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方案 > 规划方案 > 【中俄教育革新比较与合作】中俄教育合作

【中俄教育革新比较与合作】中俄教育合作

来源:规划方案 时间:2019-11-03 07:59:44 点击:

中俄教育革新比较与合作

中俄教育革新比较与合作 中俄教育革新比较与合作范文 一、中俄高等教育改革是两国高校国际间广阔合作的基 础 (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就开始了高等教育领域的探索 与改革。这种探索和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使教育体制、教育 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摒弃陈旧过时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发展和管理 教育的成功经验。1985年5月,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教育 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尖锐地指出我国高教管理体制 上存在的弊端。《决定》针对政府有关部门对高等学校统得 过死,使学校缺乏应有的活力的问题明确提出了“要从根本 上改革这种状况,要认真改革管理体制,在加强宏观管理的 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1]1。

在《决定》的指引下,从1985-1991年,我国高等教育围绕 着“五大体制”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探索。

1. 推进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主要进展表现在三 个方面:一是中心城市创办的“市属高校”的兴起,突破了 以往“只有中央和省两级政府办学”的体制;
二是民办高等 教育的兴起,进一步突破了单一政府办学的体制;
三是“一 校两制”“一校多制”的发展。这些政策的实施开辟了我国高教办学体制改革的新局面。

2. 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主要进展表现在三 个方面:一是扩大了高校办学自主权。《决定》明确赋予高 校应有6个方面的自主权,即“在执行国家的政策、法令、 计划的前提下,高等学校有权在计划外接受委托培养和招收 自费生;
有权调整专业的服务方向,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 纲,编写和选用教材;
有权接受委托或与外单位合作,进行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
有权 提名任免副校长和任免其他各 级干部;
有权具体安排国家 拨发的基建投资和经费;
有权利用自筹资金,开展国际的教 育和学校交流”[1]2等等。二是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由 于政府职能转变,使其放弃了一些本来不应管的事,从而得 以腾出精力,更有效地管好该管的事情。三是由于扩大了地 方管理高校的权力和责任,既充分调动了省级政府管大学的 积极性,又增强了其管大学的责任感;
加大了地方对高校的 投入,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联系。

3. 推进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主要进展表现在四 个方面:一是由少量“自费”试点,到“双轨并存”(既有 自费、又有公费),到“收费制”基本确立,开辟了国家投 资以外的一个新渠道――“家庭和个人投资的渠道”。二是 兴办校办产业,开展广泛的科技服务,在为经济建设服务的 同时,扩大了高等教育投资来源。三是由政府给政策,开征 专项用于高等教育的附加。四是接受捐赠,允许私人依法办学。

4. 推进高等学校招生、收费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

主要进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突破单一的指令性招生计划, 试行“指令性计划” 和“调节性计划”相结合的新的招生 计划制度,并逐步扩大“调节性计划”。二是试行“双向选 择”的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

5. 推进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主要进展表现 在两个方面:一是借中央经济、科技和教育三大体制改革的 东风及其创造的外部环境,促进了高校内部运行机制的转换。

二是促进了高校办学效益和质量的全面提高,以及民主化、 法治化管理的加强。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颁发了《 中国教育改 革和发展纲要》。《纲要》以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 精神为指导方针,确定了跨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目标 和战略。它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进展突出地表 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面深化”;
二是着力于重点和难点。

1. 以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建立、 完善和政治、科技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新视野,确立进一 步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新目标,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各项 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其主要表现有:第一,在办学体制改 革上,进一步打破了国家包揽办学的旧格局,加快了“建立 以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办学的新格局”[2]1的步伐。第二,在投资体制 改革上,进一步改变了单一依靠国家拨款的状况 ,加快了 “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新 体制”[2]2的步伐,包括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大学生 的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 等。同时,进一步改革了对高等学校的财政拨款机制,着手 探索变“按人头拨款”的办法为“教育基金制”,并针对不 同层次和别类的高校,实行不同的拨款标准和拨款办法,以 充分发挥拨款手段的宏观调控作用的新机制。第三,在招生、 收费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上,一是通过“两个计划相结 合”的过渡(即“国家任务计划和调节性计划”),进一步 促进了新的招生宏观调控机制的建立;
二是通过“双轨并存” 的过渡(即公费和自费)和“并轨”改革的推进,进一步确 立了大学生“缴费上学制度”;
三是通过“供需见面和一定 范围内双向选择”[2]3的过渡,进一步促进了毕业生“面向 人才市场、自主择业新就业制度”的[2]4建立;
四是在高校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上,进一步推进了高校人事制度和分配制 度的改革,在合理定编的基础上,对教职工实行岗位责任制 和聘任制,在分配上和个人工作实绩相结合。

2. 以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共建、调整、合并、 合作办学和参与办学”[2]5为主要途径,实施改革的重点突 破。199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教委《关于深化高等教 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推动了全国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3]。

(二)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 俄罗斯今日的世界科技大国地位是与她一贯重视教育 并拥有一套完整严密、标准严格、行之有效的教育体系密不 可分的。作为当年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政治、经济和军 事实力最强,文化教育事业最发达的俄罗斯,独立后进入了 一个改革的历史时期。伴随着整个社会体制的根本性改革, 俄罗斯在继承了前苏联教育体制的同时,其教育制度也随之 发生了一些变革,尤其是高等教育体制方面的改革力度更大 一些。早在上一个世纪30年代,俄罗斯就基本消除了文盲, 实施了普及11年制初等义务教育,目前每万人高等教育普及 率为171人。俄罗斯教育体制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 当时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和“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的影 响下,依据发展市场经济这一社会改革发展总目标,苏联于 1988年和1989年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相应的教育改革 文件和法令,从总体上勾画出了与社会政治经济改革要求基 本一致的教育模式框架。但是,由于苏联后期所产生的社会 动荡、民族冲突和经济危机,使教育改革无法持续下去。苏 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这种 变革也势必影响了其教育结构的改革。俄罗斯教育改革的目 标就是确保教育的大众化,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拨款的 使用率,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强调教育改革的“民 主主义和人文思想”[4]1, 强调“学术的自主性和高等教育形式的多种多样化”[4]2。俄罗斯前总理卡西亚诺夫曾说:
教育改革必须慎重,特别要注意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教育 效果应符合时代的需要。

自实施教育改革以来,俄罗斯的 教育结构正在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确立中央集权与地方分 权的教育管理模式。苏联教育管理方式的突出特点就是中央 集权,国家对教育实行垂直统一领导,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 集中表现在极大地限制了地方和学校的办学积极性,造成教 育政策脱离地区、学校及个人的发展实际,在管理中易出现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政命令和教条主义倾向。针对这一 问题,俄罗斯联邦于1992年7月颁布了《俄罗斯联邦教育法》, 强调了教育的分权制和教育的多样化。目前俄罗斯教育改革 的中心议题就是要解决集权与分权、统一与分散的关系,从 而理顺联邦中央与各共和国及地方、学校的关系,明确各自 的教育权限,将过去由中央统一管理改为分级管理,实行联 邦、共和国、地区三级管理。联邦最高管理权力机关和教育 管理部门对教育实行宏观管理,制定统一的国家教育政策和 教育标准,编制国家教育预算,调节教育法律关系,负责统 一的干部培训和再教育培训计划等;
各共和国一级的权力机 关和教育部门应在与联邦教育政策不相抵触的情况下,根据 本共和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共和国教育法令、编制共和 国教育预算、规定地方教育税和教育费,并依据国家教育标 准制订相应的民族、区域教育标准。《俄罗斯联邦教育法》 规定,地方自治机关的教育权限主要是:保证公民实现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基本受教育权利、执行国家教育政策、编制 地方教育预算、设立地方教育基金、通过地方教育拨款限额, 确定不违背国家教育标准的符合本地区实际的教育标准等。

1996年,俄罗斯联邦政府又颁布了《高等和大学后专业教育 法》。在这个法律文件中再次重申了《教育法》中关于“国 家保证俄罗斯公民通过高考竞争在国立高等院校中免费接 受高等教育”[5]的规定,同时提出高等院校在完成国家招 生计划后,可以招收自费生。目前,俄罗斯高等院校正在扩 大收费教育的比例。同时,为了对高校收费加强监督和管理, 俄罗斯科学和教育部决定,从2002年起,实施对所有实行收 费制的高校进行严格的评估鉴定。评估鉴定范围包括:教学 计划、师资队伍的质量、学生数量、校舍和教室情况、学生 的学习水平等。同时,通过评估对那些教育质量极差的“假 冒伪劣”教育机构予以关闭。俄联邦政府于2000年4月通过 了《2000―2005年联邦教育发展纲要》。《纲要》全面分析 了俄罗斯十年经济转型以来教育的基本现状、存在的问题, 并对今后五年的实施目标、任务、手段、财政保障等都作了 具体而详尽的规定。同时,确定了教育在国家政策中优先发 展的地位、战略和发展方向。俄罗斯教育的基本目标和任务 是:保持、推广和发展民族文化,培养爱国守法、具有民主 和社会意识、尊重人权和个性自由、具有较高道德修养的公 民,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和当代科学的世界观,更新教 育观念,适应文化、经济、科学和技术的变化。俄罗斯原来的基础教育是11年一贯制,不分小学、中学,而这次《教育 发展纲要》把中小学11年制改为12年制。《纲要》特别强调 “在俄联邦所宣布的教育优先的基础上,使教育系统的发展 有利于造就和谐发展的、有社会积极性的、有创造性的个人, 并使教育系统成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因素之一而获得发展” [6]1。在这个主要目的中,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强调“教 育优先”;
二是把“造就和谐发展的、有社会积极性的、有 创造性的个人”[6]2置于突出地位;
三是视教育系统为“经 济和社会进步的因素之一”[6]3。这个三位一体的表述对俄 罗斯来说无疑具有战略意义:“教育优先”是手段,造就“个 人”是根本目的,“经济和社会进步”是位居个人发展之后 的从属目的。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俄联邦逐步加 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力度,制订并通过了2000―2004年高 等教育政策、科学技术政策及创新性的新思想体系,对高校 的指导原则和课程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其目的在于 开发高等学校的科学潜力和教育潜力,明确科学与教育、生 产、培养高水平的专家和科学技术人才以及科学教育人才之 间的关系。几十年来,俄罗斯一直实行高校自行命题、由考 生到报考学校参加考试的制度,但这一考试制度的弊端就在 于舞弊、腐败现象严重,边远地区的考生负担不起交通费用, 大学缺乏竞争机制。根据《高等和大学后专业教育法》,联 邦政府决定实施高等院校入学统一考试。从2001年起,首先 在楚瓦什自治共和国等5个联邦主体进行了全国统一大学入学考试的试点工作[7]20。

根据试点工作所取得的经验,联邦政府从2003年开始推 行国家考试基本标准,从2004年起,实行全国统一大学入学 考试。根据统考成绩,各高校将按照国家规定的招生计划进 行招生,并以此规定学生的助学金。这样,一所高校的教学 质量越好,报考学生数量就越多,自然,其从国家财政预算 中获得的教学经费也就越多。由此引进了竞争机制,打破了 “大锅饭”、平均分配的做法,那些教学质量一般的高校为 了自身的生存,就必须增强竞争意识,就必须改变陈旧的教 学模式和教学计划,根据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而确定新的 发展目标。为了推动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加强与世界各高校 的广泛联系和网络化远程教育,俄联邦教育部近几年集中力 量狠抓了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引进工作,并加强了部门间、联 合体和地区之间的电信网建设。目前建成了32个网络中心, 100多个大型的大学联络站,统一的教育体系信息空间站也 初具规模;
通过网络开发现代国家课程和教育方法。为了推 动知识产业化,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最近几年,俄罗斯 高等院校在科学领域和科学服务领域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建 立创新性科技中心,以开发大学的科学潜力,实现大学科学 研究工作的产业化。科学技术项目的实施推动了高校创新性 工作的发展进程。这种发展表现为:在大学建设创新性基础 设施,编写和出版新的教科书和参考资料,出台保护每个受 教育者知识产权的法律和法规,重视市场营销学的研究,为各个大学及时补充各类资源,支持教育管理、教育经济以及 社会等领域的创新性变革。在高等学校创新性科技中心的发 展中,大学科技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科技园不仅为 创新性科技中心和创新性生产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物 力,同时还提供了财力和人力。如今,在大学科技园的基础 上,各大学已经成功地运行了11个创新性科技中心。首批参 加计划的高校还将创建创新性工业体系,以加快工业产品的 开发,并向市场推出科学技术研究方案及知识密集产品 [7]21。俄罗斯政府为支持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近几年 来制订、颁布、批准、实施了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法律、条例 和优惠政策,确立了高等教育、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和国家 高等教育标准,以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确保俄罗 斯的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的先进地位,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
国家每年从年度财政预算中,按不低于联邦预算3% 的比例 向高等教育进行财政拨款,以保证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2011年11月,普京总理在俄罗斯外国 投资协商委员会会议上宣布,在未来3年,联邦政府将持续 加大对教育和卫生系统的投资力度,除现有的财政拨款外, 将追加拨款大约6 000亿卢布,约200亿美元,用于教育和卫 生系统的现代化改造。同时,普京总理补充到,在该领域将 为投资者创造补充条件:自2011年起在卫生和教育领域经营 的公司免除利润税。俄罗斯政府为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根据市场经济对人才的实际需要,顺应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高校的先进经验,努 力培养“国际型”人才,于1992年3月通过了《关于在俄罗 斯联邦建立多层次的高等教育结构的决议》。《决议》指出, 建立多层次高等教育结构应根据经济和劳动力市场不断变 化的需要,更加灵活地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型”复合性人才, 以尽可能地满足个人和社会对文化与教育多样化的需求为 目的。同时强调,《决议》的基本依据是俄罗斯国内和国际 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国际教 育标准分类文件。以此为依据,俄罗斯政府还提出了适应市 场经济,培养“国际型”人才的若干建议。该建议主要强调 了以下几点:高等教育要实现教育、生产及科学一体化,三 者要加强协调,发挥整体效益;
加强外语、地理学等课程教 学,使其成为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至少应掌握 一门外语,并通晓外国文化;
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进修 机会,使他们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更多地了解相关学 科的发展动向并提高外语水平;
高校要因材施教,在教学过 程中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及教学手段,以提高培养人才的 质量;
促进工商企业及社会公众对国际教育的了解与支持;

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强调职业道德,树立公平竞争的 诚信观念。

上述建议充分体现了现今俄罗斯高等教育的理念,阐明 了高等教育与经济国际化的关系,因为一个国家要想经济发 展,市场繁荣,必须参加国际市场竞争,必须在教育国际化上下大力气,不断地吸收和引进世界教育先进教育理念和多 元化体制,真正地开拓学科专业技术的一体化,无论是教学 内容,还是学制,都应逐步地适应世界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的 教育标准,以便使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适合市场经济发展 的需要,这样才能使高等教育融入国际教育市场,才能谋求 更大的发展契机。俄罗斯政府为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顺 应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制定了 培养各级专业人才的原则,确定了多级高等教育学制体系, 即不完全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教育、硕士学位教育和专家资 格教育。俄罗斯高等教育的新体制为每个公民提高知识、提 高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获得与其能力和知识相适应的高等 教育提供了机遇,保证了教学质量,提高了个人专业的机动 性和个性的社会保障。改革的成果就是俄罗斯的高等教育取 得极大的学术自主性和高等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培训 的期限和标准,教学形式,颁发的毕业证书及获得的学位等。

综上所述,中俄两国的经济改革和市场关系的确立,推行蕴 含世界最佳经验的高等教育多元化体制,真正地开拓学科的 学士专业技术的一体化,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期限, 都应适应世界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的教育标准,包括亚太地区 的一些国家,诸如中国、韩国、日本、美国。

二、中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两国高校间的国际合作在基于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应保 证相互交换学生、研究生和教师。为了合作的顺利实施,应完成下列任务:[8]185。

1. 应参与国际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市场,以及教育服 务市场,使学生能够在继承和弘扬各自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 传统的同时,注重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
2. 中 俄高等教育的发展机制虽不尽相同,但两国应在高等教育合 作一体化的基础上注重各自的特点,立足使每一所高等学校 都能作为国际合作的独立主体积极参与两国间的教育合作, 促进两国高校教学的紧密联系;

3. 保证科学研究与高校 教育过程的紧密联系;
4.联合俄罗斯和中国高校共同解决最 重要的教育和科学问题,组织并实施科学的合作教育规划及 方案;
5. 建议的详细拟定并积极参与分析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等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措施,新途径;
在先进的科学研 究、深入的分析和先进的技术之基础上,促进教学新模式和 新方法的发展,培养有才干的青年人;
6. 互相吸收和发展 两国高校间的先进教育方法,普及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成果;

7.深入研究俄罗斯和中国的语言与文化。

三、加强中俄高校区域间国际合作的建议 通过分析发展高等教育领域国际间合作的主要趋势,应 当指出必须改善合作的组织形式。为此建议创建一个包括俄 罗斯远东和中国北方各校在内的高校联合会,该联合会应完 成如下任务:1. 组织区域间学校的国际联络与交往;
2. 对 高校科研教育的发展和整体化提出预测,提交可行性报告和 建议;
3. 提供独立的国际和国家间的高等教育成果技术鉴定;
4. 参加建设和开发科技园,科学教育综合体;
5. 参加 高校工作人员的鉴定、评定工作;
6. 组织国际学术会和座 谈会[8]186。联合会可以制定方案建立一所国际区域大学。

这所大学最好可以成为开发和交流教学技术,联合优秀高校 潜在力量培养和培训专业人员的中心。联合会范畴内的工作 还包括制定方案,组织远程教学系统,在这种新信息环境下, 学生们不用到国外就能够学到各学期的教学课程。应创立地 域性条件,以便真正地发挥全球远程教育功能的作用。联合 会另一个可行性的活动对象就是发展高校毕业后教育领域 的国际间合作。

如果发展和推行上述方案,那将是对我们两国人民的相 互尊重与相互合作,对全社会的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