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引导学生抓住思维起始点 数学知识网络是环环相扣的,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也是 环环相扣的,教师要从学生的思维起始点出发,抓住思维发 展的过程,逐步深入直至完成思维训练。如果教师没有引导 学生抓住思维起始点,那么学生对问题就会感觉无从下手, 其思维发展也不会按照特有的轨迹进行发展。例如教师在讲 按比例分配时,从学生已经学过的平均分配知识开始讲解, 帮助学生理解平均分配和按比例分配的关系,将学生的思维 引入按比例分配中,从而扫清学生学习按比例分配的知识障 碍。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这样能 让学生从思维的起始点出发,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对于不同 的知识点,其思维起始点是不同的,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 学时,必须把握住学生的思维起始点,以旧知识为起点,通 过引导、转化,使得学生的思维逐渐清晰、条理。
1.2引导学生抓住思维的转折点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思维障碍的现象, 这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引导、梳理 思维障碍,促使学生进行思维转折,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 展。例如学生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王师傅和张师傅同时加 工一批零件,原计划王师傅加工的另加数量是张师傅加工数 量的2/5,但在实际加工中,王师傅多加工了34个,结果王 师傅加工的零件数是张师傅加工的7/9,问这批零件共有多 少个?学生在解决这道题目时,会清楚的判断出2/5、7/9这 两个数值都是以张师傅加工的零件数量为标准进行衡量的, 但这两个数值并不相等,这就会对学生的思维造成障碍。这 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原计划王师傅加工的零件数 是张师傅的2/5,那么王师傅和张师傅计划加工零件的个数 是几比几?而王师傅实际加工零件数是张师傅的7/9,那么 王师傅和张师傅的实际加工零件数是几比几?这样将张师 傅加工的零件数为衡量标准的关系转换为以总零件数为衡 量标准,就能帮助学生快速的解决这个题目。通过思维转换 能帮助学生解决四维障碍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 思维。
二.采用合理思维培训方法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可以采用综合分析、具体 抽象、求同求异等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分析 方法是从已知条件入手,逐层分析,然后解决实际问题,小 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思维时,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过渡。
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圆柱体侧面积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引 导学生将圆柱模型的侧面剪开,观察圆柱侧面剪开后与正方 形、长方形等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演化出圆柱体侧面积的 计算公式。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观察、演化,能极大地培 养学生的具体抽象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知识都有 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时教师可以采用求同求异的思维方法, 让学生对比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能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 体系,促进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发展,提高学生克服思维障碍 的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三.总结 思维训练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 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激发学 生的思维灵活性,并采用合理的思维培训方法,从而有效地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 全面发展。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