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篇章阅读的眼动研究 1.1.1国外关于篇章阅读的眼 动研究 西方对阅读的眼动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其初级 阶段,诞生了三本著名的阅读心里学的书,这三本书系统地 研究了阅读中眼动的特征。同时在这个阶段,Javal 发现了 阅读中的眼跳,强调在阅读中,如果要得到信息,眼睛必须 注视停顿,每10个字母有一次注视,并且并且眼睛注视文章 的时候,是按顺序进行阅读的,每一行靠前的部分很关键, 决定着被试理解语言的程度。[1] 阅读的眼动应用阶段,西 方学者进行了一些基础的研究---阅读过程中的眼动分析, 主要包括Arnold & Tinker对注视停留的研究,Buswell[2] 对注视广度的研究,眼跳,有节奏的阅读,边缘视觉的研究, 阅读材料的横排版和竖排版的研究等等,更重要的是进行了 大量的教育方面的研究,获得了显著的效果。如:泰勒(1931) [3]研究了不同被试眼动轨迹运动后,指出他们之间是有区 别的。莫斯特(1938)和 格罗内(1936)测试了说话有结 巴的被试注视文章的眼动轨迹,并进行了深入地研究。说明对文章注视的研究已经从理论阶段进入了应用阶段,人们开 始意识到眼动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进行心理认知活动的研 究。Anderson(1937年) [4]分别以50名阅读好和阅读差的读 者为被试,考察阅读材料的难度不断增加时,被试的眼动模 式的差异。塞伯特(1943)研究了被试阅读不一样类型的实 验材料时,眼睛注视文章的情况,发现他们的眼动轨迹的运 动是有差异的。。Stone(1941年)研究大一新生阅读数学, 生物,英语等不同学科的阅读情况,结果显示眼动差异明显。
眼动研究引起了认知心理学家的关注,这些学者重新将眼动 测量法引入到心里学界进行研究,把眼动研究提高到一个前 所未有的层次。Lefton [5] 选取不同年龄阶段的被试做实 验,指出被试的阅读能力因为年龄的不同而不一样,但是会 逐步地上升。泰勒(1965) [6]等考察了被试在注视文章的时 候,眼动轨迹运动的特点。这两个实验的共同点就是提取的 眼动实验数据说明,语言水平决定着文章阅读的能力。
1.1.2国内关于篇章阅读的眼动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 汉语成为世界上最丰富﹑最发达的语言之一,为了充分地发 挥汉语在国际社会生活中的交际作用,所以对汉语的眼动研 究必不可少,它对汉语阅读的认知过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汉语阅读的眼动研究初期: Shen Youqian (1925)在斯坦福 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实验室考察了汉语阅读的 情况,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不同的排版时,注视汉语文章 眼动的区别;
另一方面是被试注视汉语和其他语言时,眼动特征的区别。
[7] 汉语阅读的眼动研究的中期:格雷(1946) 研究了被试阅读十几种语言(包含汉语)时的眼动。实验是 在芝加哥大学使用照相法记录被试在默读和朗读时的眼动 轨迹,发现,处于语言加工高级阶段的被试,在阅读不同种 类的语言时,他们的认知加工过程几乎是一样的。具体表 现:(1)当读者理解课文意义时,沿着每行的字往下看, 眼跳和注视交替出现。(2)每次注视能够识别2-3个字。(3) 在阅读过程中,间或出现一些回视。尽管由于语言结构等因 素的不同会对阅读过程有一些影响,但是,在阅读时也存在 一些共性。[8] 汉语阅读的眼动研究近期阶段:沈德立等[9] 考察了不同年级的学生在理解课文时的不同的认知特点,结 果表明随着年级的增长,阅读时间,注视次数都在不断地减 少,注视频率增长,获得的信息量在逐渐增大。白学军等[10] 研究了不同年级视力正常的学生阅读课文时的眼动过程,研 究表示,高年级的阅读速度优于低年级,低年级组内没有显 著地差异,高年级组的注视次数,注视点持续时间,回视次 数小于低年级组,高年级组采用选择式回视方式,相邻句间 回视方式。白学军等[11]还研究了不同年级的学生阅读课文 时的眼睛注视方式,研究结果说明:高年级的回视次数减少, 学生侧重于使用直接和往复注视方式。闫国利(1999年)[12] 研究了不同年级学生阅读科技说明文的眼动情况,实验研究 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注视次数减少,学生往往采用选择 式回视。陈向阳(2000年)[13]研究了不同年级学生阅读寓言及大学生阅读句子时的眼动特征,说明高年级和低年级的 眼动特征之间的差异显著,随着年级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迅速发展。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沈德立编纂了一本关于汉语 眼动的书,此书详细地介绍了眼动的基本常识及与汉语眼动 研究相关的实验,促进了汉语眼动的研究。
眼动技术加深 了人们在阅读实验过程中的认识。虽然国外研究汉语的眼动 实验研究凤毛麟角,但是随着国内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科学 研究领域 的硬件不断扩大及提升,说明国内的眼动研究的 前景是可观的。
1.2 阅读过程的眼动理论:Just和Carpenter的眼—脑 假说 Just & Carpenter[14]在1978年提议建立眼—脑假说 理论,着重指出被试在阅读实验材料的时候,加工某一个词, 其实也是在注视某一个词。因此加工某个词使用了多长时间, 也就意味着对某一个词注视了多长时间。例句如下:
(1) The concerned steward calmed the child. (2) The concerned student calmed the child. 第一句话的名词是 steward,属于出现频率比较低的词;
第二句话的名词是 student,属于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1986年,学者Rayner & Duffy,Infoff & Rayner[15] 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出现 频率低的词的注视时间多于出现频率高的词,时间的差别为 30—90毫秒;
如果前面的词是出现频率较低的词的时候,就 会注视后面的词的时间长;
如果前面的词是出现频率较高的 词时,紧跟后面的一个词的注视时间就会短,在这种情况下,时间的差异性为30—40毫秒。这个研究结论表示,读者加工 出现频率较低的词的效率,延续到了对紧跟着一个词的加工。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没有预设,也就说明眼—脑假说 理论没有预设。
总而言之,眼—脑假说理论得到了一些实 验研究的验证,但是没有办法回答如下的一个问题:注视某 个词的时间达到怎样的程度可以反应某个词加工的时间。
1.3 不同文体的特点及相关的研究 随着阅读研究的深 入发展,许多学者采用眼动仪,对阅读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进 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下面本文就来介绍汉语记叙文﹑ 议论文﹑说明文和新闻四个不同文体眼动研究的状况。
万云英(1963年)通过一些实用的方法,研究了小学生 领会散文和小说的普遍的特性。1990年刘春玲﹑万云英等及 1991年钱文等研究了阅读记叙文的主观因素。实验结论显 示:(1)阅读的记叙文的题目,体现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 ﹑段落以及插图都会对读者领会记叙文的中心思想产生负 面的影响;
(2)读者丰富的知识阅读经验﹑阅读解析策略 也会对记叙文的理解产生影响。总之,我国关于研究记叙文 的阅读,主要是从阅读后的结论来考察读者是怎样对记叙文 阅读的,相反,就像朱曼姝(1991)从读者阅读记叙文的过 程来研究怎样领会记叙文中心思想的非常少。
白学军等 (1995)研究了小学不同年级和大学生对记叙文阅读时的眼 动轨迹,所选的阅读材料是依据平常的生活事件所选的。结 果表明:(1)阅读速度:大学生的快于小学生的,然而小学生之间却没有区别。在注视阅读材料的时候,大学生之间注 视文章的次数,注视频率有明显地区别,然而注视阅读材料 的广度却没有区别。
沈德立(2000)利用眼动仪,探讨了 记叙文的阅读理解,结论显示在被试注视记叙文阅读材料的 轨迹中,被试必须依次按照文章的顺序来阅读,与此同时让 不同汉语水平的被试对所选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背景知识 和语言水平决定被试在解码过程中信息的获取量。
1.3.3 说明文 说明文主要用来解说事物的结构、特性 和发展历程等,是一种比较适用的体裁。说明文有总分式和 递进式两种结构方式,主要以说明为主,解释事物,进而阐 明事物的发展历程,以便于讲授常识,相对于其他文体来说, 说明文的体裁是独立的。
阎国利[19]对小学五年级,初中 二年级,高中二年级和大学的学生阅读科技说明文的眼动特 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阅读实验材料总的时间:
小学五年级的阅读时间最多,大学生的阅读时间最少,说明 随着年级的升高,阅读实验材料总的时间会逐步地减少;
(2) 高中二年级学生和大学生具有比较高的汉语水平,所以在阅 读文章时能够依据内容,因时制宜地调整阅读策略;
(3) 不同年级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选择式回视的使用率高于 前进式回视的使用率。陶云等[20]利用眼动仪,选取了85名 不同年级的学生,研究阅读带有图文的文章的眼动指标的特 征。选取了的阅读材料为难易各3篇的说明文。分为2组,一 组有图片,另外一组没有图片。实验的结论是:(1) 被试在阅读不同难度的阅读材料时,随着年龄的增加,眼动特征 比较显著;
(2)在实验中被测的学生,注视难度程度不一 样的实验材料的时候,图片的作用非常显著,进而影响有图 片和没有图片的眼动特点,其差异性非常显著;
(3)当被 测的学生注视难度程度不一样的实验材料的时候,比起难度 程度大的实验材料,容易的实验材料的特征更明显。
第七章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以往对汉族大学生阅读 汉语篇章的眼动研究比较多,但是对少数民族汉语阅读的眼 动研究开展得还不多,而本实验研究了汉语高水平的维吾尔 族大学生﹑汉语低水平的维吾尔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阅 读汉语记叙文﹑汉语议论文﹑汉语说明文﹑汉语新闻四种 不同文体篇章的眼动特点的比较,为维吾尔族大学生汉语篇 章阅读过程的特点和规律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参考,为推动 维吾尔族汉语教学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有价值的现实指导。
但是本实验对维吾尔族大学生汉语篇章阅读的眼动研究还 属于探讨性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方面,没有 分析回视等眼动参数,影响了数据分析的全面性,另一方面, 由于采用的数据比较多,没能对兴趣区的眼动数据进行分析。
本研究有待进一步地工作,首先,全面细致地分析眼动参数 的数据及规律,为少数民族第二语言的教学提供更进一步的 理论基础;
其次,分析维汉大学生阅读汉语不同文体篇章的 兴趣区,为少数民族第二语言的教学提供心理学依据。
总 之,随着眼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眼动仪设计的不断完善,一部分中国学者开始用眼动仪来研究少数民族学汉语,目的在 于解决少数民族阅读汉语中实际存在的问题,维吾尔族是中 国56个少数民族之一,因此本研究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实 验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提高汉语的阅读效果,而 且有助于汉语认知加工模型的构建,将有利于当前少数民族 汉语推广的深入开展,对普及少数民族学汉语具有更重要的 现实意义,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眼动记录技术不断完 善,眼动研究会在少数民族汉语阅读的心理学研究中显示出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