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娱乐新闻与新闻娱乐化十分相似,都是新闻,都有娱乐二字, 但是它们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一、娱乐新闻 从学术角度来看,从新闻到社会新闻再到娱乐新闻是有一种逻辑关系 的。社会新闻与西方的软新闻有相通之处。现如今,我们看到的社会新闻即那些 政治性较弱,人情味较浓,趣味性较强的新闻,大部分成为奇闻轶事的代名词, 突出的是事件的反常性。如果说今天的社会新闻还符合传统的新闻定义的话,今 天的娱乐新闻已经很难用新闻定义来衡量了。如果说受众需要的就是新闻,那么 娱乐新闻无疑具有相当大的市场。但是,假如用经典的新闻定义来看,娱乐新闻 不只是要素不全,它甚至更像是制作出来的新闻,它描述的新闻常常是静态的, 是关于某些人物的某种变化,比如某个明星的头发形状又变化了,某个名人又有 什么言论了。可以发现,明星绯闻占据了娱乐新闻的主体地位。
由于当今社会人们有一定闲暇和经济条件去满足文化需求,他们更多 地关注细腻的生活,市井杂谈,关注离奇事件和琐碎新闻,在这样的过程中可以 极好地放松自己的心态,缓解身上的重负和压力,于是娱乐新闻便有了它广阔的 市场。
二新闻的娱乐化 1.新闻的娱乐化的定义。目前,我国理论界对新闻娱乐化没有简单明 确的定义,一般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加以阐述:内容上偏向软新闻,西方媒体 称之为“大众新闻”或尽力使硬新闻软化。它的表征是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 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 掘其娱乐价值;
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从最初强调新闻性适度加入人情 味因素,加强贴近性,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 的道路。在这一点上,中央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做的很好。在新闻编辑上,采 用多照片、大标题,报道形式五花八门。以上阐述强调了新闻娱乐化现象的三点 特征:一是内容上注重软性新闻,二是挖掘硬新闻中的娱乐性因素,三是形式上 强调吸引力。
2.新闻报道的娱乐化趋势的表现。随着传媒性质功能的不断深化,传 媒的娱乐功能被视作新闻产业一部分,大量的娱乐报道、娱乐版面、娱乐栏目开 始出现,新闻报道也开始呈现出一定的娱乐化趋势,不过,新闻娱乐化不是我国 独有的现象在国外早有先例,1998年底,美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对美国16家主流媒 体20年来的新闻报道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1977年,传统的硬新闻与娱乐性新闻 比例为32%比15%,而1997年则颠倒过来,这个比例为25%比40%。娱乐功能被 视作新闻传媒产业的一部分,大量的娱乐报道、娱乐版面、娱乐栏目开始出现, 新闻报道也开始呈现出一定的娱乐化趋势。
而对我国某青年报的抽样调查显示,在其样本总数基本保持稳定的情 况下,近十几年来该报的软新闻与硬新闻的比重变化明显:1992年软新闻占所有 新闻的61.9%,1998年这个比例为62.6%,而到2004年这个比例已经上升为73.8%, 比1992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硬新闻远远少于软新闻。根据对北方某城市晚报的 抽样调查,软新闻与硬新闻比例大约是5:1。对南方某都市报的调查,软新闻与 硬新闻比例大约是2.5:1。这几个比值都超过了美国1997年调查的结果。从以上 数据我们就可以看出来,软新闻在新闻报道中已经开始占居主要地位。
三、娱乐新闻和新闻的娱乐化的关系 娱乐新闻是新闻的一种类型,它的主体在于新闻;
而新闻的娱乐化是 一种挑战传统新闻严肃性的新闻传播形式,它的定义和解释要比娱乐新闻复杂得 多,所涉及的社会各方面以及成因都有其独特之处。
1.娱乐新闻包含在新闻的娱乐化大潮中。可以说,新闻的娱乐化所包 含的内容更为宽泛,它代表的是一种潮流,而娱乐新闻作为新闻的一种,应当是 包含在新闻的娱乐化中的.换句话说,新闻的娱乐化是作为一种现象存在的,而 娱乐新闻可以说是一种现象,但更多的,更平常的是将它作为一个特定的新闻类别来阐述,它存在于新闻娱乐化的大潮中,是大潮中的最佳代表.因为不是任何 新闻都可以娱乐化,娱乐化限定了新闻的题材和范围。只有社会新闻、文化新闻、 体育新闻等与娱乐业紧密相关的内容,才能做成娱乐化的风格。在这样的大潮中, 新闻的真实性对娱乐新闻来说显得不那么重要,因为娱乐新闻关注的是受众的注 意力,是一种注意力文化.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忽视新闻的真实性,毕竟新闻 最基本的原则就是用事实说话,但是为了追求强烈的对受众的刺激,可以适当做 点新闻策划。比如1999年著名球星贝克汉姆与他的妻子维多利亚的世纪超豪华婚 礼便借助了传媒的力量,大做文章,上演了一幕王子与公主的美好童话故事,引 起了全球轰动,负责转播的电视台收视率达到了制高点,获得巨大收益,媒体对 此次婚礼的关注也从侧面生动反映出时下新闻界流行的娱乐化倾向,尤其是体育 新闻的娱乐化倾向。人们似乎越来越习惯于忽视严肃新闻,而乐于以轻松心态阅 读娱乐化的新闻,满足自身的好奇心、窥探欲。关注明星,并不关注其演艺成就, 而是关注其兴趣爱好、诽闻逸事等私生活。从这个角度看,这场婚礼既是体育新 闻,更是娱乐新闻,也很好地说明了新闻娱乐化的大势所趋。
2.不是任何新闻都可以娱乐化。娱乐化限定了新闻的题材和范围。只 有社会新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等与娱乐业紧密相关的内容,才能做成娱乐化 的风格,国家大事、时政评论等新闻仍然要保持它的严肃性。新闻的真实性对娱 乐新闻来说显得不那么重要,因为娱乐新闻关注的是受众的注意力,是一种注意 力文化。而新闻最基本的原则就是用事实说话,但是为了追求强烈的对受众的刺 激,可以适当做点新闻策划。新闻娱乐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产生的现象,但不 可能成为媒介主流,硬性决策参考信息仍将是社会信息需求的绝对主本。因而我 们既不可能取消大众化通俗媒体,但也决不可能一味的走娱乐化之路。
四、对于新闻娱乐化的一点担忧 在娱乐化的浪潮之下,严肃新闻的比例减少,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 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成为新闻的重点,强调故事 性、情节性,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 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这些内容相对而言更容易引起人 们的共同兴趣,人们乐于坐在报纸和电视机前,接受它们的娱乐化信息。同时, 信息传播方式也出现了变化,如轻松愉悦的叙述、调侃方式的新闻节目和娱乐谈 话节目的兴起,这些都是既热闹好看又有内涵的节目,娱乐性是它们第一需求, 而节目中所表达出来的信息量又使它具有较丰富的内涵,从而受众所乐于接受。
“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的媒体接触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体内容进行“能动性”选择的活动,由于缓释压力、转换心理情绪的需求和融洽人际关系需求的 存在,决定了对娱乐的需求,受众也就更加偏爱娱乐化了的媒体,这也正是娱乐 化的媒体大受欢迎的原始动因。
但是,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对于娱乐化的追求必然要导致庸俗化的 倾向,新闻娱乐化可能会导致媒体放弃其自己的社会责任,对媒体所应遵循的客 观、真实性原则构成挑战。新闻的传播规律是十分清楚的,那就是:真实性、准 确性、权威性、可信性。如果新闻的娱乐化很好地遵循这些传播规律,它发展的 空间还是很大的.但是这样的尺度很难掌控.有的媒体为了迎合受众的、特别是商 家的关爱,竟然把新闻的根本性质改变了,使新闻报道混同于娱乐行为,生活的 真实反映似乎可以是任何个人的道听途说、随意铺排,如果过分地强调了新闻的 娱乐功能,使娱乐功能过分张显,最后由“娱乐性”发展为“娱乐化”那么必然会影 响到其他功能的发挥,如果新闻仅仅成为人们娱乐的工具的话,新闻无疑走入歧 途。
因此,新闻报道的娱乐化不能把新闻的娱乐性机械的“化”。人们对新 闻与娱乐新闻的需求不同,但不论是新闻还是娱乐新闻,都应符合新闻的定义, 以事实为基础。新闻报道必须坚持以严肃新闻、重大新闻为主,新闻以提供真实 信息为本,这些信息应该更加有助于受众清楚地认知环境、认知社会,任何时候 严肃新闻都是“硬新闻”,而娱乐新闻只能处于次要地位,起调节情绪、唤起情趣 之类的作用。即使在市场经济时代,媒体也不应该放弃“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以 行使媒体“社会公器”的进步职能。
所以,在如今的新闻娱乐化的大潮中,无论是做娱乐新闻,还是别的 新闻都应该发挥“真实全面公正客观服务”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不要被眼前的 既得利益所迷惑,不要被浅薄的狭隘认识所束缚,遵循新闻的规律,一定会有广 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胡岩康奇 第2篇:关于娱乐新闻和新闻的娱乐性的新思考 一、娱乐新闻的“喜和忧” “娱乐新闻,即新闻媒介对新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娱乐性事实的报 道。”①由此可见,娱乐新闻是以反映社会文化娱乐为己任的,也正是娱乐新闻话题的轻松与活泼受到观众的喜爱,使其成为备受关注的新闻样式。然而,有的 媒体为了迎合受众获取商业利益,竟然把新闻的根本性质改变了,使娱乐新闻的 报道混同于娱乐行为,关注明星绯闻却不关注其演艺成就,关注丑恶却不关注善 美,过多的炒作隐私和花边新闻,捏造流言,于是“媒体追求轻松活泼的过程中, 却有一种趋势慢慢扩展开来,那就是文化娱乐新闻的媚俗化倾向”②,娱乐新闻 的媚俗化低俗化倾向严重阻碍了其所呈现的娱乐性的发展,这的确让人担忧。
新闻娱乐化同其它事物一样,也是一把双刃剑,媒介追求商业利益, 导致了传播者对获利性比对文化质量更加重视,由此容易使新闻产品庸俗化,导 致媒体公信力削弱。其实,我们既要重视和尊重市场经济下媒介产品的娱乐功能, 并且要发展和完善新闻娱乐化的内容和手段,实现受众面的最大化。正确的引导 娱乐新闻的发展,使新闻的报道具有娱乐性,那么娱乐新闻终究是让人欢喜而不 是让人忧的。
二、娱乐新闻的娱乐性 “娱乐”本来就是娱乐新闻的题中之义,是娱乐新闻的报道对象和主体, 娱乐新闻究其根本是为了带给人们轻松与休闲,新闻的价值在《新闻学概论》一 书中被分为获知价值、激励价值、实利价值和娱乐价值,“娱乐价值是指从新闻 中获得乐趣、陶冶情操或获得轻松感。新闻的娱乐性是许多软新闻的效应,可给 人们提供精神享乐,也可从中获得有趣的知识。”③所以,娱乐新闻的本质应是“作 为消遣而能使受众感到快乐的新闻”和“对快乐有趣的事实的报道”的统一④。
在某种意义上,新闻的娱乐化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符合新闻传播规律 的自然现象”。随着大众消费文化的兴起,以关怀普通平民阶层,关注个体的生 存境遇,重视生命意义的完善和生存质量的提高的新闻产品,赢得了消费社会中 大众的支持。为了争取最大量的消费群体,传媒不得不选择接受、采纳和融入大 众文化的要素之一——娱乐性。而事实上,新闻的娱乐化出现在媒体上已不再是 稀奇之事了,尼克.史蒂文森先生提出“为了使新闻更加通俗,它需要有能力娱乐 性的吸引受众。”有关媒体对央视春晚收视的调查取题为“北方热南方冷”,这个 标题不是一种死板的话语来标题的,而是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说明了调查结果,这 样既能吸引观众又能给人以娱乐之感。同样,有一则新闻对于一女生的报道取题 为“女生砍人6刀判刑出狱成央视‘非常明星’”。还有,把一老人中暑说成是“酷毙”, 把一人被楼顶仍的垃圾砸到说成是“中彩”……这些是以观众为本位,把新闻故事 化、情节化和娱乐化,用幽默风趣的言语表现新闻的娱乐功能,巧妙的把娱乐和 新闻价值结合在一起。娱乐新闻既要“娱乐”,又是“新闻”,看似左右逢源,其实,把握稍有 不当,就会陷入“两头不是人”的尴尬境地。从新闻内容的本质看,那些娱乐新闻 只是花里胡哨的搞了一堆噱头,事实上除了三角恋、婚外情等等已被炒烂的东西 外,少有新鲜、有益的内容。可以说一些国内的娱乐新闻已经和国外的低俗报纸 相差无几,很多新闻彻底违背了娱乐新闻真、善、美的本意,滑向相反的一面, “腥”、“星”、“性”的东西屡见不鲜,而明星的“绯闻”、“丑闻”更被娱乐记者视为“珍 宝”,于是娱乐新闻出现一片“繁荣的景象”,在其背后,娱乐报道出现“帕帕拉齐” 现象也日益突显(“帕帕拉齐”是指那些专门追逐明星、拍摄名人私生活的记者)。
⑤因此,为了娱乐新闻更好的发展,应寻求“新闻”与“娱乐”之间的平衡。
三、娱乐新闻的背后——娱乐性的新闻语言艺术 语言的艺术在新闻中很常见,如果娱乐新闻只注重时尚化、媚俗化, 用粗俗、拙劣的形式来吊观众的胃口那就是艺术上的失败。真正的艺术应以娱乐 新闻的本质为基础,即上文所说的“作为消遣而能使受众感到快乐的新闻”和“对 快乐有趣的事实的报道”的统一,运用语言的艺术,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语不惊人 死不休”。
四、娱乐性的发展:寓教于乐、寓乐于教 有篇题为《中国式家教的血与泪——400耳光打出钢琴家》的新闻, 改标题用了“中国式家教的血与泪”和“打出”这样的字眼,在娱乐的同时把原本讲 述一个家庭教育方式的故事夸大为中国式“专制家庭教育”的代表,引读者深思, 从而达到教育的效果。
由于时代的发展,新闻的娱乐化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符合新闻传播规律 的自然现象,那么如何让娱乐新闻达到寓教于乐、寓乐于教呢?不可忽视的是坚 持以民为本,体现人文关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作为新闻媒体,不可忽视 民生民意,作为娱乐新闻记者,更是应该以受众的关注作为自己采访的出发点, 力求发挥“娱乐、消遣、教育”的需求。娱乐记者在报道娱乐新闻的时候,应积极 避免对传受双方的伤害,把娱乐的焦点从“绯闻”、“丑闻”转向名人明星如何健康 地生活与工作,对娱乐事件与人物进行健康的报道和评价,从关照受众生存状态 的角度出发,引导受众追求生活的真、善、美,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 世界观,协助政府建立和谐社会,使娱乐新闻的生命力在现实中得以延伸。在新 闻界一直倍受关注的是创新,那么娱乐新闻能否创新呢?回答是肯定的,它的创新体现在语言艺术的创新,同时,正确运用好“帕帕拉齐”化,摆脱娱乐新闻的媚 俗话,使娱乐新闻报道锦上添花,让其发展给予读者更多的轻松、美感与教育。
娱乐新闻如果抛却为了娱乐而娱乐的性质,那么它就具有一定的现实 意义,它不是简单的收集信息,不是无聊的猜测怀疑,而是有着更深广的视野:
在满足受众休闲娱乐需求的同时陶冶情操,给予受众美的体验,寓教于乐,寓乐 于教,达到娱乐的更高境界。
作者简介:任欣徐权 第3篇:从“陈赫”事件看娱乐新闻和新闻的娱乐化 娱乐新闻是根据人的某种需要而生产出来供一部分人消费的信息产 品。而娱乐新闻大行其道与我国的各种文化因素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新闻 的娱乐化在内容上偏重于软新闻,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从严肃的、变动中挖掘 其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强化 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与社会 文化紧密相连,娱乐新闻生存的土壤也是它生存的土壤,并且在这个土壤里扎根 更深。娱乐新闻包含在新闻的娱乐化大潮中,并且是主力军。而新闻娱乐化,通 俗地说,这类新闻一是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将名人趣事、 日常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从中挖掘其娱乐价 值,使新闻内容变为趣味性,增加戏剧化、故事化、文学化的色彩。
乍一看这两个词组,似乎同出一辙,两者都是新闻,并且都有娱乐二 字,但经仔细推敲,不难发现两者有不同之处。娱乐新闻主体在于新闻,而新闻 的娱乐化则是相比较于新闻,更侧重于新闻的表现形式,在国外新闻业的新闻娱 乐化现象的影响下,中国的新闻业这种新闻娱乐化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如果新闻 娱乐化范围拿捏得好,则可以吸引百姓的注意,让其看得津津乐道。反之,如果 娱乐化过了头,轻则让人反感,重则侵犯当事者隐私,甚至对当事者造成巨大影 响。
日前,一则娱乐报道受到广大受众的关注,明星陈赫与子萱的感情问 题,到底陈赫是在婚姻中出轨,还是离异单身后正常谈恋爱?整个报道由国内某 媒体独家发布,其“周一有重磅消息发布”着实吊足了大家的胃口,消息发出,果 然引起轩然大波,两人在家中被偷拍,还捕捉了很多亲密动作。作为明星,其行 为确实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但是是否娱乐新闻就没有底线了呢?怎样能把握娱乐化的“度”呢?近些年,中国的娱乐新闻可以说十分发达,“娱记”已经成为一个非 常生动的职业词汇,众多的小报和追星族给娱乐新闻提供了肥沃的生存土壤。那 么娱乐新闻是否就可以娱乐化呢?明星是否可以被过度消费呢,甚至包括隐私? 娱乐新闻具有相当大的市场,是关于某些人物的某种变化,比如某个 明星的头发形状又变化了,某个名人又有什么言论了。在如今的娱乐新闻市场可 以发现,明星绯闻占据了娱乐新闻的主体地位。如果是调侃猜测式的,或是捕风 捉影类的娱乐绯闻,那么既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也消费了明星,为他们涨了 人气。新闻的真实性对娱乐新闻来说显得不那么重要,因为娱乐新闻关注的是受 众的注意力,是一种注意力文化。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忽视新闻的真实性,毕竟 新闻最基本的原则就是用事实说话,虽然我们可以为了追求强烈的对受众的刺激, 适当做点新闻策划,但是娱乐新闻娱乐化的度该怎样把握?在“陈赫”事件中,其 两人的感情发展几乎被挖得“裸”在公众面前,即使在家中这种私密的环境,也“在 劫难逃”,两人成了千夫所指、众矢之的,不但让两人的名声一落千丈,还干扰 了与娱乐圈好不相干的两人的家眷。大众媒体有娱乐性的功能,但不能颠倒主次。
所以,面对新闻娱乐化,传媒必须把握一个适当的“度”,既贴近受众,满足受众 需求,又不能一味地迎合受众,因为娱乐化不等于低俗化。总之,新闻娱乐化的 趋势值得我们正视,媒体在贴近读者、贴近生活的前提下,不可丧失其严肃性和 严谨性。如果把握不好新闻娱乐化的“度”,则会使新闻业逐渐走向“媚俗”。如今, 有些新闻媒体过度专注于吸引受众眼球,将炒作当做是所向披靡的利器,如果说 纯粹的娱乐新闻娱乐化无可厚非,但严肃的政治、法制和经济新闻被炒作或者是 通过以猎奇的手法演绎后,就形成了新闻过度娱乐化、低俗化的现象。新闻过度 娱乐化可能导致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下降。大众传媒承担着社会舆论监督、树立社 会典型、宣传教化、文化传承及娱乐大众等社会功能,新闻从业者也因为为公众 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等得到了大众的尊敬。但是新闻媒体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把 娱乐化作为自己的核心,那就会因此发生新闻扭曲、失实的情况。如果传媒超越 了合理的娱乐化的度,一味地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比如哗众取宠地炒作明星绯 闻,甚至肆无忌惮地渲染暴力和色情场面以吸引受众,这样的行为对于传媒而言 虽然可能会带来一时的经济效益,但从长远来看,传媒庸俗化、媚俗化的不良倾 向最终会使媒介的权威下降,公信力丧失,甚至危害社会风气,这样的新闻娱乐 化就是传媒之祸。记者认为,这种将他人隐私挖掘到底的彻底娱乐化精神并不可 取。
在如今的新闻娱乐化的大潮中,无论是做娱乐新闻还是别的新闻,最 低限度都不能忽视新闻的基本。否则,即使获得一时的眼前利益,所产生的负面必然祸害无穷。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目前,我国有关新闻的法 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对于新闻娱乐化现象也缺乏可以依据的合理的政策和规范。
虽然市场对媒体有一定“自然矫正”的功能,但仅仅依靠零星的新闻政策和一定的 市场调节功能,还是不可能把新闻娱乐化限制在一个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
作者:齐鸣 第4篇:从娱乐新闻到新闻的娱乐化探析 娱乐新闻是新闻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娱乐新闻的写作要求不高,束 缚限制少等,在娱乐新闻中经常存在着一些不符合新闻标准的现象,这使得娱乐 新闻特别混乱,难以提升娱乐新闻的传播效果。娱乐新闻的娱乐化是其主要特点, 但这并不意味着娱乐新闻可以过分地娱乐,而至于在一般的新闻报道中,娱乐化 的倾向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新闻的传播效果,扩大新闻的影响力,但从根本 上来说,新闻的娱乐化容易使得新闻的内容空虚,完全靠外在的包装和技巧来进 行虚化,不符合新闻的传播标准,也容易降低新闻的价值。
一、娱乐新闻的娱乐化探析 二、娱乐新闻过度娱乐化的危害 娱乐新闻在本质上仍属于新闻的重要范畴,仍需要遵循新闻的相关写 作规范和报道诉求,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娱乐新闻的价值属性,才能有效地提 升娱乐新闻的传播效果。但现阶段,娱乐新闻娱乐化的倾向容易带来严重的危害 和影响。
1.娱乐新闻娱乐化容易影响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娱乐新闻的娱乐化倾向,很容易影响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很容易降 低娱乐新闻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准。娱乐新闻是新闻的重要范畴, 在娱乐新闻的报道过程中,过度娱乐化的倾向,会降低新闻的传播价值,会影响 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娱乐新闻理应成为传播社会正确价值取向,发挥调节社会 大众不良情绪,指引受众走向真善美的道德标杆的重要手段。但现阶段娱乐新闻 的娱乐化,很容易歪曲娱乐新闻的正确价值导向,不利于娱乐新闻的健康发展。
2.娱乐新闻娱乐化容易滋生低级趣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各种文化的不断繁荣,人们的思想 水平和文化欣赏水平都在不断地提升。娱乐新闻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应该 成为指引人们培养更高情趣的重要渠道和手段。但娱乐新闻的娱乐化很容易降低 人们的欣赏水平,滋生受众的低级趣味。特别是很多娱乐新闻媒体为了吸引受众 眼球,制造短时间内的轰动效应,肆意地降低了娱乐新闻的道德底线,铺天盖地 地报道一些明星的丑闻或者隐私,这种低级趣味的娱乐新闻,恰好是娱乐新闻娱 乐化的主要表现。受众在接受娱乐新闻的过程中,长期以往很容易形成视觉习惯, 从而影响受众的欣赏水平,滋生受众的低级趣味。
三、规范娱乐新闻到新闻的主要策略 娱乐新闻的本质也属于新闻,过度娱乐化的新闻既容易降低新闻的水 准,滋生不良文化,影响娱乐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容易影响受众的健康 情趣。因此,应该采取有效的手段来规范娱乐新闻,使得娱乐新闻真正走向新闻。
1.加强娱乐新闻的监管力度 娱乐新闻之所以过度娱乐化,娱乐新闻媒体之所以热衷于报道明星的 隐私和丑闻,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监管部门对娱乐新闻的监管力度不够大。因 此,为规范娱乐新闻的正确发展,为规范娱乐新闻向真正的新闻发展,监管部门 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娱乐新闻的媒体规范力度,通过相关的措施或制度来促 进娱乐新闻的健康发展。此外,对于一些不按照规范进行新闻报道的娱乐新闻媒 体,监管部门应该予以信息披露,并给予相应的警告或惩处。
2.不断提升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 在娱乐新闻的报道中,新闻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 用。为规避娱乐新闻过度娱乐化的倾向,应该不断提升娱乐新闻工作人员的自身 素养,加强娱乐新闻从业人员的资格审查,加强娱乐新闻从业人员的道德规范和 素质审核。
3.丰富报道手段,选择报道角度 作为娱乐新闻媒体而言,虽然过度娱乐化能够提升娱乐新闻媒体的经 济效益,但娱乐新闻的过度娱乐化,很容易造成受众的审美疲劳,不利于娱乐新 闻的长远发展。因此,在娱乐新闻的发展中,娱乐新闻媒体应该不断丰富报道手 段,通过选择新颖的报道角度来提升娱乐新闻的吸引力。作者:马兰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