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政府 > 思想政治教育 亲和力_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 亲和力_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路径

来源:政府 时间:2019-11-26 07:56:01 点击: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路径 [摘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 目的的重要手段。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 内容、教育过程与形式、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以及教育环境等 要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合力。当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必须遵循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 神,认真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制约因素,认清思想政治 教育对象,坚持问题导向,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理性与情感 性、科学性与人文性、规律性与价值性结合起来,构建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立体网,形成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合力, 在持续改进中加强。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亲和力;
有效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 要讲话强调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什么是思想政 治教育的亲和力,影响这种亲和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以 及怎样才能有效提升这种亲和力,是思想政治教育要搞清楚 的基本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制约因素 首先,经济全球化浪潮和互联网背景下的多元价值取向 对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消解。经济全球化浪潮和互联网使 我国社会思想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 社会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各种深层次矛盾呈现出多发、频发甚至激化态势,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 相互激荡,思想文化领域的交流交融交锋相当激烈,使得大 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倾向,思想政治教育在多个向度 上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以致在有的领域,思想政治教育被 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 “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价值观多元化的动向已经 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 亲和力。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构成要素的深刻变化导致思想 政治教育亲和力的衰减。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 包括教师、学生、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和教育过 程等要素,其亲和力的发挥和提升应该是这些构成要素综合 作用的结果。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些要素本身并不是 一成不变的。它们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如:教师和 学生会因对时代的感知力变化而引发对思想政治教育立场、 情感和态度的变化。有些专业的教师和学生,甚至是思想政 治教育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对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持质疑、 排斥甚至反感的态度,难以保持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虽然也在更新,但因其本身的理论性、规 范性要求以及对于现实社会环境解释力的缺乏,难以满足学 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容易被扣上“假大空”的帽子, 亲和力也就谈不上。有些教师片面追求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 的“新、炫、潮”,丢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真。如果不能 正确对待这些要素的变化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就达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再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 性不足也制约了其亲和力的提升。针对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亲 和力得以提升的前提和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具备了针对 性,能够回应学生成长发展中的需求和期待,才能体现亲和 力。但是,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存在着针对性不强的 问题。有些教师不愿在教学准备上下功夫,拿着教材就上讲 台,课堂上存在着照本宣科的现象;
有些教师与学生事实上 处于隔离状态,不愿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课堂 上存在着自说自话的现象;
还有个别教师用片面的眼光看问 题,无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与成就,课堂上存在 着辱骂诋毁的现象等。所有这些不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实际、学生思想实际和教学实际的现象都极大地削弱了思想 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路径 第一,要认清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从根 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

[2]因而,认清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 本前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生活在网络时代 的、具有强烈主体意识、富有独立思考精神、善于接纳新生 事物的“95后”大学生。他们对于网络具有与生俱来的亲近 感和触网能力,而网络为他们了解这个世界提供了前所未有 的空间和便利。一方面几乎所有的具体知识都可以在网络上 汲取,疑难问题也可以在网上求解,教材和教师已经不再是他们知识习得的唯一,甚至不是主要的来源;
另一方面网络 上无论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信息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而青年 人所特有的猎奇心理往往使他们对负面的信息更感兴趣。思 想政治教育只有搞清了学生的思想特点才能增强针对性,做 到有的放矢,为提升亲和力奠定基础。第二,要坚持问题导 向,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引导学生达成“四个 正确认识”。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社会体 制转型期,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各种各样的信息,正面的 抑或负面的,积极的抑或消极的,在网络的助推下万花筒般 地呈现到学生面前。正面的积极的信息需要大力弘扬,负面 的消极的信息需要正确引领。在这些问题上,思想政治教育 绝不能遮遮掩掩、羞羞答答;
不能粉饰太平、搞假大空;
不 能哗众取宠、吐槽谩骂,必须直面现实,跟上“事、时、势” 的变化,用正确的理论引导学生解答其思想和认识困惑。思 想政治教育要向学生讲清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引导他们树 立对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 信念和信心;
讲清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引导他们全面客观 地认识中国、看待世界;
讲清大学生肩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 使命,引导他们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 中;
讲清远大抱负与脚踏实地的关系,引导他们把远大抱负 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只有让学生感觉思想政治教育是真正帮 助他们答疑解惑的,他们才会信服,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散发出来的。第三,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理性与情感性、科学性与人文性、规律性与价值性结合 起来,使之成为富有哲理、富有情感和富有艺术的教育。思 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也是唤醒。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唤 醒大学生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等主流意识形态的自觉认同和价值共识,使大学生自觉 认识到这一意识形态的真理性、科学性和合规律性,进而信 奉这一意识形态,自觉成为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但是,符合真理性和规律性的 科学认识往往不能自觉被人接受,“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

[3](P6)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意识形态灌输。那么,如 何才能有效地灌输?必须考虑到大学生的情感、人文和价值 追求,用大学生愿意听、听得懂的方式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 容,使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理论的深度、科学的高度又有可感 的温度;
既激发理性共鸣又实现情感共情;
既彰显理论魅力 又增添亲和力。第四,要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体网,形 成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合力。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必须充分发挥高校党委、教师、课堂、教材、校园文化、社 会实践以及新媒体新技术等的作用,把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 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线上自学结合起来。习近平强调, 高校党委要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责任,教育师生党员做 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
教师要明确认识自己的 历史使命,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和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 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 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 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推出更多高水平教材,创新学术话 语体系;
要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 文育人,开展各类社会实践;
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 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丰富线上线下新渠道,增强时代感和 吸引力。第五,要在持续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 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事 业,立德树人是其中心环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 思想政治教育树人育人的目标是明确的,即培养德智体美全 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由 于形势的变化,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条件也在变化,因 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已经变化了的形势以及各种影响 因素的变化而加以改进。正如习近平所要求的“因事而化、 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近年来,在教育部的主导和支持下, 全国各高校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改革,总结出了一批 很好的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现有的成绩离党中央的期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的要求仍然有不小的差距,思想政治教育还必须在持续改进 中加强。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 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 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