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等教育;
学术教育;
职业教育;
融合 一、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1.学科知识的认知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以专业分类的方式来进行对应 的学科教学活动,比如经济类专业、教育类专业、电子信息 类专业、土木工厂专业等等,分门别类的专业院系对应的是 特定专业知识的教学[1]。因此,高等教育人才的第一个培 养目标就是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应当牢固地掌握该专业的内 容,这是人才能力构成中最基础的层面。
2.思维方法的理解 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要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 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的习惯,这些都基于学生能够拥有良 好的思维方式与自学技巧。因此,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第二 个目标就是学生能够对学科的逻辑思维方法有较高的理解 能力,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它是保证学生在 毕业之后,在脱离了学校与老师的教学教导下仍然能够保持 终身学习的核心能力。3.具体技能的运用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根本任务与学习的根本目标。因此, 人才培养的第三个目标就是学生能够掌握并在具体的生活、 生产中去运用相关的学科技能[2]。例如经济学专业的学生 在工作中能够运用所学习到的经济原理来分析经济形式,市 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工作中能够让企业通过自己的营销方 式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等等。学生唯有能够在实际中熟练地 运用所学习到的技能,才能避免成为只会“纸上谈兵”的务 虚读书派。
二、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1.学术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与底蕴 学术教育,最早源自于古希腊,它指的是研究学科的理 论、规律、法则。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主张应当将学习作为 深入探索真理的途经,将探索真理作为学习的最高境界。因 此,学术教育所研究的内容就是学科知识的本质规律,它是 后期学校开展职业教育的基础与底蕴,唯有建立在学术教育 之上的职业教育,才不会成为“匹夫之见,好将之勇”,而 是真正的有根有据,有因有果。
2.职业教育是学术教育的应用与实践 职业教育,最早可以看作是学徒制教育演化而成。早在 公元前2100年,学徒制度就成为了欧洲的工匠艺人向自己的 子女或者徒弟传授知识的主要形式。进入欧洲中世纪之后, 学徒制伴随着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而变得更加规范与明确,随后逐步也成为了培养未来学者和艺术家的主要方式[3]。
由学徒制演变而来的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具体的操作,而操 作的基础又离不开对操作原理与操作方法的了解与熟悉。因 此,从本质上讲,职业教育实际上是学术教育的应用与实践, 它是教学者将抽象的理论、规律、法则等应用到具体的作业 对象之上的一种方式。
三、高等教育中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途径 1.完整教育体系的设计与打造 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中有 各自需要肩负的使命与独特的、无法取代的教学价值。因此, 适宜的兼顾方式是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全部纳入到整个教育 体系中,即学校、教师对系统教育体系的设计与打造。首先, 在课程的组织与选择上,应当遵循“学术搭配职业”的原则, 让基于同一个主题板块下的知识既可以闪耀着理性的光芒, 又勃发着实用的光辉,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则。
其次,在教师人才队伍的打造上,应当强调“学术研究搭配 创新实践”的培养理念,一方面,要在学校内部营造一股浓 郁的研究氛围,让教师能够对学科知识的发展始终保持着学 习与钻研的精神,并在日常的点滴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 学生,让学生对知识也保持着敬畏与追求的态度。另一方面, 要在学校内部搭建起一个理论践行、学识转化的平台,给教 师更多理论知识寻找应用平台的机会,并带动学生一起参与 其中。总的来讲,这是由教师主导的,由教师来影响学生的一种融合方式。再次,在学生的能力评价上,学校应当设计 好学术能力评价与职业技能评价两者的分值比重,使其更加 客观与公正。总之,完整合理的教育体系是兼顾学术教育与 职业教育的根本所在。
2.实际社会案例的吸收与结合 课程的组织与选择应当遵循“学术搭配职业”的原则, 即教师在组织日常的理论教学时,要更多地与当下的社会案 例进行融合与吸收。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社会的发展会催 生更多的教学要求和更大的教学挑战,同时也会创造更新的 教学资源与教学环境。例如随着城市社会保障力度的加大和 社会资源丰富性的增多,现在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正在 尝试把子女带到自己所在的城市接受更优质的教育,这一新 型的教学需求会带来新的教学思考,如何合理地分配有限的 教学资源,如何缩短随迁学生的学习适应期,如何做好随迁 学生的持续学习保障性,如何做好异地教学评估与升学方式 等等。又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微课成为一种倍受追捧的 教学工具,如何在传统的课堂模式下发挥这一新型的教学工 具的价值,让微课更适合于当前的教学需求,这就要求教师 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把实际存在的学科应用问题引入到理论 知识的教学之中。
3.丰富实践活动的组织与举行 为了让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更好地将学术教育与职 业教育兼顾融合在一起,学校应该组织与举行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术活动可以带有更多的职业化色彩[4]。比如, 校园辩论大赛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活动,实际上,辩论大赛可 以在市场营销行业的活动中执行。教师可以参考以下方式举 办:在辩题的选择上,多选择当前的热点话题,富有争议性 的话题,正在动态发展中的问题(如人工智能的利弊主题)。
在辩论赛的宣传上,负责宣传策划的学生组可以通过校园海 报、校园社团刊物、校园广播、校园论坛、校园微信群、口 头传播等多种方式。在裁判的选择上,可以邀请各方代表(教 师代表、学生代表、社会人员代表等)。在会场的布置与活 动执行上,可以采用现场观看与网络直播的方式,让无法亲 临现场的老师、学生也可以借助网络来参与其中。为了更好 地激发台下观众的参与度,还可以考虑设置弹幕的功能,对 辩手的辩论有异议或者想法的同学也可以及时发表,而不是 像过去传统模式下只能做一个看客等等。这些具有学术研讨 意义与氛围的活动,可以增添更多的职业色彩,让其“更接 地气”。
4.自主学习能力的训练与打磨 学科知识的认知,思维方法的理解,具体技能的应用, 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三个进阶目标,这些目标的最终目的 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因此,在探讨学术教育 与职业教育的融合途径时,还应有意识地去训练与打磨学生 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可以就专业中的某一个热点问题,组 织学生以三到五人的小组为单位来进行探讨,集群策群力的同时发挥自己的所长,可以运用自己可以调配到的资源,与 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远程的对话或者借助APP等进行在 线的问答来搜集专业信息。可以有技巧地走出校园,走进社 会来近距离地了解与专业相关的从业者对该问题的看法,可 以有方向性地将学科知识中的规律应用到具体问题的甄别 与分析之中。可以有创造性地把自学得出的知识成果展示出 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运用学术能力进行研究与分析,运 用职业能力进行包装与运用,这两种能力融合在一起所呈现 出来的学习成果,既丰富了学生的理论认知,又训练了学生 的应用能力,极大地训练与打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5]。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亟待提高,探讨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 的融合途径,一方面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宏观、更立体、更深 刻的认识,另一方面让学生脚踏实地掌握知识在实际生活与 生产中的运用。在营造浓郁学术氛围的同时,融合贯穿更多 实用的,适用的社会气息,避免学生成为只会在象牙塔里高 谈阔论的书生,而是成长为真正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一 己之力,奉献才情学识的建设栋梁。
参考文献:
[1]刘文华.职业教育渗透学术教育探析―――知识论 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2017,(04):75. [2]张燕.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衔接:发达国家职 业教育的问题与挑战[J].教育与职业,2013,(03):22. [3]俞涛,邹龙飞,曾令奇.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内涵与特征[J].教育与职业,2014,(06):05. [4]李玉静.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与融通-国际 的视野[J].职业技术教育,2010,(04):46. [5]陈鹏,庞学光.学术课程、职业课程及其整合的概念 解读-职业教育的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14,(05):
20.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