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方案 > 活动方案 > 【略论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基本特征】

【略论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基本特征】

来源:活动方案 时间:2019-11-16 08:14:14 点击:

略论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基本特征

略论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基本特征 一、邓小平教育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文化大革命”后期,我国的工业、农业经济状况处于崩溃的边缘,矛 盾错综复杂。当时,由于周恩来同志病重,邓小平临危受命,主持全面工作,开 始在各条战线多方位地拨乱反正。他以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看到了振兴中华 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和人才,而“文化大革命”耽误了人才的培养。他意识到,“我 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1]34。他把教 育提高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把教育当做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

1977年9月,他刚刚恢复工作就自告奋勇抓教育,他说:“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 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 一句空话。”[1]68“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 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1]40 因此,“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 分子的错误思想”[1]41。1985年,面对经济发展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他强调 指出,“中央提出的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 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 [2]。邓小平在教育理论中全面正确地总结教育事业的得失成败,为开创新时 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时代性, 首先在于它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形成的,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是在特殊的历 史时期做出特殊贡献的思想体系。其次,该理论的时代特征还突出表现在它的现 实指导意义和对未来的深远影响上。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伟大的实践需要 伟大的理论。”[3] 二、邓小平教育理论具有稳健的继承性 邓小平教育理论吸收了无产阶级政党领袖及理论家的思想精华,并结 合当代中国的实际,总结出规律性的结论,是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它是马列主 义教育理论、毛泽东教育思想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突破,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教育 理论的新境界。例如,在教育的培养目标上,马克思开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 论;
毛泽东同志指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邓小平同志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了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4]28的新人的 目标。这个目标从根本上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对人才素质提出的要求。首先,邓小平对我国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模式做了精心的设 计,他结合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新特点,把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具体化为“有 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四有”新人,这是对毛泽东培养德、智、体 全面发展的劳动者的教育目标的完善和补充。其次,“四有”新人的标准,体现了 邓小平对学校培养目标的明确规定,也蕴涵着他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邓小平 教育理论的继承性特征不仅体现在纵向上的继承前人,而且体现在它对自身的完 善和发展上。例如,关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中 包括科学”[5]。邓小平同志在1988年9月5日发表谈话,“马克思说过,科学技 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的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35。

12日,他又重申了这一观点:“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 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4]120 三、邓小平教育理论具有丰富的实践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教育理论不是坐在书斋里建构的 从概念到概念的空中楼阁,而是通过扎扎实实的调查研究,深深扎根于实践,并 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完善的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平善于从中国教育的实际出发,直接回答 中国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如十年浩劫后,根据中国人才严重缺乏的实际,1977 年8月,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明确表示要恢复高考,“从高中直接招 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1]55。这一符合中国实际 的重要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学习科学文化的热情,深得人心。邓小平教 育理论不仅立足于当代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而且还借鉴了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 但又不照搬西方模式,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

四、邓小平教育理论具有坚定的方向性 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方向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现在教育方面,是由文盲半文 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比较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 历史阶段。这是邓小平教育理论诞生的基石和依据。它决定了发展我国教育事业 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制定教育方针、路线、政策,服从和服务于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是我国教育事业现在及将来的发展只能沿着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方向前进,这一点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毫不动摇。

五、邓小平教育理论具有敏锐的前瞻性邓小平教育理论以高屋建瓴之势,提出了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 地位的思想,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供[KG)]了精神动力。粉碎“四人帮”后, 邓小平同志从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高度,以战略眼光提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问 题。1977年8月8日,他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 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1]48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教育改革思想。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同志在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时,进一步明确提出“教育要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4]274的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这个题词 的深刻理论内涵和指导意义,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而随着中国教育 改革的深入发展,其深远的意义才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强 调了教育要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四个现代化服务;
教育要面向世界,强调了教育 的开放性,教育要瞄准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要大胆吸收国外先进文明成果;
教 育要面向未来,强调了教育要着眼于未来,培养21世纪需要的人才,要有超前意 识和预见性。目前,“三个面向”已成为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和战略方针。1985年他又指出,“我们多次说过,我国的经济,到建国一百周年 时,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这样说,根据之一,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 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 各类人才。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 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 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4]275。邓小平教育理论是从经济、 社会、科学、道德等全局角度确立的大教育观。

六、邓小平教育理论具有严谨的科学性 如上所述,邓小平教育理论严格地把当代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的国情作为立论的依据,继承和发扬了马列主义的教育理 论和毛泽东教育思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为教育 事业的前途和发展指明了方向。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和逻辑上的严谨性还体 现在它是全面完整地总结教育改革经验得失的“集大成者”。它内容丰富,博大精 深,涵盖了教育的发展地位、战略指导方针、办学方向、教育体制、教育结构、 教育投入和教育教学质量等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既有关于重视教育战略地位、 发挥教育重要作用的宏观指导,又有关于学制、职称、师资、教材等具体的建议 和主张。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战线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出台,如《关 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育法》等等,以及教育改革取得的成就,都是在邓小平教育理论这一科学的理论体系指导下取得的。

作者:贾淑云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