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权是以人格的独立为前提,并以独立的人格所应有的人格利益为客体的, 所以人格权是由作为主体资格的人格所决定的。一方面,一旦个人不再是权利客 体而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再是身份和家庭权支配的对象,而是具有自主性人 格的个人,则人格权具备生长的土壤。另一方面,人格的独立与平等,依赖于对 人格权的尊重和保护,个人不享有独立的人格权,尤其是生命、健康、自由等权 利,则不可能实现人格的独立与意志自由。因此,人格的独立又需要进一步确认 和保护人格权。
然而,西方社会的民法最初确认人格平等乃是交易和占有财产要求的产物, 诚如苏俊雄所指出的:人格平等是与契约的广泛扩张相呼应的。“个人享有权利 能力主体的地位,亦即表示能享有财产权及缔结契约能力之意味。换言之,权利 能力,委实是个人享有财产及缔结契约时,理论上应存在之法律前提”〔2〕,由 此决定了19世纪的西方民法学者大都把财产权视为个人人格的延长,主张将个人 意志自由和人格尊严的价值体现在个人对财产的支配方面,人格权利就是对财产 自由地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对人格的尊重意味着对他人财产的尊重。
这就是黑格尔所宣称的“人格权本质上就是物权”〔3〕。
人格权的财产化忽视了人格权的固有价值。如果人格权的存在的价值和目的 仅仅只是为了保障财产权的享有和实现,则人格权实际上转化为从属于财产权的 财产,这势必会导致人格的价值沦为商品和金钱的奴役对象的后果。事实上,虽 然人格权存在的目的之一是保障财产权的行使并为财产权提供前提条件,但人格 权的存在具有更为重要的价值,那就是黑格尔所说的使人们“成为一个人,并尊 敬他人为人”〔4〕。人格权为什么是使人“成为一个人”的权利,是有理性的人类所必备的法定权利?这是因为人格权不是从属于财产权的权利,而是公民的基本 人权,或者说是人权的主要表现形式。
人权(Human Rights)是每个人应当享有的,须臾不可离开的权利,正如“中 国人权白皮书”所指出的,人权是一个“伟大的名词”、“崇高的目标”,是“长期以 来人类追求的理想”。然而何谓人权,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民法学的 角度来看,人权不是天赋人权或道德权利,也不是单纯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宣言, 而是以公民的人格权为其重要内容的。我国宪法和法律所确认的人格尊严,人身 自由以及生命、身体、姓名、肖像、名誉、隐私、婚姻自主等权利,就是个人在 社会中所应享有的基本人权。这些权利是人能够作为一个人存在,并同他人协调 地生存所必备的权利,也是人把自己与社会联结在一起并与社会发生各种联系与 交往的前提。个人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都不享有人格权,则必将丧失做人 的权利和作为人的基本价值,个人也就没有资格进入社会并作为社会成员存在。
所以,人权首先体现为人格利益,忽略民法的人格权制度及社会经济条件对该制 度的限制,就不可能了解人权的真实内容。由于各国法律对人格利益的保护的范 围、方式等是不相同的,因此也就不存在着所谓超阶级、超社会的“天赋人权”。
既然人格权是“人之作为人所应有”的权利,是以身体和精神活动的安全和完 整为客体,且以维护主体的自由、尊严、安全为目的的,则对人格权的确认和保 护就是实现和维护人格的独立,促进个人的发展与完善的重要手段。诚然,财产 权也具有表现个人人格的功能,财产权的内容也体现了个人的意志和自由,但相 对于人格权而言,财产权与独立人格的联系是间接的,因为对于任何个人来说, 不享有独立的财产权虽然会妨碍其行为自由,但并不妨碍个人享有权利能力并成 为法律主体。可是个人如不具有基本的人格权,如生命权、自由权、姓名权等, 不能维持人的生存,保障人与他人的交往,则必将妨碍个人成为法律主体。在此 情况下,个人即使享有财产权,此种权利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从罗马法确认 “抽象人格的权利”以来,直至本世纪人格权制度的形成,人格利益曾受到刑法和 行政法的保护而未能置于民法的充分保护之下,这虽不能否认人格利益也是法律 保护的利益,但毕竟不存在着民法的人格权制度。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事 主体制度实际上一直是欠完备的。
我们认为,人格权存在的基本价值,乃是实现和维护主体的独立人格,简单 地表述人格权与人格(主体资格)的关系,即人格决定人格权,而人格权又体现个人人格,并以实现人格为宗旨。然而,实现人格的含义,不仅是要维持个人的 生命的存续,以使个人作为主体存在,而且具有更为丰富、重要的内涵。一方面, 实现人格,要求尊重个人的尊严与价值,促进个人的自主性人格的释放,实现个 人必要的自由。这就是马斯洛所说人所具有的高级需要在法律上的表现。诚如苏 俊雄所称现代法律“诚应透过各个人抽象的人格(Personlichkeit),而进一步着 眼于有贫富、强弱、贤愚等等差别之具体人类(mensch),保障其生存能力,发 挥其既有主体、且有社会之存在意义。”〔5〕民法的人格权制度通过对一般人格 权和具体人格权的保护,确认主体对其人格利益享有一种排斥他人非法干涉和侵 害的力量,同时也赋予个人享有一种同一切“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 的违法行为作斗争的武器。民法对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的保护,确认了个人的共 同价值,并能鼓励个人以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的人身活动。自主地从事各项正当 的社会交往。民法对姓名、肖像、名誉、隐私等人格利益的保护,不仅有助于保 护主体的人身专有标识和个人生活的安全,而且对维护个人的尊严、培育个人的 独立性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民法要求在侵害人格权致受害人精神损害时,加害人 应负精神损害的赔偿责任,这也有助于维护个人精神活动的安全与自由。所以, 对人格权的保护是实现人格的基本途径。另一方面,实现人格,需要培养和实现 个人独立的人格意识,不断焕发出主体活力。独立的主体意识是个人在法定的范 围内自主行为、勇于承担风险、自负责任的意识。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采取 “民刑不分”,以刑为本的法律格局,压抑了个人的独立性和能动性,特别是由于 封建君主的至高无上和封建家长制的绝对统治,扭曲和摧残了个人的价值,造成 个人只有在隶属他人关系中才有其存在价值,而没有独立的人格意识。我国民法 确认独立的人格权,要求公民时刻注意到自身的地位和价值,尊重并维护他人的 尊严、价值和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秘密,要求公民通过自己的独立自主的活动而充 分实现自身的价值,这就有助于促进人们在法律的允许下探寻、选择最符合自身 本性和意趣的生活方式,充分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和自我存在,使人们能够摆脱小 农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因循守旧、不思奋进、但求安稳的观念及庸俗的“关系学” 和人身依附的束缚,增强人格独立观念,发挥大胆首创精神,在社会生活中勇于 探索、勇于创新。一旦全社会普遍形成独立人格意识,必将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奠 定良好的基础。还要看到,由于民法的人格权制度要求个人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人身自由,政府机构在行使其行政权、新闻记者在行使其言论自由权、作家在享 有其创造作品的权利的时候,应当充分尊重个人的人格权,这样,人格权制度便 构成了一种权利制衡结构,为发展个人之间的和睦关系、协调个人利益之间及个 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提供了条件。尤其是对权利意识、人权意识的培育将起 到重要的作用。当前,培育权利意识正是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所必需的,权利意识的彻底泯灭,必然会使兽行意识潜入。十年浩劫 期间,暴行遍于全国,屠夫弹冠相庆,莫不是权利意识沦丧的结果。总之,民法 对人格权的确认和保护,在实现和维护独立的人格权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正是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格权制度在民法中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制度。
应该看到,我国民法对人格权的保护,不是个人主义的产物,而是维护社会 利益的需要,法律的价值是多元的,在社会秩序和个人权利之间、社会利益与个 人利益之间总会形成各种摩擦,而法律则需要平衡各种利益冲突。所以,个人享 有的人格权的范围、权能、行使方式等均应受到法律的制约,个人的人格权应与 其负有的社会责任协调一致,个人行使权利时需要忍受来自他人的轻微的妨害。
总之,要维护社会秩序和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团结,则人格权必然是受限制的权利。
这里涉及到人格权的保护与正当的舆论监督的保护的关系的问题。
舆论监督是指新闻工作者和其他公民利用传播媒介发表各种意见或言论,对 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进行批评、实行监督的权利。舆论监督与人格权 的保护都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它们从根本上都是建立社会 的民主与法制、保持现代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所不可缺少的制度。如果法律仅注意 保护人格权而忽略了对舆论监督的保护,那么,虽然个人的人格及其尊严得到了 他人的尊重,但此种保护要以不必要地限制正当的舆论监督为代价,并将使社会 缺乏一个大胆批评、畅所欲言的宽松环境。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丑陋和 违法现象,不能借助于大众传播工具予以大胆披露和批评,这不仅会纵容一些侵 害公民权利包括侵害公民人格权的行为,而且会使个人的人格权沦为一种与社会 利益不协调的绝对化的极端个人主义。然而,保护人格权和正当舆论监督,应当 注意到,在这两种权利的保护之间是有一些冲突和矛盾的,因为新闻侵权的主要 对象是公民的人格权,特别是公民的名誉权和隐私权,因而法律对新闻侵权行为 制裁程度不同,将直接影响到对新闻自由和公民人格权的不同保护。一方面,法 律若特别强调对公民的人格权的保护,则必须适当限制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新闻活 动方面的某些自由。反过来说,如果法律对舆论监督活动予以充分保护,则必须 对新闻侵害人格权的行为特别是轻微的侵害人格权的行为予以容忍,法律必须限 制受害人提出请求。由于在新闻活动中,新闻工作者行使舆论监督者的权利,大 胆揭露和批评一些违法和不良现象,总会涉及对被批评者的指责,而由于新闻活 动过程环节多、时间短促、专业性强,不可能绝对准确地把握事实和意见,也不 可能完全避免过失。〔6〕所以,如果将任何失实的哪怕是轻微失实的新闻作为 新闻侵权处理,这虽然会加强对人格权的保护,但确实会影响舆论监督的正当行使。
法律在两种法益冲突的情况下,向一种法益倾斜保护是必不可少的。当然, 要实现倾斜,首先要正确区分正当的舆论监督与非正当的舆论监督的界限。不能 将一些不正当的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作为舆论监督行为对待。同时,侵权法应当 将新闻侵害人格权的行为与一般的侵害人格权的行为区别对待、分别调整。〔8〕 分别调整的措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建立严格的新闻侵权责任构成要件。
责任构成要件是行为人承担责任的条件,也是判断行为人是否应负侵权责任的根 据。在责任构成要件中,既不能简单地套用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也不能混 同一般的侵害人格权行为与新闻侵权问题。对一般的侵害人格权行为,可以通过 较为宽松的构成要件,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从而向人格权的保护倾斜。而对新闻 侵权则应采取较为严格的构成要件,限制过多的新闻侵权责任的产生,从而实现 对舆论监督的特殊保护。〔9〕例如,在对舆论监督中,只要不是无中生有、凭 空捏造、丑化他人人格,只要不是抓住他人隐私或个别事实对他人人格进行侮辱、 诽谤、诋毁,只要基本事实存在,即使在新闻报道中出现言词不当、技术失误, 而不是决定舆论监督性质的问题,就不应视为侵权。再如对那些轻微的失实或用 词不当,并不必然带来法律意义上的损害,或者带来的损害是轻微的,国外的一 些立法采取“微罪不举”规则,要求受损害者予以忍受,这是值得借鉴的。第二, 明确一定的免责条件。免责条件的成立将导致行为人责任的免除,所以免责条件 是对责任构成的否定。为了实现对舆论监督的倾斜保护,在新闻侵权法中应建立 一定的免责条件,为新闻工作者因从事舆论监督活动而出现新闻纠纷时提供免责 的机会。例如,社会公共利益就是各国侵权法中广泛承认的一种抗辩事由,这一 规则对新闻工作者实行了有效的保护。在我国新闻侵权法中,也应当采纳这一标 准。这就是说,“凡与社会公共利益相关的事项,理应置于舆论监督之下,对这 方面的事和人的批评,应属舆论监督范围内的行为。相反,凡与社会公共利益无 关的事项,则不在舆论监督之列,这方面的批评指责,也与舆论监督无关”〔10〕。
从而实现区别调整和倾斜保护的目的。
中国正在向漫长的通向法治社会的道路迈进。然而,中国社会沿着法治道路 迈出的每一步都必定是与公民权利的扩大和实现结合在一起的。事实上,公众对 法律的依赖程度、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程度、法治文明的实现程度,都有赖于对 人格权的保护的加强。而我国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已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人格 权制度,这就为法治大厦奠定了一块坚实的基石。所以,当我们回顾《民法通则》 颁布10周年以来,大量的人格权侵害案件涌进人民法院并得到妥善处理,人格权的保护正日益受到注重的状况,不禁对立法机构和民法通则的起草者们的远见卓 识及致力于中国法治建设的精神表示深深的敬意。对人格权保护制度的不断完善, 乃是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标志。
注释:
本文系作者在《人格权法新论》一书中所写的序言,作者希望以此文纪念《民 法通则》颁布10周年。
〔5〕苏俊雄:《契约原理及其实用》,台湾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7页。
〔6〕王晋闽:《试论新闻侵权》,《国际新闻界》1991年5—6期,第85页。
〔7〕孙旭培:《新闻工作者与新闻纠纷》,载《新闻通讯》1991年第6期。
〔9〕周大新:《舆论监督中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载《记者摇篮》1991 年第7期。
〔10〕周威,同上书,第184页。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