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颁布施 行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在课堂上要依靠学生,教师要 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教”的基本理念。我们应该明白 学生是学习、生活等各个领域的主动创造者,而不是被动接 受者,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 “渔”。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实现主动学习 和探究呢?下面笔者就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小学信息技术课 堂中的运用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也要学生自 己去做!”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学生 是学习的主体,是信息的主动获取者和加工者,是以自身的 力量去主动作用于教师的教,是学习的内因。只有当学生学 习的主体性与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时,信息技术课堂 才能真正地生动活泼起来,才能富有成效。信息技术学科的 操作性强以及学生对于学科与生俱来的喜爱等特点则为培 养、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
一、通过教学模拟,诱导学习动力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爱学、乐 学、会学、善学。因此,教师要认真进行教学设计,精心挖 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以便在课堂中展示教学魅力;
在小学信 息技术课堂中经常会出现实践课学生参与率很高,课堂气氛 活跃,而理论课堂(诸如键盘指法、计算机基础知识等)气氛 沉闷,甚至出现学生厌学的现象。作为课堂设计者的教师可 以创设一定的情境,将生硬、枯燥的理论变化成直观、形象、 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例如在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一课 时,笔者用多媒体课件将计算机模拟成一个同学们都熟悉且 喜欢的形象——机器人,通过带领学生探秘机器人内部来了 解、学习计算机的组成及各部件的作用,寓教学内容于“探 究”未知中,从课堂的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收 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教学小学四年级《计算机网络》 一课时,让学生将书卷起来贴在其他同学的耳朵上说悄悄话, 形成一个点对点的网络,学生作为 (下转第7页) (上接第6页) 主体可以任意选择说话的对象,把说话的两个同学用线 段连接,就组成了网络,在给“网络”下定义时,同学们是 这样解释的:“网络就是用一定的手段将两个人或物联接起 来的技术”,“网络是为了方便人们交流而通过特定传播途 径实现互通的方法”……一个抽象的网络定义就通过一些小 情境被学生真实地感知,教师趁热打铁,顺势引导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去探寻计算机网络,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大 胆想象,热烈讨论,分组汇报时涉及到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功能等各个方面的知识,最后以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作为 课的结束,许多学生下课后感觉到意犹未尽。
二、制定教学目标,形成目标驱动教学模式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学习目标清 晰,就能有效地调动各种感官相互协作,朝着目标迈进,并 能不断地反馈、检查、矫正、调整、优化学习探索过程,否 则,只能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被动参与,降低了学生主 动参与的积极性。对于大部分的信息技术课,教师可以将一 定的知识与能力的学习蕴藏在一个个分解的任务中,让学生 明确要达到的目标并通过一定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提高来 完成任务。在教学四年级《学做邮票》一课时,通过展示精 美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得到的信息来初步了解邮票的 构成,再出示用Word制作的个性邮票,让学生明确本课的中 心任务,开展探究学习,对于文本框操作、图片的插入等简 单的内容由学生自行解决,难度稍大的操作如图片格式的调 整、邮票票面的最终合成等由师生合作通过实践来学习这些 操作步骤,最终形成实践能力。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根据 不同的需要,学习目标可以由教师直接提出,体现教师的主 导作用,便于把握教材与教学的方向;
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提 出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确保学生 主体地位的落实。三、强化实践操作,提升动手能力 学生最能理解的是通过自己双手实践得到的知识。在小 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让 学生带着合适的学习任务与学习方法反复实践,熟练掌握所 学内容。对低年级学生,教师要针对他们好动、好玩、好奇、 乐于模仿的特性和思维带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注重学生的 “模仿”操作,强调让学生积累信息技术操作基础,通过模 仿老师的操作来学习新知,迁移能力。特别是对于画图、键 盘指法及正确的坐姿等基础性的教学内容,更要加强学生的 “模仿”练习,让学生体验自己创造的喜悦,感受操作实践 的过程,积累操作经验。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教师结合教 材内容如幻灯片制作、网页设计等创作型的课程,以创新、 创造思维与能力的提高为重要学习任务,努力提高学生基于 信息技术平台的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讨论协作,拓展学习渠道 讨论能集思广益,还可以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主动发 现问题。讨论既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 表现自我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会学习 别人的优点,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因此,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及课堂教学的实际情 况,如一些相似易混的知识点、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操作过 程中容易出错的部分、学生创造出来的新作品等环节可适当 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集众人智慧助自己发展。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运用会让信息技术课堂更加人性 化,这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和素质的不断更新、提高,更有 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时代呼唤 教育改革,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提出,对今天的教师如何实 施素质教育或多或少地指明了方向。任何一种教育体系、教 学模式的确立都有其必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都要经过时间 的检验和证明,我们希望以人为本教育给小学信息技术学科 带来全新的课堂教学改革。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第十三小学)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