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诊断能否成为临床心理学中一个新的独立分支学科,是许多临床 心理学家争论的焦点问题。目前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以荷兰乌得勒支大 学拉克(JanterLaak)为代表的否定派认为,[1]心理诊断是建立在科学的心理学 知识和方法基础之上的,它并不是一门孤立的技术,它没有那种被心理学界所认 可的具体研究对象,也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正式研究对象,它依赖于心理学的一 般方法论,它既没有自己的独立的研究领域,也没有独立的研究主题,更没有独 立的研究群体,不能产生自己的研究程序和方法,因此,心理诊断在心理学领域 里没有一个独立的位置,它只是心理学各个不同学科的混合物,不能形成具有学 科性质的心理诊断学;
二是以我国学者、中国西南师范大学的张仲明老师为代表 的肯定派认为,心理诊断学是在变态心理学和心理测量学等心理学各分支学科发 展的影响下形成的独立学科,是一门以收集分析求诊者信息资料,对心理问题定 性和定量判断为目的,解释心理诊断的规律的科学。
一门新学科的诞生,必须同时具备五个方面的条件:①有相对独立且 自成体系的学科发展历史;
②有适宜的研究对象和明确的应用范畴;
③有属于本 学科的基础理论支撑;
④有不断完善、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
⑤有可以预测的学 科发展方向。根据最新的文献检索,发现国内对心理诊断进行研究的报道很少, 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既不系统也不深入。1981年曹万方的一篇论文在我国最早涉及 到心理诊断学一词;
[3]1995年北京首钢医院古城门诊部的钟友彬的一篇论文首 次将心理治疗中的心理诊断与医学诊断进行了比较;
1997年玄安玉再次将心理诊断与医学诊断进行了比较,并首次提出心理诊断的三大特点,这些特点在后来的 研究中,广泛被其他研究人员沿用。我国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关于心理诊断的自主 性的研究论文大多集中在2001到2006年的6年内,且文献总量不及10篇,而2007 年以来的几篇研究论文,大多是将心理诊断作为工具来使用,而没有视心理诊断 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没有对心理诊断自身的内涵和外延开展一些必要的研究工作。
目前提出将心理诊断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看待,不但其学科的实证研究数量稀少, 而且其理论积淀也显得极为单薄。因此,为了科学判定临床心理诊断学是否已经 或即将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有必要按照新学科诞生的五项基本要求, 对现有的部分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界定,并以此为据作出一些科学预测。
1心理诊断的学科发展历史 心理诊断有没有自己的发展历史,是决定其能否成为独立学科的先决 条件。拉克认为,在历史上对心理诊断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只在人员选拔、 通过外貌或体液划分人的类型以及评价成就方面有一些为数不多的资料。此外, 即使有心理诊断的历史,也只局限于测量个别差异以及测验的应用方面,因此, 1970年杜伯(Dubois)在《心理测验史》一书中提出,在心理诊断的其他必不可 少的部分,没有什么历史可言。的确,如果只用心理测量学的发展史来替代心理 诊断学的历史,心理诊断学必将失去作为独立学科存在的必要性。然而,通过对 中外古代文学、医学等著作和近现代心理学、精神病学等各分支学科的综合研究, 可以寻找到一条蕴含其中的心理诊断学发展线索。在这些丰富的历史文献中,能 够比较清晰地看到心理诊断学的发展历史,并可以将其粗略地分为两个时期,即 前科学发展阶段和科学发展阶段。
一般认为,从古希腊早期到公元1920年为前科学发展阶段。在这一阶 段,中国的科举选拔人才制度、古代医学中的诊断思想和四诊心法、《内经》、 《人物志》及孔子对人的类型诊断形成了中国古代的心理诊断,而西方的柏拉图、 希波克拉底、加伦及加尔也都提出了自己的诊断观点和方法,此期心理诊断的历 史特征是心理诊断思想比较丰富并且多以文学和医学等各类著作作为载体得以 广泛传播。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是心理诊断的科学发展时期,特别是1921年罗 夏的《心理诊断法》面世,标志着心理诊断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登上心理学 的舞台,由于此期心理诊断与心理测验的发展结合得较为紧密,所以给人造成了 心理诊断即是心理测验的错觉,而事实上,这一阶段心理诊断的历史特征是心理 诊断技术的多元化,除了心理测验的经典诊断法以外,会谈法、史料分析法、观 察法、实验法、产品分析法均开始作为心理诊断的主要研究方法而被采用,心理诊断具体操作开始变得系统化和程序化,同时心理诊断与心理评估逐渐融合成为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手段、方法与过程。
2心理诊断的研究对象 [1]尽管拉克提出心理诊断没有它自己形式上的和具体的研究对象, 许多心理诊断学家还是没有放弃对心理诊断研究对象的考证。通过对临床实践的 总结,发现心理诊断存在着广义与狭义的研究对象。广义的对象包括心理健康的 个体、心理不健康的个体以及部分患有轻度、中度精神障碍的个体,即从没有任 何心理紊乱到患有精神疾病之间的过渡带中的所有个体,这一范畴几乎涵盖了除 重度精神病性精神障碍患者以外的所有人,而狭义的对象仅指后两者,不包括心 理健康的人,这与临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致的。不同学科之间出现研究对象 一致的现象并不罕见,如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都是以心理异常为研究对象,但 其侧重点不相同,因此,虽然临床心理学与心理诊断学的研究对象相同,但由于 临床心理学的重点是根据诊断的结果进行心理治疗与干预,而心理诊断学的重点 则是进行各种心理测评并将不健康的心理与轻、中度的精神障碍进行描述、分类 和鉴别,确定其性质与程度,所以它们各自的侧重点也不相同,心理诊断学也可 以具有自己的且与临床心理学一致的研究对象。当然,由于普通心理学、实验心 理学、个体差异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及 变态心理学等学科内容都涉及到心理诊断,甚至在有些学科中心理诊断还占有重 要地位,因此,心理诊断的研究对象与上述各学科的研究对象有可能发生交叉和 重叠,尽管如此,仍不能以此来否定心理诊断已经具备的独立的研究对象。
3心理诊断的理论基础 美国心理学会50个分支中没有设立心理诊断学分会,美国《心理学摘 要》的22个大类、83个小类中也找不到心理诊断学的踪影,因此,拉克认为心理 诊断没有自己的内容,其所要考察的特征、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内容都来自于心 理学各科,至于心理诊断中存在的四成分(心理测量理论、心理学的理论与建构、 心理测验与工具及诊断过程)和三水平(常识性水平、心理学理论概念水平和数 学模型水平)只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系统而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然而, 纵观各学科诞生的过程,不难发现最初的理论框架的构建都经历了一个从萌芽、 发展到成熟的过程。事实上,许多心理诊断学家已经或正在致力于创建心理诊断 的学科理论,如20世纪50年代初期,德.格鲁特就提出过实验周期理论,后来威 斯腾伯格和库尔、范.斯特(1983,1986)、Kiat与Tak(1992)以及德.布里安都 分别提出了各自的诊断周期理论,其它的还有多属性实用性模型理论、决策树理论和DeBryun的假设检验模型理论。尽管这些理论还很不完善,但是这些理论的 出现与发展已经为心理诊断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存在提供了可能性。随着心理诊断 研究范围的不断拓宽、研究层次的不断深入、研究内容的不断丰富,心理诊断学 科必将形成自己的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
4心理诊断的研究方法 心理诊断目前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心理测量法、产品分 析法、摄入性谈话法和综合分析法,这些方法已经比较成熟且应用较广。但由于 观察法、心理测量法、谈话法等方法与其它心理学分支的研究方法相似,拉克就 以心理诊断没有自己的研究方法为理由否定了心理诊断的学科独立性。根据对中 外文献的研究发现,心理诊断除了沿用并发展完善了心理学其它各分支学科的有 效研究方法外,也正在不断发展起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方法,如现象学的分析方 法、整体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分析迹象法、浮现综合法、归纳诊断法、内容分 析法和潜意识诊断法等,这些研究方法在心理诊断的实际操作过程和对学科自身 的研究中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其他学科的发展,特别是生物学、医学、 计算机科学等的发展,心理诊断必将不断地发展产生出更为有效的研究方法。
5心理诊断的学科发展方向 心理诊断的工作任务决定了心理诊断的学科发展方向。许多心理诊断 学家迫切感到心理诊断必须在如下的四个领域发挥自己的作用:一是在异常精神 活动的排除诊断方面,如何在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三原则”的基础上,进一 步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来取代目前不得不采用的精神病学的医学诊断方法,对 异常心理进行心理学范畴内的而非医学范畴内的心理诊断与心理评估,实现心理 诊断的纯心理学化;
二是心理问题的分类诊断方面,要进一步探索不健康心理与 部分轻、中度异常心理的分类标准,改变目前分类标准多重性和不统一的状况, 制订能够量化操作的心理诊断标准,该标准应是某种心理问题的病因、病理和症 状三方面的集中体现,必须便于在国际、国内心理诊断学工作上进行交流;
三是 进一步探索心理诊断过程中各个步骤的合理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提高心理诊断 的速度和质量;
四是将心理诊断的理论、方法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方法进 行有机的结合和高效的应用,提高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工作质量。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判定心理诊断正处于学科的萌芽期,虽然新学科 诞生的五个要素中的主要成分已经基本具备,但由于相关的实证研究数量稀少, 还不足以凝炼出较为成熟的诊断理论。可喜的是,我国的部分学者已经充分认识到建立心理诊断这门学科的重要价值,如继西南师范大学的张仲明编辑出版《心 理诊断学》一书之后,上海市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的单怀海、遵义医学院医学心 理教研室的老师们都自编了心理诊断学的教学大纲,并开始应用于临床教学之中, 因此,可以预测还会有大批的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对心理诊断学产生兴趣并开展相 关的研究工作,心理诊断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将会挣脱各种制约与束缚而进入到 学科发展壮大的典盛时期。
作者:仲稳山 第2篇:浅析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卫生部门的重视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各医学高等院校都 相继开设了医学心理学课程。并且医学心理学已经列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内容和 全科医师的培训课程,各医学院校也逐渐认识到这门新兴课程的重要性。但由于 医学心理学课程兼有医学和心理学知识的特殊性,同时医学心理学又是一门新兴 的边缘学科,并且各医学院校的领导和教师既往知识结构中没有医学心理学相关 知识的贮备,而多数医学心理学教师又是“半路出家”者。所以,在医学心理学课 程开设和教学工作中就存在有一些问题。为提高医学心理学的教学质量,笔者从 自身的医学心理学教学工作剖析自己的几点体会。
1课程开设时间的不合理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因素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一门学科。因此该门 课程的主要应该针对的是已初步建立医学理论体系的临床医学类学生。而有的院 校系部在开设该门课程时,没有重视到这点,在未作充分调查和论证,就随意安 排课程开课时间。有安排大一,也有安排在大二和大三开设的。这种随意的安排 在教学中就明显的体现出: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理解和学习的积极性有 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从考试成绩中也可体现出来。在教学中,高年级学生学生 的领悟能力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课堂教学反应更积极,学习的积极性也明显优 于低年级学生。鉴于医学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医学实践 中的心理学问题,故开设本门课程前,应使学生首先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才能 在学习中把心理学和医学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增加学习的积极 性。否则,对一个尚不知冠心病为什么病的大一新生,去和他们大谈关于冠心病 致病的心理社会因素是什么,如何进行心理治疗?岂不可笑。所以个人认为医学 心理学应于大三或大四开设为宜。
2重视不够,课时较短 由于生物医学模式对当代医学贡献作用非常显著,因此即使是医学院 校在开设本门课程时,大多仅设置为24小时,课时安排甚至不如一些选修课。医 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形成的一门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其理论在二 十世纪中叶已趋向成熟,其理论和操作部分内容都是极其丰富的。就其内容而言, 虽然叫做医学心理学,实际上包含了普通心理学、心身医学,社会心理学、变态 心理学、心理测量、心理咨询与治疗、健康心理学等学科。20余学时,医学心理 学一个分支仅能触及皮毛,更何遑去掌握一门课程。学校不重视,学生自然更不 会重视这门课程。毕业以后,在医疗实践中又怎么能学以致用?又怎么能够用医 学心理学的理论来指导医疗实践工作?又如何用医学心理学的知识来解决临床 医疗中的心理方面的问题呢? 3任课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 从医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来看,担任医学心理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应具 有医学和心理学的教育背景。但目前我国医学心理学教育的规模远远不能满足高 等医学院校对医学心理学师资的需求,这也是一门新学科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 的一个阶段 [2] 。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大批“半路出家”者就走上医学心理 学的教师岗位,这些教师中,有的人毕业于医学类专业,有些毕业于心理学专业, 甚至还有的毕业于教育类和哲学专业等。第一学历专业可谓是五花八门。而对于 教师而言,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是讲授医学心理学的基本前提,因此毕业于医学 专业的教师,在讲授医学心理学之前首先应学习相关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如普 通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治疗学、 变态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而非医学类毕业的教师,则应当学习医学导论、医 学史、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等。在 此基础上,医学心理学教师还应当加强哲学和社会学的的修养。只有教师基本掌 握了医学和心理学两门学科的基本知识,融会贯通,才能讲起课来游刃有余。
4教师缺乏临床实践经验 从医学角度看,医学心理学作为医学基础理论课,它要阐明心理社会 因素对疾病和健康的作用机理,从而为整个医疗卫生事业提出心身相关的辩证观 点和科学的方法论;
从科学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医学心理学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一 个分支,它要把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到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的具 体工作领域,从而提高这些领域的工作质量。这种学科强烈的实践性要求决定了从事医学心理学教学工作的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医学心理学理论功底,还必 须具有丰富的医学心理学临床实践经验。具体来说,应具有丰富的心理诊断、心 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卫生工作的实践经验,只有通过这种理论和临床实践相 互提高、相互促进的过程,才能使医学心理学的课堂教学彻底摆脱空洞枯燥的现 状,使学生感到医学心理学的实用。可以说,一个从没有上过手术台的医生,他 不可能是一个优秀的外科学教师,同理,一个没有过医学心理学临床工作经验的 教师,不可能是一个优秀的医学心理学教师。因此,我们的医学心理学教师,要 主动创造条件,积极投身到医学心理学的临床实践中去。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 活动的规律的科学,这些规律存在于我们自身,反映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之中,对 于个体来讲,社会实践的机会越多,他去感受心理活动规律的机会也就越多。从 这个意义上说,医学心理学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尽可能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 使自己在理解和讲解抽象的心理学概念时,有一个感性经验的支持。就象一个道 德水准低下的人无法讲好思想品德课一样,一个人格不健全、心理不健康的人也 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医学心理学教师,告诉学生待人要宽容豁达,但自己在现实中 却总是斤斤计较,这样的教师传授的知识又怎么能深入人心呢!所以,医学心理 学教师要在医学心理学的教学、临床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塑造自己,要把完善人格 的过程当成自己毕生的追求。
5临床实践机会缺乏 现阶段,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医院未设置心身科、临床心理科等。即使 设置的,或者只有门诊没有病房,或者实际上是精神科的代名词,远远不能满足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和临床专业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实习和见习需求。而 在人们的习惯性认识上,人们往往认为他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忽视了与临床实 践结合的重要性 。而对于心理学技术而言,除少数心理治疗技术之外,绝大 多数归根结底还是依靠语言来发挥作用。心理治疗作用的产生,前提是首先要和 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如果缺乏充分的实践,不重视语言技巧的运用,不懂 得如何去和患者沟通,不能和患者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心理治疗又怎么能发挥 作用呢。通过临床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医学心理学课程的认识,也提高了 学生们的实习质量。因此,医学心理学与临床课程同时开设,并加强与临床实践 的结合,对学好该门课程意义重大。
同时,在医学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和学生工作处,大学生心 理健康中心等配合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设立心理 咨询机构,建立危机干预组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等,这样既丰富了医学心理学的教学,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适应大学环境,健康成长。
总之,医学心理学教学工作的开展,不仅要和医学课程有机的结合, 还要和生物医学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也要更好的为在校的大学生服务。坚持这样 的原则,对课程进行改革,才能使这门课程更加具有生命力,更能适应生物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
作者:吴凯 第3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心理学构建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并不是心理学新兴的一门分支学科, 最先使用这个词的是马斯洛,出现在其1954年写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
是由 于20世纪末发生于美国的一场心理学运动而得名。它关注人们的心理健康和是否 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旨在促进人们的发展和自我实现。
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是以心理健康教育和学习心理咨询辅 导以及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主。原因是由于现在的人们,尤其家长开始意识 到关注孩子的成长,不能仅仅关注其生理方面,其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但是现 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或是心理咨询辅导等都只是针对存在的、或者比较容 易发生心理问题的个体而进行的一种构建。这就导致了无论是教育的形式,还是 其设置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或是开展的方法、途径,抑或是被教育的对象和 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都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也使得学校的 心理健康教育难于深入开展。
曾担任过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马丁·塞利格曼说:“积极心理学并没有 改变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但不同于以往心理学关注心理疾病和障碍的研究,而是 将心理学的研究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和良好心理状态方面,是一门旨在促进个人、 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科学。”因此,我们应当结合心理健康教 育的目的,积极构建以积极心理学为价值取向的一种新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 系。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依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整合积极心理学。学校进行心 理健康教育,考虑到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各种要素,同时对校内、校外相关的 问题、学科都统一起来,渗透互补,实现最优化的效果。积极心理学要把学生培 养成一个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心理健康的社会公民,这一目的也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无论从其价值取向,还是从整体评价机制考虑,二者的目的都 是一致的。积极心理学注重个体和群体的积极一面,关注个体同群体的成长和经 历,同时也不忽视每个个体的独特性,是让每一个学生的潜力都得到最好的发挥, 不会以心理鉴别或者心理疾病为方式进行评估,主要是关注内在的成长动力和主 观情绪体验。所以,积极心理学的目的是发掘出每个个体和群体的良好的品质和 潜能,创设积极有利的环境来使得个体得到最优化的发展。
其次,整合教学资源,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出发构建积极心理学。
现代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为我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取材提供了取之不尽 的丰富源泉。因为实在的生活体验会在教育者和学生思想中形成一个主观的情绪 体验,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同时又具有社会的普遍性。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是个 体和群体主观体验的积极乐观的情绪,其所能感受到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这就要 求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来完成。通过课堂组织、通过目标和结构的练习,同时 让家长、教师挖掘资源,意识到自己的自身所具有的积极性,同学生建立融洽的 关系,帮助学生发展。无论每个个体的家庭有多不同,每个个体的差异有多大, 他们都同样具有构建健康的心理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利用积极心理学,构建出一 个整合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多资源的人文环境,以学校教育为主,以社会生活为 载体依托,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最后,积极发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作用,构建积极心理学教 育关系。无疑,学校是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营。教师和学生,不再单 纯的是教育—被教育的关系,所谓教学相长,教师也在不断地构建自己的积极心 理学体系。学校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要形成一种交叉多维的互动的教学关系, 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积极心理学,鼓励和指导学生们构建自己的积极心理学,充 分利用教学策略,干预学生们主观体验,感受积极、乐观的情绪,感受满足感和 幸福感,感受快乐和希望,感受自豪和自尊等一切具有积极向上的健康情绪。
最核心的应当还是评价机制,积极心理学的评价并不是以咨询和诊断 为主,更不是给人下一个定论,而是以发展包容的心态,对学生个体的形成发展 起到指引性作用的评价。学校在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要不断调整, 做到促进学生们全面和谐的发展。
作者:于潇 第4篇:教育变革时期学校心理学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一、引言 学校心理学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其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默 (Witmer)和格塞尔(GesellA)。学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应用分支,[1]它和教育有着 密切的关系,学校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学校教育实践的需要,教育的发展 变革决定着学校心理学的发展方向。
二战以后,教育经历了重大变革,具体表现为教育思想、教育制度、 学校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变革。目前,国际上存在三大教育思想,即终身教 育思想、全民教育思想和全纳教育思想。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和全纳教育所追求 的目标是大众化、民主化和平等化的教育。在教育制度方面,绝大多数国家的教 育制度的一个总趋势是把“封闭型教育制度”改革为“开放型教育制度”。[2]在课程 设置上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自我管理、目标规 划、就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体合作等技能的培养。在教学方法方面,需要 通过多种现代教学方法来满足学习资源共享的需要。
教育变革势必影响学校心理学的发展。在教育变革时期学校心理学发 生了哪些变化,存在哪些不足,发展趋势如何,我国学校心理学发展的现状及未 来如何?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同时也是本文重点讨论的问题。
二、学校心理学服务对象的范围扩大 在“二元教育制度”下,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相互对立,这使得长期以 来学校心理学仅为个体有缺陷的儿童服务,仅为在校学生服务,这显然已经不符 合终身教育、全民教育所追求的民主、平等、大众化教育目标的要求。
近年来,学校心理学为适应终身教育的要求,它的服务对象已经覆盖 到全体学生、教师、家长乃至学校管理者在内的广泛群体。
三、学校心理学任务的拓展 传统教育的一个根本弱点在于,它不考虑各种不同的个性、气质、期 望和才能,这一弱点,使得学校心理学家的角色长期被固定在评估、特殊教育决 策方面。[3] 现在,学校心理学的服务范围扩展到心理预防和心理卫生、心理咨询、 诊断性评价、行为矫正(即对学生语言方面、认知方面、行为方面的问题进行心理学干预)、学习指导。[4]现在及其将来学校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教会人们处理 现在和将来处理问题的能力。[5]2002年,NASP在美国举行的关于学校心理学未 来的会议上提出了未来学校心理学发展的五点优先任务。第一,提高所有儿童的 学习能力;
第二,增强所有儿童的社会—情绪功能;
第三,增加家庭—学校的合 作和家长在学校中的参与程度;
第四,为所有学习者提供更有效的教育;
第五, 增加学校对儿童和家庭的服务,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并与公共服务互相配合。
四、学校心理学服务指导模式的变化 长期以来,学校心理学服务一贯遵循的是“医学模式”。学校心理学家 仅仅关注儿童本身,而忽视了处在家庭、学校、社会、社区中的儿童身边的人的 重要性影响。
现在教育更加注重与社会相结合,伴随社区教育的发展,学校与社区、 家长的关系也由校内教育向社区教育延伸。这要求学校心理学拓展原来的医学模 式,更加关注系统和生态,更加关注问题解决。学校心理学服务一方面需要采取 一种全方位、整体化、以评估和教育为主导的服务模式,即生态模式,这种模式 要求学校心理学关注健康系统和环境的发展;
另一方面,学校心理学服务要采取 基于数据的问题的解决模式。
1.生态模式 生态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个体特征和个体所处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这要求学校心理学不仅评价儿童本身的因素,还要评价环境因素以及儿童的能力 和环境的匹配程度。我们必须认识到学校心理学家是儿童、家庭、学校所组成的 这个功能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我们的任务是建构在学校心理学家不在场的情况 下也能为儿童、青少年、家庭提供支持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学校、家庭、 社会、法律系统等;
包括我们服务的儿童、家长、学校管理者、政府领导者等;
包括我们发挥作用的环境,即家庭、学校、医院等。在学校内,学校心理学家要 加强与教师的联系,配合教师处理学生的问题,而且学校心理学家要注意改变教 师的行为。这就要求学校心理学家在制定学校心理学干预计划时,必须考虑老师 的观点,便于老师们操作;
在家庭内,学校心理学家要配合家长帮助儿童解决问 题;
在社会内,学校心理学家要寻求政策和公共法律支持。
2.基于数据的问题解决模式按照学校心理学服务的医学模式,传统的学校心理学家往往根据以往 的案例处理解决现在的问题,但是,没有两个案例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学校心 理学家不能把以前的研究方法直接用于现在的案例。而且,学校心理学家传统的 任务就是把“问题”儿童、青少年从普通教育中筛选出来接受特殊教育,并不对其 进行干预,这是不符合现代教育平等精神的。所以,学校心理学家应该采用基于 问题的解决模式。
学校心理学服务基于问题的解决模式就是利用从评估中得到的数据 (材料),给儿童、青少年提供干预服务。通过基于问题的解决模式就可以根据不 同儿童、青少年的不同特点,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治疗 方法,而且通过这种模式,学校心理学家就把评估和干预联系起来了。
五、学校心理学的专业水平要求更高 1.现代教育对心理学家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学校心理学实践的范围开始扩大,作 为一门职业也得到了规范和约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学生所要应对的问 题比以前更多、更复杂,将来他们面临的挑战也将会更多,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 中产生了一系列的新问题,现代教育需要更多的学校心理学家,同时对学校心理 学家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要求学校心理学家交流的手段多样化 现代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教育从传统封闭式的模式转向开放式 模式,在这一背景下,学校心理学家的通讯交流手段也在不断丰富。比如在不同 国家的学校心理学家,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跨地区的实时交流,使学校心理 学家的工作效率更高。这也对学校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六、我国学校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随着教育变革和国际学校心理学发展的影响以及我国学校心理学家 自身的努力,我国的学校心理学产生了变化和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 我国学校心理学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得到了法律法规的支持。2001年3月 15日,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 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特别是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心理健康 和法制教育。”这是我国第一次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
我国学校心理学工作者在中小学开展了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
为使学 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许多高校开始了就业指导、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 划的研究和服务,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我国的学校心理 学也开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比如网络成瘾研究、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研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
虽然,我国学校心理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不足和需要 改进的地方。第一,服务对象、范围和模式还处于借鉴、摸索与争论的状态。第 二,从事学校心理学研究的人数偏少。第三,缺少资格认证。我国学校心理学没 有明确的服务人员审定标准,谁都可以称自己是学校心理学家,这样对学校心理 学的发展不利,最终对教育不利。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我国学校心理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提 供了发展的机遇。可以预计,未来的十年将是我国学校心理学发展的春天。[8] 第一,我国的学校心理学将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学习和创新素质的提升、职 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取得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第二,我国学校心理学 家的角色和功能将更明确。第三,我国的学校心理学将设置成为独立专业。第四, 我国学校心理学家的队伍将会更壮大,专业人员的培训也会更加规范。第五,与 国际接轨。我国的学校心理学将会继续吸收国外学校心理学发展的先进经验和成 果,结合我国的国情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心理学。第六,我国的学校心理学 将会有更加完善的监督机制和法律保障。从学校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来看,法律保 障有利于心理服务正规化,以防止受利益驱动而影响服务的科学性。
七、结语 学校心理学源于学校教育,是心理学和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当前,学校心理学在任务、服务范围、服务模式、专业水平等方面也在发生着新 的变化。国外学校心理学的发展已如火如荼,我国学校心理学的发展方兴未艾。
学校心理学在我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在学科建设、组织发展、和国际 学者合作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发展。但是,我国的学校心理学的发展还处在幼年 时期,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学校心理学发展模式,需要心理学工作者和教育工作 者的长期合作和共同努力,这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作者:高坡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