周,再次分别对两个班 进行施测,作为后测成绩。分别收回有效问卷22份和21份。
另外,本研究中两个实验的结果也可以从脑科学的生理基础方面进行 解释。通过写“幸福日志”和“感谢信”,使被试记住和回忆一些开心的事件以及感 激的需要得到了实现,会刺激大脑分泌更多的多巴胺和类啡肽激素[9]。这些生 理激素具有促进大脑的愉快中枢兴奋的功能,从而增加个体对积极情绪的体验, 最终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
.本研究的结论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运用写“幸福日志”和“感谢信”的方法,的确在 不同程度上提高了本科生的主观幸福感。
作者:谢建军 来源: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 会论文集 2015年1期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