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机械类;
毕业设计;
质量监控;
对策 本科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学生毕业前最后一个综合性 的实践教学环节,是综合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本科四年所学的 专业知识、技能,结合选题独立完成整个课题的能力,也是 学生进入企业前的一次全面演练,其质量反映了一所高校的 教学水平[1-2]。目前由于高校学生的扩招,师生比严重不 足,造成毕业设计质量有一定的下滑趋势[3]。因此如何提 高毕业设计质量已经成为目前很多高校面临的实际问题,也 是目前学者关注的热点。基于此,立足本校实际,深入分析 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旨在为后 续毕业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1.本科生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毕业设计认识不足 毕业设计过程的主体是学生,以学生为本,但如果主体 在客观上认识不足,其质量就无法保证,而目前在本科院校毕业设计环节恰恰存在这样的问题,本学院学生随机问卷结 果显示,约40%以上的学生认为毕业设计如同课程设计一样, 画画工程图,写个设计说明书即可;
12%左右的学生认为可 以几个人一组,随便做做就能毕业;
还有个别学生认为毕业 设计没用,和未来工作关系不大,答辩前从网上买一份即可。
只有10%的学生认为毕业设计很重要,是对大学四年学习的 一次总结,也是进入工作前的实际演练,要认真对待。因此 从学校、学院、指导教师几个层面都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要求 学生认真对待毕业设计。
1.2 教师选题与学生开题不够重视 教师选题是毕业设计的第一个环节,选题质量关系着整 个毕业设计质量。一般来讲选题要考虑:选题的方向和范围、 选题难易程度、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等。应用型本科 院校毕业设计选题方向应该是面向工程、面向实际,不能简 单停留在理论上的设计、校核等环节。由于知识更新和技术 革新非常快,每年的选题都应该跟得上本学科技术的发展, 如CAE技术,虚拟样机技术等[4]。
开题是学生参与毕业设计的第一个环节,也是衡量一个 学生能否全面把握自己课题甚至能否顺利完成课题的重要 指标。在开题时学生应该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对课题的研 究内容、目的、意义都应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对课题的技术 路线、可行性及进度安排应十分明确。但目前很多学校的毕 业设计开题基本上流于形式,认为本科生无需进行严格的开题,正是这种思想造成很多学生不重视自己的毕业设计,后 续的进程更是无从把握。
1.3 就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时间重叠 由于很多学生在年前并未找到满意的工作,年后的 毕业设计过程中频繁的参加招聘会、面试等,影响毕业设计 进度。指导教师在这件事情上又无法阻止,毕竟学生就业也 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衡量一所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 指标。还有很多学生工作已经签了协议,但公司要求3-4月 份就要到企业进行实习,虽然学校要求本科生毕业设计期间 不能离校,但一边是工作、一边是毕业设计,学生心理往往 会倾向于工作一方,于是不请假进入企业,每周的汇报日再 回来,这样在企业中根本无法进行毕业设计,最后的设计质 量可想而知。
1.4 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创新意识不足 大学前三年,学生的学习基本上是围绕成绩转。成绩 好的为了拿奖学金,成绩差的为了不挂科就行。对于知识的 深入掌握和实际应用过于薄弱,比如《机械制图》课程在学 的时候很多基本知识尚能回答上来,在到做毕业设计时,基 本的比例尺应用、尺寸标注、形位公差标注都不能完成,即 使成绩好的完整的画出一张零件图也不容易。在创新方面, 少数参加过机械创新大赛、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的学生表现 出较好的功底,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但对于大 部分学生而言,认为只要按部就班完成设计任务即可,无需创新。但目前企业中对于本科生的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产品 创新意识,因此在毕业设计阶段一定要让学生逐步培养出一 定的创新能力。
2 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对策及实践 2.1 提高思想认识,重视毕业设计 内因决定外因,只有让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毕 业设计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思 想浮躁、急功近利、抄袭甚至购买毕业设计等不良现象。万 事开头难,正如教师为新生上第一堂课一样,如果上课的结 果是学生不喜欢这门课,那么在后续教学过程中很难再获得 学生的认可。同样如果学生在毕业设计之前已经产生应付心 理并且还没有得到改正的话,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就很难 再得到扭转,学生毕业设计进程肯定是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直至难以完成。笔者在每年毕业设计之前会精心准备一份 PPT,然后召集所带学生进行毕业设计专题讲座,通过实际 数据、案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毕业设计积极性及提高 对毕业设计的认识。
2.2 个性化教育、分类指导 大学四年每个学生学习态度不同、经历不同、对学习 的认识不同造成了成绩差异较大。因此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要 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合理分配毕业设计任务,在指 导方面要加以区别。比如有的学生在数控加工方面曾经培训 过,并且能够非常熟练的使用MasterCAM数控加工软件,那么在做毕业设计过程中就有针对性的要求学生额外的做一 下本课题的数控加工仿真,并让其给全组人员进行演示汇报, 用激励的方式让学生感觉有学习的成就感,从被动学习到主 动学习。部分学生基础薄弱、专业知识不扎实,如果提出过 高要求显然不现实,对于这部分学生,平常要注重专业知识 的学习,强化其基础知识,按照任务书按部就班将毕业设计 保质保量完成,在指导方面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指导,难 易分开,把握问题层次性。
2.3 加强过程管理,逐步培养能力 毕业设计时间跨度比较长,任务重,因此毕业设计过程 管理非常重要。整个过程要经历开题、选题、中期检查、初 稿、定稿、评阅、答辩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任何 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毕业设计质量,而且学生能力 也是在各个环节中通过指导教师的严格要求逐步得到培养 和锻炼的。一旦开题,指导教师要每周定期集中指导学生, 要让每个学生进行听讲,即使不同题目的学生也会从中受到 启发。指导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学生,不能进行填鸭式的灌输, 让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中期检查环节要严格按照时间 节点进行排查,对于没有达到中期检查要求的要认真分析原 因,对于确实进度落后较大的给与警告乃至报学院按照规定 取消毕业设计资格。但根据经验,只要每周进行监控进度, 一般不会出现中期检查不过的情况。在后期的论文初稿阶段, 指导讲师要从论文大纲、内容分布、摘要撰写、结论撰写、格式规范性等方面予以重点把握。在论文修改阶段指导教师 要逐人进行严格把关,包括论文、图纸,尤其是要杜绝抄袭。
在其他教师评阅阶段,指导教师要将其他教师的意见及时反 馈给学生,在答辩后与答辩环节提出的问题一并整改,很多 学生认为只要完成答辩就没问题了,不愿修改,指导教师对 于不修改的学生可以告知辅导员或者拒绝在离校通知单上 签字即可。
2.4 面向培优,深入工程实际 大学自由学习时间较多,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合理 安排自己的学习,但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或者掌握学习方法 的学生,在大二时就能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明白自己在 大学应该学什么、怎么去学,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完全可以 在授课过程中发掘出来,进行培优。让其参与教师实际课题 或申请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在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其知识面、眼界等, 让其逐步具备工程意识。特别是对于基础知识牢固,在学校 科协中得到锻炼的,拥有单片机、C语言、PLC等特长的学生, 可以提前挖掘出来进行培养。笔者每年所带的毕业生均有几 个是从大二开始选拔,参与实际课题,大三申报校级、省级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科研素养 锻炼。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这些学生就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在选题、开题、做PPT汇报,论文撰写、CAE分析等各个环节 都能得到较好把握,并且毕业设计一般都是优或良。2.5提倡团队合作,兼顾竞争 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是任何一位企业员工必备的基本 素质。本科生在走向社会之前也最好具备这种素质,学会在 竞争中合作,实现双赢。企业项目组的特点一般是3-5个人, 充分发挥各自特长,但现在的大学生往往容易产生自我情绪, 觉得与别人合作就不能充分表现自己,喜欢单打独斗,因此 作为指导教师要在本科毕业设计阶段着重强调团队合作的 重要性,并采取措施在毕业设计进程中付诸实施。
2.6 科学、合理的答辩 答辩是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检验毕业设计 质量的重要方式。答辩前一定要设计好科学、合理的考评机 制。答辩总分一般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成绩构成, 分别占20%、20%、60%,突出答辩主体地位。答辩组由四位 教师组成,副高以上职称教师任组长,提问问题每人不少于 2个,打分时全部盲打。全面考评学生论文的实用性、意义, 以及对论文的整体把握、语言表达、图纸绘制、英文翻译、 论文结构、格式规范等方面的能力。对于总成绩不及格者, 学生可以申诉,经过答辩组讨论进行二次答辩。对于成绩优 秀者,也需要进行院内答辩,对学生成绩进行客观、公正的 评价。
3 结论 本科毕业设计是高校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实践环节,对学 生在知识、技能、时间观念、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要从校、院、指导教师三级进行立体式过程监 控,确保毕业设计质量。同时改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认识、 创造良好的平台、采取个性化教育、深入工程实际、加强过 程管理、强化答辩地位等措施都能有效地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势必会进一步推出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和学校声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智明.工科院校机械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 问题与解决办法[J]. 高教论坛,2012,2:64-65. [2] 刘春林.机械工程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现状与对策 的探讨[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2,24(1):107-110. [3] 谷曼.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J].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9(2):83-85. [4] 李俊良 李韶华 杜明辉.关于机械类专业学生毕业 设计教学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电力教 育,2010,9:121-122.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