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度量工具度量物体、线段的长度,角的度数,时间 的长短、物体的轻重,是测量,但这仅仅是物理测量;
探究 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公式并进行相关计算,表面上看起 来是计算,其数学本质还是测量,且是数学测量。对物体进 行物理测量是一种技术、一种技能。但是,数学的本质不是 技能而是思想,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创新而不是模仿。所以我 们认为,数学测量技能不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机械操作的程序。
数学测量技能如果与数学思考分离,纯粹的操作程序只能是 没有“灵魂”的操作守则,脱离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思想、 基本经验的学生便成了只会执行操作指令的没有思想的机 器人、操作工。我们必须在数学测量教学中积极渗透数学思 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掌握技能的数学本质,引领学生 从更高层面上理解测量技能,把技能的训练同知识的理解、 运用,同数学思想的渗透结合起来。学生理解了技能的“理”, 才能理解技能的“法”,进而能掌握技能,熟练技能,甚至技能创新。
一、区分测量属性,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用尺子去测量一条线段的长短是物理行为,而用恰当的 数量(含式子)去表示一个几何图形,则是数学行为。数形 结合是基本的数学思想之一。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科学。” 数与形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几何所研究的是生活的空间, 因而我们对于一些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具有丰富感性、直 观的认识,对于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公式等是可以 看到的。而代数所讨论的各种公式,高度抽象、概括、简洁;
几何问题借助于数或式的表示,可以使几何直觉等转化为逻 辑推理的代数运算,从而实现化难为易的目的,并使人获得 对问题的精确化认识。数是形的抽象概括,形是数的直观体 现。数形结合就成为数学领域的一种基本思想方法。
正因为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当中的一些几何空间有丰 富的感性认识,有些甚至是不言自明的,所以,小学数学教 材中对最基本的概念“长度”没有下定义,只是在二年级教 材中只是介绍了厘米、米、分米和毫米等长度单位。我们拿 尺子去测量一条线段的长度,其数学本质是给每一条线段以合适的数。在这样的视角下,角度、面积、体积的数学测量 意义是一致的,以数释形。
对于最基本的图形——点,也可以用数来表示。对于一 维空间图形直线(数轴)上每一个点都对应着一个数,对于 二维空间上的点可以用数对来表示,对于三维空间上的点, 可以用数组来表示。
对于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周长与面积,则用代数式 来表示。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公式是直观可感的, 有时依靠我们丰富的、感性的、直观的认识便可以看到;
而 圆的面积、周长,圆柱的表面积、体积以及圆锥的体积公式, 它们在本质上是逐步归纳、复合,通过构造而获得的,其直 观性要弱得多。这样,数量关系获得几何解释,可以使问题 变得更直观易懂,使人们易于洞察问题的本质;
几何问题的 代数表示,可以使几何直觉、合情推理等转化为程序操作的 代数运算,实现化难为易的目的,使人们获得对问题精确化、 概括性的理解。
而对图形周长、面积、体积的测量,最终转化为对线段 的测量(边长、长、宽、高、半径、直径等)。这样,会使 人们进一步认识数学的本质,知道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 间关系的一门学科。二、理解测量本质,渗透重合思想 在教学“常见的量”测量时,如测量长度、角度、时间、 质量等,不少一线教师通常是先让学生建立测量单位的概念, 选择测量工具。在教学具体测量方法时,常常采用自学教材、 教师示范或课件演示的方式教给学生操作程序,但是没有数 学思考相随的技能学习只能是记忆和模仿。记忆和模仿对于 技能的学习和形成是有用的,它能让学生把各个局部动作连 贯起来、固定下来,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使测量技能熟练,进 而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种技能往往是一种外显的操作技能, 它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主要借助测量工具,通过外部肌体 的操作而完成的技能,是一种由各个局部动作按照一定程序 连贯而成的外部操作活动方式。但是如果仅仅定位于技能的 操作性,而不能让学生理解技能的数学的本质,这样对技能 的训练也多基本停留在模仿层次,降低了训练中理解的作用。
应知:数学的本质是思想而不是技能,学习的本质是创造而 不是模仿。
下面以量角教学为例。一位老师教学量角时,先让学生 看书了解量角的步骤,接着又示范怎样量角,最后让学生进 行量角练习及变式练习(变换角开口的大小及朝向)。学生 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掌握”了量角方法。然而在做一道判断量角方法正确与否的习题时,绝大多数学生对量角器零 刻度线不与角的一边重合时即判错。
根据教材所教的量角方法,学生对第一小题判错似乎理 由充足。第一题量角方法真的错吗?在学生对该题判错后, 笔者让执教老师把练习中第一题角的两条射线延伸,再把量 角器与图中量角器重叠,投影给学生看,让学生重新判断。
学生很快算出第1小题角的大小是90°-30°=60°或者 150°-90°=60°。旋转量角器,只要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 点重合,完全覆盖在角上(如下图),学生还是能说出如何 测算所量角的大小的方法:同一圈的两个刻度相减。
学生开始时为什么会错?显然学生是把题中量角方法 与机械记忆中教师介绍的量角程序进行对照,凡不合程序即 判断错,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缺少对量角本质的认识。
图形测量最本质的数学思想是重合,即看图形中包含有 多少个度量单位。测量与是否从测量工具0刻度线开始无关, 只要能测算出图形与多少个度量单位的量重合,测量结果就 是多少个单位。用量角器量角就是测量所量角中含有多少个 1°的角。所以无论是“常见的量”教学,还是几何图形的 教学中,都应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从而渗透重合的数学 思想。待学生明白测量道理后,量角的方法不再拘泥于书上所 说的方法,甚至有学生说“把量角器中心对齐角的顶点后, 角的一边和量角器180°的边重合,也可以量出角的大小”。
书上强调角的一边和零刻度线对齐,只是为了测量方便,可 以直接读数罢了。
学生理解了测量技能的实质,透过现象看到测量技能的 本质,就能调动相关知识和经验界定问题的本质,进行调控 或转变,从而实现技能创新。
三、沟通内在联系,理解测量方法的一致性 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有好坏之分。如果学生所掌握的知 识是松散的、不连贯的,就是坏的知识;
如果学生学的知识 是有结构的、适度开放的,就会成为学习新知的载体,是好 的知识。测量技能同样如此。沟通不同测量技能的内在联系, 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测量技能的具体操作方法,而且有利于 其在新的环境中迁移已有的测量技能。
学习量角技能时,让学生对学过的测量进行一次梳理。
学生结合练习回顾以前测量线段长度、计算经过时间、测量 物体质量等方法,比较它们的异同,发现测量角的度数与测量线段长度等在方法上有相同之处:测量长度、角的度数(计 算经过时间、测量物体质量),都是用测量工具测得的终点 刻度减去起点刻度。测量起点既可以与测量工具0刻度线对 齐,也可以不与0刻度线对齐;
计算方法都是用终点刻度减 去起点刻度(或相反),都是计算含有多少个测量单位的量;
不同之处是测量线段长度的直尺,只有一排刻度,首尾两个 刻度直接相减即可;
而量角器有两圈刻度,是为了方便改变 量角器朝向,以便测量不同开口方向的角,只是测量时需用 同一圈的两个刻度相减而已。
旅美数学教育家马立平教授在《钟摆与太极》的学术讲 座中介绍,小学数学中的模型分为三类:行为模型、算术式 模型、代数式模型。我们有意识引导学生把用测量工具的同 一排(圈)刻度对齐被测图形的起点、终点,用终点刻度减 去起点刻度求出多少个计量单位的量看成一种数学操作模 型。它能沟通起长度测量、时间测量、角的大小测量、质量 测量之间的联系,把不同量的测量方法归结为一个有联系的 结构体,亦即技能组块。
测量技能组块(包括知识组块),沟通测量技能内在关 联,有利于学生理解技能、熟练技能,形成测量经验。这样 的知识、技能在使用时会被迅速提取,而且占用的智力资源少,掌握的方法有力度,更有利于其把掌握的知识形成的技 能,积累的经验向陌生情境迁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 践能力。
比如,在学生掌握测量本质之后,在学习体积时,学生 就能很快把上述方法迁移到测量物体的体积上去。测量土豆 等不规则物体体积时,就有学生提出借助量杯和水,把土豆 投入盛有水的量杯中,看液面上升多少,从而算出土豆的体 积,其测量方法在本质上是与测量线段长短、角的大小前后 一致的。
四、推导形体计算公式,感悟化归极限思想 人们面对新的数学问题时,有时不能应用已有知识、技 能直接解决,往往把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归结到一 类已经能够解决或者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中去,借此获得问 题的解决。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化归的思想方法。
例如,当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积累 了面积计算经验后,在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 的面积公式时,教材一般先安排数格法,让学生在数格子的 过程中去直观感悟、发现、猜测,然后引导学生用割补等方 法把上述图形转化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再比较原来的图形与转化后图形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新的图形的面积公 式。探究圆柱体体积公式时,充分利用学生探究圆的面积公 式的经验,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来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 式;
研究平面图形面积和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公式时,教材 给学生留出较大的探索空间,期望学生能够自主地通过多种 途径进行探索,亲历过程,得出结论。通过剪割、平移、旋 转、拼补等方法,进行图形间的相互转化,沟通图形间的内 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不断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提升学 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探究圆的周长、面积公式,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时, 我们除了应该渗透化归思想,还可以渗透极限思想。
圆是小学阶段平面图形中唯一的一个曲线图形,对它的 周长、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学“圆 的面积公式推导”时,把准备好的圆形纸片分成若干份相同 的扇形。如果把圆平均分成8份、16份、32份、64份,拼出 的图形的边越来越直,图形越来越接近长方形。把拼成的图 形加以比较,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等分成的扇形的份数越多, 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如果继续等分下去,拼成的图 形就与长方形没什么差异了。这样,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拼成的长方形与原来圆的关系,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在此 过程中,使得学生初步接触量变到质变、有限到无限的辩证思想,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同样,在推导圆柱体体积公式时,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的 份数越多,拼成的物体就越接近长方体。再比较拼成的长方 体和原来圆柱体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在对圆的面积公式、圆柱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 从“分的份数越来越多”到“这样一直分下去”的过程就是 “无限”的过程,想象图形就真的变成了长方形、长方体。
学生经历了从有限到无限的过程,感悟了极限的思想。学生 在探究圆的面积公式、圆柱体积公式过程中反复运用这种办 法,实际上也就是在反复感悟数学思想。
在这些公式的推导过程中,采用了化曲为直、化圆为 方、由近似到精确的极限分割、逐步逼近的思路,根据图形 分割拼合的变化趋势,想象它们的最终结果,不仅使学生掌 握了计算公式,重要的是在不断地学习中促进极限思想潜移 默化地形成。
在几何图形测量教学过程中,渗透从有限到无限的微积 分数学思想,用以描述某个无限变化过程的终极状态,是数 学抽象的基本思想的一个体现。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 包含极限思想的素材很多,如循环小数无限循环,数轴、角 的边、平行线无限延伸等等。在图形测量中,有一些曲面图 形测量的计算公式是不能通过演绎推理的方法来解决的,而 是借助对直观材料的操作,运用无限逼近的思想,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通过合情推理,去探索,从而获得重要的数学 结论。
五、测量周长面体,渗透建模思想 模型思想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也是《全 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的三大数学 思想之一,十大核心概念之一,成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 最应培养的核心素养。新课标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 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 过程将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和应用意识。
模型思想与符号化思想都是经过抽象后,用符号和图表 示数学关系和空间形式。但模型思想更加重视如何经过分析、 抽象,建立模型,更加重视如何应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小 学数学建模学习有两种情况:一是新授课以例题为代表的基 本模型的学习,二是利用基本模型解决丰富多彩的习题。推 导平面图形周长、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公式的过 程中充满着模型思想。小学生推导各种图形计算公式的过程 就是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数学再“发现”和 再“创造”的过程。
数学测量技能不仅包括测量长度、角度等外显的操作技 能,还包括测算周长、面积、体积等内蕴的心智技能。因此, 我们不仅要测量长度、角度等常见的量,在教学“图形与几 何”时,还要教学生测算平面图形和一般物体的周长、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容积等。所以,测量不仅为数量 与空间形式之间的联系架构起一座桥梁,同时,测量的实施 过程和结果的表述也为应用其他重要数学概念提供了联系 和机会,如分数、几何图形特征等。
学生在测量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容积时,不仅要 体会、建立长度、面积、体积的单位的概念,形成直观丰富 的表象,而且能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长方形、正方 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的面积,长方体、正方 形、圆柱体的表面积及体积公式,圆锥的体积公式,经历公 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在建模过程中学会分析、学会推导、 学会验证和应用。
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先让学生尝试 求一个底4厘米、高2厘米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通过剪、 移、拼的方法把它转化成长方形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 师再抛出更多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求出面积(现实问题引 入)并思考,求平行四边形需要知道什么条件(数学化)? 有什么规律(建立数学模型)?为什么这样就可以求平行四 边形的面积(释模)?再进一步去计算图形、土地的面积(验 证、应用模型)。在此过程中,学生经历现实问题导入、建 立数学模型,解释数学模型,运用模型解决现实问题并进一 步验证模型的建模过程。
经历周长、面积、体积公式推导并运用的过程中,主要 依靠大脑内部语言,建立图形表象,并对图形表象进行加工,建立模型。在计算过程中甚至可以简化、省略、跳过某些心 智动作,此时的测量技能已经是一种测量的智慧技能,它有 利于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数学智慧。
测量图形长度、周长、面积、体积的技能本质上是运用 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概念等来理解并解决问题的心智动作 经验。它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并在数学知识学习和应用过 程中,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的动作经验而形成的,并对数学知 识学习产生反作用。数学技能的形成运用,甚至于进行技能 “创新”,可以看成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一个标志。
数学测量技能只有和数学知识、数学思想融合在一起, 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作用,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奠宙.深入浅出 平易近人——怎样测量长度、面 积和体积[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4(9). [2] 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