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面子理论;
课堂互动;
分组教学 大学英语课堂的师生互动课堂气氛对英语学习有着重 要的作用。近几十年来,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大学英语课 堂已转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这就涉及到让师生互 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上的问题。目前,许多学者在课堂 互动上都做了大量的研究,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的话 语,学生参与程度,话轮转换,话题发展等因素上。(Allright, 1980;
Malamah-Thomas, 1987;
Allright & Bailey, 1991;
Ellis, 1994;
Tsui, 1995)。其实情感因素也对课堂互动产 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把面子理论和分组教学结合起来探 讨促进外语课堂互动的一些策略,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满 足学生对积极面子的需求。
一、 理论背景 面子理论及威胁面子行为 Brown 和Levinson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语 用学和社会语言学界影响深远的面子理论。他们认为“面子”就是个人在社会上挣得的“个人形象”。“面子”可以被损 害、保全、威胁。面子可以分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积极 面子指的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喜爱、欣赏;
消极面子指 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行为不受别人的干涉,阻碍。
Brown 和Levinson(何兆熊,2000)认为对面子威胁行为 大小的估算包含三个因素:
社会距离、相对权势和强加程 度。社会距离指交际参与者双方存在一定的距离,双方都感 觉得到。相对权势指交际参与者双方存在权势即社会地位的 差异,双方也能意识到并且尊重这种差异。强加程度指在特 定的文化中言语行为本身所固有的强加级别。
课堂互动与二语习得 二语习得的众多研究表明了课堂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Allwright 认为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必须与互动相结合才能为 语言习得创造条件。课堂互动发生于学生和教师之间以及不 同的学生个体之间,其主导形式为师生间的教师提问、学生 回答、教师反馈即IRF(initiation, response, feedback)。
研究和观察都表明课堂上师生间互动越好,课堂气氛越活跃, 二语习得的成就越高。
二、基于面子理论以分组教学的方式进行大学英语 课堂上的面子维护 1. 从社会距离上进行面子维护 中国的传统教育奉行“师道尊严”“尊敬师长”,强调 学生对教师礼貌与尊敬,这无疑就让师生之间产生了社会距离。项茂英(2004)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一文 中对师生关系进行了调查。75.4%的教师认为自己与学生接 触交流的时间不多,接近93%的学生认为外语教师课外与自 己的接触交流不多。因此师生交流的缺乏就导致了外语课堂 上师生的社会距离加大。
2. 从相对权势上进行面子维护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讲话占绝对优势,教师以长辈身份出 现。尽管现在的外语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但教师话语在英 语课堂上仍占很大比例。师生对话中教师话轮平均长度要远 远大于学生,教师有权通过点名,手势等手段选定下一个话 轮说话者。教师也可以决定学生话轮的主题及长度。此外各 小组内成员之间也存在相对权势,词汇量大的,英语基础好 的掌握着更大的发言权。权势关系在交际中是相对稳定的, 同时也随着交际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 存有权势差。
3. 从强加程度上进行面子维护 由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以促进师生互动。第一, 教师的提问可以针对小组,不让成员在无准备的情况下回答 问题造成学生丢 “面子”的局面,如“which group would like to tell ……”;
第二,郝义侠在2006年的调查表明, 在接受调查的五位教师中有三位在71%-93%的情况下使用命 令式直接提问,从而威胁了学生的面子,命令式提问较少的 两位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较成功,课堂气氛较好,因此教师在提问时最好采取礼貌策略;
第三,教师在学生或小组回答问 题后,应尽量给予学生表扬,以维护他们的积极面子,在学 生确实不能回答问题时可采取引导或让小组其他成员替他 回答;
在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不能直接给予否定,应用间 接语言策略。如“His pronunciation is perfect, but … …”这样减少面子威胁程度。
三、结语 总之,以面子理论为基础,用分组教学促进外语课 堂互动,调动课堂气氛在外语学习中十分重要。教师只有减 少师生之间的社会距离,权势差,降低强加程度才能与学生 建立起真正平等的关系,分组教学这一方式也不失为建立这 种关系提供了一个不错的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Allwright, R.L. Discourse Analysis in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M]. Newburg House,1980 [2]Brown, P. and S. Levinsion.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s Usages [M]. Cambridge: cup, 1987. [3] 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4] Malamah-Thomas, A. Classroom Interaction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