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政协 > 德育内涵 剖析高校德育教育的内涵构建

德育内涵 剖析高校德育教育的内涵构建

来源:政协 时间:2019-11-13 08:14:42 点击:

剖析高校德育教育的内涵构建

剖析高校德育教育的内涵构建 剖析高校德育教育的内涵构建范文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 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 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 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如果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知识教育 和人格培养,就会产生很大的片面性,而这种片面性往往会 影响人的一生的轨迹。”这就要求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德育 教育。知识经济时代给高等学校德育教育引人了丰富的新内 涵,包括科技道德教育、创新教育、环境道德教育、经济伦 理教育、协作教育等,只有将它们有机统一起来进行教育, 才能增强创新性、克服滞后性,增强有效性、克服一般化, 使高等学校的德育教育与时俱进。

一、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的新内涵 1.科技道德教育。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信息基础之 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科技、信息的创造和使 用,将成为社会生产的最主要形式,但是以人为载体。人不 仅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也是道德的主体。人不仅要掌握经 济发展的科学知识,更要具备能够保证知识经济发展的科技 道德。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道德的约束,良好的科技道德 素质是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知识经济时代,伴随 着高科技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高科技犯罪亦将有所增加, 如电脑“黑客”盗窃电子货币,运用高科技手段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等。所以,知识经济时代应加强科技道德意识 的教育。

3.环境道德教育。知识经济时代,环保问题已成为一个 全球性的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问题。人类在应用科学技术 时,也会给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如煤 和石油的开发导致了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汽车工业的发展 导致了对城市大气的污染,制冷产品对臭氧层构成了破坏作 用,核武器带来的核战争是人类文明最直接、最明显的威胁。

进行环境道德教育,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致力于培 养人们的环境道德意识、情感和行为,使人类能正确地认识 自然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进行环境道德教育是有 极其重要的作用的。

4.经济伦理教育。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但法律并不能 包罗万象,仍需强化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伦理道德有自己 影响市场经济的渠道,市场经济则有自己的道德尺度。正如 江泽民同志所倡导的那样,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紧密结合起来,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的。法制文明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
法制是硬约束,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道德是软约束,具有 感召力和引导力。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使我们不失去 正确的目标并有正确的行为规范。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异常激 烈的竞争,更需倡导经济伦理教育,以规范人们在经济活动 中的各种行为。5.协作教育。知识经济时代团队协作是促进社会经济发 展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作为在知识经济中居于核心地 位的高科技,正向着多学科、微观粒子和浩瀚宇宙、地壳深 部和广裹海洋进军,任何单一的知识已显得十分无力,必须 是多学科相互渗透才能奏效。在知识社会里,受过教育的人 仍是知识的载体,但管理和开发社会也不是个人可以独立承 担的工作。当创造知识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关键时,知识会 成为集体劳动的结晶。在知识社会,合作将是起决定作用的 生产要素。协作精神实质上是知识经济赋予集体主义以新的 内涵。

二、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德育教育对策 1.科技道德的培养。(l)要培养学生求知的科学精神, 如怀疑、求实、进取、严谨、崇尚真理等精神。(2)要帮助 学生树立相信科学、尊重科学的信念,以理性的目光正确地 审视和判断科学的价值,反对迷信和伪科学。(3)要使学生 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构建人类在知识、技术运用活动中的 行为导向,正确对待科学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以 便运用科学为人类造福。在教学中,如讲到意识反作用于客 观事物、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坚持 正确的价值观、科学实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树立科学世界 观反对封建迷信、当代国际竞争等内容时,应融入科技道德 的教育。

2.创新教育的对策。(1)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是一种追求进取、创新的性格特征、精神状态和心理取向。创 新意识不完全是主观想法,还应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宽厚的 人文底蕴、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因此,高 校应该创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文化氛围,让学生产生 创新的欲望,如建立实践中心、学生文化活动中心,经常请 专家、学者介绍前沿学科的发展现状及热点问题等。(2)创 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人们在运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 运用思维功能,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高级 思维过程。高校应开设有关创新思维方法的课程,训练学生 的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能力、改变习惯性的收敛思维,发 挥学生的想像力和求异性,使学生由学习兴趣向科学研究转 化。(3)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表现为实践动手能 力,为此应加强实践动手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独立思 考、思维发散、将知识融会贯通。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的一 言堂,让学生参与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知识的分 析理解能力。另外,还要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资源,发明创 造,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既有社会价值又有经济价值的成果。

3.环境道德意识的培养。(l)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 抛弃以人为中心、唯我独尊的观点。(2)构建环境道德的新 观念,在学生中进行“良知自律”的教育,使人能正确认识 和利用资源的潜能,节约资源,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 持一定的资源力。(3)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界有序性的责任感, 教育学生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如植树造林、固土治沙等。教学中,如讲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是变 化发展的,坚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间题,尊重客观规律与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等要点时,可渗 透环境道德的教育。

4.经济伦理的教育。(l)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一方面 应有资源优患意识,在生产活动中节约资源和能源;另一方 面,在生活中提倡适度消费、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引导学 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切莫盲目攀比。(2)要有公平、平等 的意识,洛守经济活动中的“诚实信用”、“公平竞争”的 原则。(3)要有惜时高效的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可结合实 现人生价值必须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按照价值规律的基本 要求,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反对不正当竞争,提高企业经 济效益,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依法保护消费者权益,我国对 外贸易的基本原则,建立国际新秩序等内容,贯穿经济伦理 道德的教育

5.合作精神的培养。(l)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应 看到人类所面临的问题,所需攻克的难关越来越具有普遍性 和全局性。而个体力量是微乎其微,甚至是局部的、不彻底 的。为此,一定要有合作意识,把个人发展与献身祖国、服 务人民融为一体。(2)要认识到团结协作的价值高于竞争, 因为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集体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人类基因草图的绘制成功就是一个例证。(3)要正确处理好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既要有自觉参与竞争的意识,又要在竞争中善于合作。不仅能与志同道合者合作,还要能容忍持不 同意见者,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教 学活动中,可结合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 联系,渗透团结合作精神内容的教育。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