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为接收 学校正式教育之始,也是学生成人成才... 民国政府关注小学科学教育,制定出许多教育政策。这些政策虽有缺 点和不足,但它们是我国探索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这些科 学教育政策的内容、特点及效果,对当前小学科学教育有积极启示。
小学教育为接收学校正式教育之始,也是学生成人成才的第一步。民 国时期小学分为初等小学和高等小学,受小学生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的限制,小 学阶段科学教育所授知识比较浅显,初等小学只学习简单算术,高等小学才增加 理科或常识课。为发展近代教育,特别是科学教育,民国政府颁布了许多教育政 策,对今天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民国时期小学科学教育政策概述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社会各个 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实现国家强盛,振兴经济、发展实业,社会需要大量 科技人才。许多爱国人士提倡科学救国和教育救国,引进西方教育模式,重视科 学教育。民国初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国民学校令》,规定小学教育宗旨“以注 重儿童身心之发育,施以适当之陶冶,并授以国民道德之基础及国民生活所必须 之普通知识技能”。
这里所说的“普通知识技能”即指运用简单的科学知识的能力,如了解 物理、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略知动植物及自然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注重 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等。
为发展实业,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型知识分子,民国初年,政府颁 布“壬子癸丑学制”,以发展社会经济的社会实业为中心,学制七年,分初等小学 和高等小学,主要科学课程有算术、理科、地理、农业、手工等,“学制中的专 业和课程的设置是以生产发展为重要目的的,因此要多设科学课程而不设经史课 程。”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科学启蒙和西方教育思想的传入,特别是杜威、孟 禄等美国着名教育家来华讲学与演讲等因素影响,中华教育界人士在总结本国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仿照欧美教育制度,于1922 年颁布了《学制系统草案》,即“壬 戌学制”,规定小学修业年限由七年改为六年,把原来学制中的“理科”改为“自然”, 科学课程有“算术、地理、卫 生、自 然、园 艺、工 用 艺 术、形 象 艺 术等” 科学课程的科目、知识范围、所占比重均有增加。这一学制体现了新 时期政治、经济形势对教育的新要求,特别是对科学教育的新要求,即社会需要 大量的知识更广泛的科技人才。
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随后对学制做了新的更改,1928 年通过 了《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也就是“戊辰学制”,特别注重科学教育。
随着“训政时期”到来,1929 年公布了“三民主义教育宗旨”,1931 年 通过了《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对小学科学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注重自然科 学之教授,以养成儿童爱好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兴趣,及破除对于自然 现象一切的迷信。” 制系统都没有大的改变,对小学生的科学课程发展依旧很重视,并多 次修订小学课程标准,如1932 年的《小学课程标准总纲》,1936 年的《修正小 学课程标准》,等等。
民国时期小学科学教育政策分析民国时期科学教育政策形成一个较 大的教育政策体系,有其自身特点,为促进科学教育更好发展,还制定了许多保 障措施,时人对当时的科学教育政策有褒有贬,不过都是为了促进本国科学教育 起见。整体来说,民国时期的科学教育水平不是很高,但其科学教育政策的内容、 特点和效果却值得分析借鉴。
政策内容分析科学教育课程目标与内容政策分析 科学教育质量的好 坏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是科学课程的教育目标,目标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教学质量 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民国初年即制定相关科学教育目标的政策,如 1912 年《小学校则及 课程表》把科学教育目标与人生、社会、自然等现实联系起来,把科学素质的培 养反映在各科的课程教育目标上,颇具启发性,对新兴的科学教育有重要的规范 指导意义。
小学算术科目标是“使儿童熟习日常之计 算,增 长 生 活 必 须 之 知 识,兼 使 思 虑 精确”。小学理科教育目标是“使儿童略知天然物及自然现象,领悟其中相互 关系及对于人生之关系,兼使练习观察,养成爱自然之心”。
1929 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对自然科的目标 是: “ 启发进求理解自然的基本知识,并养成对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和实验精 神。增进利用自然以解决物质和精神生活问题的智能。
物质生活问题: 如个人身体的卫生,以及衣、食、住、行等民生需要 的满足。精神生活问题: 如迷信的破除,正当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的培育等。培养 欣赏自然,爱护自然的兴趣和理想。” 对小学生的科学素质的培养及解除封建迷信有重要指导作用。
科学课程的内容是学生每天要学习的知识,这些知识应在学生的接受 能力之内。如民国初年的《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规定数学科应教授的内容: “初 等小学校首宜授十数以内之数法、书法及加减乘除,渐及于百数以内,更进至通 常之加减乘除,并授以小数之读法、书法及简易之加减乘除,兼授本国度量衡币 制之要略。高等小学校首宜就前项扩充之,渐进授以整数、小数、诸等数、分数、 百 分 数、比 例,并 得 酌 授 日 用 簿 记 之 要略。” 初等小学及以下仅授数学、手工、画图等,没有理科。高等小学才开 设理科课程,课程内容“授以习见之植物、动物、矿物及自然现象,使知重要之 名称、形状、效用、发育及其相互关系,与对于人生之关系;
进授物理化学上之 重要现象,元素与化合物之性质,简易器械之构造作用,人身生理卫生之大要。” 1922 年“壬戌学制”颁布后,对“壬子癸丑学制”的科学课程内容有所 改变,将“理科”改为“自然”,地理、生理卫生并入社会科,初等小学开始增加自 然科与社会科。这一改变扩大了小学生的科学知识范围,科学课程教学时间占小 学总教学时间的 44%。
科教设备与师资政策分析 民国政府认识到科学实验设备与仪器是完 成科学教育、保障教学质量的必须之物品: “教育部鉴于自然科学教学之成绩与实 验之关系极为密切,而有关于其自然科学之设备至大。” 人认为科学教育“求得其道厥惟教授器械是赖。有教授器械则事事物 物均可征诸实际,而学生所获之智识自然正确明了;有教授器械则口谈手演咸得有所凭借,而教师所发之谈自然兴会淋漓。” 民国政府颁布的《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规定,所有的科学实验设 备与仪器“须与儿童生活相接近,尤宜注意与课程训育联络。”在购买、使用和存 放时“应多采用科学方法,并须具备清洁、整齐、经济三要件。”各级学校“于可 能范围内,应多购儿童读物,理科仪器,及设置学校园,增加儿童实习的机会, 并图教授和实物之联络。” 改革科学课程,把科学课程设为小学考试课程 要提高小学生的科学 素养和成绩,就要改变科学课程在学生、家长、老师心目中地位,现阶段小学主 要课程为语、数、外三科,其它课程处于不受关注的地位,因此把科学课程设为 小学必考课程,将有助于引起学生、家长、老师的关注,使学生更加细心地学习, 老师更加细心地教授。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