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方案 > 讲座 > 青少年忧患意识培养的途径创新方法|如何培养忧患意识

青少年忧患意识培养的途径创新方法|如何培养忧患意识

来源:讲座 时间:2019-10-06 07:50:40 点击:

青少年忧患意识培养的途径创新方法

青少年忧患意识培养的途径创新方法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 育三种教育途径的协调配合,通过比较三种教育模式的共性 与差异,从而提出三种教育途径在青少年忧患意识培养中的 具体对策,借此帮助青少年早日树立忧患意识,为他们在未 来的职业生涯中构筑坚实的心理基础。

一、关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比较 但无论哪种教育形式,其根本目的都是相同的,教育的 本质都是为了育人,即培养出具备一定文化知识、掌握一定 劳动技能、懂得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拥有比较自觉的价值 判断能力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人,这就是三种不同教育形式的 共性,找到三种教育形式的契合点,就可以在具体的教育活 动中采取一定的手段使之协调互补,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

下面根据三种教育途径的共性和差异对青少年忧患意识的 培养提出具体的对策。

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青少年忧患 意识培养中的对策 1.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加快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的教材 改编,多增加忧患意识的历史素材,对青少年进行正面的理 论指导;
利用高考指挥棒效应,增加历史、地理科目的考试 内容和分值,改变过去重理轻文的倾向,培养知识更为全面, 人文素养更高的人才;
重视职业技术教育,改变重理论知识 而轻技能知识的倾向,培养社会建设急需的各种技能型人才。自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 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以来,“招考分离、分省命题”的 高考模式逐步在全国推广,其目的是为了顾及全国不同省份 经济、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确实提高地方办学的积极性和 招生考试的自主性,但是,其弊端是过分强调高考的多样性 而忽视统一性和公平性,这种多元的招生评价体系导致统一 的中小学教材已经不复存在,这种状况不利于民族文化认同。

传统社会利用科举制选拔人才,考试以五经四书为指定教材, 在共同信仰的构建和价值观念的认同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反过来它又维系着社会的稳定和文化的绵延。因此,有学者 呼吁要“完善中小学教科书的国家编写出版制度……尽快恢 复国家统一考试科目、国家统一命题考试”,认为“中小学 教科书的编写出版乃国家工程……应由国家组织力量编写, 允许并鼓励地方、学校开发补充教材、地方教材、实验教材。” [4]因此,中小学教材应该尽快恢复统一,为了兼顾各地经 济与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可以让地方开发补充教材。从民 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角度出发,要加快中小学教材的改编, 多增加关于忧患意识的历史素材,比如“周公吐哺”、孔子 “忧道不忧贫”、屈原“哀民生之多艰”、孟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唐太宗“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范仲淹“先 天下之忧而忧”、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 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教师在讲解有关题材 时,可以结合插图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青少年了解古圣先贤忧国忧民的典型例子,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 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又能够正面培养他们的忧患意识,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其次,应该利用高考指挥棒效应,增加高考中历史、地 理科目的考试内容和分值,题目的覆盖面要尽量拓宽,难度 要适当降低,历史试卷的命题范围应该以民族文化中的精华 部分为主,以增进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从而激 发其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抵御西方价值观念对青少 年的侵蚀。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精英,如果他们丧失了对本 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认同,将是极其危险的。在经济全球化时 代,“面对中外文化的融合、碰撞与交流,我们必须充分认 识创新并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保持文化自主性的重要性。” [5]因此,应该坚持民族精英文化教育,努力培养青少年的 文化自信心,坚持文化的双向交流,让青少年在不同的文化 类型中学会比较和反思,培养其多元文化的批判能力。目前, 西方发达国家借助其信息技术优势,通过网络散布他们的政 治主张与价值观念,对当代中国青少年产生了巨大影响,混 淆了他们的视线,降低了他们的判断能力,因此,重视历史 课程的教学,加强民族精英文化教育,增进青少年的民族自 信心不失为培养青少年忧患意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另外,重 视地理课程教学也是培养青少年忧患意识的最佳途径,比如 在地理课程中可以渗透国家主权意识教育和资源环境教育, 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看,地理学是为政治目的寻求指导方针的艺术或科学,因此,为了国家安全大计着想,应该重视地 理课程教育,在教学中渗透国家主权意识教育。在地理教学 中还必须加强资源环境意识教育,“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 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量 不断增加。由于人类对资源存在无节制的盲目开发利用现象, 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甚至破坏,导致某些资源短缺,使资 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树立资源忧患意识,建设 节约型社会已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当务之急。”[6]只有树 立了资源环境的忧患意识,才能真正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 发展。综合上述,利用高考指挥棒效应,重视历史、地理课 程的教学,是培养青少年忧患意识的重要途径,才能改变过 去重理轻文的倾向,培育出人文素养更高、知识更全面的人 才。

2.在家庭教育中,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转变家长的教 育观念,采取正确的家教方式,适时适地言传身教。

有研究显示,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是家庭, “孩子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一直在幕后操纵孩子的学校生活,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永远的背景和永远的底色。”[9]因此, 家长应该充分重视家庭教育对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性,要创 设良好的家庭氛围,转变教育观念,采取正确的家教方式, 适时适地言传身教。特别是在网络信息时代,新的情况层出 不穷,家长要注意合理利用各种信息、网络技术,对子女进 行理性的引导,培育他们的忧患意识。家长要关心孩子的各方面成长,加强与学校、老师的多渠道沟通,发现情况及时 纠正青少年成长中的不良苗头。具体说来,首先要创设良好 的家庭氛围,要求夫妻双方和睦相处,平等相待,父母关系 稳定与否往往是子女健康成长的奠基石,一个温馨的家庭, 小孩会更加有安全感和依赖感,其心理也比家庭氛围差的小 孩更为健康。其次要转变教育观念,放弃那种以成绩和分数 评定小孩优劣的思想,要以德育为先,注意培养子女优良的 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教会他们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融入一个 团体,将来如何立足社会。最后要注意家教方式,在进行家 庭教育时,要以“爱”为出发点,但是要注意爱的方式,既 不可过分溺爱而放纵,也不要过于严厉而打压,最好做到严 慈相济、赏罚分明。许多专制型、溺爱型、放纵型家庭教育 失败,根本原因就在于家长想去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不懂得正 确的方式。夫妻双方在教育子女时,遇到问题要注意相互沟 通,有不同意见时做到协商解决。要做到赞美教育与批评教 育并用,祝福意识教育与忧患意识教育同在,极度膨胀的祝 福意识会使青少年“对社会缺乏全面准确的判断,对自己缺 乏清醒的认识。在校园一碰到困难和挫折就怨声载道,甚至 演化为过激行为和暴力举动。而进入社会后,面对纷繁复杂 和竞争激烈的社会,只能不知所措,无所适从。”[10]在信 息网络时代,家长怎样对孩子施教成为现代家庭教育所面临 的问题之一。“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和隐蔽性等特 性,孩子上网接触到什么样的信息家长一般不易察觉,这无形中就加大了家庭教育的难度。网络主体的隐蔽性使青少年 在网络上可以充分地暴露压抑在心底深处的需要和欲望,完 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就很容易使青少 年忘却社会责任,放纵自己的行为,丧失道德感,增加了越 轨的可能性。”[11]为此,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网络道德和法 制教育,提高其自身的素质,政府要加强网络法制建设,规 范和保护青少年的上网行为。家长要善于利用社会负面现象 以及身边发生的实际生活实例对青少年进行忧患意识教育, 引导小孩多观看电视、网络的健康栏目,增进他们对社会的 了解与反思,通过活生生的例子来教育孩子比单纯的说教效 果要好得多。

3.增加社会教育投入,完善社会教育配套设施,融合协 调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发挥大众媒体与职能部门的社会作 用,根据不同的主题不定期展开教育活动,积极动员青少年 参与各种社会实践。

社会教育形式包括培训、讲座、函授、媒体传播(广播、 电视、报纸、杂志等)、展馆(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 等。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网络社会教育将成为 新的发展趋向。目前,我国的社会教育存在如下弊端:第一, 社会教育的普及面不广,许多进城务工的年轻人被社会教育 边缘化,众多的社会教育机构服务不到位,比如博物馆、图 书馆、档案馆、纪念馆、主题公园等社会教育资源对青少年 而言有的形同虚设。第二,经过专业训练而合格的社会教育工作人员比较缺乏,没有专门的社会教育管理机构,管理比 较混乱,不够规范。第三,投入有限,社会教育途径单一。

第四,社会职能部门、大众传媒在青少年的社会教育中作用 没有凸显。鉴于此,应该全面开放各种社会教育资源,完善 青少年社会教育载体的教育功能,如《教育法》第50条规定:
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美术馆、体育馆(场) 等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以及历史文化古迹和革命纪念馆 (地),应当对教师、学生实行优待,为受教育者接受教育 提供便利。广播、电视台(站)应当开设教育节目,促进受 教育者思想品德、文化和科学技术素质的提高。其次,应该 “构建相关专门法律、统筹机构和专职人员培养体系,发挥 社会组织、团体的社会教育功能,创新工作方式。”[12]发 挥职能部门、大众传媒在社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各种职能 部门可以根据不同的社会主题开展不同的活动,积极动员青 少年参与各种社会实践以培养其忧患意识,比如,每年的4 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环境保护部门就可以当天展开活 动,学校、家长相互配合,积极引导青少年参加,从而增强 青少年的地球忧患意识,将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融入青少年的思想深处。6月9日是世界禁毒日,可以举行讲 座对青少年进行毒品知识的教育,引导他们远离毒品。有学 者主张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与生活教育一体化,实现学校教 育的生活转向与社区生活的学习转向[13],让青少年早日融 入社会,体验生活,才能培育他们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综合上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青少年教 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少年的忧患意识教育中可以协调 互补,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关冬生,关淑凡,石军.青少年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以广东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 2013(3):10. [2]龚超,尚鹤睿.社会教育概念探微[J].浙江社会科学, 2010(3):82. [3]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社会教育与青少年全面发展 [J].中国青年研究,2013(3):6. [4]杨旭,李剑萍.高考的文化使命与政策选择[J].河北 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5):26. [5]陈岸涛.当代大学生文化忧患意识的缺失与培养[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218. [6]南月省,王锦慧.加强资源忧患意识教育,共同建设 节约型社会[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 2006:1658. [7]徐向平.当代职业技术教育整体效益研究综述[J]. 职业技术教育,2014(4):5. [8]夏建国,张越,史铭之.技术本科教育:高等教育与 职业技术教育的“跨界”生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 (5):108.[9]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新时期家庭教育的 特点、理念、方法研究》课题组.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问 题和政策建议[J].人民教育,2012(1):7. [10]王青山,于亚君.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 和培养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8(6):21. [11]袁霞.探析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J].教育学术月刊, 2010(8):79. [12]刘蓓.我国青少年社会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3):67. [13]唐松林,刘静.教育社区:一个学校教育与大众生 活的融通模型思考[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1):155.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