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中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一、中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同点 中、德两国虽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细节方面存在各 种各样的差异,但是从它的宏观方面看,还是存在着很多相 同点. 1.政治性、阶级性 两个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不管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 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为了稳定其政权统治,是国实现意识形态 的手段.横向对比两个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内容 上,两者都对国家目标、国家任务有很好的体现,也都是为 国家目标和国家任务在服务.不管是我国的“四有新人”建 设,还是德国的自由公民培养,都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鲜明 的阶级性. 2.道德教育是主题 统治阶级为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需要通过道德教育来 向公民灌输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将道德意识转化为公民 的道德品质,进而服务于统治阶级.两国高校在道德教育方 面都提出:学生只有具备高尚的品德素质,才可以适应目前 社会进步发展所需要的基本道德修养.因此,社会稳定和进 步的前提是道德教育. 3.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不管是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是 德国的公民教育都有了新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心理教育逐渐得到教育者的重视.在经济、政治发展迅速的今天,广 大青少年在面对许多社会情况和人际关系的问题时,会出现 很多心理方面的困惑,这极大地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 进程.因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 核心问题,也只有将心理教育融合进思想政治教育中,才能 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4.都重视校园生活的辅助性教育 中、德两国都注重鼓励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去增强他 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学生通过参加社团 活动、支教活动、义务劳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活动,不但丰 富了
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而且对大学生政治素养的提高,人 格健全的培养意义深远. 二、德国高校的意识形态
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 示 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理 论体系,为了能更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被学生所接纳,我们 应该取长补短,吸取国外在这方面做得好的经验,从而使这 套体系更加完善. 1.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加强隐性教育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高校对传统的灌输式教 育进行了改革,但效果并不是特别突出.对此,我们理应借鉴 德国的有益经验,在开展意识形态的过程中应多采用隐性渗 透的方法,运用多样的形式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求和目标渗透到他们的生活、
学习中,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 教育.除此,还要注重社会和家庭的隐性教育,目前我们社 会上所提倡的“正能量”就是很好的隐性教育,它引导人们 拥有积极地人生态度,鼓励人们正确的面对困难,并克服困 难.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是我 国的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却比较缺失,大多数的家长过多 的依赖学校的教育,重视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却忽视了孩子们 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家长的这种倾向也是我们思想政治教 育弱化的一个原因. 2.加强各专业课老师的思想道德建设,使他们重视对学 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德国,教师自身的政治信仰被强调 为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德国学者埃尔文认为,只有当全体 教师从思想上接受了民主准则,教育才是有效的.我国高校, 学科明确,理工科老师很少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 有甚者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这在我国很多理工科院 校中表现突出,这极大的阻碍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 步.所以,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使他们重视对学 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言传身教,逐步渗透到学生的思想 意识中,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3.加强信仰教育 德国通过对公民进行自由、民主理念的灌输以及宗教的 教育,促进了民族的发展.我国应借鉴这点,加强对大学生进 行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使大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同时铭记社会主义荣辱观.用简 单易懂的方法讲解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将理论生活化、 现代化,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才能内化为他们的信仰,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4.重视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建立,以更好的融入到社会 生活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重视统一价值观的培养,可是 却缺乏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在经济政治多元化的今天, 统一的世界观、价值观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思想活跃的青年学 生们的需要,此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更加注重对学生独立人 格的培养.从另个角度来说,以整体价值作为一个尺度,就 容易出现个性被压抑的情况.人的发展是最根本的、最基础 的,社会价值一定要包括
个人价值的多样化.所以,我国高 校的
思想政治教育除了重视培养
学生的品德,还要增强学生 独立人格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