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天有不测风云”是六年级《品德与社会》 下册第三单元“直面灾害”中的第一课,本单元在结构上是 五年级上册《安全伴我行》的递升,体现了“学生社会生活 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指导思想。当前灾害频发,如 何提高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忧患意识和防灾意识已刻不容缓。
这一课侧重让学生了解我国曾经发生过的重大自然灾害,知 道自然灾害的种类及一些导致“天灾”背后的人为因素,引 导学生体会中华民族在灾害面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 互助精神。
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及成因,认识大自然 不可抗拒的一面。2.搜集了解曾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
3.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完整流畅平等地和别人交流自己的 想法。4.感受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破坏力。体会人们在危难中 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重点:(教学目标4) 难点:搜集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 的破坏力,从而增强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过程:
一、俗语导入,激发兴趣 设计意图:俗语和故事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学生愿意和教师一起分享,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短时高效 的导入铺垫作用。
师:俗语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说说 你的理解。
生:就是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是无法预料的。
师:看来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正如大家所讲的那样, 有些灾祸的发生是我们无法预料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新课“天有不测风云”。
课堂思考:由于这句俗语和本节教学内容息息相关,所 以学生对俗语的阐释,为下面内容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自主学习,生成观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 准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学生自主能动地 学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个体能力的发展,形成自己 独到的见解,对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大有益处。
(师:出示自学提示) (生:按自学提纲自学)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 生1:我知道了自然灾害可以分为地质灾害、气象灾害、 海洋灾害,生态环境灾害…… (教师板书:自然灾害的种类) 生2:我感觉地震太可怕了。比如唐山大地震……课堂思考:学生通过自学,初步了解了所学的知识,在 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形成了个性化的 观点,教师的及时小结为学生梳理了知识,加深了学生对知 识的理解和认识。
三、创设情境,深入感受 设计意图:由于自然灾害离学生生活较远,单纯的依靠 教师的讲述不足以引发学生心理共鸣,为了能让学生身临其 境地感受自然灾害的强大破坏力,特设计了以下环节。
师:逐个播放唐山地震;
内蒙古蝗灾;
1998年洪灾;
浙 江台风“桑美”的灾害现场视频。
(生观看后谈感受) 师:(小结:自然灾害的种类很多,破坏力巨大,而且 多数是无法预测的。) 课堂思考: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只有基于儿童已 有生活体验之上的内容才易被儿童接纳,对那些远离孩子们 生活的教育内容,一定要进行科学的收集、整合、转换,变 成儿童乐于接受的知识。
四、调查归结,了解成因 设计意图:课前让学生调查搜集近30年来我国发生过的 自然灾害,要求以小组先初步研究自然灾害的成因,形成共 识,再进入学堂进行交流,既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数据的能 力,又能增强了小组的合作意识。
课堂思考:通过课前的搜集,既给课堂教学节省了时间,又充实了教学内容,学生搜集整理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其 对知识内化、整合的过程,一举两得。
五、拓展充实,引发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将学生带入汶川地震的现场,通过 生动的救灾画面,让学生感受那一幅幅催人泪下的救灾场景, 感受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无疆精神,使其心 灵得到震撼。
师:(小结并板书: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爱无疆;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课堂思考:合理地将课本知识得以拓展,让学生参与评 价,学生在实践中受到了教育。
六、感同身受,明理导行 设计意图:明理导行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一定要有适合的土壤、展示 的平台,教师要做的就是给学生指明方向,提供机会,激活 学生的已有经验。
师:作为我们小学生,血液中流淌着中华名族的传统美 德,我们为赈灾做过些什么呢?说说你当时的心情? 生:我为灾区捐过款,当时心里很自豪。
师: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些有爱心的同学们。希 望所有的同学都向他们学习,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都能伸 出援助之手。
师:最后,再次让我们回到2008年南方雪灾现场,再次感悟:中华儿女面对灾难亲如一家、血浓于水的亲情。
(多媒体播放2008年救灾画面,配乐《让世界充满爱》。) 课堂思考:通过身边人亲身经历的讲述,让学生明白自 己该怎么去做,该做什么样的人,明理导行起到了教育的实 效性。
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利用多媒体还原了 一些离学生生活较远的自然灾害知识,适度拓展了教学空间, 达成了教学目标。因一节课时间有限,所涉及知识内容较多, 所以学生想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和时间相对较少。小学生·教学实践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