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文素质教育在美术中的重要性 美术正式进入学校教育已经有了数百年的历史,它是人 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不同历史 时期、不同地域的美术作品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有着丰 富的人类理想、愿望、情感、道德、意志、价值、尊严、美、 爱、自由等人文特征。
纵观中西方对人文的认识,尽管由于文化的因素其在表 述上有很大的差异,但其实质没有变。综合起来,人文就是 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文化,其核心是贯 穿于人们的思维与言行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 审美趣味等。简单地说,人文就是人类文明。人类文明的体 现很重要的一部分是靠美术来承载的。很显然,“美术”不 仅仅是“术”的问题,它还涉及美与生活、美与情感、美与 文化、美与科学等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联系。
二、美术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危害 长期以来,中学美术教育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上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造成“有术无美”的教学现状。这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与基础教育要求相脱节。在美术教育中,学生通 过眼、脑、手的密切配合,使智能、情感与操作活动有机地 结合在一起,做到从观察到思想感受,再到创作表现,再到 升华、提高的循序渐进。而现代中学美术教育偏重技法训练 的现状割裂了知识技能与审美情感内容的有机联系,不能实 现视有所感、脑有所思、手有所动、画之有物的最佳结合, 最终导致学生审美素质的严重匮乏。
第二,偏离了审美教育的宗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 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指出,美术教学既 要有直观性、系统性,又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
既要遵 循以审美教育为主线、精讲多练相结合,又要做到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
既要求艺术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又要做到情感体 验与道德判断相结合、教师主导性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
第三,阻碍了学生的心智发育。在美术教育中,学生的 学习过程是一个社会体验和社会认知的过程,进而实现创造 的美妙过程。但过多的技法训练严重阻碍了学生想象力、个 性、情感、意愿等个人情感的表达。具有厚重人文情怀的美 术教学过程本是一个畅享人类文明、愉悦身心的过程,但枯 燥的技法训练往往撇开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与审美的心 理基础,忽视了学生身心的平衡发展。
三、充分利用素材在美术教育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挖 掘 在美术教育中,我们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第一,切实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在美术教学 过程中,美术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从单纯的训练绘画 技法转变到牢牢把握以提高和发展学生的人文素质为本的 课程理念上来。美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 把美术教育回归到人文教育、美术文化教育的层面,加强美 术教育中人文素养的渗透,努力体现对学生身心的人文关怀,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欣赏美、创造 美,最终陶冶情操,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第二,努力在优秀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中挖掘人文 素养。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美术教师就应该借助于历代 优秀的美术作品。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美术教师应从多个 角度让学生体会优秀作品的魅力。美术作品的艺术风格,从 技法而言包括构图、色彩、表现手法等。比如,徐悲鸿的《八 骏图》采用的是国画水墨技法,线条的干湿、浓淡、粗细一 目了然;
凡?高的《阿尔的吊桥》则运用了鲜艳浓烈的色彩、 奔放有力的线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第三,让学生明白作品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在美术教学 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对作品的意蕴进行发掘与领会。
意蕴是美术作品的最高价值所在,体现了时代、社会的精神 风貌。比如,中国山水画中所体现的自然、和谐的意境、禅 宗意识等,古希腊的雕塑等美术作品所体现的崇尚理想、对 科学精神的追求等。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思想和精神,才能让他们充分、深刻地理解作品,从而达到 审美情感的升华。美术教师要尽可能地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不能一味地追求绘画技法的娴熟与巧妙而忽略了美术作品 蕴含的最重要的人文精神。美术教师只有丰富了自己的人文 知识,才能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智慧,丰富学生的情感,把真 正的审美教育理念传递给学生。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