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方案 > 销售 > 试述平等原则_略述高一涵民主国家观

试述平等原则_略述高一涵民主国家观

来源:销售 时间:2019-10-28 08:06:15 点击:

略述高一涵民主国家观

略述高一涵民主国家观 高一涵是中国近代重要的启蒙思想家、政治学家。他的 共和国家观念包括民主国家的基础、含义、职能、权限等方 面。他也对民主、自由等概念进行了深刻而全面的阐释并提 出了解决之途。其共和国家观念有一定历史与现实意义。

摘 要:
高一涵;
启蒙思想;
民主国家观 在封建社会,没有清晰的国家观念,往往是家国一 体的天下观。国家是一姓一族的私产,人民被视为国家的附 属,而非国家的主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梁启超批评中国无国家观念时指出:“吾中国 人之无国家思想,竟如是其甚也!……吾推其所以然之故, 厥有二端:一曰知有天下而不知有国家;
二曰知有一己不知 有国家。其误认国家为天下也。”可谓一语中的。

一 高一涵(1885-1968)安徽六安人,取名永灏,字效 粱,号一涵,别名梦弼。中国近代重要的启蒙思想家、政治 学家。1912年高氏负籍东渡,求学于日本东京明治大学法政 系,在此期间,幸而结识章士钊、陈独秀与李大钊。长久以 来,专制主义与集权观念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政治观 念, 其影响之深远,远非一块共和的招牌可以荡涤长久以 来盘踞于人们心中的专制主义观念。只有荡涤专制主义的观 念,启发人民民主共和观念才能让共和国家名实相副。诚如陈独秀说言:“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 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 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1914年,高一涵初步阐发了民主国家观。什么是共 和国家?他认为国家就是“自由人民以协意结为政治团体, 藉分功(工)通力鼓舞群伦,使充其本然之能,收所欲祈之 果,及以自智自力,谋充各得所之境者。”②这个对国家的 看法显然与传统的和当时大多数人认为的“国家乃天下”有 别,个人不再为了国家而存在,国家是为个人而存在的。在 国家与人民关系上,他说:“国家、人民,以性质言,则无 二体,以权力言,则互相对待”。所以“国家对于人民,其 活动之正当范围,除国防、公安而外,均立于调护维持之地 位。持以大力,鼓起人民之参政能力,引发人民之政治趣味, 就其本能所近。区处条理,使各适其宜,并藉此群策群力之 动,与其自觉自励之情,以求自利自安之果。”③如果有这 样的国家,则是人民的福气。如果国家想安如磐石,长盛不 衰就必须“在致人民之知识才能于相当之位,以锻炼而磨琢 之。”倘若“为少数者谋便利,侵夺他人权利,使代庖代斵 (斫)者所能克奏肤功也”。一旦人民丧失权利,就会起来 反抗。总而言之,国家的职务,在高一涵看来,在致民于各 得其宜,不在于代民行其职务。换句话来说,国家是为人民 之监督保护者,而非代理者。这就是国家与人民的界限,是 不能漠然视之的。显然他的国家理念比前人前进了一步,然而他并未停止脚步。

二 1915年9月高一涵在《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 年》)发表《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一文,开始了系统阐 发其民主国家观的先声。在这些篇章中大部分都为青年着力 宣扬民主国家观。这些包括封建国家与民主国家的区别,共 和国家的含义、职能,权力等方面的内容。

封建国家与民主国家区别在于人民是否居于自动自 觉的主人地位。在高一涵看来,自动自觉的主人地位是专制 国家与共和国家最根本区别与标志。“专制国本建筑于主权 者独裁之上,故国家之盛衰随君主之一身为转移;
共和国本 建筑于人民舆论之上,故国基安如泰山,而不虞退转。④高 氏后又强调:“今者国本在民之理,大阐明于西方。举国家 全力,保护人民之权利。……自今以往,日新月盛,将永绝 一治一乱、突兴突败之局,而立不退转之文明。”⑤高一涵 不仅从古今国家对比中揭示民主国家的思想,还从政治思想 及观念的变迁两个理论层面区别比较专制国与民主国。从政 治思想层面而言,他认为:“往古政治思想,以人民为国家 而生,近世政治思想,以国家为人民而设。”从观念的变迁 而言:“古代人民思想,均以国家为人生之归宿……近世乃 知人民之权利自由,由法律所赋予。国家权力强固一分,即 人民权利强固一分,确认国家无自身之目的,惟以人类之目 的为目的。”这样一来,高一涵就从比较的角度厘清了专制国与民主国的区别,同时也揭示了“主权在民”为民主国区 别于专制国之唯一根本标准。

何谓民主国?在他看来,民主国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即形式与精神。形式为“君主国体之反对者也。其主权非为 含灵秉气之生人所固有,而实存於有官智神欲,合万众之生 以为生之创造团体。”⑥精神则“含有大同福祉之意於其中。

所以表明大同团体之性质与蕲向者也。”高一涵反复强调这 一观念,他说:“国家者何,乃自由人民以协意结为政治团 体,藉分功通力,鼓舞群伦,使充其本然之能,收所欲蕲之 果,乃以自智自力,谋充各得其所之境。非藉他人智力代为 自谋者也。⑦这就可以看出,高一涵深刻阐发了民主国家的 含义。

就国家的职能而言,“国家非人生之归宿,乃人生 之凭藉”。即国家为人民谋求幸福快乐的工具,而不是人生 的目的与归宿,这个关系是不能倒置的。他指出:“殊不知 国家为人类所创造之一物,其实有体质,即为人类所部勒之 一制度,用为凭借,以求人生之归宿者也。”如果“制度而 不适于人群,斯直无可存之资格,终亦必亡而已矣。”高一 涵反复强调说:“盖先有小己后有国家,非先有国家后有小 己。为利小己而创造国家,则有之矣;
为利国家而创造小己, 未之闻也”。“国家为人而设,非人为国家而生。离外国家, 尚得为人类;
离外人类,则无所谓国家”。⑧所以,国家的 最主要的职能就是为人民谋求幸福。就国家权力而言,民主国的国家权力是有限的,而 不像专制国是无限的。在高一涵看来,这可从两个方面来说 明。一方面是国家的权力只限于调整规范人民的外在行为, 而不能干涉精神。他说:“盖国家蕲向,有实行、理想之别 ……凡人为之发见于外者,国家可加以制裁。至蕴于心意中 之思想、感情、信仰,虽国家亦无如之何。以国家之权力, 仅及于形式,而不能及于精神。”⑨另一个方面,国家不能 代人民而行动,只能进行立法及制度引导人民自主选择,自 主行动。他说:“立宪国家之第一要义,即在限制其政权, 而范围之于法律之中。国家违法,与人民违法,厥责维均。

盖国家人民,互相对立,国家权力,仅能监护人民之举动, 防其互相侵害,无间于物质精神,国家均不能以自力举行之。

国家可高悬奖励学术技艺之典章,而不能以其权力自图其发 展;
国家可颁布奖励生产企事业之命令,而不能自任勤劳、 自冒危险。其所能立者,则立于人民之后,赞助人民自为之 耳。”⑩如此,民主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综上,高一涵从主权在民、国家是人民为保障个人 权利而创造的工具及国家权力有限,不能侵害个人权利三个 方面系统阐述了民主国家观念。值得指出的是,这些是当时 中国所缺乏的,高一涵做了时人该做而没有做的事情,其功 绩不容抹煞。这些理念不仅廓清了人民当时混乱的观念,而 且也引导人民走向民主国家的路,积极投身改造国家的历史 洪流之中。三 在阐述了共和国家的理念后,如何让人民起来勇担 共和国民的权利和义务呢?高一涵提出了解决之途。首先要 对国家自觉,勇于担当发表舆论的责任。青年如何对国家自 觉呢?高一涵指出:“即改造青年之道德是,道德之根据在 天性,天性之发展恃自由,自由之表见为舆论。”传统的道 德符合传统的国家,如果用传统的道德实行于民主国家则会 成为人们的桎梏,只有打破,建立新的符合现代国家的道德, 民主国家才能真真落在实处。道德是变动的,不是不变的。

“道德而不适时势之用,则须从根本改造之,无所惜也。” 要改造道德就必须依靠天性,天性乃“吾性所固有,即当焕 然充发,俾无所遗,循特奇之禀,而之於其极,不可奔向轨 外,以求苟同。”由于人类的天性在于求得自由,所以必须 重视自由。重视自由就必须要重视品格。有高尚的品格才能 自由的发表舆论,而舆论自由乃是民主国家不可须臾离弃的。

要发表自由舆论须注意以下三个原则:“(一)须有敬重少 数意见与独立意见之雅量,不得恃多数之威势,抹煞异己者 之主张;
(二)多数舆论之起,必人人於其中明白讨论一番, 不得违性从众,以欺性灵;
(三)凡所主张,须按名学之律, 以名学之律为主,不得以一般好恶为凭。”11如果青年这样 对于国家自觉,则民主国家就将希望再现。

其次,以小己主义为肇基的能动的群己关系。长久 以来,个人主义往往被曲解成自私自利或者被用作凸显国家作用的工具,被唾弃与利用,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高一 涵提出“自利利他”的个人主义调整群己关系,使个人与群 体的关系观得以再次审视。重视个人主义乃是因为“社会集 多数小己而成者也。小己为社会之一员,社会为小己所群集。

故不谋一己之利益,即无由致社会之发达”。社会发达,个 人也才能更好的发展,个人更好的发展又促进社会进步,二 者将进入良性循环,国家将日趋强盛。

最后,以志、胆、识提升青年自身修养,而致国家 富强。他主张青年要练志、胆、识。因为三者互相为用,息 息相关,缺一而不可成就民主国之青年。他告诫要具有“志、 胆、识”的人,必须不要悲观,也不要图自了,积极奋斗, 大有作为,国家才能屹立不倒。如果青年悲观自了,国家还 是无望富强。他殷切期望青年:“苟吾之死应在明年,则今 年尚为吾奋斗之期,而非吾告终之日,非特明年然也。即吾 之死在次月次日次时次刻而吾之奋斗尚当於此月此日此时 此刻行之急起直追,至死乃止。” 有论者指出:“公道地说,在当时的新文化阵营中, 没有几个人对于现代国家的性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国家 的权限、自由、民主、人权等这一系列问题有系统而全面的 见解。从这个意义上说,是高一涵的文章《新青年》集团弥 补了诸多不足,也使新文化运动具有了坚实的学理基础,而 且留下了更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价值。”12这是对高一涵民主 国家观念再恰如其分不过的评价,需指出的是高氏的民主国家观的宣扬具有功利性与目的性的缺失,但是瑕不掩瑜,其 以深厚的学养宣扬民主国观念功不可没。

Simply Discussing Gao Yi-han’s View of Democracy State Goujun 2009 Grade Class 1 of Doctorial Candidate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 Beijing Fangshan Postcode 102488 Gao Yi-han is a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thinker an political scientist. His view of democracy state includes basis, meaning, function, power of modern state and so on. He also profound and overall interpret concept of democracy and freedom, and point people out way out. His view of democracy state has some historical and real significance. ① 苟军(1979- ),男,贵州黔西人,中国社会科学 院研究生院2009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思想史。

② 高一涵:《民福》,《甲寅》(月刊)第1卷4号, 1914年8月10日。

③高一涵:《民福》,《甲寅》(月刊)第1卷4号,1914 年8月10日。

④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一),《青年 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⑤高一涵:《近世国家与古相异之概略》,《青年杂志》 第2卷2号,1915年10月15日。

⑥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一),《青年 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

⑦高一涵:《1917年预想之革命》,《新青年》第2卷5 号,1917年1月1日。

⑧高一涵:《国家非人生归宿论》,《青年杂志》第1 卷4号,1915年12月15日。

⑨高一涵:《近世国家与古相异之概略》,《青年杂志》 第2卷2号,1915年10月15日。

⑩高一涵:《国家非人生归宿论》,《青年杂志》第1 卷4号,1915年12月15日。

11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一),《青年 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

12 李新宇:《高一涵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国家理念》, 《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第33卷第3期,2009年5月。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