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政协 > 电工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方法:电工基础学

电工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方法:电工基础学

来源:政协 时间:2019-10-13 07:51:51 点击:

电工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方法

电工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方法 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依据“厚基础、 宽口径、重素质”的人才培养理念,我校对本科生采用大类 培养模式,即分为理工类、外语类、经管类、人文类四个大 类课程平台。同一课程平台内的学生不分专业,学习相同的 基础课程,在第三学期期末,学生根据前几个学期的成绩,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继续后续专业课程学习。这一培养 模式的改变,不仅弥补了学生入学前懵懂状态下选择专业, 一考定终身造成的遗憾,为学生更理性地选择专业提供可能, 而且开拓了学生视野,为适应多学科融合的现代科技发展趋 势打下了基础。培养模式的改变对实验教学体系提出了挑战。

不同专业对实验教学有不同要求,而大类培养模式淡化了各 专业间的差异性,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对现有实验教学体系 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便对其进行优化和创新,在 满足大类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兼顾后续专业间的差异性。

1 现有实验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原有的面向电类专业开设的电路基础课程,是自动化、 通信工程等专业的技术基础课,以电路的基本规律和电路的 分析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
面向非电类专业开设的电工技术 课程,是机械、建筑、船舶、计算机等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 以获得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主要学习内容。实 施大类培养后,电路基础和电工技术课程被整合为理工科专 业的公共平台课—电工基础(见表1)。原电类专业理论及实验学时大为减少;
而非电专业学时数相对微调,但考核方 式由考查变为考试。

1.1 实验内容的设置缺乏系统性、整体性 多数实验项目是围绕理论教学中的定理、结论设置的验 证性实验,内容比较陈旧,更新速度十分缓慢[1]。虽然实 验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是实验内容缺乏系统性、 整体性,实验教学仍然依附于理论教学,忽略了学生综合实 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和相互交叉、 渗透,局限于传统的专业范畴的知识内容已无法满足社会发 展对人才的需求。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基 础,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手段。电工基础实验8学时,分4次 实验课完成,每次实验课2学时,在学时的限制下,实验内 容的设置顾此失彼,无法兼顾大类培养模式下人才培养方案 的不同需求。

1.2 实验教学方法落后,实施手段单一 实验课前,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实验题目写出预习报告。

课堂上,教师简单讲解后,学生完成实验内容,课后上交实 验报告[2]。电工基础实验面向几十个专业,100个班,3 000 名学生开设,专业与专业之间对实验技能的要求差别很大, 学生层次、能力、兴趣、就业需求不尽相同。学习能力较强 或要选择电类专业继续学习的学生,可能用很少的学时就能 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而受实验设备或元件限制,不能按自 己的实验方案、思路完成相关的实验内容或实施其他实验方案,课堂上有限的学时没有被充分利用,制约了学生独立思 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3]。

1.3 实验教学效率低,成绩评定不科学 2 构建实验教学体系的主要原则 实验教学大纲及实施方案一般由授课院系制定,在制定 过程中,相关专业的教师、学生参加了讨论及论证,但参与 的教师、学生人数很少,得到的信息是片面的,不能全面反 映各个专业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在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体 系的过程中,应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中心,以满足学生对知 识的需求为原则。我们在全校理工科各专业范围内,对在校 学生、应届毕业生及往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资料 进行整理、挖掘,全方位、多层次地了解学科专业性质、人 才自身发展、就业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查找现有实验 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国内外的大学进行调研,了解 并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我们最终确立了实验教学体系的构 建原则:建立学生需求主导下的实验教学体系。

教师是实验教学的主要执行者,高素质富有创新精神的 实验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实验教师要打破学科壁垒,使自己具有广泛的理论知识和较 强的科研实践能力,转变自己的角色,从课堂上的讲授者转 变为课下的引导者、组织者。电工基础是学生的第一门专业 基础课,学习时,学生实验技能的学习受理论知识的限制并 不深入,但是基础课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最好时期。教师要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 境上,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充分挖掘 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4]。

3 学生需求主导下的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 3.1 实验内容的设置模块化,层次化 实验按直流电路、交流电路、暂态电路和综合设计四个 模块设置,每个模块中含多个不同层次的实验内容,为学生 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学生可按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选择相关内容,有效利用实验学时。以交流电路模块为例, 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实验:(1)串联电路频率特性的测量。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基本掌握了常用仪器,如函数信号发生 器、交流电压表及示波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学习了频率特性 的测量方法,完成了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2)元件参数 的测量。学生要自己选定实验方法及设备,对未知的元件性 质和参数进行测量,然后利用所测量的元件,设计滤波器, 完成幅频特性及相频特性的测量,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3.2 实验教学的实施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教师制作常用仪器使用及基本测量方法的教学视频,并 发布在教学网站上,学生可以在课前自己预习。在实验室装 备液晶触摸屏,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循环播放教学片,学生可 根据需要选择观看视频片段。实验课程开始前,教师把所有 实验的基本要求,常用仿真软件及使用方法,实验室提供的设备、元件,实验报告内容及上交时间等发布在教学网站上, 让学生在第一次实验课前就对本学期的实验有初步的了解, 便于他们在理论课学习时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教师进行 沟通、探讨,也便于学生选择每个模块中的实验内容。这样 的安排,使实验从教师教学生学什么转变为学生自己选择学 什么,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实践技能按照个人的兴趣得到锻炼。

3.3 实验成绩从评实验报告转变为评实验能力 4 结束语 大类培养模式所引起的教学思想和方式的变革是多方 面的,绝不是简单的课程删减和合并。淡化专业界限不代表 取消差异,反而需要不同课程间更紧密的配合,去除交叉重 复,提高课程的系统性和无缝对接,提高教学效率,争取在 有限的课程学时下,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兼顾学生个性化的 发展需要,培养出综合能力强、具有工程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楼盛华,戴文战,叶秉良.基于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 高校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8(3):
109-113. [2] 毛新宇,李斗,王志军.电路基础实验中自主式教学 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5):
127-128. [3] 徐英雷,谢美俊,何圣仲.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主体 性教育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2):119-121.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