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方案 > 销售 > [提问也有一个着眼点]着眼点

[提问也有一个着眼点]着眼点

来源:销售 时间:2019-10-18 07:48:57 点击:

提问也有一个着眼点

提问也有一个着眼点 课堂作业中两位老师都布置了这样一道题:在一个池 塘边,甲、乙、丙三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绕池塘行走。

甲、乙两人沿顺时针方向走,丙沿逆时针方向走。甲每分钟 走80米,乙每分钟走65米,丙在出发后20分钟遇到甲,再过 2分钟又遇到乙,你能算出池塘的周长吗? 题中已知甲、乙两人每分钟走的距离和丙出发后与甲、 乙分别相遇所需的时间,只要知道丙每分钟走的速距离,就 可求出池塘的周长。可就题中条件来看,学生感到很难求出 丙每分钟走的距离。

面对这一问题,A老师设计了下列提问帮同学解决。

师:你能知道甲每分钟比乙多走多少米吗? 生:甲每分钟比乙多走80-65=15(米)。

师:丙和甲相遇时乙走了多少分钟? 生:乙也走了20分钟。

师:那丙和甲相遇时甲比乙多走多少米?生:多走15×20=300(米)。

师:这时你能知道丙与乙相距的路程吗? 生:这300米也是丙这时与乙相距的路程。

师:回答得很好。知道丙和乙还相距300米,又知道乙 每分钟走的速度和他们再走2分钟相遇,从中可求出什么? 大家动笔计算,同学们很快算出丙每分钟走(80-65) ×20÷2-65=85(米),进而算出池塘的周长是(80+85) ×20=3300(米)。

B老师的做法是:
师:你能具体说出问题在哪里吗? 生:是从题中“丙在出发后20分钟遇到甲,再过2分钟 又遇到乙”里,看不出与求丙每分钟走的距离之间有什么关 系。

师:那我们不妨先就“丙在出发后20分钟遇到甲”联系题中条件想一想,看从中可想到什么? 生1:可想到甲20分钟走了80×20=1600(米)。

生2:三人是同时出发,还可想到乙20分钟走了65× 20=1300(米)。

师:仅仅是想到甲、乙两人20分钟各走了多少路程吗? 生1:由此还可以从中想到,甲20分钟比乙多走 1600-1300=300(米)。

生2:这也可先算出甲每分钟比乙多走多少米,再算出 20分钟多走的米数:(80-65)×20=300(米)。

师:同学们想得很好。就从“丙在出发后20分钟遇到甲” 联系题中条件就能想到这些问题,现在我们联系“再过2分 钟又遇到乙”想一想,可结合画一画线段图,看从中有什么 发现? 生1:(若有所悟地)丙与甲相遇时,甲这时比乙多走 的路程,也就是丙这时距乙的路程,这段路程相距300米, 乙、丙两人还要各走2分钟相遇。生2:现在我们明白了,知道乙、丙两人再走2分钟相遇 要走300米,又知道乙每分钟的速度是65米,就不难求出丙 每分钟的速度是300÷2-65=85(米),池塘的周长是(80+85) ×20=3300(米)。

两位老师看上去都是通过提问让学生自己去求出结果, 但如果对提问的内容做一点分析比较,会发现提问的着眼点 并不相同。解答这道题的关键是要使学生知道:从丙和甲相 遇时,甲这时比乙多走的路程也就是丙这时与乙相距的路程, 但这要经过一个分析推理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数学思维的过 程。A老师的做法是,就着解题的步骤,将具有逻辑结构的 数量关系分解为几个简单的数量关系,然后以提问的形式使 学生知道应该先想什么,后想什么,再想什么,这本应该让 学生通过自己的数学思维活动解决的问题却由老师一步步 取而代之。

教学的过程从根本上来讲,应是一个教学生学会解决问 题的过程,而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这种分析, 不是老师去代替学生分析,而是老师引导学生自己从具体条 件出发学会分析。B老师的做法是通过提问,先让学生找出 问题的所在,即自己先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充分运用题 中解决问题的资源(因素)一步步进行分析推理,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自己的数学思维活动获得问题的解决。

不难看出,A老师的提问是一步步以提问的形式取代学 生的分析,着眼点放在如何使学生顺利地学会解题上。B老 师的提问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着眼点是放在数学思维 的过程上,让学生学会如何解决数学问题。这不仅能切实地 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 思维的发展。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