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方案 > 活动方案 > [国际传播战略布局反思建设研究论文(共6篇)]战略布局

[国际传播战略布局反思建设研究论文(共6篇)]战略布局

来源:活动方案 时间:2019-11-20 08:17:31 点击:

国际传播战略布局反思建设研究论文(共6篇)

国际传播战略布局反思建设研究论文(共6篇) 第1篇:“一带一路”视阈下提升云南传媒业国际传播力的思考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云南传媒业“走出去”面向东南亚、南亚地区 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正逐步增强。除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媒体的合作呈上升态势 外,不同类型文化传播机构正改变以往对外传播“单兵突进”局面,开始逐步迈向 “走出去联合体”的新高度。下一步,云南传媒业应深刻领会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 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联接中 外、沟通世界”的时代要求,强化“四个意识”:一是跨文化传播的对象意识,二 是传播内容的本土意识,三是传播过程的策划意识,四是传播主体的公共外交意 识。在服从国家层面整体布局的同时,从自身实际出发,明确角色定位,发挥传 统优势,不断开展创新实践并总结经验教训,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为 做好与“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的文化交流提供有益的示范。

一、“新闻+出版”:从“单兵突进”到打造“走出去联合体”的实践 当下,云南传媒业“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文化产业界众多行业在 “走出去”的工作中不断有佳绩呈现,但具体到路径的选择,却更多停留在“单兵 突进”的层面,传媒机构泾渭分明,不仅“见子打子”的情况较为突出,还存在着 海外重复设站、传播对象定位不清、传播策划缺乏、产品的传播范围有限、市场 认可度不高等现实问题。即便国家在政策上对文化“走出去”大力扶持,在经费上 大力投入,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整体布局,加之意识的落后,包括新闻传播、广 电、网络、出版四个板块在内的文化产业“走出去”难以将宝贵的传播资源进行整 合利用,导致“走出去”的综合成本居高不下,最终的传播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至 于培育海外市场,与传播对象国本土传媒和西方传媒业同台竞争,现实与理想的 差距更是巨大。为此,中新社云南分社在2015年同云南大学出版社合作,在打造 “走出去联合体”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8.1级强烈地震。6月13日,云南省委 宣传部牵头云南日报社、云南广播电视台、云南大学出版社、中新社云南分社、 中国日报社云南记者站等多家新闻文化单位共同举办了一场名为“无常·恒常 ——援助尼泊尔”的油画摄影艺术义展义卖活动。同时,云南大学出版社与中新 社云南分社共同策划出版《祭·录——尼泊尔醉美时分》纪实图册。尼泊尔商务部部长苏尼尔·巴哈达尔·塔帕、尼泊尔驻华大使马赫什·库马尔·马斯基,以及南 亚、东南亚13个国家的70余名媒体人出席了活动开幕式,对整个活动给予高度评 价,促进了中尼文化交流,在东南亚、南亚国家传播了中国的友好之声。

2015年8月,“中国书展暨中缅互译出版论坛”在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 勒开幕。活动由中国云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新知集团、云南大学出版社共 同承办,中国新闻社云南分社是主要参与单位。在中新社云南分社的支持下,中 新社主要供版的缅甸《金凤凰》报社积极参与论坛的报道,使此项活动在缅甸乃 至东南亚华人社会得到了及时和广泛的传播,在传播对象国的影响力明显增强。

在以上两个项目的具体实践中,中新社云南分社充分发挥自身在海外 传播渠道成熟、交流层次高等特点,云南大学出版社则尽显在高等教育、文化交 流领域联系广泛、交流深入的优长,一方面使新闻媒体在海外的影响力通过出版 物得到加强,延展了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使出版企业借力新闻媒体的海 外渠道,降低了运作成本,“走出去”效果明显增强。双方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双赢, 即时性的新闻事件传播复合长效的图书出版影响,为云南传媒业提高国际传播力 建设水平提供了有研究价值的范本。

二、“数量+质量”:云南新闻出版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有力证明 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华文化“走出去”大潮的推动下,传统的 外宣媒体和以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南广播电视台等为代表的云南省属主流媒体 以及覆盖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语新闻媒体等三类新闻媒体共同搭建了云南面向 东南亚、南亚国际传播的基本框架。近年来,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等“一带一 路”沿线国家的传播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通过互派记 者采访、外设办事机构、与国外主流媒体合作开辟相关版面(栏目)、派出建设 团队、节目输出等形式,国际传播的经验不断丰富。传统的区位优势与培育中的 传播力有机结合,有望成为云南传媒业国际发展的一大特色。

在刊物方面,云南目前面向国际市场的刊物主要有缅文的《吉祥》、 泰文的《湄公河》、老挝文的《占芭》、柬埔寨文《高棉》以及英文版的《桥时 代》(中国新闻周刊南亚版)。其中,缅文《吉祥》杂志创刊于1992年,是中国 目前唯一用缅文对外宣传的综合性月刊,现为大16开本,每期印数1万册,到2009 年11月,《吉祥》共发行191期175.5万册。2006年5月老挝文《占芭》杂志在老 挝注册公开发行。《占芭》杂志每期发行1.13万册,到2009年11月共发行51期56.1 万册,发行量超过了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报》和中央机关刊物《新曙光》,已成为老挝发行量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期刊。泰文《湄公河》杂志2002 年5月创刊,现在泰国通过300多家书店代理销售。目前,《湄公河》总发行量每 期达8000余册,在泰国的发行量和影响力都在不断提高。《桥时代》(中国新闻 周刊南亚版)创刊于2010年。目前已经在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和 马尔代夫等南亚五国落地。每期近万本刊物通过所在国大学、研究机构、中国大 使馆、当地书店和传媒公司不断向受众传播中国声音,传递中国态度。

在报业方面,2012年,《云南日报》与美国《国际日报》和法国《欧 洲时报》合作创办了《国际日报·云南日报美国版》、《欧洲时报·中国云南版》。

2013年,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与周边国家的媒体合作集中发力。2013年3月,报业 集团与马来西亚星洲传媒集团签署协议;
4月,与印尼《国际日报》合作推出《美 丽云南》新闻专刊;
8月,与缅甸《金凤凰》报社合作签约并举行《金凤凰·美丽 云南》新闻专刊首发仪式。2014年,《印尼新闻报》和《印尼国际报》刊发英文、 印尼文版《美丽云南》专刊,报业集团与老挝《人民报》签署《谅解备忘录》, 并在孟加拉国发行《独立报·美丽云南》(英文版新闻专刊)。2015年,云南日 报报业集团设立金边办事处,签署中国(云南)柬埔寨新媒体联盟,《柬埔寨之 光·美丽云南》柬文版新闻周刊发行,成为全国省级党报中首家实现在柬埔寨落 地出版的新闻周刊。同年还与缅甸主流媒体签署合作协议,签署共建中国(云南) 缅甸新媒体联盟《谅解备忘录》。

三、“思考力+行动力”:提升云南传媒业国际传播力的必由之路 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发挥临近东盟南亚的地缘优势,凭借文化习俗 相同或相似的切入点,云南在国际传播领域可以也应该大有作为。意识形态领域 的决策者,包括中央驻滇新闻单位在内的云南媒体、传媒研究机构应主动作为, 加强与沿途国家媒体的合作与交流,深化对于“一带一路”沿途国家文化特性及媒 介生态的研究,整合优势资源,重视人才培养,采取本土化策略,不断积累实践 经验,多渠道提高中国媒体在周边国家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积极发挥对外信息传 播和文化表达的天然优势。①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文化“走出去”的过程,同时是 为“一带一路”战略注入正能量的过程,既要有行动力还需有思考力,而思考力的 培养离不开以下三个意识。

其一,跨文化传播的对象意识 传播对象变了,传播的内容也要相应改变。传统的外宣以“宣传”为落 脚点,本身带有强烈的单向强制性和控制性,传播则强调传受双方的沟通交流,无论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还是“让中国了解世界”,对外传播都需要在双向交流 的前提下完成。否则,以国内新闻媒体的传播内容,不加转换就直接投放于各东 南亚、南亚国家,会很难让当地读者接纳理解。

2015年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就《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做 出重要批示,要求对外报道“锐意创新,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 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成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 纽带”。其中,“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所强调的就是要 有对外传播的对象意识。以《云南日报·美丽云南》专刊海外版为例,目前多半 采用国内已有报道,或固定模板的中文定稿,在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刊发时,仅 仅是将其翻译为当地语言即加以印发。如此简单照搬国内通稿的传播手段有诸多 弊端。由于国内的流行用语、专业词汇有其文化语境,很难通过直译在不同的文 化语境中得到受众的理解,无视传播对象的差异性,缺乏跨文化传播的基本常识, 最终必将走入“社会浅描”“中文程式”“文化刻板”的误区,使文化传播的影响力流 于表面。

其二,传播内容的本土意识 东南亚、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族众多、宗教情况复杂、历史 文化背景各异,与中国的交往历史或长或短。传媒业从业者在“走出去”时,需要 深入学习、尊重所在国历史文化传统,才能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吸引“眼球”, 使自己的声音成为所在地的“热点”,成为当地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反之,如果采 取俯视的角度,势必无法使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沟通,更无法促进文化传 播内容融入当地社会。

有学者指出,中国的国际政治研究太过注重高等级政治研究,而缺少 针对民间社会的深刻观察。②究其原因,与我们从业人员、文化研究者在面对东 南亚、南亚国家文化的心态不无关系。事实上,只有在尊重、平等的基础上,才 能发现当地民众关注的焦点,进而找出新闻的切入点,使本土思维得到传播对象 国受众的认同。2012年10月,柬埔寨太皇西哈努克逝世,《高棉》杂志设立专栏, 刊载了回忆文章,刊出了30余个中柬两国人民悼念活动专版,此举有力地增强了 柬政府、民众、媒体对《高棉》的认同感。

其三,传播过程的策划意识 作为国家形象的传播者、塑造者和代言者,新闻传媒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媒体传播既可以使一个国家成为国际社会的未来主人,也可以让一个国 家永远徘徊在国际社会的边缘。”③通过新闻媒体形象而具体的长期传播,可以 使得中国在东南亚、南亚地区民众眼里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更是一个值得尊 重和交往的国家。

国家形象的塑造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层面的谋划与思考,传媒 业围绕国家形象塑造开展的种种实践需要从业者有谋划的意识与能力,具体来说, 就是要具备传播策划的能力,将传播策划作为引导海外舆论的重要手段,主动设 置议题,善于因势利导,牢牢掌握海外舆论引导的主动权。这不仅是传媒业依照 自身规律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国际传播特殊的竞争环节对传媒业的 外在要求。

近年来,一些外宣媒体引入“积极新闻”的概念,通过创办开放式、参 与性栏目,讲述中国国内积极向上的故事,讨论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以解决问题的方式吸引海外民众参与到中国故事的讨论中,策划先行的技术路线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传媒业对外传播“见子打子”的被动局面。

下一步,传播策划还应在保障传播价值立场公正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传播美 学效果机制的积极能动作用,赢得传播对象国受众更多的认可,切实增强传媒的 国际影响力。

国际传播力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云南传媒业的国际传播力 建设是国家软实力的有机组成,在服从国家层面整体布局的同时,还应从自身实 际出发,明确角色定位,发挥传统优势,不断开展创新实践并总结经验教训,主 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为做好与“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的文化交流提供有益 示范。只有思考力的增强与行动力的提高齐头并进,云南传媒业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主动融入和配合国家发展战略才不是一句空话。

作者:王林 第2篇:言者呈现与听者认同:武术国际传播的话语路径 话语权利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是国家权利在话语方面的延伸,它 不能离开国家母体而独立存在。历史和现实表明,话语权利的不断实现首先要求 言者提高自身综合实力,相应地它的文化亲和力就会随之得到提高。在各式各样 的文化交际环境中,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具有保证国家安全,建构中国国家形象 的意义。当今武术的国际传播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国际格局动荡不安及各国文化发展不平衡的时代环境中开展的,其国际传播不应该因为文化价值观的不同产 生的阻力放弃文化传播的努力,而需要在保留武术的文化价值取向的前提下进行 积极的文化交流。武术的国际传播应该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展示中国传统文化 一脉相承的生命力,传播武术核心理念的同时,注重保持武术文化的生命活力和 与创新力,从而为充实世界人民的精神生活贡献力量。本文将中国武术的国际传 播看作是言者与听者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所进行的言语行为,从话语的视域考察 武术在国际传播中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不仅能够扩大武术在当今时代的横向生存 空间,同时也能够纵向地促进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和文化软实力的大幅提升。

1武术传播中的言者与听者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显然存在着言者和听者双方的互动,二者在既定的 文化语境中进行相互解读和了解,只有言者和听者双方相互配合,克服由于文化 差异等原因造成的交际障碍时,文化交流才能顺利进行。言者的言语行为需要听 者的反应来证明二者交流的在场,同时言者传递的信息和意图也需要听者的分析 来决定其有用与否。武术的交流主要是指有着不同文化基因的人们在一定的语境 中进行的言语互动,它主要由作为传播一方的言者的主动地发出信息和作为受众 一方的听者的被动地信息鉴别两个环节构成。[1]武术的国际交流中,言者作为 武术信息发出者所传达的主旨和内容要经过听者的投以赞同或者否定等言语行 动来保证交流的顺利进行。[2]言者与听者所携带的文化基因相差甚远,听者极 易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信息的储备不足而产生理解困难和偏差,这就要求言者适当 变换言说方式;
言者与听者看待问题的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言者觉得容易理解 的文化信息在听者那里就很有可能不知所云,于是就产生了交流的障碍和沟通的 困难。武术在不同文化携带者之间的传播要求言者和听者相互理解,恰当处理二 者之间由于文化差异和思维不同而产生的交流障碍,弥补信息真空,从而保证交 流的顺利进行和良好传播效果的产生。武术国际传播的复杂性决定了言者或听者 为实现交流的目的必须经过言者呈现和听者认同的话语路径。

2武术国际传播的话语路径 2.1传统文化元素在武术传播中的言者呈现 武术的国际传播不能抛开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切实感悟和深刻 掌握,也不能不以向世界人民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对于武术国际传播 的言者(执行者)来说,不失时机地向国际友人传播武术技术和武术文化有着积 极的意义。武术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演进长河中的文化结晶,是以身证道(传统文化之道)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支系,它以包容万象的文化气度吸收了儒释 道兵法医等文化支系的精华,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文化集合体。武术自身所承 载的传统文化底蕴使它早已超过单一的搏杀技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而存在。武术 中的刚柔相济、武德至上和以身证道的修炼要求决定了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位 置,同时也使它和西方挑战人体极限的体育运动有着根本的区别。武术有杀人活 命的技击技术、和谐大同的武德内容、气韵生动的武术套路和成效显著的功法训 练,所有这些都是武术的独特之处,同时也是武术国际传播中的需要言者呈现的 传统文化元素。

第一,武术集中展示了阴阳互生互变的中国哲学理念,武术套路练习 中的动静结合、刚柔相济是中国哲学阴阳互变互生观念的体现。例如,少林武术 基于阴阳之道建立严密的技击体系,其套路和功法都追求有阴有阳,一招一式和 一举一动处处不离阴阳。[3]第二,武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象形思维的影响而体 现出物我不分的思维特征,例如猴拳等象形拳术就惟妙惟肖地将猴猿进食嘻戏的 动作融入拳术的攻防技击中。第三,武术追求演练和技击意境的美学思维也是其 国际传播的重要内容。武术演练追求一种再现技击意像的审美境界;
武术技击追 求一种乌托邦式的搏杀审美:武术从套路到技击都在传递一种唯美的艺术理想。

第四,武术遗传有我国地域文化的基因。南方擅拳和北方擅腿的技击风格受到地 域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影响颇大,因而武术的国际传播也应该针对生活在不同地理 环境中的人们传播不同的内容。第五,武术受到中国重视礼仪的传统文化氤氲, 有未曾习武先习德的要求,因而言者作为武术的国际传播者首先要温文尔雅,然 后才能传播武德文化。

2.2传统文化精神在武术传播中的听者认同 武术国际传播中的听者认同不等于听者认同了言者的文化,而文化认 同是对自身成长氤氲其中的文化的身份认知,这种认同和身份的固定张扬着该民 族和国家的传统文化的合理性存在。持有这种文化认同的人们有着相同的哲学观 点、一致的思维方式和处事规则,并且自觉地维系这种传统。而武术国际传播中 的听者认同只是听者的对于言者所传播文化的认可,同时这是一个复杂的工程。

武术的国际传播面对着有着不同文化认同的传播受众,他们有着差异甚远的处事 原则和文化观点,而帮助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内核是获得听者认同的关键之举。

在武术的国际传播和交流中,言者坚守中国传统文化认同至关重要,明白自己文 化的来历和它的归宿,自觉抵制它种异质文化倡导的腐朽价值观的侵蚀等。

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武术的国际传播应该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入手,建构听者产生对武术文化的认可和认同之路。不同文化携带者的听者 的文化认同各异,极易导致武术国际传播过程中产生障碍和困难,因而,武术国 际传播和交流中的听者不仅应该弘扬武术文化精神,也应该看到听者民族文化的 长处,积极主动地了解其文化的内涵和基本精神,唯有如此传播才能达到预期的 效果,交流才能获得成功,也才能美美与共、天下大同。[4]武术的国际传播和 交流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海外推广的有效方式,能够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帮助 建立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这依赖于武术国际传播中的言者借助武术以听者乐于 接受的方式生动地传播中国文化的道统,有效地得到交流中的听者的认同。

3结语 武术在不同文化携带者之间的传播要求言者和听者相互理解,恰当处 理二者之间由于文化差异和思维不同而产生的交流障碍,弥补信息真空,从而保 证交流的顺利进行和良好传播效果的产生。武术国际传播的复杂性决定了言者或 听者为实现交流的目的必须经过言者呈现和听者认同的话语路径。武术有杀人活 命的技击技术、和谐大同的武德内容、气韵生动的武术套路和成效显著的功法训 练,所有这些都是武术的独特之处,同时也是武术国际传播中的需要言者呈现的 传统文化元素。武术的国际传播面对着有着不同文化认同的传播受众,他们有着 差异甚远的处事原则和文化观点,而帮助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内核是获得听者认 同的关键之举。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武术的国际传播应该从中国传统文化的 基本理念入手,建构听者产生对武术文化的认可和认同之路。

作者:苏晓光 第3篇:全媒体时代中国国际传播战略布局反思 近几年,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上升,中国国际传播力成为国家和学术 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国际传播西强我弱的局面并没有改变。

近年来,中国政府实施“走出去”工程,加大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的战略布局和实施 力度,使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日益提升,但应该看到的是,由于对网络时代 的传播特点认识不足,依然用传统媒体时代的传播理念进行网络时代的全球传播, 虽然投入很大,但效果依然有限,值得反思。

一、忽视互联网时代的传播全球化特点,依然将中国媒体分为国际媒 体和国内媒体,重视中国国际媒体传播能力建设而轻视或忽略国内媒体的国际传 播作用中国媒体要产生世界影响力,因素很多,但其中最基础和最关键的因 素就是扩大中国媒体和国际受众的接触时间和接触空间。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快 媒体的全球布局,就是为了解决国际用户媒体接触这个基本问题。据资料介绍, 中国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的信号已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在全球各地落地入户,7 个国际频道已在全球171个国家和地区落地。[1]新华电视5个直属卫星台,一个 英文台和中文台的节目信号已经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5亿人口,并且在70 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入户。[2]可以看出,由政府主导,以国家主流媒体为主体, 以国家级的对外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为战略支点,以空间上的“占领”“覆 盖”为目标是中国政府国际传播战略布局的基本思路。但是,中国媒体境外布点 这种传统的媒体国际扩张模式,不但投资大,运行和维护费用高,而且容易受到 落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制约。

互联网技术为世界各国尤其是为后发国家及传播弱势国家提供了难 得的、快速便捷的、覆盖全球的国际传播平台,基于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全渠道、 全终端、融合式传播日益成为国际主流媒体进行国家传播的不二选择,国际主流 媒体无不通过建设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全球信息网,对全球受众进行全媒体、全方 位的立体覆盖。如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起世界最大的多媒体网,力图使其媒介 产品覆盖电视、电脑、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受众能接触、使用的所有媒体终端。可 以说,基于网络技术的国际传播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新领域,网络空间成为 各国争夺话语权的新战场。近年来,中国也积极拓展网络传播空间,如中央电视 台就成立了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构建起“一云多屏、全球传播”的新型传 播体系,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也创办了CNC6,就是依托新媒体平台, 打造随时、随地、随心收看的“CNC全球点播台”。应该说,中国国际传播的互联 网传播虽然进步很大,但依然落后于西方国家,我们在互联网传播上所占的时间、 空间和渠道还是很少的。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们在重视中国国际媒体传播 能力建设、拓宽国际传播空间的同时,依然延续着传统媒体时代的思维方式,人 为地将媒体分为对内和对外,轻视甚至忽略国内媒体的国际传播作用。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输的国家、民族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任何一个 中国境内媒体其实都是国际媒体。其一,在互联网时代,中国国内任何一个媒体 网站理论上都是国际互联网上的一个站点,国际媒体和一般普通访民可以通过互 联网直接进入国内任何一个媒体网站,内宣媒体实际上也是国际了解中国的新闻 源。可以说,互联网消解了传统媒体全球传播的技术限制和制度限制,也颠覆了 中国对外传播内外有别、重外轻内的基本原则,内宣媒体也是中国国际传播不可 分割的组成部分。其二,中国境内有大量的驻外机构、企业,有大量的境外记者,他们向国际发布的信息主要源于境内媒体,因此,内宣媒体就成了国际社会建构 中国形象的资料库。其三,互联网时代,境内内宣媒体都具有一定的国际传播的 能力。如山东电视国际频道(泰山电视台)覆盖东南亚地区及美国、加拿大、欧 洲、澳大利亚等国家,其开发的手机电视客户端面向全球的iPhone用户和安卓用 户。

二、忽视互联网时代的全球传播全民化、社会化的特点,依然重视传 统主流媒体国际传播的作用而轻视非官方网络社会媒体的拓展和利用 目前,中国的国际传播战略部署是争取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领域建设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传媒集团,以提高中国传媒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因此,中央一 级的主流媒体都在根据中央部署致力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以七大工程为主体,全面构建现代国际传播体系,这七大工程包括“整频率落地 工程、节目本土化制作机构、英语环球广播工程、华语环球广播工程、多语种环 球广播工程、新媒体业务建设、国际传播技术支撑系统建设等”。[3] 国家主流媒体在中国国际传播中一直起到主导性的作用,它为传播中 国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不能忽视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在目前的国际政治形势 下,由政府主导,依托国家主流媒体进行国际传播,其影响力受到多方面限制。

一方面,西方社会长期以来对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新闻制度具有强烈的优越感,认 为其主流媒体不管是私营媒体、公共媒体,甚至是国营媒体,都是独立的,不受 政府及政党的控制和影响,能发出客观公正的声音。这种“刻板印象”造成了对中 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由政府主导的新闻媒体抱有强烈的不信任感,有时甚至 对中国媒体所做的报道产生对抗性解读,再加上中国以往的国际传播往往过分重 视对自身的正面宣传,报喜不报忧,也一定程度疏远了国际受众。尤其重要的是, 随着社交媒体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通过社交媒体去浏览资讯, 导致西方受众对传统专业媒体依赖性下降。据Facebook有关数据显示,全球社交 媒体月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过20亿人次,其中一半是每月都使用Facebook,三分之 一则频繁使用腾讯QQ空间。[4]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年美国新闻业发 展状况报告》显示,64%的美国成年人每月访问社交网络Facebook,其中30%通 过Facebook获取新闻。有数据表明,“美国民众对于新闻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着 改变,对报纸和电视等传统媒体的需求也在相应发生着转移”,“近三分之一 (31%)的美国成年人已经抛弃了一家媒体(包括停止阅读一份纸质媒体,或不 再收看某一电视频道),其中男性、年长、收入较高的人群放弃专业媒体的比例 更高”。[5]在台湾,据调查有近90%的青少年经常访问社交网站。在手机用户中,超过84%的人经常使用社交网络,使用手机浏览网页、收发邮件、搜索的人数占 比在40%左右。[6]新闻业单向、机械的大众传播方式正在被人际传播方式所稀释, 被称作所谓“重新部落化”,网络社区化正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凸显出来。

数据表明,全球传播的活跃区域正在从传统媒体转向网络媒体尤其是 网络社交媒体,以传统媒体主导的全球传播格局和传播生态正在被颠覆,传统媒 体的主流地位和网络社会媒体的非主流地位正在发生着转换。媒体的非国家化、 非主流化显示了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一特点在 提醒我们,网络时代是全民传播的时代,仅仅以国家主流媒体为主体,以国家级 的对外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为战略支点,以空间上的“占领”“覆盖”为目 标的国际传播战略思路已经不适应媒介技术发展的现实和国际社会媒体接触转 变的现实。利用社交媒体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效果强、成本低等特点,积极鼓 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充分利用非官方的社会媒体进行国际传播,能 构建起官方媒体与社会媒体、官方主体与社会力量相互配合的多元化的立体传播 格局。

三、忽视互联网时代的国际传播开放性特点,重视中国国家媒体对外 传播渠道的延伸而轻视境外本土化传播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网络的开放性体现在传播对象的平等性和传播范围的广阔性上,近年 来,利用所在国已有的传播平台和渠道进行国际传播已成为国际传播界的新常态。

如美国驻华大使馆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互联网资源,构建了全媒体、多终端的对 华传播网络。其中“北京美国中心”豆瓣小站(BAC)就利用中国豆瓣网的网络特 色,依靠以艺术兴趣爱好组成的豆瓣小组间的相互交流,通过一系列线上线下活 动,为中国网民提供各类美国文化资源。优酷网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第一大视 频网站,也是美国大使馆充分利用的网络,他们在优酷网上投入大量的大使馆自 制视频,展示美国的政治魅力。此外,美国驻华大使馆还有对华官方网站、官方 新浪博客、美国大使馆微信等等。除美国之外,其他国际组织、外国驻中机构、 新闻媒体等都在利用中国境内的网络新媒体进行传播。截至2014年3月,仅在我 国新浪微博注册的驻华使馆及相关机构多达七十余个,这些驻华机构通过新浪微 博发布讯息、表达观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荷兰、西 班牙、澳大利亚、以色列、印度、泰国同时注册了多个新浪微博账号。[7]近年 来,西方国家在国际传播中呈现出两个趋势,一是基于互联网和通信技术,通过 合作、交换、并购等方式利用各国的新闻网络。如美联社通过与拉美国家强势媒 体集团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对接传输信号系统,构建起以美联社手机新闻为核心的、覆盖整个美洲的手机新闻传播网络。二是借数字化转型之机抢占海外新媒 体终端,并通过本土化的包装进行传播。除了渠道上充分利用海外资源,近年来 西方媒体也在信息采集系统采用本土化策略,招募世界各地本土化的特约记者、 自由撰稿人、新闻线人等加盟。如法新社在全球165个国家和地区非招聘全职摄 影报道员1000多人。[8] 中国的媒体也在利用境外的媒体平台传播中国,如中国新华新闻电视 网(CNC)并且在YouTube上开通了CNC新闻视频,在Facebook、Twitter上推广 CNCWorld的节目,但在整合本土化采编人才资源上我们还是相对保守。国际传 播虽然是面对全球的,但具体的传播面对的受众却是本土化的、区域性的,如果 善于利用境外已有的媒体平台和本土化的采编队伍,善于整合海外已有的传播资 源,不但能极大地减轻中国国际传播的人力、物力的投入,而且可以利用海外受 众熟悉的渠道、熟悉的报道方式和报道语言,增加文化的亲和力和海外受众对中 国媒体的亲切感和信任感,可以有效地规避西方国家的政策壁垒和法律限制,以 最小的成本,最具本土化的方式进入西方世界,并借助所在国的语言和媒体平台 进行有利于中国的议题设置,从而引导国际舆论,重塑中国的形象。

四、忽视了全球传播时代国际化伴随着区域化、地方化这一特点,过 于重视以我为主、自我宣传式的“灌输”,忽视了传播内容与海外受众的关联性和 接近性 长期以来,中国对外传播一直有一种传统的观点,要改变西强东弱的 国际传播格局,就应该扩大中国国际传播的媒介规模,扩大中国媒介与国际受众 的接触率和覆盖面,同时,应该准确无误地向国际社会传达中国的声音,塑造好 中国的媒介形象。前者上文已经进行了讨论,但如何传达中国的声音,传达什么 声音,如何塑造中国的形象,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却问题不少。

中国的国际传播一直没有摆脱被动辩解的弱者心态。长期以来,西方 媒体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经常以片面的甚至是不实之词抹黑中国,误导西方 受众,一些进行国际传播的媒体人认为,西方媒体的这种做法恰好“为中国媒体 的国际传播议程设置提供了一个准确的切入点”“中国媒体可以针对关于中国的 热点议题和长期存在的偏见,进行以展现事实为主的,软性手法辅助的内容安排”。

[9]但这些策略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默认了由西方媒体主导的议程设置。

我们知道,西方传媒以自身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为标准,通过对中国所发生的 事件进行选择性报道,从而为公众预设议题和议程。“如果媒介能够成功地锁定 对某个问题的关注,它们就可以借此设置议程。它们提供语境,这个语境决定了人们如何思考某个议题并评价其价值,媒介以此建构公众议程。”[10]西方媒体通 过议程设置,成功地吸引和左右了国际社会的注意力,并通过议程引导,将西方 媒体片面的视点、偏颇的观点转化成国际社会舆论,从而歪曲丑化中国。在这种 情况下,如果中国的国际传播一味地进行所谓的“对冲”式的辩解性的报道,必然 陷入西方媒体事先设计好的陷阱中,因为辩解本身只能强化国际受众对此议题的 关注程度,无意中扩大了西方媒体所设置的议题的传播广度和力度。因此,中国 国际媒体应该设置自己的议程和议题,才能不随着西方媒体的舞步起舞,才能把 握国际舆论的主导权。

其实,中国国际传播也在设置自己的议程和议题,但中国国际媒体在 国际传播时往往注重自我推介,要么是政策宣示,要么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 科技等发展形势的介绍,要么是中国文化的展示,这种议程和议题,其背后的理 论基础还是子弹论和灌输论,不论是内容还是报道方式,都忽视了海外受众的接 受心理。据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等西方受众更喜欢本地新闻,而对本国以外的国 际新闻态度冷淡。即使接触国际新闻,“国际受众的接触动机主要在于获得看待 国内和国际政治议题的新视角”。[11]因此,这种议程和议题的设置因远离海外受 众而让海外受众感到与己无关,同时还“加深西方对于其‘喉舌’的印象”,极大地 限制了中国国际传播的效果和影响。

近年来中国国际传播强调“讲好中国故事”,这是对以往不顾及海外受 众接受心理、接收方式而进行强制“灌输”的纠正,强调以国际社会习惯的话语体 系和表述方式介绍中国,对改善中国国际传播的弱势局面意义重大。但应该看到, 仅仅是报道方式上的变化并不足以改变国际受众对中国媒体的印象,并不能使他 们心悦诚服地接受中国媒体。因此,中国国际传播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也 必须讲好与海外受众相关的故事。

所谓讲好与他们相关的故事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讲好与他们相关的中 国故事,二是讲好与他们相关的国际故事,三是讲好中国关心的他们自己的故事。

大家知道,接近性或者贴近性是新闻之所以受到受众重视和欢迎的重要特性,接 近性包括地理上的接近、心理上的接近以及价值观和利益上的接近,就是说,中 国国际传播所传播的内容必须和海外受众建立起关联关系,让他们感觉到中国媒 体是在报道与他们息息相关的事情,因此,中国国际传播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时候, 重点要讲述与他们相关的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对他们的思想、价值和利益上 的影响。其次,要善于捕捉海外受众关注的国际问题中的热点和焦点,在报道国 际新闻中宣示我们的政策、主张,在讲述国际故事中渗透和展示中国的价值观。要真正引起国际受众对中国媒体的关注度,还必须重点讲好海外受众自己的故事, 因为他们自己的事情是他们最关注的事情,他们不仅想看到自己媒体如何报道, 也想知道国际媒体如何报道,尤其是国际媒体如何评论。因此,报道好他们的故 事,不但可以引起他们一般受众的注意,更能引起他们自己的媒体的重视,提高 中国媒体在当地媒体的转载率和转发率。中国的观点也会引发他们意见领袖的关 注和评论,这样,中国媒体的声音就会在当地引起多级传播,从而放大中国的声 音。

作者:田龙过 第4篇:新媒体时代新华社如何加强国际传播力建设 一、新华社国际传播力建设业务产品代表 当前,新华社正在着力加强国际传播力建设,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 充分融合,致力于把中国声音传播到世界,让世界听见中国声音。作为新华社加 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排头兵,以下的新闻业务是新华社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几个 代表作品。

新华网 新华网历经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打造成为一个真正的综合类信息网 站,是全球范围内颇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多语种网站。新华网每天通过不同语种 发稿多达1.5万条。依托新华社强大的新闻采集和播出能力,新华网在重大新闻 的首发和转载率方面均超越国内其他网络媒体,目前用户遍及200多个国家和地 区,桌面端日均页面浏览量超过1.2亿,移动端日均覆盖人群超过1.3亿。

新华08 中国金融信息网,简称新华08。随着公众对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提 升,新华社也特别研发了这个提供满足此类用户需求的平台。这是一个提供金融 类信息的平台,由新华社自主研发,以全球财经资讯、权威金融数据、专业行情 分析等优势,为用户提供覆盖金融领域的方方面面内容。其产品信息涵盖金融市 场的各个方面,包括外汇和货币、证券以及宏观经济等。该平台面世以来,凭借 其多个终端的产品业态,受到广大用户肯定。

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是新华社主办的跨国新闻电视台。该电 视网分为中文台和英语台。2010年7月,CNC英语台正式开播。目前CNC已通过 多种不同模式落地海外,每天24小时向海外受众播出全球重大新闻事件以及政治、 经济等多种类型的新闻节目。2016年1月,CNC在香港实现中文台和英语台双双 入户。目前,CNC节目信号已成功覆盖世界上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进入英美 等国的有线电视终端,在苹果手机、安卓手机等客户端都可以收看,覆盖面和影 响力不断扩大。

海外社交媒体平台 由于海外社交媒体风靡全球,西方的新闻通讯社代表美联社、路透社 等都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开通了官方账号,进一步扩张影响力,新华社也紧随 其后,于2013年底在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上开通了所属官方账号,并于 2015年3月统一账号名为NewChina,加入海外社交媒体界,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3个平台各有所侧重。Facebook注重与粉丝的日常互动,接收用户反馈;
Twitter 主要用于发布以文字加图片形式的硬新闻、短消息,外加推广新华社在其他海外 社交媒体平台的新闻节目链接;
Youtube着重对重大国际新闻事件的全程视频直 播,以及对优秀专题片的播放。目前,3个平台的关注者数量总和超过800万。

二、新华社国际传播力建设亮点 (一)向新型主流媒体集团方向发展 目前,新华社已由传统新闻产品生产向全媒体新闻业态拓展,由面向 媒体向直接面向终端受众拓展,朝以事业体制为主,带领社属企业、社办纸媒为 辅,逐步向市场竞争,多种运营方式的新型主流全媒体集团方向发展。

1.改革创新,打造融合报道平台 新华社于2014年底试运行了融合报道平台。此平台打破了各部门各干 各的历史格局,实现了各部门一体化的协同作战,进一步融合了传统报道与新媒 体报道。由过去的多头指挥转换为一体化指挥,把分散的、单一介质的新闻信息 生产升级为聚合式、全媒体加工,多渠道、多终端分发,围绕同一主题,生产加 工制作出能够满足纸质媒体、广电媒体和新兴媒体需要的全媒体新闻信息产品。

同时也打通了新闻信息生产的全流程,形成从线索收集、受众需求到新闻采集、 编辑加工,从信息发布、用户互动到市场反馈、效果评估的“传播一条龙”。2.加强视频、海外社交媒体等全媒体业态建设 2010年5月,新华社主办的CNC英语台正式向海内外受众播出每天24 小时不间断的新闻节目。目前,英语台已在海外70个国家和地区、国内10个省区 市落地入户。在英国拥有40%的收视家庭;
美国收视家庭600万户。同年7月,新 华社在CNC基础上建立了新华网络电视。该网站每天24小时滚动视频新闻,实时 更新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并不定时发布权威深度的专题报道。

新华社也加强了在海外社交媒体方面的传播力建设。于2015年3月在 YouTube、Facebook等社交媒体平台上统一官方账号NewChina,每天上传重要的 中国及国外的各类新闻,同时对世界关注的、中国参与的重点事件进行直播。于 同年9月3日在YouTube平台上全程实况直播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当天便收获了超过23万的浏览量。同年发生的“东 方之星”客轮翻沉事件报道中,美国主流媒体《华尔街日报》在其官网上转载了 NewChina在社交媒体上推出的系列救援图片。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 新华社制作的“透视中国”三集英语视频短片,在网络和新媒体上总浏览量超过 4500万次,路透社、德国之声等专门播发报道给予正面评价,取得良好的传播效 果。

(二)依托海外分社布局,前移阵地 目前,新华社在海外拥有180个分社,辐射全球各个区域,新闻信息 触角进一步延伸。只有把阵地前移,听到受众需要什么新闻的呼声,更好地与受 众进行交流,并利用好受众的主动性,才能有的放矢,生产出受众需要的新闻产 品。

1.采编前移 新华社进一步强化海外编辑部前沿指挥部和策划部功能,完善新闻信 息采集网络建设。在新闻资源丰富的地区投入更多力量,通过扩大本土化采集队 伍,建立以兼职信息员为主体的新闻信息采集点,配备即时移动传输装备,形成 区域全覆盖的现代化采集网络,提升新闻信息采集能力。赋予驻外总分社一定的 独立能力,实现总分社加工平台本土制作、发布及推广。同时加快了推进驻外分 社职能转变,在继续开展国际报道的同时,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传播中国声音、 加强中国报道上。2.营销前移 新华社驻外分社以重点国家、重点区域为突破口,加大了新闻信息产 品推介力度。逐步健全了以驻外总分社为中心的属地营销管理体系。经过总社授 权,驻外总分社根据当地实际,通过市场化手段自主开展营销。构建多元化营销 模式,以多媒体融合产品为重点,大力开拓海外主流用户市场,实现了各类新闻 信息产品在每个国家至少有一个主流媒体用户和一个主要社会机构用户。如以 “一带一路”为核心,通过筹办“丝绸之路高峰媒体论坛会”,“21世纪海上丝绸之 路经济论坛会”等社交活动,助力主流媒体主流机构落地。

3.终端前移 在新媒体时代下,新华社不仅持续推进报刊、电视台、图片库等终端 的前移,还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大力推进了新兴媒体的终端前移。如进一步增强 “新华08”影响力,积极抢占海外金融信息市场;
巩固了纽约、伦敦等8个金融信 息采集点建设及与世界各大交易所的合作;
与德意志交易所共建德国财经网并深 化合作。“新华08”英文版继续向海外市场拓展,推出英、日、韩文版《中国经济 信息》电子杂志的手机和iPad客户端。又如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在海外实现更大 范围落地。英语台于2016年1月起登录香港nowTV(频道370),不断完善CNC 应有的世界性播出平台架构。

(三)加强与国际机构的合作,扩大国际影响力 新华社除了依托驻外分社的辐射能力,也合理借助国家通讯社的地位, 开展与国际上其他影响力大的机构和媒体的交流合作,同时提升了自己的国际影 响力。

1.发起世界媒体峰会 首届世界媒体峰会由新华社发起,于2009年10月在北京举行,目前已 举办三届。这一媒体盛会被誉为媒体届的奥运会。目前,峰会主席团拥有15家成 员机构,其中包括来自世界极具代表性的新闻通讯社如美联社、路透社,闻名全 球的广播电视集团、互联网集团等媒体机构。

2013年,世界媒体峰会主席团设立了全球新闻奖,并就世界媒体如何 进行合作、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媒体与国家的协作关系等议题进行广泛地 交流和探讨,对世界媒体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加强了各国媒体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对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建议。

2.加强与联合国机构的合作 截至2012年底,新华社已与包括联合国总部在内的18家联合国机构建 立了合作关系,并与8个联合国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如下表) 通过与联合国所属机构开展以上一系列的合作和公益活动,展示了新 华社勇于承担公益使命的负责任大国媒体的形象,有助于新华社在国际社会中提 升美誉度和公信力,最终也为提升中国国际传播力、增强国际话语权做出贡献。

三、当前阶段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一)生产内容同质化 新华社当前正走在传统媒体向新媒体逐渐融合的摸索道路上,拥有如 上文所述的若干个终端,其中包含传统媒体当中的报刊、电视,也包括新媒体中 的网站、网络电视、手机客户端等。这样一来,对同一个新闻事件的报道很容易 出现内容同质化。内容同质化的后果就是新闻产能的浪费和受众的审美疲劳。长 此以往,只会影响到新华社传播力的发展。如何把差异化做出来,对新媒体是一 个巨大的挑战。为了避免内容同质化,不同终端的内容生产者应保持高度的个性 化,从各自终端的角度出发,寻找受众的特点和需求,保证各个终端生产出来的 内容都有各自独到的见解。同时,提高报道质量和水平,创新报道思路,对避免 内容同质化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营销模式不健全 当前,新华社在向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虽然做到了阵地前移,把营 销模式前移到直接面向受众的终端,加强了美国、欧洲地区户外屏媒的设立,也 正式推出了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英语台的手机客户端等举措,进一步了解受众的 需求,但是这还处在摸索阶段。正因为各部门的新媒体建设都处于刚起步、各自 为战的状态,造成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重复投入,甚至出现了把传统媒体生产的 内容原封不动放到新媒体上的现象。因此,新华社在未来应利用好营销总平台, 整合营销线路,坚持新闻产品营销统一出口、统一管理、统一协议,规范新闻产 品营销体系,从而形成一个强大的品牌投入到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去。

作者:谢锷第5篇:推动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 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基本内涵,为新形势下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遵循。推动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特别是 推动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 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2015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由国际儒联主办、北京外国语大 学参与协办的“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时指出:“孔子创立的儒 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 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①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 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 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 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我们要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世界各国优 秀文化一道造福人类,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时代价值的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

一、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 儒家学说初步形成于中国春秋时期,后经孟子、荀子等若干代人的持 续努力得以日臻成熟。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学文化,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和主干,对中国历史发展和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儒家学说后又陆续传到亚洲、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并与当地文化相融合,成为 世界文明的一个重要源流和组成部分,对全球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 献。

在亚洲,儒学文化与汉字文化对周边国家和地区影响深远,形成了特 有的“儒学文化圈”。汉唐以后,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华文化传入日本,譬如程朱理 学与陆王心学在日本的传播,形成了日本的朱子学、阳明学。日本的文字、建筑 等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现在我国难觅身影的十字亭,在日本还有完好的保存。在 韩国,影响最大的是中华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和明清以后的实学思想,如果人 们不知道李退溪、曹南冥、李栗谷、洪大容、丁若镛等人是韩国哲学家,仅看他 们的著作难以判断作者的国籍。而中国文化中的礼教内容,很多在中国早已失传, 在韩国还保留得相当完整。因此,韩国被西方国家称为是儒教国家的活化石。此外,中华文化对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如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和地区 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郑和七下西洋更是加深了这种影响。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认的 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在西方,中华传统文化在明清之际,通过西方耶稣会士传播到了欧洲 一些国家。中华传统文化对法国的影响最大,法国成为当时欧洲中国文化热的中 心。从17世纪开始,中国的一些儒家经典如《论语》、《大学》等,就通过法国 传到了欧洲其他国家。法国十七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很少有不受中国文化影响的。

如笛卡尔、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霍尔巴赫,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推 崇程度,让我们现在都感到震惊。伏尔泰就在礼拜堂里供奉着孔子的画像,把孔 子奉为人类道德的楷模。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直 到费尔巴哈以及大文豪歌德等人都研究过中国哲学,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过中华文 化的影响。如莱布尼茨就认为,正是中国的发现,才使欧洲人从宗教的迷惘中觉 醒过来。这种影响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法国的启蒙运动,影响了德国的辩证法 思想。

二、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2000多年来,孔子始终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从封建社 会被尊称为“孔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等,再到改革开放后重新 受到审视和尊重,以及当今遍布全球的400中余所孔子学院和海外“汉语热”,充 分体现了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展示出以儒学为核心的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时代价值。

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中华传统文化中包 含着许多人类共同遵循的普遍性生存智慧,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 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这些思想家思考和表达了人类 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 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解决当代世界各种问题的重要启示。

例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都 是爱国的观念;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家有千金,不如薄技在身”,这些都是讲劳动、奋斗、创造;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来居上”,这都是讲革新、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