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堂参与(培养目标:公众演讲能力和语言表达能 力)从表3我们可以知道,所选的8门课都对课堂参与进行考 核。最少分值占总成绩的5%,最多占20%;
平均值是14.375%。
这些数据足以说明古德曼商学院对课堂参与给予了高度重 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授在上课时并不直接讲授本节课 的内容,而是让学生把该课所要学的内容向大家介绍,然后 由学生把自己独立的见解、观点、想法或者问题在课堂上提 出供大家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授也会向学生提问并随时对 讨论的内容进行纠正、补充和提示,并引导和鼓励每位学生 积极参与讨论。这就要求学生为了上好每一节课,能在课堂 上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和见解,课前一定要认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并按照《课程简介》上规定的要求尽可能多地阅 读相关文章,这些文章应来自最新的著名商业期刊,比如《金 融时报》(TheFinancialPost)、《商业周刊》 (BusinessWeek)、《华尔街日报》(WallStreetJournal)、 《创业家》(Entrepreneur)等等。作为学生,为了在课堂 讨论中表现突出,大家都会争先恐后地发言。每个学生都可 以随时打断其他同学或者教授的话来发表自己的言论。关于 课堂讨论,教授希望学生能用批判的思维方式对专家学者的 理论提出质疑、找出问题或者对这些理论进行补充,而不是 一味地赞同这些权威理论。教授认为有条理符合逻辑的分析 比单单提出解决方案更为重要,换言之,参与过程重于结果。
另外,教授会鼓励学生在课堂讨论的时候能用自己准备的具 体数据资料比如利润率、市场份额、成本结构等等用课件的 形式在课堂上演示,以支持自己的论点。通常情况下,课堂 参与表现通常会被细分为下列6个等级:1.杰出贡献(9-10 个积分)2.突出贡献(7-8个积分)3.一般贡献(5-6个积分) 4.很少贡献(3-4个积分)5.较差贡献(1-2个积分)6.没有 贡献(0个积分)如果一门课一个学期共有26周课,根据课 程简介里的课堂参与打分细则来计算,一学期的课堂参与满 分积分点为260个点,假设课堂参与这一部分的分值占总成 绩的15%,那么每一个积分点相当于0.057分。因此从这种近 乎苛刻的打分标准我们就可以看出,学生想在课堂参与这一 部分得满分,其难度可想而知。上完每一周的课,在上下一周课之前学生就可以在教授办公室门上贴的“课堂参与成绩 进度表”上看到自己上一周课的课堂参与成绩和课堂参与成 绩的累计成绩。
1.2课堂演讲(培养目标:公众演讲能力和语言表达能 力)由表3得知,课堂演讲这一部分占总成绩的8.125%。8门 课有6门课对该项考核,也就是说75%的管理类课程要求学生 做课堂演讲。有的课还会有两次上台机会,比如一次是讲解 个人报告,一次是和小组成员一起讲解集体报告。学生在台 上做讲解时,教授和班上其他学生在台下也不闲着,他们会 不时地向讲演者提问,并在讲演结束时给讲演者打分。教授 一般会专门针对课堂演讲制作一个打分表格发给每一个学 生。
1.4课堂随机测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培养目标:
记忆能力)课堂随机测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这三项测试 占总成绩的平均值是35.625%。从整体平均值来看,该商学 院对学生的记忆能力提出一定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8门课 中只有1门设置了期中考试,说明期中考试在很多教授看来 没有必要;
8门课中分别有50%也就是4门课设置了课堂随机 测试和期末考试,说明有50%的教授无意考核学生的记忆能 力。
2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古德曼商学院通过7类考 核项目培养学生的7种基本能力。这7种考核项目分别是:课堂参与、课堂演讲、个人案例分析、小组案例分析、课堂随 机测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课堂参与和课堂演讲主要培 养学生的公众演讲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案例分析主要培养 学生的四种能力:调研分析能力、独立决策能力、小组沟通 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课堂随机测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 试主要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加拿大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方 法相比,中国管理类课程教学上对课堂参与,课堂演讲显得 不足。由于教学方法的差异,大部分学生从小学以来就养成 被动听课,缺乏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的意识和习惯。课堂上学 生不习惯主动向老师提出问题,也不习惯在课堂上和同学讨 论问题。另外,由于教师资源、教育经费以及教学设施等客 观条件的限制,很多学校采用大班授课,有的班上学生超过 百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难安排课堂参与以及课堂演讲。
那么在现有条件下应该如何来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积极主 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呢?通过在教学实践中做的一些尝试我 们发现,如果完全把加拿大的教学方法照搬过来是行不通的。
主要是因为惯性或者说是长期形成的习惯使得大多数中国 学生在课堂上习惯坐在椅子上被动地听老师讲课,不愿意也 没有意识去主动地向老师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面对这种情 况如果授课教师能够在讲课中频繁地向学生提问,于此同时 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回答问题。也就是说,教师尽量用与所讲 内容相关的问题把一堂课贯穿始终,这样的话一学期下来效 果还是很明显的。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新学期刚开课的前几周,几乎没有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向教师提出 问题或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然而到了学期最后几周, 情况就大为不同。因为已经有学生开始在教师讲课中主动发 问。另外很多学生也开始积极回答问题了。有时候,学生之 间还会就问题发生争论。这充分说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 态度已经开始发生变化:由被动听课转变为主动参与课堂学 习。这种看似简单普通的教学方法如果能被教师充分适当地 利用,在一定学生群体中、在一定程度上会消除教学终末状 态与教学起始状态之间学生的心理差距,从而填补了教学空 间、最终实现了管理类课程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