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政府 > 略论颜元的学术框架_学术框架

略论颜元的学术框架_学术框架

来源:政府 时间:2019-10-28 08:06:21 点击:

略论颜元的学术框架

略论颜元的学术框架 颜元是清代学术思想史破坏最彻底的大师,他曾先后尊 崇过陆王和程朱,最后自立学派,以道统自居。他的学术框 架有两个基本支柱,一个是他的道统观,一个是他的人性 观;
这两个基本支柱合力生发出颜元学术的体用表现特征 ——习。

摘 要:
颜元;
学术框架;
道统观;
人性观;
习 颜元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河北博野人,生明崇 祯八年,卒清康熙四十三年(1635-1704)。天性聪颖,“读 书两三过辄不忘”[1](P701)。少年学神仙引导术,娶妻 但不亲近,后知神仙术之虚妄,更发奋读书。二十多岁时学 问上尊崇陆王,不久又归向程朱。三十岁以后觉程朱也不对, 自己悟出“尧舜之道在六府三事,周公教士以三物,孔子以 四教。” [1](P702)“六府”、“三事”、“三物”、“四 教”就成为颜李学派的核心主张。所谓“六府”,指水火金 木土谷;
“三事”指正德、利用、厚生;
“三物”指六德 ——知仁圣义忠和,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 射御书数;
“四教”指文行忠信。著有《存性》、《存学》、 《存治》、《存人》四编合称《四存编》。颜元反对著书, 恐纸墨功多,习行之精力少,所以一生著书很少,《四存编》 也都是很简短的小册子。另外还有《四书正误》、《朱子语 类评》两书,是他读朱子的《四书集注》和《语类》时随手的批注,门人后来搜集成书。

颜元的学术框架有两个基本支柱,一个是他的道统观, 一个是他的人性观;
这两个基本支柱合力生发出颜元学术的 体用表现特征——习。

一、颜元的道统观 关于颜元在清代学术思想史中的地位,前辈大师有比较 一致的看法,都是认为他具有摧枯拉朽的破坏整个学术习惯 的彻底性。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若颜氏者, 则明目张胆以排程朱陆王,而亦菲薄传注考证之学,故所谓 ‘宋学’、‘汉学’者,两皆吐弃,在诸儒中尤为挺拔…… 其对于旧思想之解放,最为彻底。”[2]P149在《中国近三 百年学术史》说:“有清一代学术,初期为程朱陆王之争 ……其间有人焉举朱陆汉宋诸派所凭借者一切摧陷廓清之, 对于两千年来思想界,为极猛烈极诚挚的大运动。”[3]P120 所指即是颜元。钱穆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以 言夫近三百年学术思想之大师,习斋要为巨擘矣。岂仅于三 百年!上之为宋元明,其言心性义理,习斋既一壁推倒;
下 之为有清一代,其言训诂考据,习斋亦一壁推倒。开二千年 不能开之口,下二千年不敢下之笔遥遥斯世,‘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可以为习斋 咏矣。”[4]P120 看上去颜元的思想具有很大的颠覆性,其实也只有一个 目的,就是恢复到儒家传统道统上来。儒家道统观念,表现为一历史顺序的统贯古今的“传道正统”的承传谱系。孟子 首倡由尧舜禹汤而至于孔子的圣圣相承系统,并以此传承为 己任。韩愈重述孟子之旨,确认孟子的道统地位,创孟子死 后道统不传之论,隐然以己直接孟子为道统所归,开宋儒程 伊川朱熹道统说之先河。孟、韩以后,儒家的道统谱系演化 的更系统,于孟子谱系之尧舜禹之上,再溯及伏羲、神农、 黄帝;
往下以濂溪、二程于孟子殁后千余年接传道学,朱子 又得其统于二程,这是中国儒家道统很有影响力的一种传承 说法。对于程朱的正统身份,在朱子同时代就有陆九渊反对, 而以自己直承孟子的道学正统,王阳明承接陆九渊,颜元又 两者都一概不承认,以自己直接周孔孟。《颜习斋先生言行 录》“《论》、《孟》之终,皆历叙帝王道统,证明孔孟所 传是尧舜禹三代之道,恐后世之学,失其真宗,妄乱道统也。

后世乃有全废‘三事’‘三物’之道,专以心头之静敬,纸 上之浮文,冒认道统,尸祝孔孟之侧者,可异也哉。”[1]P643 所谓“‘三事’‘三物’之道”,就是指颜元自己的道统观, “三事”、“三物”是其道统观的核心。颜元道统观整体是 ——六府、三事、三物、四教。颜元说:“唐虞之世,学治 俱在六府三事,外六府三事而别有学术,便是异端;
周孔之 时,学治只有个三物,外三物别有学术,便是外道。”[1]P685 颜元俨然是以道统自居的,根本目的当然不是争道统,他在 《存学编》中说道:“仆气魄小,志气卑,自揣在中人以下, 不足与于斯道。惟愿主盟儒坛者,远遡孔孟之功如彼,近查诸儒之效如此,而垂意于习之一字,使为学为教,用力于讲 读者一二,加功于习行者八九,则生民幸甚,吾道幸甚!仆 受诸儒生成覆载之恩,非敢入室操戈也。但以人之岁月精神 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便习行中错一日;
纸墨上多一分,便 身世上少一分。”[1]P41他是深恶儒道中佛老掺杂,日益虚 妄坐而论道,致使道统不纯,乾坤日非。他在《由道》篇中 说:“道不可以言传也,言传者有先于言者也,颜、曾守此 不失。子思时异端将盛,或亦逆知天地气薄,自此将不生孔 子其人,势必失性、学、治本旨,不得已而作《中庸》,直 指性天,已近太瀉。故孟子承之,教人必以规矩,引而不发, 断不为拙工改废绳墨。……至宋而程朱出,乃动谈性命,相 推发先儒所未发。以仆观之,何曾出《中庸》分毫!但见支 离分裂掺杂与释老,徒令异端轻视吾道耳。……今彼(指佛 老)以空言乱天下,吾亦以空言与之角,又不斩其根而反授 之柄,我无以深服天下之心而鼓吾党之气,是以当日一出, 徒以口舌致党祸;
流而后世,全以章句误乾坤。上者只学先 儒讲著稍涉文义即欲承先启后;
下者但问朝廷科甲,才能揣 摩皆鹜富贵利达。浮言之祸甚于焚坑,吾道何日再见其行 哉!友人刁蒙吉翻孟子之言曰:‘著之而不行焉,察矣而不 习焉,终身知之而不由其道者,众也!’其所慨深矣!吾意 上天仁爱,必将笃生圣哲,刬荆棘,而兴尧舜以来中庸之道, 断不忍终此元会,直如此而已也!”[1]P39 正是由于颜元“六府、三事、三物、四教”的道统观,产生了他“习”的中心概念。

他的门人钟錂在《习斋先生叙略》中说颜元在34岁时祖 母去世,他谨遵《文公家礼》居丧,不敢有半点违背,以至 于“毁几殆”,“觉《家礼》有拂性情者,教以古礼,非是, 因悟尧舜禹周孔之道在六府、三事、三物、四教。静坐,禅 宗也;
训诂语录,空言也。奋志习行,改其斋曰‘习斋’… …门人弟子力行孝弟,存忠信,分日习礼、习乐、习射、习 书数,迸去浮文,专务实行。”[1]P619 这一概念在他的漳南书院教育体系的规划中表现的最 为集中。“请建正厅四楹,曰‘习讲堂’。东第一斋西向, 榜曰‘文事’,课礼、乐、书、数、天文、地理等科。西第 一斋东向,榜曰‘武备’,课黄帝、太公以及孙、吴五子兵 法,并攻守、营阵、陆水诸战法,射御、技击等课。东第二 斋西向,曰‘经史’,课《十三经》、历代史、诰制、章奏、 诗文等科。西第二斋东向,曰‘艺能’,课水学、火学、工 学、象数等科。……习讲堂成……读书、作文如常课,而习 礼、歌诗、学书计,举石、超距、击拳,率以肄三为程。讨 论兵、农,辩商今古。”[1]P413这是他一生将所认定的道 统以习的方式最恢宏的一次体现,虽然时间只有四个月,因 漳水涨溢淹了书院而停止。

二、颜元的人性观 颜元认为人性纯乎一善,恶是从外面来的。“若谓气恶, 则理亦恶;
若谓理善,则气亦善。盖气即理之气,理即气之理,乌得谓理纯一善而气质偏有恶哉?譬之目矣,眶皰睛, 气质也,其中光明能见物者,性也,将谓光明之理专视正色, 眶皰睛乃视邪色乎?余谓光明之理固是天命,眶皰睛皆是天 命,更不必分何者是天命之性,何者是气质之性;
只宜言天 命人以目之性,光明能视即目之性善,其视之也则情之善, 其视之详略远近则才之强弱,皆不可以恶言。盖详且远者固 善,即略且近亦第善不精耳,恶于何加!唯因有邪色引动者, 障蔽其明,然后有淫视而恶始名焉。”[1]P1又以衣之污来 喻恶之所来,“恶何以生也?则如衣之著尘触污,人见其失 本色而厌观也,命之曰污衣,其实乃外染成。”[1]P3 颜元论述恶之来源很有层次。圣人以下,因为“财色诱 于外”、“私小据于己”,“蔽其所当爱而不见”,故产生 了贪营、鄙吝之恶,之后,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被引弊更 产生了种种罪恶;
但此时性之本体还时见,“贤士豪杰,禀 有大力,或自性觉悟,或师友提撕,知过而善反其天。”贤 士以下,“引之既易而反之甚难,引愈频而蔽愈远,习渐入 而染渐深”,以至本来的仁义礼智全不可知。所以颜元感慨:
“呜呼!祸始于引蔽,成于习染。”[1]P29 颜元认为恶的来源是因为引蔽、习染,他其实还有更深 的认识,就是爱之误产生了恶,这其实是他认为恶之来源的 本质原因。他在总论恶之来源时说道:“蔽其当爱而不见, 爱其所不当爱”,在以“仁”为一端具体讨论引蔽习染时说 的更透彻。他说道爱是有次序的,父母、兄弟、夫妻、子孙、宗族、戚党、乡里有别,人与鸟兽草木又有别,“此乃天地 间自然有次伦类,自然有此仁,自然有此等差,不由人造作, 不由人意见。”倘若以爱父母之爱爱妻子,父母反不爱;
以 爱人之爱爱鸟兽草木,人反不爱,就会出现贪营、鄙吝,“以 至贪所爱而弑父弑君,吝所爱而杀身丧国,皆非爱之罪,误 爱之罪也。……使其笃爱于父母,则爱妻子非恶也;
使笃爱 于人,则爱物非恶也。”“误始恶,不误不恶也;
引蔽始误, 不引蔽不误也;
习染始终误,不习染不终误也。”[1]P28所 以要解决“恶”,就要解决“误”;
要解决“误”,就要解 决“引蔽习染”。颜元“自验无事时种种杂念,皆属生平闻 见,言事境物,可见有生后皆因习作主。圣人无他治法,惟 就其性情所自至,制为礼乐,使之习乎善,以不失其性,不 惟恶念不参,俗情亦不入。”[1]P730并且说:“学人不实 用养性之功,皆因不理会夫子两‘习’字之义。‘学而时习 之’之‘习’,是教人习善也;
‘习相远也’之‘习’,是 戒人恶习也。先王知人不习于性所本有之善,必习于性所本 无之恶。故因人性之所必至,天道之所必然,而制为礼乐射 御书数,使人习其本性之所本有,而性之所本无者,不得而 引之蔽之,不引蔽则自不习染,而人得免于恶矣。”[1]P635 所以要解决“引蔽习染”的问题,就是以礼乐射御书数来规 范自己的行为,因为六艺特别是礼乐是就着人的性情制定的, 人跟着六艺去走就好像水沿着河套而流一样自然,六艺就起 一个保护和引导的作用,这样就可以远离非人性的引蔽习染的东西,而使天性自由健康

到这里,颜元的人性观和道统观就合流了,道统观和人 性观的体用一致地指向了“习”。颜元的学术就是这样一个 由六府三事三物四教的道统观和纯善的人性观为支撑、以习 的理念贯穿起来的严密合一的体系。

参考文献: [1][清]颜元.《颜元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4,P146. [3]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东方 出版社,2004,P120. [4]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中华书 局,1986,P179.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