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驻点 > 趣味识字快乐学文《升国旗》第一课时教学_趣味识字

趣味识字快乐学文《升国旗》第一课时教学_趣味识字

来源:驻点 时间:2019-10-16 08:11:35 点击:

趣味识字快乐学文《升国旗》第一课时教学

趣味识字快乐学文《升国旗》第一课时教学 [教学内容] 部编一年级上册识字第10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
认识国字框和 绞丝旁两个偏旁,会写“中”“五”两个字。

2.让学生知道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激发学生尊敬 国旗、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播放本班学生参加升旗仪式的视频)这是什 么时候、什么地方、大家在参加什么活动?(生答) 2.根据学生回答,导出课题:是呀!每周一我们都要 在操场上举行一项庄严而神圣的活动——(板书课文题目) 升国旗。

3.重点认识“升”字。

(1)读准字音。

(2)与“开”字对比认读。教师补充字谜识字:开出一 横变一撇。

小结:编字谜也是很好的识字方法。

(3)我们一起来做做“升”这个动作。手当作太阳,做 一做太阳升起来的样子。总结方法:做动作可以帮助我们识 记生字。(4)口头组词。

(5)理解课题:首都北京的每个清晨,太阳升起的时候, 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

[设计意图:创设升国旗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

自主探索识“升”,引导学生运用对比、做动作和猜字谜等 多种识字方法;
通过理解课题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歌的主要内 容。] 二、看图认读词语“中国”“国旗”“五星红旗”,学 写“中”“玉” 1.师:每当五星红旗缓缓升起的时候,我们都觉得无 比骄傲。请响亮地说出我们祖国的名字。

2.了解中国,趣味识“国”。

(1)出示地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图。

(2)了解“中国”的全称。(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 读一读我们国家的全称。

(3)看地图,了解中国国土的面积,理解“国土”的含 义。

师: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这些都是我们的国土。(课 件放大“国”字,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说说自己的发现:边 界线就像是“国”的外框,边界线内的国土相当于“国”里 面的“玉”,每一寸都是宝贵的。并让学生认识国字框这一 偏旁。) (4)在认识事物名称中不断强化“国”。出示:中国的标志——国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国旗(五星红 旗)。

3.了解国旗,渗透识字方法。

(1)“红”:早期的染色工艺多用于丝织品中,所以这 个字的偏旁就是绞丝旁。(引导用“加一加”的办法记住 “红”。) (2)“旗”:出示“旗”的图片及汉字演变过程,让学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旗”。

(3)观察国旗并通过《词语手册》了解国旗的含义。

(4)试一试:观察五星红旗,完成《词语手册》“举一 反三”中的“我会连”。

(5)将“中国”“国旗”“五星红旗”三个词语连成一 句话。

师小结:我们的祖国叫中国,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

4.学写“中”“五”。

(1)观察“中”“五”,寻找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两个都是独体字,有共同笔画竖和横折。

不同点:“中”的竖是正的,“五”的竖稍斜。

(2)观察两个字尤其是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描、写。(下笔前和学生对读《写 字歌》,提醒写字姿势。) (4)同桌评价。现场展示优秀书写。[设计意图:运用具体直观的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在了 解字理的同时渗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多 处“国”字的复现,加强学生的直观记忆,渗透中国的相关 知识,增强民族的自豪感与尊严感。引导学生运用《词语手 册》帮助自己了解国旗,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 写字教学中,重在引导学生观察、模仿。通过发现独体字的 书写特点,即找关键笔画和发现相同笔画在不同字中的变化 来写好这两个字。对读《写字歌》,避免了老师提醒的枯燥 性,从而使写字姿势更加规范。]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教师范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学生交流自己 不认识的字以及怎么解决不识的字。) 2.自读课文,对照拼音,检查字音。遇刭难读的句子, 多读几遍,要求读正确。

3.同桌互读课文,相互正音。

4.学生开火车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生字的读音。

四、随文识字,细品课文 1.出示:国歌声中,徐徐升起。

(1)师:升国旗的时候,我们还会听到什么?(我们的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2)理解“徐徐”:国旗升起来时的速度是快是慢?读 一读。

小结:是呀,国旗是慢慢地升起来的,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是什么?(徐徐)还有什么是徐徐上升的? (3)创境激读。

师:雄壮的国歌声中,国旗慢慢地升起。通过朗读,让 我们一起感受当时的情境吧!(指名读,齐读。) 2.出示:迎风飘扬,多么美丽。

(1)学习生字“么…‘美”“丽”。

么: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记。

美:下面的“大”是个人形。在古代,人们为了狩猎, 往往在头上戴上兽角或羽毛做成的装饰,以便接近禽兽。后 来这种兽角或羽毛逐渐成为装饰品,戴在头上成为美的标志。

现在引申为人的容貌等很美。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 丽:古文字的“丽”是两头鹿结伴而行的意思。

在“美丽”前面加上“多么”,表示更美丽了!(指导 朗读,读出国旗的美丽。) (2)练习用“美丽”说一句话。

(3)说话训练。在一些词前面加上“多么”,表示比原 先的程度更深。

我们的墙壁 沽白。

这棵大树 。

这样的句子我也能说一说:——。

3.出示:向着国旗,我们立正。(1)引读:升国旗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学习生字“立”“正”。

讲述字理:(出示“立”的字理图)古文字的“立”像 人站立在地上,第一笔“、”像人头,第二笔“一”像人的 肩,第三、第四笔像两条腿,最后一笔像大地。本义为站着 不动。

(3)老师下达“立正”的口令,全班做动作。“立正” 是一个很严肃的动作,升国旗,我们“立正”,表示对国旗 的尊重。(指名读,齐读。) 师:我们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为了表达心中的自豪与 尊敬,我们还要 4.出示:望着国旗,我们敬礼。

(1)观察插图,理解“敬礼”。

师:看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小结方法:课文插图 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

(2)升国旗时,少先队员应该怎么做呢?谁愿意把这个 句子加上动作表演给大家看? (3)齐读。

[设计意图:“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符合 儿童识字的规律。当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词,会不由自主地把 生字词所在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它的语义,加深对它的理 解,提高了识字的效率。针对一年级学生比较好动的特点, 引导学生运用肢体动作理解“徐徐”“立正”等词,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词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整体学习,诵读品悟,升华热爱国旗之情。

1.让我们怀着对国旗发自内心的尊敬、热爱之情来观 看北京天安门前的升旗仪式。(播放北京天安门前升旗仪式 的视频) 2.回读全文。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你还在什么时候见过升国旗呢?(奥运会赛场、国 家领导人去国外访问。师出示相应的升国旗场景。) 小结:是啊,每一次国旗的升起都让我们感到无比骄傲。

让我们通过朗读再一次感受升国旗的神圣吧!(有感情朗读 课文) 2.国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我们要怎样爱护我们的国 旗呢? 小结:因为有大家的尊重和爱护,我们的国旗会变得更 加鲜艳。

3.为儿歌配上动作,进行朗诵表演。

[设计意图:在学生通过朗诵课文表达对国旗的热爱之 后,引导学生了解国旗的象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尊重国旗、 爱护国旗的情感,并通过回读升华这种热爱、崇敬之情,达 到教育教学的效果。]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