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导 致目前高校贫困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问题。本文主要分析 了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如 何将人文关怀融入到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的 具体措施。
摘 要:
人文关怀;
高校贫困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所谓高校贫困生,是指家庭经济困难,在校期间基本生 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生活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 及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大学生。
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 导意见》中,对高校贫困生的界定有了规定:第一,学生平 均每月生活学习的所有消费支出水平;
第二,学生缴纳学费 的实际情况;
第三,学生家庭收入占当地平均收入的比例。
我国高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个地区,每个高校都会存在一部 分贫困生,据调查,普通高校中占15%~30%,其中特别困难 的占8%~15% 。高校对贫困生的教育尤为重要,尤其是在思 想政治教育方面。
二、高校贫困生产生的原因及心理分析首先,高校贫困生来自偏远山区、农牧区的较多,由于 地理位置偏僻,生产技术落后,造成家庭生活贫困。其信息 又不畅通,信息不能及时传播到这些地区,进而导致这些地 区的人们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新科技,见识少。一般而言, 这些偏远山区、农牧区的教育水平比较落后,考上大学之后, 他们的学习方法与其他的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再有贫富差距 的存在,使得部分贫困生产生了自卑心理。其次,还有一部 分是由于家里的孩子较多,家庭负担重,生活贫困。加之父 母要承担巨大的生活压力,无法给他们足够的关爱,使他们 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在人与人交往时,一般都比较被动。
再次,家庭成员患有疾病、或单亲、或下岗等,家庭生活贫 困化。这些贫困生从小就感受到了贫困,体验了生活的艰辛, 这样的环境能够促使他们具有强大的改变整个家庭和自己 命运的动力,因此,在高校中往往能够看到贫困生要比其他 的学生更能吃苦。
三、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重视经济帮助,而忽略了育人 我国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已经越来越完善,通过这些年 的不断努力,已经拥有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我国各级政 府和部门都在不同程度上给贫困生提供了物质资助,确保贫 困生能够具有顺利完成学业的基本生存条件。虽然说经济上 的资助对贫困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往往由于经济上的问 题给贫困生带来的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也就是说,在对贫困生进行资助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不可忽视。
现在高校过分强调解决贫困生经济方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 上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有所减弱,导致高校没有充分发挥 出教育功能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使贫困生对社会缺乏 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走极端。
因此,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高校贫困生除了需要经济资助外, 还要加强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 目的为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观落到实处。
(二)过分重视共性发展,而忽略了个体差异 事实上,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其思想所控制,为了满足 自身的需求而进行的。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 决定了人自身的需要是否被满足,如果人们的需求得不到满 足,那么就会阻碍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贫困生作为高校的 一个特殊群体,自身是渴望与他人沟通,但在现实的思想教 育工作中,高校只重视了群体的情况,而忽略了个体的需求。
贫困生的自我需求得不到满足,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也没有得 到及时有效地解决,正是由于这种情况的存在,导致贫困生 的进步和发展受到了限制,“以人为本”的思想更没有落实, 阻碍了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三)过分重视理性教育,而忽略了情感育人 人在做任何事情时都存在理性和非理性(情感)的因素, 二者是共存的,只是在处理某些事情时理性和情感因素所占 的比例不同而已。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上都是采取“填鸭式”的方式进行,一是教师进行教学时,不是以 学生为前提,而是以按时完成任务为前提进行教学,往往导 致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效果也不好,并且也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的相 违背。二是行政管理者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也是行政命令的多, 更多强调的是政策、法规等,采取简单的“灌输”方式进行 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情感表达被抑制。高校贫困生 由于学业的压力以及情感的困惑,导致他们很容易对社会产 生一种否定的消极态度。由于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只重 视理性教育,而忽视了情感教育,高校贫困生的真实情感无 法充分地抒发出来,感受不到他人的关心,精神的困惑无法 及时解决,这样就导致他们缺乏一种用感恩的心来对社会进 行感恩,这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目标相偏离。
四、如何将人文关怀融入到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中 (一)经济资助与育人相结合 (二)注重贫困生的心理健康 (三)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将人文关怀融入到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 定要创设良好的校园人文氛围,为和谐育人机制的营造打下 良好的基础。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世界上很多 著名人士都已经意识到这点,如马克思曾说:“既然人的性 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等。高校贫困生需要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各级政府和部门要高度重视高校贫困生的人才培养, 并制定有关贫困生教育的相关政策文件。为切实贯彻落实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中关于促进教育公平和健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的要求,确保 国家资助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确保各地、各高校认真 做好资助工作,确保高校贫困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要努 力工作。这些政策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贫困生工作的重视, 为全社会形成关怀贫困生的良好氛围奠定了基础。其次,充 分发挥各大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加强对社会上助学帮困的 先进典型的正面宣传报导,呼吁全社会重视高校贫困生工作。
如恒大地产集团于2011年7月向中国扶贫基金会捐赠3000万 元成立慈善基金、李嘉诚基金会设立的“西部少数民族大学 生(师范类)助学金”等,为高校贫困生成长起到了良好的引 导作用。再次,高校要营造出有利于贫困生健康成长的校园 环境。这包括,第一,高校要优化校园物质环境。校园物质 环境由校园风景、建筑、仪器设备等物质形态组成,是思想 政治教育、高校贫困生生活得以顺利进行的客观条件和现实 依托,蕴含着美化高校贫困生心灵的作用。物质环境中体现 出一所大学的精神,让高校贫困生在学校的环境中感受到催 人上进的力量。第二,高校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 能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丰富高校贫困生的人文知识、促进 情感陶冶和培养人文精神。要构建信任、尊重、民主、平等、和谐、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 教育人文关怀中的作用。第三,高校要优化校园人际环境。
良好的校园人际环境能使高校贫困生心情舒畅,心理和谐, 精神奋发。高校要通过各级党团组织以及学生组织加强对关 爱高校贫困生活动的宣传引导,消除对高校贫困生的歧视和 隔阂,形成对贫困生多一分尊重,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关爱 的良好氛围,使高校贫困生切身体会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同时,高校还应通过开展心理咨询、讲座等方式帮助高校贫 困生克服社交心理障碍,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情绪调 控能力,让他们树立起和谐人际观,正确处理与协调人际关 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需要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充分尊重高校贫困生自身 价值的基础上,从经济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共同来关注高校 贫困生的生活和学习。
参考文献:
[1]邓志斌. 对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思考[J] 怀化学院学报, 2008, (04) . [2]王晓雷,邹楠. 高校贫困生心理解困的几点探讨[J] 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 2009, (04) . [3]孙耀胜,刘感. 论基于人格发展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0, (02) .[4]毛琼. 做好高校贫困生工作的几点思考[J]社科纵横 (新理论版), 2009, (02) . [5]王凤娟. 刍议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华 章, 2010, (10) . [6]许冰. 浅议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J]. 民族论坛, 2005, (06) . [7]朱湘虹, 秦秀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文关怀 的理性思考[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6).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