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方案 > 销售 > 简短的中外名人故事_中外名人故事大全

简短的中外名人故事_中外名人故事大全

来源:销售 时间:2019-08-03 15:30:41 点击:

中外名人故事大全

中外名人故事大全 最困难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离成功不远的时候,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 家推荐的几篇中外名人故事大全。

中外名人故事大全1:无数个不专业的人成全了我 “我从来没奢望有那么多人喜欢这个片子,但是不喜欢不代表我们不 需要。我希望所有人能挤点时间静下心来,回头看看我们曾经经历的那个时代。” “拿到这个奖,我就可以跟老婆说,不用再等3年了,日后可能就会有 钱,拍下一部电影。谢谢你,老婆。”10月18日晚,张猛在合肥第一次走上了金 鸡奖的领奖台。这是他进入电影圈的第四个年头,伴他斩获金鸡的是导演生涯的 第二部剧情长片《钢的琴》。

组委会评语这样写道:电影《钢的琴》是一部创新意识很强、风格独 特的作品。既蕴含现实主义精神和气质,又有质朴的个性色彩。创作者把个人命 运放在宏大的时代背景下,用独特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寓言式的故事,塑造了一群 诚实可爱、个性鲜明的工人形象,特授予“评委会特别奖”。

“工人阶级的绝唱”,这是张猛眼里的《钢的琴》。很少有人知道:这 部作品,差一点成为张猛电影生涯的绝唱。

重回集体时代的“绝唱” 1995年,在中戏上学的张猛回到老家铁岭,帮姑姑装修她的服装店。

为了找木料,他去了父亲年轻时待过的铁岭评剧团。在那里,他又见到了小时候 见过的那架钢琴。它最独特的地方不是比普通钢琴大,也不是比张猛更年长,而 是它并非出自琴厂。造出这架钢琴的,是张猛的父亲和当年样板戏学习班的一群 剧团同事。

张猛掀开已经龟裂的琴盖,按了一下琴键,多年后它居然还能发声。

只是,按下的琴键孤零零地陷在键盘里,再也没能复位。后来每次想起这一幕, 张猛脑海里就浮现出一个词:绝唱。

那一年,张猛印象最深的就是街上经常能看到老工人们打着横幅上街。

“其实东北老工业基地从1985年开始,就已经有厂子开始倒闭,95年是最艰难的时候。” 他清楚地记得90年代。那些年,同学中有父母因为经济原因离婚,也 有同学的父母下岗后复婚;有人跟随大人远走他乡,也有人因为家庭成绩一落千 丈。说不清为什么,一夜间,所有人的生活都变了。

还是在那次装修中,由于要将一块钢板镂空作为装饰墙体,张猛来到 铁岭的一个钢材市场。每个店面的老板,都是原来钢厂的工人。买断工龄后,有 人不要钱,跟厂里要了车床之类的设备,来到市场开起小店。市场上,车铆钳焊, 一应俱全,张猛就这样走完了一块钢板的流水线。

“我看着钢材市场这么红火,一下就被带回工厂繁盛的时代。虽然它 不是集体,只是个人,但是这些人组合到一起,又形成一个小的工厂氛围,我又 强烈地感受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张猛内心涌起了一种复杂的情感,“生活突然 变成这样,这是这群人可悲的地方,也是他们可敬的地方。这样一群人,用个体 的主动努力,就把体制的改革给消化掉了。没有苦闷,一个个活得还劲劲儿的。” 只能发一次声的琴键,和红火的钢材市场,此后便在张猛的脑海中挥 之不去。两年前,这个酝酿了多年的故事,终于以“工人阶级的绝唱”打通了张猛 的记忆。他决定换一种造琴的材质,用情感将故事中的一群人再度凝结在一起。

把自己逼上梁山 高中毕业那年,张猛告诉父亲张惠中:我想考北京电影学院。张惠中 是辽宁电视剧制作中心的知名导演,赵本山央视春晚小品《昨天今天明天》、《卖 拐》、《卖车》都是他的作品。尽管有些吃惊,父亲还是托人从北电找来辅导老 师。第一次见面,老师问:你喜欢什么电影他说:打片儿!“其实我当时真的对电 影什么都不懂。”那年北电导演系没有招生,他进了父亲的母校中央戏剧学院, 学习舞美。

大三那年,张猛看了一部电影。片中那个友情、亲情和爱情全被瓦解 的小偷,茫然无依地游荡在山西汾阳的小县城,深深打动了张猛的心。“我突然 发现,原来还有这么一个视角,可以让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出现在电影上。”这 部令张猛恍然大悟的电影,就是贾樟柯的《小武》。“贾樟柯为我们打开了一个 绝对宽泛的视角。更重要的是,他让我们的内心变得非常强大,我也想去做那样 的事情,我也想去拍那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人。”大学毕业后,张猛分到辽宁电视台作舞美师。拆台、装台的工作日复 一日,强烈的厌倦让他跟小武一样,有大把时间在街头看热闹。那天他在沈阳红 旗广场遇到了一群吹喇叭的杂耍艺人,讨钱的托盘举到面前时,他掏出10块钱。

艺人全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单独为张猛吹奏了一曲《梁祝》。

“我听完扭头就走,一转身,满眼是泪。为什么你们不能干点别的” 张猛说,“我好像突然明白了鲁迅为什么弃医从文,后来变成了一个老愤青。” 第一次拍片是2002年。那年春节回铁岭过年,他盯着手里《铁岭日报》 看了半天。一天中,居然发生了这么多事情。突发奇想的他,想把报上不同版块 的新闻事件拍出来放在一起。跟朋友一讲,朋友说:又难拍又没意思。后来他们 换了思路,打算拍一个工人退休第一天的生活,这就是纪录片《耳朵大有福》。

尽管设备简陋、制作粗糙,它还是在法国和韩国连续获奖。

在那之后,他离开电视台,进入本山传媒担任副总裁,主管广告和企 划。在赵本山一次备战春晚的过程中,他提出的建议令创作打破僵局,后来这个 小品由他担任编剧,这就是《卖拐》、《卖车》系列的终结篇《功夫》。

二十出头,荣膺副总,在外人看来风头无两,但张猛始终不快乐。本 山传媒的主营业务一直是二人转演出。“我对二人转根本没有兴趣,也不喜欢广 告这些经营事务。” 促使他向赵本山提出辞呈的又是一部电影宁浩的《疯狂的石头》。毕 业后,张猛曾经去北电进修过一年半,当时宁浩正在那里上学。《疯狂的石头》 在当年以口碑和票房双赢成为年度黑马,这让张猛心中五味杂陈。“不能再这么 耗着了,我得去拍片。” 不难想象,辞职的举动令赵本山极不高兴。离开后,张猛迅速将纪录 片《耳朵大有福》改出了剧情版的故事大纲。看着张猛长大的范伟担任了男一号。

开机那天,张猛的妻子来片场探班,她已经有了身孕。张猛很清楚:我已经没有 退路了。

所有新人导演拍长片处女作遇到的难题,张猛一个不落,全部遭遇。

艰难拍完的《耳朵大有福》,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拿下亚洲最佳新人奖。得知张猛 自己垫了70万,一个女评委对他说:张猛,你的下一部片子,一定要用健康的资 金来拍。“国际著名穷人团队”的集体冒险 这位女评委,就是张猛“下一部片子”的女一号秦海璐。但“健康的资 金”在《耳朵大有福》问世整整两年后,依然看不到踪影。

《钢的琴》筹备时,遇到过一位有意投资的国企领导。那人一上来就 跟张猛说:“我觉得应该让这群人最后开一个钢琴厂,然后组成乐队,去营销。

片子最后有1万个孩子,集体弹钢琴,布满广场,这个场面就大了。音乐再一起, 把气氛煽上去。”张猛当时就懵了。

另一位知名制片人告诉他:“我来投资,但是你不会有一分钱的片酬, 主创的劳务都得降一档。我们不用胶片拍摄,换成高清。你同意,我们就来做!” 张猛拒绝了这份苛刻的合约。

最终,《钢的琴》在只有7万元的情形下冒险开机。“国际著名穷人团 队”,张猛这样称呼自己的剧组。制片人来自美国和韩国,摄影师来自台湾,张 猛是“亚洲新人”,秦海璐是“金马影后”。开机时,秦海璐私下跟他说:我们这个 团队里,我算是最有钱的人。(励志故事 www.lz13.cn)如果你没钱了,一定要告 诉我。不管发生什么事,一定要拍完。只有拍完了,才有电影。

剧组边拍边借,最后账上只剩下47块钱。倾其所有垫出97万后,张猛 把家底掏空了。秦海璐最后自己掏钱,成为影片的出品人。

片中有一处,主人公陈桂林在铁路桥附近炸鱼。陈桂林点完炸药后, 镜头没有对准小池塘,而是跟着他一起离开。因为剧组没钱买炸药,只好在后期 配了一个爆炸声。甚至连买烟饼的钱都没有。片中出现的烟雾效果,是工作人员 扬灰造出来的。

关机前的最后一个镜头,所有人都在等待。很多工作人员都纳闷:“怎 么回事人都在,为什么不拍”因为没有胶片,大家在等从北京赶来的最后一本胶 片。“就剩这一本,多半尺都没有。只能拍一条。” 先后亮相多伦多电影节和东京电影节后,《钢的琴》声名鹊起。国内 上映前,“改名风波”又一次让它成为关注焦点。因为觉得片名不够商业,投资方 有意改为《疯狂的钢琴》。“如果改名,明天的宣传活动,我扭头就走!”上映前, 秦海璐在微博中力挺张猛。投资方整体接盘后,所有人垫付的资金悉数返还,秦 海璐也不再出任出品人。“其实不怪投资方,在1500份观众问卷中,九成以上的观众表示会看 《疯狂的钢琴》,只有不到一成的观众选择看《钢的琴》。” 我不希望别人像我那样去扛 《钢的琴》票房550万,与成本基本持平。

“我从来没奢望有那么多人喜欢这个片子,但是不喜欢不代表我们不 需要。我希望所有人能挤点时间静下心来,回头看看我们曾经经历的那个时代。” 张猛特别留恋工厂繁盛的时光。他总也忘不了早上上班的时候,铁路 道口拦下乌泱泱的人群,每个人的后座上都别着铝制的饭盒。菜市场、澡堂子里, 大家彼此都认识。电影院门口,有人安心做着自己的小买卖。“所谓繁盛,是说 那个时期的精神面貌。不像现在,谁瞅谁都不顺眼。日子过得特别快,每个人都 很焦灼,物质成了衡量家庭和个人的惟一标准。你挣不着钱,就只能搬把凳子出 去晒太阳。” 《钢的琴》中有一对即将被拆掉的大烟囱。张猛形容,它们是“工人 阶级的阳具”,工人阶级不再是老大哥,炸掉它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我不知道是该竭力挽留,还是该默默地看着它离去。突然有种莫名 的忧伤,似乎觉得有话要说,可又不知道说些什么……时光荏苒,社会变革,如 今为了时代发展的进程,要求它离开,我们总要试着做点什么……如果我们成功, 它将会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失败,它将会成为我们一段美好的记忆……” 这段话,既是戏里汪工对于自己和烟囱之间情感的诉说,也是张猛想 告诉过去那个时代的一段内心独白。片中过度的轨道横移拍摄饱受影迷诟病,但 是张猛不以为然。“我的每场戏,摄影机就是匀速运动,这是一个客观的视角, 它是时代步伐的一个象征。不管镜头下的人是否跟得上,它都会按自己的节奏向 前。尽可能让画面平面化的处理,就是想展示工业的废弃空间,人在那个空间里 会变得渺小,这是拍摄前一个既定的方针。” 电影成功后,《钢的琴》被改编成电视剧版本,张猛出任了编剧。他 为电视剧版取了新的名字《离幸福就差半步》。原本投资方希望由他担任导演, 正常情况下,一个电视剧导演一天最低拍摄6页剧本,但是他1页都拍不完。后来 他找到父亲:“你来导吧,我实在力不从心。”还有一个原因也让张猛对拍摄电视剧丧失兴趣。“你不可能在电视剧 里放入大量的个人情怀。”张猛说,“我一直觉得,梦想不重要,情怀最重要。我 用两部片子证明了自己是一个导演。不是为了讲这点情怀,我完全可以干一辈子 栏目的舞美。” 著名学者戴锦华评价张猛说:他用自己的制片困境告诉我们,即使在 今天,即使在整个资本过剩的中国电影环境中,爱电影的年轻人,必须以一种献 身精神,开启你的献身事业。

采访时,张猛的一个老朋友打来电话,跟他倾诉自己的苦恼。那也是 一个为电影梦坚持了多年的青年导演,按照投资方要求,新片将启用一位最近相 当走红的内地小生,但是导演本人觉得不合适。“我不希望你跟我一样,”张猛在 电话里告诉对方,“我是扛下来了,但是这条路不好走,我不希望你也走一次。” 拍完《耳朵大有福》后,张猛的妻子跟他说:现在你也拍过了电影, 这回你该满足了吧,该回来踏实过日子了吧。张猛停了半天,说:我还想再拍一 部。妻子说:那好,我再给你3年时间。如果3年不成,那咱们回家。你回电视台 上班,实在不行,咱俩开个小店。

“我很幸运,不是谁都能扛下来。有很多人都在扛,一样在坚持个人 情怀做东西,但是到今天也没有哪部片子出来。你只有冲出来了,家人才会过得 更好。我好多的经验不可复制,也没有任何值得借鉴的东西,更多还是幸运的部 分。我遇见了我的韩国制片人,没有他,就没有我的第一部戏,到今天他还在应 对自己的一些官司;没有我老婆也不行,我的家庭一直很幸福;还有我的美国制片 人,虽然不接地气,但是一直很执着。”张猛说,“无数个不专业的人,造了一个 《钢的琴》,也成全了今天的我。” 中外名人故事大全2:成功,没有人比我更曲折 进入职场4年半,许单单已经跳了3次槽,从年薪10万的互联网公司员 工成为一个年薪近几百万的基金公司分析师,许单单的成功是几乎不可复制的。

像他这样一个曾经一无所有的人,或许有更强的能力获得一切。

许单单的故事非常适合被写成奋斗传奇。1983年出生的安徽农村小子,研究生毕业5年,跳槽3次,从一名年薪10万元的互联网公司职员,变成年薪几百 万元的互联网分析师。2011年12月,他离开了工作2年的华夏基金加盟美国对冲 基金,在这年的最后一天,登上前往美国的飞机,作为美国对冲基金的唯一一位 中国雇员,带去对整个中国的投资机会的分析。

许单单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从很内向、很自卑到强迫自己不内 向;通过无意间创业强迫自己掌握管理能力;通过飞机上认识的人强迫自己投入更 多社交,再不断地碰到和网罗有用的人。他说他能够拥有今天的另一个原因是:
“没有人比我更曲折。” “我5岁上小学,小学是5年制的,小学一直都是班里的第一名。初中 比较贪玩,整个初中都不好好学习,我觉得班里有好多人都比你厉害,永远都考 不到第一名。我初三刚开学,就是13岁时,父亲生病去世了,没有人管了,就开 始玩,打台球。高中就没有考上。因为又矮又小,13岁实在太小了,家里比较穷, 没有经济来源,没法出去打工。大部分人都出去打工了。妈妈说,那就复读一年, 长点个子再出去打工吧。14岁复读时,跟一个女孩谈恋爱,不学习,天天玩。离 中考还有一个月时,和女孩因为鸡毛蒜皮的事吵架分手了,然后我才开始学习, 学了一个月。

我们县城有3个高中,我报的是第三好的高中,也没报希望能考上, 没想到竟然考上了。第一个学期考试我考了第一名,当时觉得天大的运气啊!因 为我考入高中的时候是20名。到期末,很担心自己考不了第一名,结果连续两个 第一名,然后觉得好像不是偶然,又突然有了压力,下一次考不了第一名岂不是 很丢人便开始努力学习。有一次我没复习好,又怕考不了第一名,便跟老师编理 由,说有事不能去考试了,逃避考试。班主任不同意,结果又考了第一名。

在老家那边,上高中的人极少,一个村子里的人只有两个人上高中, 考大学时又有一个不成文的风俗—复读才能考上大学,复读生和新生的数量是 1:1。老家很闭塞,我只知道中国的三个大学,北大、清华和安徽的中科大,但 是这三个肯定考不上。但我一定要拿一个通知书回家,爸妈会有面子,我觉得自 己的化学比较好,就报北京化工大学,特别可怜地就上了大学。当时觉得自己肯 定考不上,我都去复读班去报名了,考到一定分数可以免学费。后来才知道,我 的分数是可以上北大的。

我拿着通知书回家,家里就开始闹矛盾,高二时候,家里来了后爸和 我一直在吵架。我下面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农村那边说儿子是巨大的负担,农村父母一辈子的钱给儿子结个婚就没有了,后爸说三个儿子怎么养得起啊,就让 我妈和他一起远走高飞,我妈说不能走,孩子还小,而且单单还在读书。

我高二就替别人考大学,当枪手,一天100元。16岁从安徽跑到江苏 替别人考成人高考,赚了钱,就跑到陕西山区的姥姥家去找我妈,听说我要到陕 西,后爸带着我妈又走了,我只好又跑回安徽,我妈不忍心了,回到了安徽的家。

高一时,我妈觉得养不起那么多孩子,曾经要把小弟弟送给别人家养,我也同意, 我们家上不起学,送到有钱人家还能上学。但家族的人不同意,骂我妈把家族的 人往外卖,我觉得有点像电影,我会突然间崩溃:‘不要吵了,都闭嘴!’后来就把 弟弟送给别人了,过了3个月又接回来了,实在是不舍得,艰难就艰难吧。

我妈就跟后爸许诺,等我读完高中,能给弟弟妹妹做饭了,就跟他走。

他们默认我是考不上大学的。我拿通知书回家,我的姨妈和姨夫都来我家庆祝, 可后爸特别生气,拿一个白碗倒了一大碗白酒一口气喝了,把碗摔了就走了。我 当时特别伤心,我在全校1500个人里考了第5名,我觉得挺不错的。别人考上了 大专还在电视上点歌什么的,我考的还是个211呢。我特别伤心,不吃饭就哭, 整个暑假都不在家待。后爸和妈妈吵架:‘看吧,他考上大学了要走了,没有人 给小孩做饭了,你又要留在这,走不了了。’打破了他的计划,他就离家出走了, 我妈没办法,也就带着妹妹跟他一起走了。一直到我开学都没有回来。我特别伤 心。

我初三时,父亲去世前,就给我留了几千块钱让我上大学用。他去世 前种了很多桃树,桃树3年一结果,我把桃子卖了,卖了一些钱,养了一些牛, 牛是3年生小牛,高三时生了小牛,小牛长大了,卖了一些钱,凑齐了我的学费。

我走之前,妈妈都没有回来。姨妈给了我一个她女儿用的旧箱子,我又去集市上 买了一双39元的鞋子。那是2000年,小弟弟才11岁,大弟弟15岁,我走了他们俩 怎么办啊。我拜托邻居的大爷,给两个弟弟隔两天和一次发面,让他们蒸馒头吃。

两个弟弟不太懂事,目送着我走,我安排他们不要打架,他们一句话都不会说, 不会说哥小心点,就呆呆站在那儿。我当时觉得特别悲壮,一个从来没有出过县 城的人,要孤身一人去北京了,都没有家人送。走到拐角处我就哭到不行,怎么 可以这样子,那时候我特别恨我妈。

我在北京待了一个月才给家里打电话,妈妈对我特别内疚,整个大学 四年我都不高兴,我想我这辈子都再也不会回去了。第一年春节我回家了,但我 只出房间上厕所和吃饭,剩下的时间就在屋里疯狂地背英语,后爸还是跟我闹矛 盾,就回了他的老家,我妈也跟他走了。我也很伤心,买了一箱方便面,每天限制弟弟只能吃一包方便面,我还生气着呢,我才懒得包饺子呢,那时觉得命运怎 么这样啊。暑假我就不回去了,大年二十九坐火车,大年三十下午到家,吃个年 夜饭,第二天睡个懒觉,中午吃顿中午饭我就走了,几年来都是这样。我妈要送 我,我也不理她,下特别大的雪,她要给我打伞,我故意避开也不让她给我打伞。

我不回头地往前走,过了拐角就开始哭。” 许单单怀着对家庭的积怨在化工大学读书的日子里,还有一件事让他 耿耿于怀—那个学校太小了! 大二开学的第一个周末,他顺着北三环徒步走去了清华和北大,那两 所国内最著名的学校始终吸引着他。在清华校园里,他看到路两侧都是学校活动 的牌子,有很多的名人讲座,他再也不愿意在化工大学上学了。于是,他开始复 习高中课本,想重新考大学。他每天学习到半夜两三点,再回宿舍住,系主任出 面干涉,说你这样对大家的影响不好,可他决心已定,还是跑回老家报名高考。

许单单在报名处转了两天,最终却没敢进去,他怕人家查出来他已经上过大学了。

当年,他们县里每年只有一两个学生能考上北大、清华,他担心如果自己考上了, 一定会被地方上的媒体追踪报道,那时就露馅了。直到报名结束他还是没有勇气 走进报名处。

既然不能再次高考,许单单决定,考北大、清华的研究生。他权衡了 一下,当时清华的计算机是热门专业,可他本能地讨厌编程,其中有一部分源于 出身农村的自卑感,觉得自己没法和从小玩儿电脑长大的城市小孩竞争。恰好 2003年,印度访华,许单单发现印度是个软件发达国家,他虽然抵触编程,但愿 意做跟软件相关的生意,比如市场和管理,于是,他报考了北大的印度语言与文 学专业研究生。

“我整个大学都是很内向的人,从老家回来以后,我就专心致志地考 研。但大三春节那年我回安徽,发现有人拿了一本陈文灯的数学考研书,整个市 面上都没有,我灵机一动,我卖这本书好了。我迅速给出版社打电话,问这本书 能给我几折,出版社说可以给6。1折,卖7。1折,49元一本,我赚4。9元。我抱 着几本书挨个敲宿舍门,在门口犹豫了半小时才进去,第一个宿舍大部分人都买 了,我太有说服力了,虽然是同一年级,我做了太多准备,告诉他们必须要用什 么书,必须要上什么班。然后我逐个敲后面的宿舍,一个星期就挣了4000块。

那是我第一次强迫自己出去说话,第一次突破,发现自己其实还OK。

之后走在学校里,别人都跟我打招呼,那是一次转变。但当时我还是不好意思转变,连变个发型都不好意思,我意识到内向的人不容易成功,外向的人才容易成 功。

可我以前太自卑了,特别穷,还有个后爸,也没有钱买衣服,穿表哥 的衣服,吃不起饭。高中我没有钱交学费,又是第一名,班里的同学每人捐两块 钱给我,每年班主任都带着我去校长家求情,给我免一半的学费。那时候每天吃 苹果,一毛钱一斤的苹果,一中午吃5个苹果,就这么过来。到了大学更自卑, 大家都是城市的,我却只能特别特别省钱,一顿吃两个馒头。现在我弟弟都比我 高,我怀疑是以前透支了,现在身体也不好。

考上北大以后,反正北大没有人认识我,我就下决心假装一个开朗的 人,把头发染成了棕色,穿上了痞子的衣服,装成街头混混的感觉,跟每个人都 打招呼,真的整个人都变了。大家都觉得我是个超级外向的人。我不断地发现自 己还可以做大哥,所有人都叫我单哥。

研究生时,我就是北大BBS上的最红的网络红人,我一直都不知道原 因是什么,我的网名是XDD,只要我说一句话就无数人都问‘小弟弟在干嘛’,我 就把网名改成了‘XDD(我不是小弟弟)’,可能是因为网络有距离感,每个人都可 以对我的网名调侃两句,觉得这个人很亲切,我就成了BBS上最红的人。快毕业 的时候,要举行一个毕业聚会,我觉得我有义务组织聚会,就拉了BBS上其他几 个比较红的人一起。有很多女生跑来就是为了看XDD长什么样:我们宿舍有人 考试不能来,让我一定拍一张你的照片回去。

我觉得所有事情都是连起来的,这是起点,后来我就开始组织北大的 各种活动,组织北大赴深圳的150个毕业生的聚会,还没有毕业就聚了好多次, 聚餐啊,找场地啊,组织了半年,都是在玩,我在玩滑板,学吉他,什么潮干什 么。” 许单单就这样变成了另一个人。

考上北大之后许单单发现自己犯了个错误,泰戈尔文学要上一年,可 他读这个专业是为了赚钱、做生意的。于是,他第一年努力上课,把所有学分都 修完了,第二年开始去找兼职。

他先后去了几家公司实习。第一家是个烟草公司,做人力资源,他在 广西待了半年,还对公司谎称自己是MBA。然后是大唐移动,之后是联想的人力资源部招聘组,负责校园招聘的组织工作。在联想实习了一个月,许单单就离 开了,因为他们专业获得了去印度留学的机会,每个月会给留学生4000元的奖学 金。但就在出发前,无意间,他做了一个创业,然后跟导师说,对不起我不去印 度了。

北大BBS上有很多校园代理,许单单跟一个生日蛋糕店合作,代理了 生日蛋糕。通过这个生意,他每个月能挣几百元钱。后来很多人说送蛋糕时能不 能也送花、剃须刀、贺卡,大家要的东西越来越多,许单单就做了一个校园折扣 网,连运动鞋等也一起卖了。他还和学校周边的饭馆、理发店、KTV、考研班商 谈,做一个联名会员卡,去那些地方消费均可打折。他招聘了各个学校的外联部 部长、主席来做这个事,最多的时候公司有70个员工。他说,其实那就是现在的 团购,要是他不放弃的话,有可能自己就是团购的鼻祖了。

一边开着公司,许单单一边还做了另一件事。2006年2月,他找到当 时很火的芙蓉姐姐,希望她能做公司的代言人。见到芙蓉姐姐后,他觉得她和大 家心目中那个乖张的形象并不一样,她私下是个很害羞的人,还挺漂亮,而且很 善良。许单单观察到,许多电视节目上芙蓉姐姐都是主角,但得到的出场费却是 最少的,他决定推她一把。他成为了芙蓉姐姐的助理,为她做了一些商业谈判、 接受媒体采访、签代言合同。

许单单的导师是学院派的,觉得商业行为对校园风气不利。导师说, 要么你就开公司结业,要么就把公司关了,写三个月论文。许单单痛苦了一下, 放弃了公司,选择了论文。他找了一个合伙人,分给他30%的股份,让他接手。

但经过此事,许单单做生意的瘾已经被勾起来了,后来腾讯去北大招聘时,他写 了一页商业计划书,希望腾讯能和自己合作,腾讯产品部经理觉得他还挺有战略 眼光,就推荐他到深圳腾讯总部的战略部工作。

“我出发去深圳腾讯工作时,在飞机场把别的东西都托运了,但是有 一箱书特别贵,我不舍得托运,就左手拿吉他,右手拿滑板,背着轮滑鞋,又提 着那箱书。上飞机时每人只能带3个包,我的超了,我就问后面的一个只背着个 小包的大哥能不能帮我提个书箱,那人是改变我的轨迹的第一个人。

因为我们坐很晚的飞机,都没有什么人,所以我坐到那个大哥身边, 为了感谢他,和他聊天。他虽然看起来很年轻,不到30岁,其实已经40多了,孩 子都上初中了。恰好我那时看了不少哲学方面的书,我和他探讨正在思考的一些 哲学问题,比如‘活着为了什么’、‘什么是幸福’,我还告诉他我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大哥在深圳还算是小有成就,觉得我这个小朋友挺有意思的,他 有一些阅历,跟我说,你到了深圳不要再玩什么滑板、吉他,你去打高尔夫球。

我突然觉得自己不能再瞎玩了,我说要不然我就好好工作,不再组织校友会的活 动了,他说那不行,这都是别人没有的财富。

到了深圳,腾讯封闭培训15天,120人分了4个班,很容易增加人的感 情,我和两个同事一起租住,到现在一直是最好的朋友,工作后很难有好朋友, 我们一起租住了一年半。他们俩人还在深圳的腾讯,其中一个人,爸爸是省会城 市的市长,妈妈是上市公司的CFO,他的学校很不好,擦着专科的边,他进入腾 讯几乎是学校有史以来毕业生找到的最体面的工作了。他一直怀着很感恩的心在 腾讯工作,我和另一个北大的人刚入职就开始商量规划2年后要跳槽,让这个朋 友听到了,他很生气,‘腾讯对我们这么好,你们竟然想着跳槽,我们生是腾讯 人,死是腾讯鬼,你们是坏人,要跟你们划清界线’。我们当时觉得这个小孩真 搞笑。他因为感恩,做完了自己的工作还捡别人的工作做,一周2、3天都睡在办 公室,他的工资就涨得很快。他是本科毕业,年薪7万元,我是研究生10万元, 过了半年,他就涨工资赶上我了,我没涨;再过一阵他又涨了,我还没涨。” “我把很多时间投入到北大校友会中。我们刚开始赴深圳的150人,以 及上面5、6届的师兄师姐组成了北大校友会青年分会,我任会长,这些校友我几 乎都认识了,组织了很多活动。后来我们跟北大官方的校友会合并成了一个,我 任副秘书长,我是最小的一个,其他副秘书长几乎都是企业的董事长,坐在他们 中间我就是个小朋友。

有一个师兄是我人生中的第二个贵人。他曾经是中国最年轻的基金经 理,28、29岁的时候就已经退休了。这个师兄成为了我很好的朋友,也成为了我 的偶像,不管前一天加班到多晚,他只要叫我‘单单明天出来吃早茶吧’我都会去。

我跟着他认识了很多他的朋友,都是比较高层的人。

有一次他叫我去参加一个活动,我去了才知道是‘千万富翁级游艇俱 乐部’,偶像师兄和他的夫人、还有他另一对朋友夫妇和我坐在一起,师兄的朋 友一直在告诉师兄说他家附近的一座别墅不错,院子要比自己家的大两倍,他家 的院子已经有900多平方米了,让师兄赶紧买下来;两个老婆讨论别人家里7、8个 佣人吵架的事儿。我震惊了,原来人可以这样生活。我觉得做投资才能挣到更多 的钱,所以我决定进入金融行业。

我找工作没有让偶像师兄帮我,因为我觉得一个人一生只能求他一次,找工作这种事我要自己应付。

我开始海量投简历,3个月投了300多封,只有3个面试的回复,有一 个是上海的对冲基金,同时,一个师兄在上海的51。com做高管,他说我可以去 做他的助理。我就买了机票去上海面试。对冲基金面试我的人说,我不够聪明, 大概是考了我一些数学题,我没全做对。我很沮丧,又去面试了51.com,当场发 了offer,但是我还是想进入金融行业,面试完我跑到陆家嘴,站在八佰伴的对面, 看着旁边林立的金融单位的高楼,我想这个世界不属于我了。回到深圳后,我继 续投简历,平安证券给我发了面试邀请,面试的结果是觉得我的会计不够好,也 没有财务专业背景。我一直跟面试我的部门经理邮件沟通,解释我的学习能力非 常强,可能是留给部门经理的印象不错,部门经理又向总经理争取了一个机会:
学3个月会计后再来面试吧。

我疯了一样地复习。当时很焦虑,整夜睡不着觉,不知道是不是要放 弃51。com的机会,因为师兄帮我也不容易,不好意思回绝。到了入职那一天的 半夜12点,我解脱了,我没有去,第二天我给师兄发了一个邮件,说自己还是想 进入金融行业。

然后就全力备战会计。考得不错,部门经理通过了,但是人力资源部 卡了我,还是觉得我的专业背景不够,我很郁闷。有一天跟偶像师兄和他的朋友 吃饭,一个朋友问我,‘单单最近干嘛呢’我说找工作呢,还被平安证券卡了。那 个朋友说跟平安的一个高管很熟,给我打个招呼吧,结果很容易地就进去了。我 终于进入了想进的金融行业。” 因为先前的职业经历,许单单决定研究互联网。当时互联网还没有进 入中国股市,大部分分析师都在研究传媒行业,所以作为最底层的员工,许单单 坐了一年半的冷板凳,公司就等于白养他一个人,但是也没有奖金,收入还是没 有比腾讯高多少。但是一个机会,让他这个小兵认识了董事长。

有一天,董事长让许单单部门的经理找一个人去他办公室帮忙做演讲 用的PPT,因为许单单在腾讯战略部时经常做PPT,所以经理就派他去了。他一 晚上都在董事长办公室做PPT,顺便跟董事长聊天,讲他在学校给芙蓉姐姐做助 理的事。后来说到自己是北大深圳校友会的副秘书长,董事长说,他的太太也是 北大的,可以让她参加校友会活动。

过了几天,董事长找许单单到办公室,对他说,你师姐让你到家里吃饭。许单单赴了约,就这样他这个底层的员工与董事长有了交集。

他发现董事长工作特别忙,每天早晨就让秘书帮他买路边的1元的豆 浆和油条,中午饭也经常没空吃。许单单便说自己家楼下有一个老字号的餐馆, 早餐还不错,他每天早晨排队的时候顺便帮董事长也带一份。他给董事长买了2 个月的早餐,虽然每次都是交给董事长的秘书,再由秘书转交,但是公司里也有 了很多风言风语,说他是董事长家的亲戚。

他并没有畏惧这件事,把董事长当朋友一般相处,经常会告诉他公司 里一些杂七杂八的言论。后来同事中有人有事情要请示董事长,都让他出面,“许 单单你能不能跟董事长说一声”。不过风言风语的好处是,金融危机时,他竟然 躲过了一次裁员,原本作为菜鸟他肯定是要被裁掉的。

2009年9月份,他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病。毕业后的2年多,他一直处 在一个疯狂社交的状态中,表面上认识了很多人,其实知心的朋友没几个。他回 忆当时的情景:下午就要进手术室了,他竟然不知道要找谁给自己送饭,只能打 电话给前女友,叫她过来陪一下。一个月后,他出院了,生活发生了相当剧烈的 变化,从一个社交狂人变成了一个完全不社交的人,拒绝了所有的饭局,埋头做 研究,写了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

躲过了裁员和生病,好的事情比许单单想象的来得快。由于金融危机, 整个世界实体经济都陷入低迷,虚拟经济却起来了,互联网突然成为热点。他也 在那个时候火了,他自己本来预计要坐3年的冷板凳,可是坐了一年半。(创业 www.lz13.cn)市场有了互联网的投资需求,投资者找做互联网分析的人找不到, 市面上就不超过三个人,他就名列其中之一。由于他先前打下的人脉基础,一旦 有人问到做互联网投资的分析师,就会有朋友推荐,有个许单单还不错。

“我做梦都没有想到的,证券业和基金业最顶级的公司的人都来找我 了,受宠若惊,三流证券公司中快要被裁掉的人,经济危机还没过呢,就有这么 多机会。因为我当时是在卖方市场,经常组织基金公司的人去调研,我在广州到 杭州的飞机上,华夏基金的基金经理就坐在我旁边,飞机起飞前,我接到一个电 话,是约我回广州时聊一下,挖我过去工作,挂了电话,华夏基金的基金经理就 问我,你是要换工作吗我说是啊。他说你先跟我聊一下吧,看看能不能过来。

我本来是要去中金的,中金的工资比华夏高很多,我面临一个抉择, 这就是职业的思考:做证券公司的分析师的话,一是要做50%研究,二是要做50%的营销服务,会带来较高的收入,我觉得未来的价值不在于多领几百万的工资, 而是要拿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那50%的服务只是增加了我的收入,而不给我带 来以后的核心竞争力,我拒绝了高工资,选择的低工资的华夏基金。” 他的偶像师兄在这件事情上跟他产生了一些分歧,师兄担心,去券商 你可以不断地发报告,把自己的声音扩大,让足够多的人听到,而在基金公司声 音是出不来的。

感谢另一个好时运,微博的出现让许单单找到了发出声音的方式。他 非常积极地在微博上写东西,进行与互联网相关的评论,语气犀利的同时也巧妙 展现他与投资精英界的交往。通过这种方式,他的社交范围又有了突破性的扩大, 他获得了足够多的关注度,每条微博都有很多人转发和回复,他打破了买方研究 员沉默的习俗,在同行眼中,他成为一个完全另类的基金公司研究员,而在更多 人眼中,他是分析师里的明星。

从华夏基金到美国对冲基金,许单单完全依靠了微博的影响力,美国 基金就是在微博上发现了他,向他提出邀约。

因为微博,很多公司的CEO关注了他,不断有大佬与他陆续结识。于 是,他又扮演起了组织行业的沙龙聚会的角色。有一次他组织了一个20多人的聚 会,结果定下的咖啡馆临时要收场地费,许单单灵机一动,说我自己开一个好了。

他把这件事又做得轰轰烈烈,他把咖啡馆命名为“3W”,邀请了一大 批企业界、投资界的重要人士作为股东加盟,包括沈南鹏、徐小平、薛蛮子、王 啸、倪正东、许怡然等等,雪球越滚越大,最后光股东就有100多位。

他的合作者马德龙说,许单单在店里的时候很少跟人家主动搭讪,因 为他知道他该认识什么样的人。有一天咖啡馆里坐着几个互联网前辈,有盛大游 戏的总裁林海、百度首席科学家张威廉,许单单坐在他们中间,却把场面罩得很 好,气场不输于几位前辈。他很明确这间咖啡馆第一阶段的目的:做一个互联网 中高层的圈子;其后的可能性包括,3W自己的投资基金。

一个与许单单共事过的朋友曾经说过,许单单是他见过的唯一一个知 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而且所做的事情都围绕这个目标的人。许单单说,他的生 活中经历了很多别人不可能经历的事,苦也吃过,也见识过相当的财富,因此再 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了,他更敢赌博。中外名人故事大全3:坚守是我们的性格 斯德哥尔摩,灯火通明的瑞典议会大厅,“正确生活方式奖”的颁奖现 场座无虚席。在众人雷鸣般的掌声中,一位中国企业家缓缓走上主席台,接受大 家诚挚的祝贺和敬意。他获奖感言的题目是“WhoamI(我是谁)”作为该奖项创立30 年来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人,他是谁 “他研发出顶尖的太阳能技术,并大规模推广使用。他在中国山东德 州建立的太阳谷,为全世界树立了一个可再生能源的样板。”他是国际太阳能学 会副主席、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鸣,也是舆论眼中的太阳能痴人或 布道者。在斯德哥尔摩期间,他接受了《经济参考报》记者的专访。

太阳能痴人的解脱和突破 “虽然也获得过很多奖项,心理上的疲倦在所难免,但当得知获得这 个奖项时,不仅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而且心中还多了另一种感 觉。”作为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也作为一位十多年来不曾停歇脚 步在国际上为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奔走、呐喊的太阳能“痴人”,黄鸣在面对记者 时,眼中似乎藏了许多故事想要表述。他将这另一种感觉概括为两个词“解脱” 和“突破”。

“正确生活方式奖”于1980年设立,旨在表彰那些“为人类福祉做出杰 出贡献”、但未获诺贝尔奖肯定的人,所以在国际又被称为“诺贝尔替代奖”,以 奖励和支持那些对“当今世界面临的最急迫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提供了可行的, 能够解决问题的人”。迄今为止,这一奖项已覆盖全球61个国家的145位得主。黄 鸣因为其在太阳能领域的卓越贡献,成为30年来首位获此奖项的中国人。

该奖创始人雅各布·尤克斯卡尔在颁奖词中说,“黄鸣作为一个世界级 的太阳能企业家,证明了企业界可以为全球能源和气候问题做出贡献。他研发出 顶尖的太阳能技术,并大规模推广使用。他在中国山东德州建立的太阳谷,为全 世界树立了一个可再生能源的样板”。

正是国际上对他太阳能梦想的认可和褒奖,使他在这条艰辛旅程上行 走的过程中,感到了“解脱”和“突破”。

“自1995年创办中国皇明太阳能公司以来,一直把"为了子孙的蓝天白 云,实现全球能源替代"作为公司的愿景。”黄鸣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十多年来,通过自主创新,皇明公司创造出中国太阳能可持续发展新模式,使两亿多中国人 用上太阳能,其中40%在农村,共计推广太阳能集热器达到2000万平方米,节煤 4000多万吨,减少相应污染物排放近4000多万吨。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 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国和使用国,每年减少相应污染物排放近33600多万吨。

“中国古代有一个神话故事叫做"夸父追日",故事的主角夸父为了使 自己的族人能够活下去,想要追上太阳,好让阳光不再焦灼,但最终因焦渴而逝。

我不敢自比夸父,也不相信靠我一己之力能够力挽狂澜,所以我才召集了与我有 共同梦想的伙伴们在中国的德州,一个三线城市为全球树立样板,以此推广我们 的理念与模式,希望能够改变人的观念,希望"微排"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如 果全世界都微排了,那能源危机还算什么”黄鸣语气坚定,一如他本人对太阳能 事业的执著。

倡导未来生活方式“皇明模式” 为可再生能源呐喊的黄鸣,“出身”却是地地道道的传统能源行业。

1982年,他毕业于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大学,并到原地矿部德州石油钻井技 术研究所工作。

黄鸣说,“在33年前,我在石油大学的老师陈如恒教授告诉我们"中国 石油只够开采50年",当时我算着干50年后刚好退休。可后来我有了宝贝女儿才 发觉,几十年后等到石油采完了我也该离开这个世界了,但是我的女儿那一代人 面对的将是冰冷的家和污染的世界,她会不会在某一天指着我的墓碑说"都怪你 们采光了石油"我害怕我们的后代会这样责怪我们,于是在1995年毅然转身投入 太阳能产业,成立了皇明太阳能公司。” “为了子孙的蓝天白云”和对珍贵能源的认知推动着黄鸣一步一步实 践他最初的梦想,他提出了“皇明模式”。(励志歌曲 www.lz13.cn)黄鸣告诉记者, “所谓皇明模式,就是在一个城市或社区建设中,全部引入节能环保设备,把中 水处理、太阳能采暖、太阳能制冷、太阳能沼气、太阳能建筑、太阳能门窗等所 有东西融合在一起,再用智能技术加以自动化管理,这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也应 该是我们未来生活的方式。” 作为践行“皇明模式”的范例,黄鸣于2010年在山东省德州市建成了中 国太阳谷一个在办公、居住、交通、生产等领域均实现“微排化”的太阳能产业集 群,树立起未来“微排城市”的模板。在这个“微排城市”里,写字楼群、住宅社区、度假酒店、厂房、学校、交通等所需的能源,几乎均由以太阳能为核心的新能源 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参与提供,应用100多种节能和清洁能源科技,可再生能源利 用率达40%以上,建筑和照明的二氧化碳排放减少30%,整体节能80%以上。

黄鸣告诉记者,为了创造这一样板效应,他几乎倾注了自己所有积蓄, 而这个融合了办公、会议、旅游、休闲、开发等多功能的示范区正吸引着全球越 来越多的政府和企业关注,大规模复制推广太阳谷的设想正逐步变为现实。

今年,黄鸣又将立体城市理念与节能环保技术结合,提出了“未来方 舟”计划。“例如,一个未来方舟容纳10万人,下层用于商业、办公、学校、医院, 上层建成住宅,原来是来来回回上下班,现在是上上下下上下班,方舟内依靠公 共交通,两个方舟之间由太阳能交通工具连接,这中间节省了多少能源”他畅想 到。

做商业模式上成功的样板 眼下中国太阳能产业发展状况令人堪忧。光伏发电方面,“淘硅热” 的后遗症是现在的产能大大超出需求,与此同时,欧洲削减太阳能补贴、美国发 起“双反”调查,使一度如火如荼的太阳能光伏行业迅速进入寒冬。而光热发电的 市场面临的是另一重挑战:正逐步从城市退向农村,其边缘化形势十分严峻。

不过,黄鸣对太阳能发电的前景仍持乐观态度。他认为,经过大规模 竞争,太阳能电力的价格大幅降低,在一些光照条件较好的地区已接近常规能源 电力价格。如果太阳能电价进一步降低,实现对常规能源电价的“反转”,太阳能 产业将迎来一次大发展。“早则3年,晚则7年,光伏发电的第二次大跳跃就会实 现。” 不过,实践梦想的路上还是荆棘密布。“我们在推广的过程中有时候 很悲哀,之前我们和一些开发商谈合作,他们和我们说,在宣传的时候不能过分 提太阳能,不能过分提节能环保,因为,太阳能比一般的能源贵,很多人会觉得 不合算。”黄鸣的话中有些许无奈。不过,他也一直坚信,并非只有当新能源的 价格低于传统能源价格后才能发展,环保生态的产品能够成为人们生活方式和潮 流,不仅仅在价格,更在于其内在的价值取向的体现。

黄鸣一直坚信,他所倡导的“皇明模式”一定要做出一个样板,而且这 个样板一定要在经济上和商业模式上取得胜利。黄鸣说,仅靠政府补贴这条路是行不通的。“困难很多,但我们会坚守,这是我们的性格。”他的目光一如既往地 坚定。

看了中外名人故事大全的还看了:
1.中外名人励志故事大全:改变 2.精选中外名人小故事 3.中外名人小故事 4.古今中外名人励志故事 5.中外名人励志故事 马丁·强生的故事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