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方案 > 管理方案 > [数学教学从学生出发为学生设计假分数的认识教学改进]一是假分数吗

[数学教学从学生出发为学生设计假分数的认识教学改进]一是假分数吗

来源:管理方案 时间:2019-10-03 07:49:39 点击:

数学教学从学生出发为学生设计假分数的认识教学改进

数学教学从学生出发为学生设计假分数的认识教学改进 一、常规的教学:更多地基于教材 (一)教材解读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真分数和假分数》一 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能判断一个分 数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该怎样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呢?备 课时,我认真研读了苏教版教材,并且翻阅了人教版教材作 为参考。

我发现,苏教版教材中,例5(如图1)明确告知学生把 一个圆看作单位“1”,要求学生涂色表示出14、34、44、 54;
例6(如图2)要求学生在图中涂色表示出25、105、135;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得到的分数分类,得出真分数和假分 数的概念。人教版教材的设计也基本相同:例1同样是把一 个圆看作单位“1”,用分数表示出涂色部分,得到13、34、 56,不同的是得出分数后直接比较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得出 真分数的概念;
例2则出示三组已经涂色的图形,分别表示 分数44、74、115,然后比较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得出假分 数的概念。

(二)教学设计 在教材解读与比较的基础上,我依据苏教版教材设计教 学:
依次教学例5、例6,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例5、例6,在此 基础上概括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如图3)。接着,给出一些分数,让学生分辨是不是假分数,发现 学生没什么错误。再教学“练一练”(如图4),却发现很 多学生出现了问题:对于第三、四小题,写出了78、66这样 的分数。反馈时,我询问学生是怎样想的。学生回答:“第 三个图形是平均分成8份,表示这样的7份,所以是78。”我 着重说明:“这里是将一个长方形看作单位‘1’,平均分 成4份,表示这样的7份,所以分母是4。”但是学生不能理 解:“明明是两个长方形,平均分成8份,分母为什么是4?” (三)教学反思 从学生课堂的表现来看,我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没有实 现。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问题究竟在哪里? 我想到,假分数仍然是一个分数,认识分数就应该从分 数的意义出发,描述其意义就会牵涉单位“1”的问题,但 是学生恰恰不知道将谁看作单位“1”——例5、例6的设计 已经直接告知学生把一个圆看作单位“1”,学生只要涂色 表示出分数就行了,即只要关注分数的分子,数出相应的份 数就行了。可见,这里的教学忽略了将谁看作单位“1”, 忽略了假分数作为一个分数的意义——虽然关注了分子和 分母的关系,但是忽略了分母的意义。而这,恰恰是本节课 的教学难点。

进而,我发现,上述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更多地参考 了教材和教学内容,而没有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认 知基础和思维方式等。二、改进的教学:更多地基于学情 (一)学情分析 1.学生的已有知识有哪些? 教学一个新的概念时,需要分析学生已经具有的知识。

小学阶段有关分数知识的教材编排序列是:从三年级开始初 步认识分数,先认识几分之一,再认识几分之几,到五年级 时学会将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知道分数都是将单位“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也就是说, 五年级学生已经知道了分数的意义、分子与分母表达的含义。

除了上述已有知识,对于假分数的学习,还应该激活哪 些已有知识呢?考虑到假分数学习的核心知识,我认为还应 激活两个已有知识,即用画图的方式表示一个分数和同分母 分数加法计算。通过相关的练习,可以呈现出学生学习的真 实情况,使学生产生矛盾冲突,为更好地同化新知识作准备。

这样虽然不能完全将假分数的知识同化,但是可以将已有图 式进行修改并加以重建,达到对假分数知识的深刻理解。

2.学生的认知难点是什么? 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在其认知失调理论中谈到,一个 人的行为与自己先前一贯的对自我的认知产生分歧时,就会 产生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数学教学中,学生接触到的 新知与自己原有的旧知不协调时,同样容易造成学习上的困 难和心理上的抵触。那么,假分数的学习造成了学生怎样的 认知失调呢?其一,在学习假分数之前,学生遇到的分数中的单位 “1”永远只有“一个”,即要么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 位,要么是一堆物体看成的一个整体;
从来没有遇到过单位 “1”有两个的情况。突然出现含有两个单位“1”的图形, 让学生用分数表示涂色的部分,与学生的认知产生冲突。

其二,在学习假分数之前,学生学习过分子和分母相等 的假分数,但是从来没有遇到过分子大于分母的假分数。突 然出现一个图形,让学生写出一个假分数,与学生的认知产 生冲突。

其三,假分数中分子大于分母的情况,是将一个单位 “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更多的份数。画图表示时,一 个单位“1”不够了,要增加一个或几个单位“1”。

此时 学生不能理解一幅图中到底谁是单位“1”。

(二)教学设计 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我依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认知难 点设计教学:
课前布置“预习单”:(1)把一个圆看作单位“1”,分 别涂色表示下面的分数:25、14、34、44。(2)5个14是()(), 它的意义是表示(),你能画圆表示这个分数吗? 课上先反馈“预习单”的第(1)题:让学生在投影上 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学生能说出“把 一个圆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的 理解。我提问:34的分数单位是什么?有几个14?44呢?学生都能正确回答。

再重点反馈“预习单”的第(2)题:让学生说出分数 及其意义,并在投影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说出“5个14 是54,它是把一个圆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 样的5份”,然后展示了一些作品。由此,我展开引导—— 师(展示分别如图5、图6、图7所示的三个学生作品, 指着图5中多出的一份)这部分表示多少? 生这部分是14。

师你能确定这是14吗?(将四分之一圆补成半圆)如果 我这样再画一部分,这部分阴影就表示多少? 生12。

师照这样,我还能怎么画? (教师将四分之一圆补成四分之三圆。) 生13。

师照这样的想法,阴影部分还可能是15、16等等。要想 确定是14,应该怎么办? 生再画一个同样大小的圆。

师(将四分之一圆补成一个完整的圆)现在你能确定这 是14吗? 生能。

师你把谁看作单位“1”?为什么还要再画一个单位 “1”? (学生回答。)师请你完整地说一说:我们是怎样表示54的? 生把一个圆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 4份;
再画一个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

师(展示分别如图8、图9、图10所示的三个学生作品) 为什么写出一个加法算式呢? 生我想,54=44+14,而44=1,不够,要再借一个14, 所以再画一个圆,并把它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

师这些同学想到了同分母分数加法,他们是把54看成14 +44来做的。(稍停)比较这三幅图,有什么相同点? 生都是将一个圆看作单位“1”。

至此,学生对假分数有了一定的感知。接着,我出示巩 固练习:画图表示64、84。学生画完后汇报画法:“把一个 圆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4份;
再画一 个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2份。”我提问:
“为什么再画一个圆?”学生也都能正确回答。

在此基础上,课件出示图11,提出问题:“刚刚我们通 过画图认识了这三个分数,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呢?”学生 回答:“三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分数单位相同。”“画 图时都要再画一个单位‘1’。”“分子和分母相等或者比 分母大。”我引导学生总结出假分数的意义。

然后,再出示巩固练习:看图(图12)写出涂色部分表 示的分数。学生回答正确并说明了理由。如第二幅图,学生 说:“把一个长方形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3 份;
再画一个单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3 份;
再画一个单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1份。

合起来是73。”我提问:“为什么要画出3个单位‘1’?” 学生回答也完全正确。

通过上述教学,学生深刻理解了假分数的意义。这时, 再做教材“练一练”的第三、四小题,学生正确率很高。

(三)教学反思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 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 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贲友林老师说过:“将教师教 学用书中的课时教学任务参考作为依据,这本身并没有错, 遗憾的是忽略了‘参考’二字。事实上,一节课教学内容的 确定,既要考虑教材的预设,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 对于本节课,常规的教学设计完全按照教材的内容安排, 想当然地认为只要解决了分子和分母的关系,假分数的教学 任务就顺利完成了。但是,教师从成人视角设想的重点不是 学生儿童视角下的难点,导致实际教学效果与预设教学目标 大相径庭。这给我们的启发是,教学应该从学生出发,为学 生设计,也就是要以学为中心,了解学情,研究学情,顺应 学情,发展学情。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关注学生已经知道 了什么,可能达到怎样的认识水平,尤其是发展过程中的难 点是什么,据此进行教学设计。对于本节课,学生知道分数的意义,会画图表示分数, 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
容易理解假分数中分子与分母的关 系,难以理解的是假分数的意义,归根结底是对单位“1” 的处理。改进的教学设计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让学生 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让学生经历 说一说、画一画、议一议的过程,从而获得发现的机会,并 因此暴露了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困难和矛盾,进而在实践、 思辨中同化、顺应,最终深刻地理解假分数的意义。经历这 样的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而且有利于培 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檀传宝.世界教育思想地图:50位现当代教育思 想大师探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2] 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贲友林.贲友林与学为中心数学课堂[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