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方案 > 规划方案 >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程经济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_工程经济课程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程经济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_工程经济课程

来源:规划方案 时间:2019-11-04 08:01:42 点击: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程经济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程经济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解决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核心就是高等教育的改革。我国将建设现代职 业教育体系,并对高等教育结构实施调整。当前教育部确定了高等教育的改革方 向即在现有的1200所高等学校中,对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尤其是1999年大学 扩招后“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此次改革的目标主要是通过院校的转型培养适 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创新能力,且能胜任一线技术应用和技术 开发的应用型人才,结束人才的培养与市场不对接的扭曲局面。因此,对转型的 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诸多需调整的内 容中,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尤为重要。课程考核方式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是检查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尺度,也是检测教学质量、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途径。

课程考核方式应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计划及课程的性质等相符,体现考核 评价的导向性;
与大部分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相匹配,体现因材施教的特色性。

本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基础,探讨工程经济学的考核方式改革。

1.工程经济学课程特点分析 工程经济学是工程管理专业经济平台的核心课程,是许多院校土木工程类 专业的必修课,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提高工程实践素质的重要载体。在当前不 断发展的建设市场需要掌握一定法律、经济、技术与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深入了解建设项目工程技术和经济效果之间的联 系;
熟悉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方案选择的基本原理、方法,掌握工程技术、经济与 管理工作中的经济分析与评价方法,从而具备工程经济分析和投资决策的基本能 力和基本素养,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此课程是工程、技术、经济的结合 体,具有综合性、实践性与应用性的特点。

2.当前考核方式弊端 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即以职业为导向,不但掌握专业的 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且具备相关行业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因此,制定实践能力、 创新意识的评价体系尤为重要。当前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比较深入, 可是考核方式的研究相对滞后。已有的考核方式虽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了解 和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但不能真正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严重阻碍了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工程经济学课程考核方式存在如下问题:2.1 考核形式缺乏多样化 课程考核主要采用卷面考试,简单地通过一次期末测试来评估学生对专业 知识的掌握情况。该考核形式的优点是教师评价学生的工作量小,操作简单,尤 其是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对试卷进行规范化的阅卷管理与日后的试卷检查的条件 下,卷面考试成为广大教师最理想的考核方式。由于缺乏非卷面考试的规范管理, 在检查时,往往主观性强,导致非卷面考核的方式受到相应的批评。因此教学管 理制度应与时俱进,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吻合。虽然许多院校对考核方式 进行了一些调整,如増加期中考试的测验和将出勤、作业作为考核的部分,但是, 仍然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基本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全方位地评价学生。

2.2 考核目的不清晰 由于缺乏升学压力,一些学生以顺利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为目的,课程考 试的通过与否是他们能否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的关键。某些高校将期末考试的通 过率作为教师效果的反馈和衡量教学质量的指标之一。通过率低于规定的标准, 任课教师向教务处写书面的教学反思,甚至重新组织考试。另外,以学生评教作 为教师课时津贴的重要依据,当前教考合一的形式容易影响学生评教的客观公正 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过分注重基本概念的记忆,缺乏知识的扩展,不重视 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考核以学生通过率为目标。

2.3 考核内容结构不合理 考核内容结构不合理的突出问题就是太强调细节,不注重基本理论与实践 的结合。工程经济学属于工程技术、管理、经济相互交叉的综合性与应用性学科, 包括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计算公式多,特别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不适合卷 面考试(如可行性研究、财务评价、资金时间价值的电算化),但有利于创新能 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考试范围覆盖有限,基本知识比例过大,缺少或没有 基本理论与工程行业或生活相结合的题型,导致不重视基本理论的全面深入理解, 仅根据教师的“重点”选择地学习。这与课程的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是相违背的, 也不利于培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2.4 考核过分偏重知识的记忆 考试内容太注重知识的记忆,在期末临时强迫性记忆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等就能通过考试,影响了学生不注意平时知识的掌握和积累,不能独立完成课程 作业,甚至经常性逃课。另外,影响考试秩序,如考前在课桌上写基本公式或携 带纸条等作弊。学生虽然通过了这样的考试,记忆的是一些琐碎的概念,但并没 有深入理解基本理论,不能对各知识点建立联系,缺少对课程体系的掌握,“高 分,低能”的现象与这种考核方式存在一定的联系。这也是当前国内高校培养的 毕业生不能有效地与市场对接的原因之一。

3.考核方式改革的必要性 当前考核形式的弊端严重影响了优良学风的形成与教育质量的提高,不利 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发展,导致学生缺乏对知识追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利 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改变 传统观念,改革工程经济学课程考核方式,建立起与时俱进的创新型、应用型人 才培养的课程考核体系。科学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应贯穿于工程经济学教学的全 过程,及时反馈教与学的信息,便于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激励 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提高教师教学工作能力和教育质量,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目标的实现。

4.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原则 4.1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课程考核方式以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各院校应根据自身的目标定 位来对课程的考核形式进行改革。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类型为三种即职 业技术型、应用型和研究型。作为应用型的本科院校,其主要的目标是培养应用 型人才,强调应用性,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应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 人才支撑,立足本地的经济发展;
突出行业性,紧紧围绕以职业和行业的发展为 导向,各专业的课程体系应根据行业的发展步伐不断地调整以强化学生毕业后适 应社会的能力;
提高实践性,课程的设置处理好理论和实践的比例,培养学生的 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工程经济学课程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主要的核心课程 之一,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主要元素。因此工程经济学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要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开展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突出课程考核内容的应用性、 行业性及实践性。

4.2 强调考核的客观公正性、过程控制性及反馈性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包括了作业、出勤、课程论文与课程设计、小组讨论与 PPT汇报,卷面考试等。在这些考核方式中存在主观性较强的问题,很可能影响 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注意考核过程的及时记录和保存,以备后期的查询。考 核的过程控制是为了促使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和考核,避免传统一次期末考试学 生临时突击,甚至作弊等不良风气。另外,中间过程的控制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 学习情况,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教学效果,便于教学工作的调整,保证学生真 正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5.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程经济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5.1 考核形式的多样化 平时章节作业(10分)、出勤与课堂表现(10分)、课程论文与课程设计 (20分)、PPT汇报(10分)、期末卷面考试(50分)组成了工程经济学课程的 考核方式。课程的性质要求我们在多样化的考核形式中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但是课程在不同专业开设的教学课时量不同,另外,在工科类学生与管理类学生 开设时,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考核内容及各种考核形式的比例。

(1)平时章节作业 工程经济学的教材常配有一定数量的习题,这些习题可以归纳为两类题即 文字回答题和计算分析题。一般计算分析题考察基本理论知识的应用,为了避免 抄袭引导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课堂上适当地布置作业且在规定的时 间内完成;
另外,广泛地参考多版本教材的习题,或者合理地变动习题的数据, 力求每人一题,但是考察的知识点都一样,这样既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又保 证了考核的公平客观性。

(2)出勤与课堂表现 出勤是考核学生是否参与课程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当前的信息时代,互联 网也成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课堂上出现的“低头一族”,对日常考核工作带来了 挑战。因此,宜将出勤与课堂表现比如玩手机、小组问题讨论、回答问题综合考 核学生的平时成绩。对课堂上玩手机的学生,一次扣1分,扣分超过3次后,则该 项成绩为零。另外,对出勤超过本课程三分之一的课时,则取消该课程的期末考 试资格。

(3)课程论文与课程设计课程论文可以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的基本能力,促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研能 力和创新能力。论文选题广泛,与工程经济学课程相关即可,学生可根据自己的 兴趣爱好选择,做到每人一题。论文须有一篇英文参考资料,有利于培养专业英 语水平,为继续深造奠定基础。课程设计是工程经济学课程实践的重要环节,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即通过学习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致力于解决和处理 实际问题。根据该课程内容提出以下课程设计实践:运用EXCEL计算资金时间 价值(验证性)、投资方案的优选(设计性)、财务评价与风险分析(设计性)。

课程设计以所学专业或日常生活为背景,激励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 动性,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

(4)PPT汇报 选取工程项目财务评价分析作为学生汇报的素材,3-4个学生组成一个汇 报小组,组长由小组成员推举。项目财务评价的内容丰富,几乎囊括了课程的全 部基础理论与方法即资金的时间价值与等值、工程经济的基本要素、经济评价的 基本原理与方法、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设备的折旧等,有利于学生对所学 的课程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了解各知识的交叉与综合,将已有知识形成一 个完整的体系,这是普通的一次期末考试难以替代的。汇报课件的制作,提高了 计算机运用的基本技能;
讲台上的汇报培养了在公共场合的语言表达能力,克服 胆怯和羞涩的心理,増强了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小组的探讨学习,既可激发学生 主动思考和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强化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又能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5)创新考试题型与调整分值比例 丰富工程经济学的试题类型,在原有计算题、简答题、选择题、名词解释 题、论述题的基础上,増加情景题、判断改正题、案例分析题。以职业或行业为 背景,设置情景可以让学生置于问题之中,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处理实际问题, 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判断改正题型不仅要判断观点,而且需改正错误的观点, 更强调对基本知识的深入考查。这很好地引导学生记忆知识时,要注意对知识的 深入理解;
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在考试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偷看,有利于考试 秩序的正常进行。计算题侧重考查知识的理解,缺少与实践的结合,不利于培养 实践与理论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案例应用题有效地将基本原理和方 法与实际生活、工程背景融于一体,让学生明白该课程的知识能解决实际工程的问题,激励与提高学习兴趣。另外,我国许多国家级执业资格考试如建造师、注 册岩土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都要考察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同时,工程经济 学也是一些专业研究生初试考试的科目。因此,命题的方向要兼顾执业资格考试 和继续深造的要求,有利于创新型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试卷题型比例设置:基 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考核分值在50%-60%,与实践结合的题型为30%-40%, 一些较难的题为10%-20%。

5.2 改革命题、阅卷方式与要求 实行教考分离,有利于考核的客观公正,有利于评教的公正、科学、有效, 使学生明白课程期末成绩的好坏在于平时的学习,避免了教考合一的“点题式” 学习模式即在考试之前,对考试的重要知识点,甚至一些考试题泄漏给学生,导 致学生只对要考的几个知识点进行复习,缺少对知识全面、系统地深入的理解与 掌握。产生该问题的因素有很多,如学校的评价体系(学生的评教直接影响到教 师的收入),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人为设置课程的通过率)等。

6.结语 在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转向职业教育的背景下,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成为高 校教育质量改革的重要课题。课程考核形式的改革必须紧紧围绕高校创新型、应 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加快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制度的改革步伐,促使教学管理制 度与改革的考核形式相协调,做到教学管理制度有利于考核形式的实施,并不断 激励广大一线教师积极参与课程考核形式的改革。同时,通过建立科学、公正、 公平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让课程考核的评价、导向、反馈等功能得以实现。

作者:刘卫东,李丽民(湖南科技学院土木工程与建设管理系,湖南永州 425199)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