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实施以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在新课改 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教学重形式、轻实质,高投入、 低产出,学生没有得到真正有效发展的教学低效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 我们认真研究教学的策略,更新观念,发挥主观能动性,钻研教材,把握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改革课堂教学评价的办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为了能探 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取得显著成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笔者结 合自身教学实践在以下几点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它在数学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它限定着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进行至关重要。新课程标准 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有机结 合。知识与技能是学生认识数学世界的载体,是学生搭建数学知识结构的必然阶 段。过程与方法是到达彼岸的桥梁,是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提高认识、丰 富数学学习经历的重要途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种升华,是构建并完善素质、 人格和世界观的重要保证。数学教学的每堂课都应该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 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如新授课的教学目标,应着重指明学生对概念、定义、法则、定理、 原理、公式、性质等应经历的具体过程和要达到的认知水平,如通过哪些操作实 验或问题情景引入新知,引导学生经历怎样的过程;知识学习的水平是识记、解 释性理解还是探究性理解,具体要求是什么;同时明确,伴随学习过程学生在数 学基本能力的提高、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情感态度的发展等的具体表现。
二、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学生是生动的独立的主体,教师是这一动态变化过程中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学设计 要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在创造性地思考、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 同学生的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实现教学过程的互动,引导学生在主动探 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关键。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 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上考虑,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安 排。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实验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 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 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 使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 样化、体验有效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是由教师指导的学习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数学教学就是教 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积极交往和互动中,完成学 习任务,实现共同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担负着教的职责,起着主导作 用。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数学情景,要积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再创造的 活动过程;同时,要为学生提供反省活动的机会,要留给学生进行质疑、讨论、 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认真履行对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交流、支持、点拔、 咨询、促进等责任,但教师的主导并不是教师可以决定、替代和包办学生的数学 学习活动。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 有利于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要有明确指向,有利于学生开展议论和 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要适度,符合学生探索求知的需要,既有思考性又有可行 性,既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引起认知冲突。
四、营造课堂氛围,提高教学交往的有效性 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就要转变传统观念,打破正统 的教学方式,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和谐、激情的课堂氛围, 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要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的教学互动,寻求建立一 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多层次的富有成效的 互动、交流,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师生间的互动交往不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应追求实实在在的质量和效果。一个好的课堂,就好像一个厨师做一道色 香味俱全可口的菜,我们知道,一道好菜除了主要材料以外,还必须添加适量的 佐料,佐料放多了,失去了主料的原味,不放佐料也不行,虽然有营养,但难以 下咽。在数学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只要有一两句风趣的话或者一两个幽默的动作, 就是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在将他们的兴奋点迁移到学习中来。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有效教学策略需要我们熟练掌握,灵活运 用,最终服务于新课程的数学课程目标:让学生从学习中学会学习,从尝试中学 会探索,从探索中学会发现,从参与中得到发展,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 兴趣,激起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追求有效,是基础教 育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 老师去实践、思辨、提升,使它成为现实。
作者:晋春桥 来源:新一代 2016年17期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