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驻点 > 文化传播研究论文 [文化传播功能转型交流分析研究论文(共5篇)]

文化传播研究论文 [文化传播功能转型交流分析研究论文(共5篇)]

来源:驻点 时间:2019-11-21 08:30:35 点击:

文化传播功能转型交流分析研究论文(共5篇)

文化传播功能转型交流分析研究论文(共5篇) 第1篇:试论影视传媒的文化传播功能 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带动了影视传媒的前进步伐,影视传媒日渐成为了 现代人生活学习、获取文化知识的重要工具,所以影视传媒是文化传播的理想媒 介。

一、影视传媒的文化传播功能 (一)影视传媒是文化传播的核心手段 采用视频、色彩、声音等方式传播,使得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大面积 撒播。以三十秒时间的电视宣传片为例,根据本国国情打造出适合本国的形象, 同时首选在国际上享誉盛名的公众人物,如航天英雄杨利伟、为中国篮球作出巨 大贡献的姚明等,通过这些人物的聪明才智、勇敢、不畏艰难等性格来诠释中国 人的形象。再如,利用广场上的电子屏及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各个频道持续播 放民族特色浓烈的影视作品,充分发挥影视传媒的传播功能,向全世界展示中国 人优秀的形象,从而提高中国文化的知名度。

(二)影视传媒体现了民族文化符号与文化象征 影视传媒对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播,有助于扩大民族文化的覆盖范围, 将中华民族的不竭力量与朝气传播给更多的人。可见,影视传媒对中国民族文化 的重要传播作用。以影视作品《卧虎藏龙》为例,该部作品中融合了我国古代建 筑物、表达意境的翠竹山林等民族文化符号,将中国传统武艺武打渗透其中,使 受众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切身体会到了中国民族文化所散发的精气神,通过影 视传媒这一传播媒介,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淋漓尽致的展现。

(三)影视传媒记录和保存了民族文化 当前,影视传媒已经是重要的记录和保存科学资料的工具,其信息传 播及时有效,能够系统保存不同阶段的生活模式,传承与持续发展。在社会的不 断变迁及优秀文化逐步人们遗忘的情况下,通过影视传媒全面记录历史悠久的文 化遗产已成为必然。迄今为止,我国前后拍摄了诸多的体现少数民族习性的纪录片,像《泸沽湖畔摩梭人》《普吉和他的情人们》等纪录片向受众诠释了阿注婚 姻;
《走进独龙江》等纪录片向受众介绍了独龙族的纹面习性;
《哀劳山风》向 受众介绍了景颇族经过长期发展而来的抢婚习俗,等等,从以上作品中受众深刻 了解了少数民族独特的生活习性。相较于文字记录方式,影视传媒形式更具优势, 有助于丰富受众群体的知识,加快了知识的传播与发展。

(四)影視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有效交流 影视传媒在对民族优秀文化进行记录和保存后,应高度重视各民族文 化间的彼此影响及交流情况。影视传媒以形象生动的方式来记录民族文化,并将 记录的文化大面积推广与宣传。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根本没有过多的 时间分析自己当前所处的文化环境,也没有精力对异文化的变迁过程加以审视, 因此在变化多端的社会环境下,强化各民族间的沟通交流,提高文化理解深度是 现代影视传媒的重点目标。

影视传媒能够形象生动、及时有效的传播民族文化,摄制者将原生态 的文化不经过任何修饰直接展示给受众,有效避免了对形象的画面进行文字化处 理而引起的信息丢失问题,受众可直观的感受形象画面,获取真实可靠的信息。

影视传媒在文化传播和交流过程中,通过释放形象与声音信息来提高受众对影视 作品信息的充分了解。影视传媒形式不存在语言文化差异障碍,保证了文化传播 的时效性,并且各民族、各种文化知识的民众对影视语言都能够深刻的理解。在 巨大的语言文化差异情况下,不同种族的人都能切身感受同一部影视作品带来的 视觉冲击,对影视作品语言一目了然。所以影视传媒已经成为了民族文化的传播、 记录、保存的关键媒介,地位越来越突出。

二、影视传媒的文化传播途径 (一)树立自主创新意识,通过高品质的影视作品传播民族文化 当前,在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下,中国已成为了国际市场中不容 小觑的一股势力。因此我国应加大对民族优秀文化的宣传推广力度,利用高品质 的影视作品将具有本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展现给各个国家。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 文化特点,所以并不是所有中国影视作品都能够吸引外国观众的眼球,这将直接 影响了中国影视作品在国外市场中的发展,进而制约了影视传媒对中国民族文化 的大力宣传和推广。所以中国影视作品在根据本国国情和外国观众的认知情况的 同时,还应树立文化自主创新意识,制作出一部部高品质的影视作品,将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传遍各个角落。

(二)明确相配套的贸易保护政策,扩大营销范围 在经济发展水平好的国家中尤为重视优秀文化的发展,并将文化的发 展纳入到国家整体发展目标中。以美国为例,该国家的影视产业遍布国际各个角 落,一直处于市场前沿位置。美国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还特别注重自 身文化软实力。所以中国影视传媒为了占据国际市场重要地位,必须通过有效的 营销对策来加快影视传媒的前进步伐,全面展示本民族优秀文化。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影视传媒的文化传播功能显著,将民族文化渗透到影 视作品中,在向广大受众展示中国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的同时,还使得中国综合 文化实力得到大大增强。

作者:秦琦琅 第2篇:南京地铁文化传播的受众分析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南京作为一项公用事业工程,若只关注其设施内容,我们只是从建设 者的角度分析,然而地铁文化表现形式等是否被地铁受众所接受并认可,还需从 受众的角度出发。地铁作为文化传播的空间,公共艺术形式只有被受众所接受, 满足受众需求,才能进行文化传播。对于媒介使用动机的社会根源,传播学者布 卢姆勒指出,由于性别、年龄以及社会角色的不同,会使人们产生对传媒的特定 的需求[1]。因此,地铁文化的建设更要关注受众的接受程度、认知程度及内在 需求。

对南京地铁文化传播的受众特征分析,主要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法, 结合相关年鉴和文献。调查内容主要包括:1、受众的基本情况;
2、乘客对地铁 艺术墙的关注度;
3、乘客对地铁艺术墙的认知度。

二、调查对象选择及问卷发放 为了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全面的了解受众情况,调查小组选择了客流量 较大、地铁艺术墙特色鲜明一号线、二号线、三号线和十号线。共随机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9份,有效回收率99.5%。调查员在候车 站台或进车厢现场请乘客填写问卷并现场回收,受访群体兼顾不同年龄、性别、 文化程度、收入以及职业。

三、调查数据及分析 (一)受众的基本情况 1.性别构成与年龄分布。调查对象中,男性93人,女性106人,男女 比0.88,女性稍微偏多,基本符合男女比。年龄在18-45岁之间的占绝大多数,比 例高达91.96%,中青年人群是南京地铁乘客的主要群体。为了解产生这种现象的 原因,我们对地铁乘客进行了当面访谈,结果显示:1.南京地铁线路覆盖范围广, 站点多,与重要的交通站点(如车站、写字楼、医院等)相连,方便人出行。2. 较其他交通工具来说,地铁班次多,节省时间。3.票价合理,对于上班族和学生 族来说经济实惠。4.对于始末站不在一条线路上的乘客,需要换乘线路,在换乘 站点人流量较大,目前南京地铁内部的电梯还未完全覆盖,对老年人和年龄较小 的乘客来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受教育程度。被调查的乘客中仅有3.52%的乘客文化程度在小学以 下,初中的占10.05%,高中(中专)的占13.07%,大专及以上的占被调查总人 数的73.37%,这表明南京地铁乘客大多具有高学历特征,他们对文化内容要求较 高,所以在南京地铁文化的建设上,立足于受众基础,注重选取题材的质量,争 取覆盖较多教育层次人群的需求。

3.职业差异。乘坐地铁的乘客职业为学生占62.81%,上班族占25.63%, 自由职业和其他职业共占11.56%,数据分布相对集中。南京作为中国二线城市的 领头羊,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高,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就业,地铁由此成为他们的 首选交通工具。此外,南京的高等院校数量居全国前列,大学城多集中在地铁沿 线,因此以学生为主体的地铁乘客自然不在少数,这与调查结果基本吻合,出现 部分偏差的原因可能是我们小组选择周末作为调研时间,学生所占比例较往常有 所增加。

4.家庭人均年收入。南京地铁乘客的家庭人均年收入以10000-50000 元为主,占67.50%,其中收入在10000-30000元的占33.67%,收入在30000-50000 的占的33.83%。家庭人均年收入在50000元以上的占10.05%。较其他的交通工具, 这类群体具有高收入的特征,有一定程度的文化消费能力,由此可见,良好的地铁文化构建,不仅能够丰富乘客的精神生活,也能拉动沿线站点文化经济的发展。

(二)乘客对南京地铁文化的关注程度 调查显示,在等候或乘坐地铁时,78.1%的乘客会主动选择观看灯箱 广告,移动电视,杂志海报等,这表明大多数乘客对地铁内文化设施的整体态度 积极的。从数据的对比来看,乘客在地铁空间中关注最多的是电视和广告,其次 是地铁的公共艺术形式,最后是杂志海报等其他。这从量的分布上显示出了乘客 对地铁文化传播形式的关注程度。表明乘客对以形象为主的载体关注度高于以文 字视觉符号为主的载体,且对以动态形象符号的载体关注度最高,这与现在城市 的快节奏生活规律相吻合。

当被问及“您平时关注过地铁艺术墙吗”,80.41%的被调查者表示会经 常驻足观察地铁艺术墙,由此可见,地铁艺术墙已经获得了地铁乘客的关注。但 也发现仅有54.5%的被调查者对地铁艺术墙涵义有一定的了解,其中对各线路地 铁艺术墙的主题及涵义完全了解的仅占9.55%。由此可知,虽然南京地铁艺术墙 的各线路的设计特色鲜明,但在文化传播中,地铁艺术墙的位置或表现形式的设 计有所欠缺,忽略了地铁乘客对艺术墙的接受程度,这或多或少对地铁艺术墙的 文化传播效果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削减。

(三)乘客对南京地铁艺术墙的认同度 在“您认为南京地铁艺术墙对提升南京形象有帮助吗”的调查中,选择 “非常有帮助”的占45.73%,选“有帮助”占25.13%,选“效果一般”占29.15%,认为 不起作用为零。随着南京地铁环境与功能的不断完善,地铁艺术墙对南京整体形 象的提升会发挥着愈加关键的作用。

受访者认为目前南京地铁空间存在最多的问题是商业广告数量过多, 挤占了公共艺术表现形式的空间。其次,地铁文化设施的设置应从受众角度出发, 在换乘处等乘客途径频繁的空间加强艺术墙的设置。在地铁艺术墙的表现内容上, 应较多重视文教,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要多样化,符合乘客当代人的审 美需求,给旅途劳累的乘客帶来愉悦的视觉体验。

作者:王利娟 第3篇:新视阈下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传播与交流探析丝绸之路,也称丝路,是西汉的张骞为了探索西部地区而扩大汉朝对 外联系所开拓的贸易通道,它以今陕西西安为起点,途经甘肃、新疆,到中亚、 西亚,并衔接地中海各国。中国的丝绸是这条通道上贩运的主要商品,所以德国 的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著作《中国》一书中就把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等地区 之间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以丝绸为媒介来进行贸易往来的交通要道称为 “丝绸之路”,这一名称被人们所接受并正式运用。其后,德国历史学家郝尔曼在 《中国与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进一步把丝绸之路的外延扩展至 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从而确定了丝绸之路的基本内涵,即它是中国古代通过 中亚、南亚及西亚并连接欧洲、北非的贸易来往通道。

一、丝绸之路的三大线路 从亚欧大陆上中外文化交流通道上来说,我们把它划分为三大路线:
即沙漠绿洲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

沙漠绿洲丝绸之路,即陆上丝绸之路,起自古都长安、洛阳,途经中 亚国家至地中海,终点至罗马,全长共6000多公里,被认为是连接欧亚的中外文 明交汇之路,而丝绸是沿路最具代表性的货物。海上丝绸之路,是我们所知的最 为古老的海上航线,是古代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的重要通道。

它的主要港口,有广州、泉州和宁波,但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目前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所承认的只有泉州。草原丝绸之路,也被称成为“皮毛之路”,这条通 道上运输的货物除了丝绸外,动物皮毛占很大部分。它的走向由中国中原地区向 北,穿过蒙古高原到达欧洲。

中外文化的交流传播最早就是通过这三条丝绸之路进行的,它们互相 影响、互相促进、并相互融合。因此,学者们也广泛将丝绸之路上所传播和衍生 的文化称之为“丝路文化”。

二、中国文化的传播形式 中国文化由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组成,而丝绸文化、瓷器文化等中国 物质文化和做为中国精神文化精髓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很早就对西 方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丝绸之路上中西方文明的交流传播经历了实物传播,技 术传播,以及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播等多种形式。

1.物品的传播隋唐时期,中国丝绸贸易达到鼎盛,罗马的统治阶层尤其青睐中国的 丝绸。中国的丝绸在阿拉伯的《古兰经》中被誉为天国的衣料。在丝绸之路上, 作为商品的丝绸具有了货币属性,很多的贸易,特别是奴婢和牲畜都是以丝绸来 进行交易的。他们认为用丝绸作为货币不会贬值,他们以拥有中国丝绸为荣耀。

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的中国丝绸、瓷器等物品,深深影响了欧洲上 流社会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出现了模仿中国式样、采用中国物品为时尚的中国 风。

2.技术的传播 得益于丝绸之路的畅通,中国古代的四大文明才能快速传播到西方。

东汉的蔡伦发明造纸术后,这项技术就随着丝绸之路西传。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西 传,使西方各国相继受惠,这两项技术对欧洲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以及科學技术 的兴起都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思想迅速传播。

3.思想的传播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等精髓也在对 外交往过程中传至西方,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产生和发展。例如伏 尔泰曾说“我的民主思想来源于孔子的儒家民本思想”;
道家文化中的“道法自然”、 “无为而治”等思想对魁奈影响很大,是他的国家不干预经济,生产者“自由放任, 无拘无束的自由竞争”的经济思想来源[1];
中国佛教哲学对于欧洲的整个哲学体 系和思维模式都影响深远,影响最早、且最显著的是叔本华,他的“世界是我的 表象”和“视意志为所有苦难的源泉”等观点,都隐含着佛教的某些思想。

三、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形式 早在南宋时期,就有大量的威尼斯商人来中国经商,促使中国产生了 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元朝时,意大利的马可·波罗通过撰写的《马可·波罗游记》 向西方社会介绍中国,将中国描述是“遍地是黄金”的国度,激起了欧洲探险者对 中国的向往,从而引发了地理大发现。所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沿着三条丝绸之路 向西方传播的同时,西方文化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中国。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 形式有物品传播、技术传播和思想传播等。

1.物品传播两汉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从西方引进了葡萄、苜蓿、芝麻、黄瓜等 新植物品种,马铃薯最早是由荷兰人带到台湾,进一步传播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除了农作物,还有香料、宝石、琉璃、象牙、犀角等工艺品也传入到中国,这些 奢侈品受到广大中国上层社会的追捧。沿着丝绸之路西方的一些药物也传入到了 中国,例如,隋唐时期李珣的《海药本草》收载了东罗马国家的波斯白矾、肉豆 蔻、降真香等部分药物。

2.技术的传播 在中国的四大发明沿着丝绸之路西传的同时,西方的一些先进科学技 术也传入中国并发展革新,如玻璃制造术和制糖术等。

希腊、罗马的玻璃制造工艺和技术一直处于领先水平。大量外国玻璃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通过丝绸之路输入中国,带动了中国玻璃制造业在质地、造型 和工艺方面的革命性变革。

季羡林所著《糖史》记载:“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遣使者到印度去 学习制糖技术,取得经验回来后,中国造的糖“色味愈西域远甚”,意思就是在颜 色和口味方面远远超过了印度”[2]。由此可见,中国与印度、东亚、伊朗和阿拉 伯国家之间制糖术一直存在着交流和传播。所以中国的制糖技术才得到逐步提高, 糖的种类和品质也大大提升,逐渐形成我们今天所见的白沙糖和冰糖。

3.思想的传播 随着物品交流的深入,中西方文化的交流逐步从物品和技术层次上升 到精神文化层次。早在隋唐时期,作为西方精神文化代表的景教、摩尼教,就从 波斯传入中国;
北魏时期,波斯的拜火教也传入中国,这大大丰富了中国的传统 思想文化。

四、丝绸之路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传播中的作用 1.丝绸之路作为通往西方的国际贸易通道,使沿途的不同国家和民族 紧密联系起来,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 文化相互融合,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发展。

2.丝绸之路上的贸易给中国带来了很多新鲜的物品,这些物品的传入 为东亚人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中国的铁器、金器、银器、镜子和其他豪华制品由外国商队输出,提升了西方人民的生活品质。

3.丝绸之路上的中外文化传播交流,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扩大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对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 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很大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丝绸之路虽以丝绸贸易为开端,但它把埃及文明、两河流 域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国古代文明等世界文明的发源地衔接在一起,这些文明在 相互交流中焕发活力从而大放异彩,其影响远远超出了贸易的范畴。通过丝绸之 路中外文化交流,各国人民学习和吸收其他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取长补短,促 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有利于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一定程度上增进了各国人 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对促进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有着重要 的借鉴意义。

作者:平利 第4篇:浅谈移动互联时代海派文化传播中的传统媒体转型 一、海派文化传播方式转型势在必行 海派文化产生于21世纪初,上海是海派文化的主要滋生地。在上海作 为近代中国经济中心、通商口岸的背景下,在传统的吴越文化的基础上融合近代 输入的西方文化,最终形成了兼容并包、多元创新的海派文化。“在移动互联时 代,海派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始面临诸多新的挑战,从内容的提炼到形式的创新, 从运营思路的发展到传播途径的整合,都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①,传统的平面 媒体、电视媒体、广播如何在新的形势下传播海派文化,继续成为传播继承海派 文化的桥头堡,值得我们思考。传统媒体在不断地探索转型中,改良创新传播方 式,使海派文化的传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仍然保持着 上扬的趋势。

二、平面媒体的转型 以报纸、杂志为代表性的平面媒体在过去一直占据着主流的地位,但 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兴起,传统的平面媒体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它的话语权 也急剧下降,平面媒体在传媒过程中的优势不复存在。过去平面媒体一直是传播海派文化的主要阵地,但是由于新型互联网媒介的发展,平面媒体如何传播海派 文化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只有突破自身,实现转型才能再度掌握传播海派文化的 主動权。沪上各大主流平面媒体纷纷进行媒介融合,谋求转型。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趋势下,沪上多家最具代表性的报纸、杂志, 诸如《新民晚报》、《解放日报》、《东方早报》等纷纷转型。它们选择与移动 互联网接轨,削弱甚至放弃纸媒的渠道,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将主要传播媒介由 发行物转变到互联网下的新媒体以及移动客户端上来。

其中转型最彻底、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东方早报》。《东方早报》创 立于2003年7月7日,由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创办,是沪上最具代表性的都 市报纸,报道内容侧重上海本地财经、政治、文化新闻,传播海派文化的都市风 情,一度是传播海派文化的前沿阵地。在最鼎盛时期,《东方早报》更是实现了 对上海地区的发行全覆盖。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在移动端获取资讯成为 受众的首选,纸媒受碍于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显然是无法与新兴媒介进行抗衡。

《东方早报》积极谋求转型,并且在2017年1月1日正式停刊,告别纸媒时代,原 有的所有内容都转移到澎湃新闻网。在平面媒体举步维艰的大环境下,《东方早 报》积极进行转型,与互联网相融合,彻底转变传播方式,顺应时代潮流。借助 移动客户端的平台,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扩大海派文化的传播广度与宽度。

同时《新民晚报》、《东方早报》也积极借助新媒体平台,创立自己 的微信公众号、微博客户端,利用互联网平台扩宽信息的传播渠道。在传统纸媒 的基础上扩宽传播渠道,借助移动互联网盘活纸质媒体,传播海派文化。

三、电视媒体的转型 电视媒体的转型主要体现在内容创新转型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电 视媒体同样受到了冲击。受限于线性传播,保存性差的缺点,电视媒体无法像平 面媒体一样去与新型网络媒体进行融合,唯有进行内容上的转型,提升内容质量, 在内容中融入海派文化的时代感,方能继续发挥传播海派文化的作用。在内容上 走本土化的道路,在文化日渐多元的趋势下仍然侧重本土文化是电视媒体传播海 派文化过程中转型的要领。

上海电视集团(SMG)旗下的东方卫视、娱乐频道、星尚频道在新 媒体的冲击下积极进行内容转型,提升节目质量,牢牢抓住上海本地人对海派文 化具有极高归属感、认同感的这一心理基础,推出具有海派文化的品牌节目,将自己打造成传播海派文化的旗帜性平台。“东方大讲坛”栏目是一档独居海派文化 气息的文化节目,邀请沪上的知名文人、学者做客节目组进行演讲,演讲的内容 都是紧扣上海的社会文化。如邀请前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党委书记陈燮君 做客节目讲述有关上海文博事业的发展前景;
又如邀请前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 剑雄教授探讨上海的移民历史。在娱乐至上的网络时代,东方卫视进行内容转型, 回归文化本身,从海派文化的源头入手,内容“干货”满满,在地方文化渐渐被冷 落、淡化的时代重新根植地方文化,吸引了一大批本地观众。同时在节目日趋成 熟之后,节目组还将精彩的演讲整理成书出版发行,实现了对海派文化的再传播, 也是纸媒与电视媒体两大传统媒体相结合的体现。星尚频道的“人气美食”节目同 样是一档接地气的传播海派文化的节目,内容立足海派饮食文化,推荐沪上的知 名美食,节目节奏轻快,生活气息强,吸引了一大批年轻受众,使海派文化立足 年轻一代。

同时SMG也积极借助移动互联网,与优酷网等视频网站合作,将自 己的王牌节目也推到互联网的线上平台,打破了电视节目保存性差的困局。实现 电视首播,之后网站同步更新,打破了电视保存性的格局。

四、广播媒体的转型 作为传统媒体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广播作为一种媒介的作用在互联 网时代下日渐削弱,由于对年青一代的吸引力远远不及新媒体,它的受众也在不 断减少。可以说广播受到的冲击最大,而它所进行的转型也最为彻底。作为上海 成立最早的广播电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对于海派文化的传播方式的转型就是很 好的范例。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成立于1949年,是一家老字号的电台,现有16个频 率,周播时间达到80小时以上。“东广新闻”、“东广财经”等频道内容以上海发生 的时事、要事、身边事为主要播报内容,“浦江之声”等频道围绕“新上海生活为 主题”凸显新时代下的海派生活品位。受限于受众人数,传播广度较之之前缩小。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在传播过程中,着重点放在了表达的多样性上。广播是通过声 音传播信息的媒介,所以说它的表达方式是“单一叙述”的表达方式,这样的传播 方式冗长且没有重点,尤其是对于一种文化的传播,单一的表达方式不利于受众 接受。在节目制作过程中,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旗下的频道改变单一的表达方式, 实现直播、对话等多种表达方式共同存在进行网状传播,扩大海派文化的传播面 积,实现了自身的转型。总结 媒介的发展日新月异,传统媒体只有转型去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更好 地存活。本地传统媒体如何转型传播自己的本土文化就是传统媒体去适应当下移 动互联网时代的体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应运而起,上海本地的三大 传统媒体纷纷在传播海派文化上成功转型,继而继续传播发扬海派文化的内涵与 精神,对于其他地区的传统媒体转型也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作者:王者 第5篇:基于高校社交媒体的文化传播研究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的技术不断更新,人类传播 交流的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由此各大社交媒体应运而生。而基于微信公众平 台的即时通訊媒介在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2年8月华中科技大学 [1]率先推出国内第一个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后,越来越多的高校陆续开通微 信公众平台,对面向高校如此庞大的师生人群,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以其覆盖 面广、迅捷敏锐、受众明确、互动性强等优势成为一所大学网络服务的标志,我 们根据各大平台所提供的排行榜具体数据来分析研究微信在高校文化传播中的 影响力,以及微信公众平台究竟以怎样的传播特点和作用改善校园文化展开研究。

1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文化传播中的特点 1.1传播的及时便捷 目前在高校内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等社交媒体的宣传,使得学生可以及 时获取关于校内的最新消息,为校园内的文化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及时性体 现在两个关键词上,第一个关键词是发表,高校校园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工作人 员只需要在有网络的前提下,就可以把即时发生的新鲜事物通过公众平台发表出 去,保证新闻拥有最大的时效性,并且发布无延时,同一时间就可以让关注此公 众平台的学生第一时间收到最新发布的数据;
第二个关键词是获取,学生们在公 众平台上捕捉自己认为有用的信息且加以利用的同时,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发 布自己的言论,表达自己的观点,真正做到了校园内新闻的实时更新与反馈一体 化的融合;
便捷性体现在学生拿出手机或者其他电子设备,在联网的状态下登录 微信APP就可以随时随地查询到官方最新发布的讯息,真正做到了传播的及时便 捷。1.2传播的受众明确 在大众传播当中,人们更加乐意关注自己所感兴趣的事物,尤其是发 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物,这就是新闻传播当中的接近性原则,微信公众平台的推送 本质上就是建立在真实有效的人际关系之上,它聚集了有共同喜好、共同需求的 受众,而针对高校内所面向的大部分师生人群,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生活的学校的 最新讯息,所以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凝聚了这样一部分相对稳定的受众群体,他们 自然也成为了校园文化传播的发布者和传播者。

1.3传播的交互分享 在高校校园文化传播当中,首先,人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一篇推送 的文章看完,不同的人难免产生不同的看法,而平台所推送文章中的评论功能可 以最大程度地提供每个人畅所欲言的平台,并且可以及时收到反馈并帮助运营者 发现不足之处。其次,人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如若一张图片、一首音乐、一段 动听的文字打动了你的心,那么你一定会分享在朋友圈当中,而你的朋友看完可 能会引发共鸣为你评论或者转发,便可轻易地实现朋友圈当中的信息交互。通过 线上的一系列运营,影响着线下的传播力度,真正做到了校园文化传播的交互与 分享。

2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2.1改变传统模式,加强校园内部文化的联系 传统的高校内文化传播注重线下的建设与推广,比如传统的高校联谊、 交流活动,而随着新媒体社会的发展,应当改变过去单一的文化建设模式,运用 微信公众平台便可以在线上推广更多活动,无需动用大部分人力,便可以达到传 播给更多人的效果,另外,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就可以最大程度的服务校内的师生, 如查询课表和成绩、校内论坛交流等功能的出现,所带来的效应就是加强了校园 内部文化的联系。

2.2突出文化内涵,加强校园文化品牌的推广 传统的校园传播媒介偏向于把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学校本身的 环境建设以及管理的层面,大多不接地气,不受人青睐,而随着新兴媒介的发展, 比如微信公众平台的普遍使用,学校也开始拥有了很多自媒体的人才,而这时校 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就演变成了学校内的师生,他们拥有了更多实际的权利,让校园文化建设出现了一种“百家齐放、百家争鸣”全新的局面。随着校园文化的逐步 深入,很多高校内的学生会以及社团,甚至学生个人等也拥有独立运营的微信公 众平台,在宣传自己所属事务的同时也为校园文化品牌的推广贡献了一份绵薄之 力[2]。

2.3重视以小见大,加强校园文化外延的效应 微信公众平台自身具有不受年龄限制、平民化的特点,所以越来越来 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开始使用微信,而对于高校内的学生,他们靠微信公众平台了 解校内的资讯以外,也会通过这些去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 讲,微信公众平台大大加强了校园文化外延的效应,并完美的将校内外文化融合 于一体传播给学生。可见,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在高校文化传播当中发挥着举足 轻重的作用。

3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文化传播中的影响力 2014年,衡量微信公众平台排行影响力的WCI指数出现,相继引发微 信公众平台的竞争热情,微信传播指数WCI是指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的传播 度、覆盖度及公众号的成熟度和影响力来反应微信整体热度和公众号的发展走势 [3]。下面以清博指数网站及陕西省教育厅、西安欧亚学院文化传媒学院所提供 的陕西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排行榜和微信公众平台中的文章排行榜为例,分析微信 在高校中文化传播的影响力度。

4结语 社会的高速发展,新媒体时代的来临,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种种条 件都在冲击着文化传播的交融与运用。不难看出,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文化传播 中具备着及时便捷、受众明确、交互分享的特点,所以其可以更好地加强校内的 文化联系,校园文化品牌的推广以及校园文化外延的效应,甚至可以将整个中国 的高校集聚成一个整体,在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让受众群体不断汲取养 分,为整个社会的高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另外,在充斥着社交媒体的当代社会, 我们的高校应当顺应时代的潮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 方针,利用起新媒体时代的标志产物——微信公众平台来弘扬我们高校的独立文 化,并拓宽校园的文化视野,不断让高校内和高校外的文化传播与受众之间相互 作用、相互影响,让21世纪成为一个充满着新鲜血液的正能量时代。

作者:战涛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