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驻点 > 【国内职业教育研究与启示】职业教育启示

【国内职业教育研究与启示】职业教育启示

来源:驻点 时间:2019-11-15 08:16:18 点击:

国内职业教育研究与启示

国内职业教育研究与启示 摘要:二战后,日本经济实现腾飞,其中教育因素尤其 是职业教育的作用不可低估。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国 内学者关于日本职业教育的研究也日渐增多。经过梳理发现, 有关研究主要分布在:发展历程、特色分析、现状与革新, 以及经验启示等方面,而且这些研究方向与我国职业教育的 发展路径基本吻合。

关键词:职业教育;
历程;
特色;
启示 本文以中国期刊网(CNKI)为搜索引擎,以1986年至2015 年为时间段,分别在篇名、主题、关键词等检索条件中以“日 本职业教育”“日本高等职业+教育”“日本高职+教育”为 内容进行文献检索和人工筛选,得到相关文章一百九十篇。

基于此,对三十年来国内学者有关日本职业教育的研究进行 梳理,总结归纳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成果和特点。

一、日本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的研究 要了解日本职业教育的来龙去脉,发展历程是一个重要 的视角。研究者或者从宏观上,或者从立法、体系等微观角 度考察了日本职业教育的演进历史。

(一)宏观方面的分析 (二)微观方面的分析 宫靖等人分析了日本职业教育立法的演进历程,他们认 为,在近现代史上,日本职业教育进行过三次大的变革和发 展。第一次,二战前职业教育立法的创立期与发展期。主要任务是通过立法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基本体系、修订了各类中 等学校章程、整顿充实了职业教育机构。第二次,二战后至 20世纪70年代职业教育立法的全面改革。主要任务是制定了 有关教师资格、职业训练、经费来源和学校设置标准的一系 列法规。第三次,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职业教育立法的发 展。主要颁布了《雇佣―能力开发机构法》和《二十一世纪 教育新生计划》两部法规,并着手修改《教育基本法修正案》。

王江涛则阐述了日本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历程,他认为日本 职业教育体系的历史溯源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职业教育 体系的开端建制期(明治时期~二战结束);
二是职业技术 教育的改革恢复期(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
三是职业技 术教育的发展繁荣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并最终贯通 了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学 校职业教育和社会职业教育之间的封闭,形成了由学校职业 教育和社会公共训练构成的多层次、多类型、高效的现代化 职业教育体系。

二、日本职业教育的特色分析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学者对日本的职业教育研究 日渐深入,企业教育、立法演变、运作模式、成人教育、学 位制度等方面成为研究热点。

(一)企业内职业教育特色分析 (二)职业教育立法演变特色分析 罗朝猛通过分析日本职业教育发展的轨迹与立法历程,可以得出日本职业教育立法的六大特色:一是日本的职业教 育建立起了多层结构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基本法与普通法 相结合、法令与政令相结合、基本法与相关法相结合;
二是 政府极度重视职业教育立法,从1868年至今,日本政府所制 定的各类大小职业教育法律法规达一百多种;
三是政府极为 重视立法前的调查研究,在每次制订或对法令进行重大修改 之前,往往要经过周密细致的咨询和答;
四是基本法与职业 法融合,两者相互联系又各有分工;
五是根据经济发展需要, 职业教育法适时不断调整;
六是日本政府制定了有关法规, 设置了相应的管理机构。

(三)职业教育运作模式特色分析 田庆立认为,日本职业教育运作模式的主要特点体现 为:一是,教育目标的务实性和适应性。日本的各级职业教 育目标都体现出以培养职业技能或实际生活所必需的能力 为主、以适应学生个人特长和社会需要为基础的特点;
二是, 学制弹性、多元。日本各种职业学校的学制按教学课程、教 学方式而呈弹性、多元,使学生能依据其时间、文化程度等 因素自由选择所需;
三是,终生学习的教育理念。日本除正 统学制的正规学校外,还有各种学校及专修学校,使各类高 校毕业生工作数年之后能得以继续学习。

(四)成人职业教育特色分析 朱文富认为,日本的成人职业教育主要包括五种形式:
专门进行成人职业教育的公共职业训练、企业内教育、成人职业学校、普通学校中的成人职业教育、社会教育机构进行 的成人职业教育。其特点:一是,全社会共抓成人职业教育, 二战后,日本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都关注成 人教育;
二是,积极鼓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三是,既重技 术训练又重人格培养;
四是,成人职业教育呈现出高等教育 倾向。

(五)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特色分析 李梦卿和安培分析了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及其 特征,他们指出,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由专修学校、高等专门 学校、短期大学三种不同类型的院校实施,三种不同类型院 校为毕业生授予不同类型的学位或称号,并表现出三种特 征:一是学位的多样性。专修学校为2~3年制毕业生授予“专 门士”称号;
为4年制毕业生授予“高度专门士”称号;
短 期大学为毕业生授予“短期大学士”学位;
高等专门学校为 毕业生授予“准学士”称号。二是学位衔接的连贯性。“专 门士”“准学士”和“短期大学士”获得者都有机会通过特 定的途径进一步提升学位。三是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 的变化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日本职业教育的现状、趋势与变革 除了关注日本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特色,部分研究者 针对国内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检视了日本职业 教育的现状、趋势与变革,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日本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李文英和史景轩认为,“二战”后日本职业教育的发展 趋势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日本职业教育发展呈现出体系化, 形成了立体交叉式、开放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
二是日本职 业教育的重心上移化,开辟了学生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研究 生的升学路径;
三是日本职业教育的综合化,将职业教育的 发展和层次纳入到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框架中来综合考 虑;
四是日本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日本政府不断调整教育政 策,以使日本职业教育适应教育信息发展的需要;
五是日本 职业教育的国际化,从课程设置、学校管理、师资建设和学 生指导等方面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是日本职业教育 的法制化,建立多层次结构的法律体系。

(二)日本职业教育的困境与变革 陈伟伟认为日本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来自两个方面:一 是社会成熟、科技进步、国际化进程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

二是日本职业教育本身的若干缺陷。比如现行的职业教育体 制导致了学校之间的等级差别拉大和学校片面根据偏差值 来指导学生等弊端。面对困境,他认为日本职业教育的改革 有三个方面:首先,达成了“重个性的原则”“向终身学习 体系过渡”“教育的内容和指导思想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 应”三方面设想。其次,对短期大学、高专学校、专门学校 高等职业教育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专业结构、学科设置等方 面改革。再次,改革高中学校制度、高中入学选拔制度和职 业高中课程设置。李科科和刘繁东则关注了日本社会转型时期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他们认为,日本的职业教育管 理体制也相应进行了三次大的改革。一是明治维新时期的职 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包括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创建和完善, 以及“增加国库对发展职业教育事业的经费补助”“增设工 业高等专科学校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改革;
二是战后恢复时期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包括:
职业教育行政管理分权、加强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完善 职业教育实施体系;
三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职业教育管理 体制新改革。包括: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修订国库补助 金基准、建立与终身教育相适应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学校职业教育实施体系。这些改革措施适应了转型期经济与 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实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 互促进和良性循环。

四、日本职业教育的经验启示 有关日本职业教育经验借鉴的研究集中于师资建设、立 法制度、课程改革、就业教育、发展模式等方面。

(一)师资建设的经验启示 尹雪飞和杭菊通过对中日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 的现状比较,指出日本对中国师资建设的四点启示:一是职 业资格认定方面,日本建立起了权威的职业训练指导员资格 认定制度;
二是激励机制方面,日本将职业训练指导员划分 为三个级别,不同级别的职业资格可以到不同级别的职业教 育学校或社会机构任职,享受不同的薪资待遇;
三是培养机制方面,日本建立起了“开放型”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 既可以在专门的师范院校,也可以在文部省指定的综合院校 开展职业教育师资培养;
四是引进机制方面,日本设置了三 类获取职业训练指导员资格的途径,使得在职业教育师资队 伍建设过程中,可以在把好入口关的同时,尽可能扩大了师 资的引进来源。这些措施对我国高职教师培养具有一定的借 鉴作用。

(二)立法与制度的经验启示 (三)课程改革的经验启示 (四)学生就业的经验启示 葛永庆等在比较了中日两国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基础 上,认为我国职业生涯教育还刚刚起步,社会、企业及相关 领域有关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测评及培训工作正处于探索 阶段,而日本的职业生涯教育消除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 间的鸿沟,适应了现代社会和科技进步的需求。这对我国有 四方面的启示:一是重新理解职业生涯教育的内涵,学习日 本在构建终生学习社会的过程中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计划、 政策、措施;
二是构建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扩展职业生涯教 育的层次,不仅在学生快毕业时抓一抓,而是从小学初中高中,都要根据其年龄特点,结合其认知能力,逐步提高 其对职业、对社会生活的认知;
三是职业生涯教育与构建终 生学习社会相结合;
四是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同时,要充分 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合力。(五)有关模式的经验启示 办学模式方面,何锡涛比较了中日两国五年制高职教育 发展状况。他指出两国发展具有同一性,即经济发展、科技 进步对人才规格的高移需求是两国高职得以发展的共同因 素。20世纪70年代,由于升大学热的影响、职教自身的不足、 社会地位的低移等因素的影响,日本五年制高职曾在出现过 下降态势。目前,我国也出现了类似造成日本高职下降态势 的一些因素。因此,何锡涛建议:一要加强调控五年制高职 的学校数,不能盲目发展扩大。二要加强高职与普通高校间 的双向沟通,完善高职自身层次体系。三要加强教改,练好 内功,围绕教育的四大支柱来重新设计,提高教育质量。人 才培养模式方面,欧阳�B茜和杨广晖认为,国际化、多元 化、社会化是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 养机制上的创新。这些创新奠定了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 培养模式上的优势。这对我国的启示有:生产经验与劳动技 能是职业教育内在本质的反映,高等职业教育应加强生产经 验与劳动技能的教学;
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摆脱学科教育框 架,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中制订符合社会岗位要求的多元 性教育计划
借鉴日本公共职业训练制度,尽快建立层次分 明、体系健全的人才培养制度;
各个行业的从业人员都要不 断更新知识和增强能力,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
职业教育 应加快发展模式的转变。

五、结语近三十年来,国内学者关于日本职业教育的研究重心与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相吻合,并出现由点到面,由浅入 深的研究趋势。20世纪80-90年代,我国职业教育初步发展 时期,国内学者关于日本职业教育的研究方向偏重于就事论 事的简要介绍或归纳,成果较少,代表性文章只有28篇。进 入21世纪以后,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进入快 速发展时期,国内学者关于日本职业教育的研究方向也呈现 出由单一性向多样性发展的特点,日本职业教育的教育立法、 师资建设、困境改革、课程设置、发展模式等都成为学者考 察分析的新视角,而且研究成果丰硕,促进了国内职业教育 研究的发展。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