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指导课;
改革 1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从2008年起,各级普通高校陆续开设了相关课程的必修 或选修课,但是许多方面还存在有待完善之处。主要表现在 对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内容不能紧跟就业形势和 学生实际,教学方式和方法陈旧,师资队伍普遍以学工人员 作为兼职授课教师,教学水平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 导致学生感觉课程枯燥乏味,缺少指导性,乘兴而来败兴而 归;
另一方面导致教师主观能动性不强,授课积极性不高甚 至成为负担,致使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成为了“学生厌听, 教师厌讲”的“鸡肋”。因此,在随着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 宏观就业压力不减反增的特殊就业大环境下,抓牢大学生就 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这一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最直接、最有 效的渠道,构建一套真正帮助大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大学生 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为当前 高校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2深化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建议 笔者认为,深化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应该从探索分模块、动态化、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建立基础授课和拓展 工作坊相结合,课堂讲授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等方 面入手:
2.1建立科学的模块目标体系 建立科学的模块目标体系对于课程教学改革的成败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整个教学改革体系构建,无论是教学内 容、方式方法,还是教学质量评定和运用、教学资源库的构 建,乃至最终的师资队伍水平提升都是围绕整个模块教学目 标来进行的。研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模块目标体系应从以 下环节入手:一是体现综合性。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要 求模块目标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 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二是体现针对性,要充分考虑教 学主客体的特点。模块目标既能激发大学生就业择业的自主 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 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又要充分考虑到授课教师绝大多数为学 工人员的特性,选择那些贴近学生工作实际,贴近学情的模 块目标,让授课教师有抓手,有方法,有能力面对教学问题, 激发教师主动结合岗位实际,深入思考,主动了解职业发展 的阶段特点、就业形势,及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 职业分类等知识。三要体现可行性。模块目标应该清晰具体, 切忌内容模糊,范围笼统,抽象晦涩。
2.2建立合理的分组教学模式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普遍由学工人员或教辅人员担任,因此课程设置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往往由一名 授课教师担任一个或多个教学任务。而按照教育部《教学要 求》,该课程安排学时不少于38学时,教学内容相对较多。
由于授课教师本身为兼职教师,在本职工作之外还要进行备 课、教研等工作,往往出现个别章节准备不充分、精力不够 用的情况。相比之下,分组教学模式可以更为科学、更有效 解决上述问题。分组教学模式又称团队教学模式,是指全校 教师根据不同模块形成专门的教学团队,每个学期每个团队 只负责讲授自己涉及的章节内容。分组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优 点:第一,通过分组,相应地减轻了授课教师的负担。无论 一个或多个教学任务,授课教师根据模块目标要求只需准备 一个专题,准备更加充分。与此同时,反复讲授同一专题内 容,可以熟能生巧,融会贯通,教师指导水平逐渐提高。第 二,根据教学要点内容和要求,由各团队负责人带领队员开 展集体备课,撰写讲稿和课件,进行教学研讨,能够实现资 源共享和共同促进。第三,有助于形成良性稳定的师资团队。
在组内教师共同研讨教学内容、相互促进的同时,有效激发 了教师教学兴趣和凝聚力,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形成了良性 稳定的教师队伍。
2.3建立工作坊式的特色就业指导模式 实践证明,更加真实的再现职场世界,是最有效的就业 指导方式。建立工作坊式的特色就业指导模式,可以完整地 体验求职面试的整个过程,变灌输为引导,让学生学习并实践在课堂上,把传统的知识讲授转变为师生互动学习,使学 生自觉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最终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能, 提升就业能力,克服就业阻碍。
2.4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科学的教学反馈、合理利用反馈结果,是课程体系建设 的有效延伸,是管理和激励教师队伍的重要依据。要使大学 生就业指导教学工作永葆生机活力,建立健全考用结合的配 套管理制度必不可缺。科学运用考核结果,建立考用结合的 配套制度,首先,可以及时反馈考评结果。通过双向的、互 动的、持续的交流反馈过程,帮助授课教师保持良好的教学 水准,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克服教学障碍,最终实现教学目 标。第二,有效地应用评价结果会促进教师对课程的重视, 使教师自觉地朝教学提高的方向发展。第三,评价重点采用 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授课教师进行评价。评价应 包括:学校督导评价、学生评价及教师互评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 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Z].教高厅[2007]7号. [2]施纪华.从就业指导到职业指导的思考[J].内蒙古 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69-71. [3]雷树俊.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教育探索,2013,(11):136-137.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