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驻点 > 提高抽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实录与说明:怎样用数对确定位置

提高抽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实录与说明:怎样用数对确定位置

来源:驻点 时间:2019-10-16 07:58:01 点击:

提高抽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实录与说明

提高抽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实录与 说明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初步理解数对的 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通过多样化的活动,使学生经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建 模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并渗透数学“符 号化”思想,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简洁美。

3.感受丰富的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和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列”“行”的规定,理解数对确定位置的意义和 方法。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设计思路 创设教室座位情境。由于观察角度、描述方法的不同, 学生以各种形式描述小军的位置。学生面对歧义,产生了用 “第几列第几行”来描述位置的方法,让学生快速记录位置, 当学生无法记录下来时,又想到创造更加简洁的方法。逐步 抽象,产生数对,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演变过程,体会数对的 简洁性。梳理确定位置有关教材,从一维、二维,再到三维, 让学生对相关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 体系。课末,让学生搜索航天、航海中如何确定位置,自然地又生成一个新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走上新 的探索征程。这样不断制造矛盾冲突,引发学习需求,将学 生的思维不断推向深入。

设计理念 一、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对价值 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课始,从学生熟悉的座位图引入,课中让学生用数对确定棋 盘棋子的位置。课末,让学生收集航天航海的准确定位的方 法,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对在生活、航天、科技等领域中有 着重大的作用,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 会数对的价值,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二、渗透数学文化,感受文化意蕴 有机地渗透笛卡尔受蜘蛛网原型启发,发明数对的故事。

为学生搭建创新的支点,把“第4列第3 行”这种方式再简 洁,演绎人们探索知识的历程,体验“再创造”的成就感。

三、注重数学思想,培养数学素养 《数学课程标准(2011 版)》把“双基”变成“四基”, 凸显“基本数学思想”,本节课的教学力求在这方面作了一 些探索。

1.符号思想:让学生根据数对站起来,先是具体的数字 表示数对,后来依次添加符号。既强化了难点,又逐步抽象 出数对的本质。

2.简约思想:从座位图,圆圈图到方格图,经历了两次建模,让学生经历直观到半直观,再到抽象的数学化的过程, 培养了空间观念。描述的方法逐步趋向简洁。

教学流程 一、设境置疑,产生需要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四1 班的学生座位图,小军是他 们班上的智慧之星,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说出他的位置 吗? 生1:小军的位置在从左往右的第四排第三行。

生2:小军的位置在从右往左的第三排第三行。

生3:小军在第四组的第三个。

生4:小军在第四组倒数第三个。

…… 师:同样是小军的位置,却有这么多描述的方式,很容 易让人混淆,而且麻烦、不简洁,有没有一种既统一又简洁 的方法描述小军的位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确定 位置(板书———确定位置)。

【说明:通过呈现学生比较熟悉的教室里有序排列的座 位的场景,激活学生已有的描述位置的经验,由于观察的角 度不同,描述的方式也不一样,有的让人容易混淆,有的不 简洁,通过交流比较,引发学生用统一的方式描述物体位置 的需要。】 二、逐步抽象,掌握方法 1.初步感知:认识列、行并用列和行确定位置师:在确定位置时,我们通常把这些竖排叫做列;
这些 横排叫做———行。

师:猜猜看,哪里是第一列? 师:确定第几列,一般以观察者最左边的一列为第一列, 要观察这个班的座位图,谁是观察者?图上这位老师左边在 那里,请同学们一起举起个手,从左往右数依次是—(师生 齐说:课件依次显示第几列、方向箭头) 师:指一指那里是第一行? 师: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依次是(师生齐说:
课件依次显示第几行、方向箭头)师:现在能用列和行来描 述小军的位置了吗? ① 再指座位图上的2 位同学,让学生用第几列第几行 描述位置。

② 教师说第几列第几行,让学生说对应的同学名字。

【说明:尊重学生对已有的现实生活中竖排和横排的认 识经验,教学列与行的含义,以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 则,使新知的学习建立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之上,有利 于学生自觉把新知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系统之中,实现知识的 同化。同时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练习,加深对规则的理解, 为学习“数对”奠定牢固的基础。】 2.逐步抽象:实物图抽象圆圈图 师:如果用一个X 表示一位同学,在这张圆圈图上,哪 里是第1 列?哪里是第1 行呢?现在你还能找出小军的位置吗?怎么找的? 教师再指2 个X,让学生分别说说是第几列第几行。

师:其实每一个X 的位置都可以用第几列第几行来表示。

【说明:把场景图抽象成平面图,先让学生找出小军的 位置,再让学生用“第几列第几行”描述平面中座位的位置, 既巩固了用列和行描述位置的方法,又满足了学生用简洁明 了的方法描述位置的心理需求。】 3.建构模型:再设冲突引发数对 师:刚才我们都是在说同学的位置,下面我们来记录几 位同学的位置,先想一想,你打算怎样快速地记录, 我们马 上来一个记录比赛,好吗? 生:好。

师:从同学们的回答声老师看出了你们的自信,看到了 你们的成功。

师:想好了吗?第5 列第3行,第2 列第2 行,第3 列 第3行,第4 列第1 行,第6 列第4行。(速度越来越快) 师:都记录下来了吗?为什么? 生:老师报太快了。

师:有同学全部记录下来了吗? 师:他们记录的这么快,有什么小窍门呢?我们一起来 欣赏一下。

(展示记录情况,组织学生逐一评价。) 师:同学们真的很有创意。你们的方法其实已经相当接近数学上的规定了,第5 列第3 行先写一个5 表示第5 列, 再写一个3 表示第3 行,中间用“,”隔开, 因为这两个数 是一对一对出现的,在外面加一个括号,它就是一个数对。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跟同学们学习的(用数对)确定位置,读 作数对四三或四三。

师:知道数对是谁创建的吗?想知道吗?(播放笛卡尔 视频) 师:笛卡尔是伟大的,但同学们更了不起,在这么短的 时间内,也能自己创造出类似的数对,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 掌声送给自己。

师:现在你们能用数对写出这5 位同学的位置吗?(课 件显示,生用数对表示。) 师:能找出(3,2)(2,3)的位置吗?(生用激光笔点 这两个位置) 师:为什么都是用数字3 和2 来表示的,而表示的位置 却不相同呢? 生:3 在前面表示第3 列,如果放在后面表示第3 行。

师: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生:表示列和行的两个数字不能随便颠倒。

【说明:让学生快速记录位置,是“逼”学生自己想办 法创造写法的良好手段,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记录不下来,处 于愤悱状态时,再展示其他同学的记录方法并逐一评价,自 然过渡到介绍“数对”阶段,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三、联系生活,加深理解 1.运用:用数对表示教室里的位置 (1)明确教室里的列和行师:在教室里,第一列在哪 呢? 师:要观察大家现在的座位,你们和老师谁是观察者 呢?师:站在老师的位置,老师的左边在哪?我们一起举个 手。从左边起这是第一列,请第一列的同学挥挥手,请第3 列 的同学点点头,请第8 列的同学起立,请第一行的同学挥挥 手,请第5 列的同学点点头,请第8 行的同学起立。

现在坐的最端正的是(6,3),他是? 今天发言最积极的是(4,5),谁呀? (2)我说大家猜 请同学们用数对说出好朋友的位置,让大家猜一猜你的 好朋友是谁? 用数对确定自己的位置 2.思考:看谁反应快 师:看来每个同学都能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下面季 老师看看哪些同学反应快。准备好了吗?(课件点击:请这 些同学起立(3,1),……(3,8)) 师:都站对了吗?这些同学的数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呢? 生:他们都在同一列。

师:你能像老师这样,换一个角度说出一些有规律的数对让一些同学站起来吗? 生:(2,1)(2,2)(2,3)(2,4)(2,5)(2, 6)(2,7)(2,8) 师:继续,看谁反应快!请这位同学起立(X,4)。

追问:X 可以代表哪些数? 师:继续,看谁反应快!请这位同学起立(4,Y)。

师:请这位同学起立(X,Y),怎么全站起来了? 3.联系:国际象棋棋盘上的棋子 (1)谈话:其实数对在生活中还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

我们到社团小组看一看! 师:(课件出示国际象棋) 这是什么? 师:棋盘上白王所处的位置位g2,这里的g2 表示的是? (2)介绍:国际象棋棋盘上通常用小写字母a~ h 分 别表示棋盘方格所在的列数,用数字1~ 8 分别表示棋盘方 格所在的行数。

(3)记录:黑王黑车白兵的位置。

(4) 标注:
在图上标出c6———c2的位置。

(5)小结:这种记录棋子位置的方法就运用了我们今 天所学的数对的思想。

【说明:明确教室里的列和行后,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好 朋友、自己的位置,再根据数对思考“看谁反应快”,最后 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寻找方格图中的字,加深了对数对规 律的理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和符号化意识。通过对国际棋盘的介绍,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使学生体会到数对的价值。】 四、全课总结,建构联系 1.梳理教材 过渡: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数对确定位置,其实确定位置 这个知识对我们并不陌生,我们在一年级就已用排在第几来 确定位置,到了二年级学习用第几排第几个来确定位置,今 天学习用数对来确定位置,到六年级同学们还会学习用方向 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到了初中,我们还会学习更多确 定位置的方法。

【说明:通过对确定位置教材的梳理,使学生对确定位 置的内容有一个宏观的感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 系。】 2.生成问题 在航海、航天等方面时常也需要精确定位,这些定位的 方法又是什么呢?与我们今天所学的用数对来确定位置的 道理是不是一样的呢?请同学们上网搜索、查阅资料,收集 这方面的知识,我们下节课一起交流好吗? 【说明:一节课的结束,不应该是探索活动的结束。在 航海、航天等方面时常也需要精确定位,这些定位的方法又 是什么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离开教教室这个小课堂,踏 进探索的大课堂,更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对的作用。】 拿破仑不让学生上前线成立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巴黎理工学校,是法国最负盛 名的高等学府之一,该校的宗旨是:“传播数学、物理、化 学等科学和制图技术,特别是为炮兵、工兵、路桥、造船、 军用和民用工程、开矿和地理等技术性的公立专科学校输送 学生。” 1804 年12 月3 日,是拿破仑加冕为法兰西皇帝的第二 天。这天,巴黎理工学校的学生奉命参加了三军检阅队,拿 破仑亲手将一面“为了祖国的科学和荣誉”的锦旗,授予1804 年第一名毕业生阿拉戈(后来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并命 令该校队列紧跟在禁卫军之后通过检阅台。如此莫大的荣耀, 使这批热血青年激动不已,发誓要用所学为祖国的荣誉而战。

1814 年,俄奥普联军兵临巴黎城下,理工学校的学生 纷纷请缨参战,并选派代表觐见拿破仑,慷慨激昂道:“我 们没有忘记那面大旗上‘为了祖国的科学和荣誉’的赠语, 巴黎此刻危在旦夕,是我们该抛洒热血的时候了!”望着眼 前这些因激动而面色涨红的学生,拿破仑的眼睛湿润了,沉 声道:“你们是法兰西的未来,我没有权力将你们送到前 线!”无奈,学生代表只好悻悻离开。

几个参谋对拿破仑说:“我们守城的兵力不足,现在正 是让青年们拿起枪的时候,您为什么要拒绝他们呢?” 拿破仑一字一顿地说:“我不愿为取金蛋杀掉我的老母 鸡!”后来,这句名言,被镌刻在巴黎理工学校荣誉大厅的 天花板上,成为该校最引以为自豪的地方。拿破仑以一个政治家深邃的眼光和坚定的信念,宁肯自 己陷入灭顶之灾,也绝不让学生上前线。正是他的果敢决断, 保住了这些有志青年,使巴黎理工学校在后来为法国培养出 了上百名科学院院士、无数的工程师、实业家、将军和政治 家,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法国强大的中流砥柱。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