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授课方式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教学一直是思想政治 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难点之一。在教学实践中, 绝大多数学 生都感到该课程晦涩难懂、枯燥乏味;
很多教师也感到上好 这门课很不容易, 难以找到一种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因 此,探讨该课程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对提高该课程教学的时效性具有十分重要。[1] 一、目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在授课方式中 存在的问题 (一)授课方式过于单调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程中,很多教师还是 只用传统的授课方式,照着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教师 们没有运用更多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专题性自由讨论、辩 论赛模式、实践性的模式等等。由于课程内容深奥难懂,教 师还是运用这种单调的授课方式难免造成学生的对此门课 程缺乏兴趣、听不进去。
(二)授课的艺术性不强教师在该课程的传授过程中,很多教师比较刻板,在这 深奥难懂的内容面前,难以运用各种语言艺术和技巧,不能 将这些知识巧妙的生动形象的向学生传授知识。这也是造成 该门课程课堂气氛不活跃,枯燥乏味的原因之一。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 目前教师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的授课中 仍然与实践结合得不紧密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结合当今的社会、政治、文化、 军事太少,没有主要通过现实来反应经典,还是经典反应经 典。第二,教学局限于课堂,教师始终认为该课程应该在课 堂中进行,没有大胆的去尝试走出教室,在实践中体会经典。
二、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授课方式的建议 (一)将经典内容融入具体的历史和背景中阐述 1.不要简单的生硬的讲述经典的具体内容。在课程当 中,教师不能简单的机械的讲述经典的具体内容,熟悉内容 的任务应该交给学生在课外自行完成。在课堂中要尽量避免 照读、照讲经典内容。
(二)加强专题性的学习和讨论 1.专题性学习讨论,不是要求对哪一篇文章进行讨论, 而是经过老师或者学生的精心挑选,对经典著作里面的某一 经典的语句或是某一个观点进行专门的研究和探讨,这种讨 论必须细化到一句话、一个词,不能太泛。
2.专题性学习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事先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或者分组或者逐个进行。学生可以围绕一 句话或是一个观点阐述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观点,并且互相 进行评述、争论,让学生在这种争论中加深理解、发散思维。
3.在专题性的讨论中,教师最好不要对具体的学生作具 体的评价,教师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各自都属于自己的 观点。要让学生坚持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要吸收他人的见解。
(三)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1.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任何经典著作的目的都是将 它故为今用,要让学生明白只有能将其中的道理运用到实际、 运用到今天,这才有意义,才能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中的思想 和精髓发挥出来。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如何运用知识 便是智慧,不要做有知识没智慧的人。
2.教师备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将经典里面的内容融入 到实际生活中去,在课堂上要带领学生在生活的事务中去发 现经典中的源泉,在实际的事例中去体会经典。教师要帮助 学生在社会、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都找到经典的影 子,发现经典的指导性作用。
3.授课不局限于课堂,实践出真知。教师要有意识的去 思考和设计课程安排。课程不能局限于课堂内,还应着眼于 社会,着眼于实践。经典源于实践,源于生活,只有理论联 系实践,认识才更深刻,才能发现经典的奥妙。教师应带领 学生努力发现实际生活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共通点,创 新的将马克思主义经典运用到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四)注意帮助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最基本 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巡谈话中指出:“学马列要 精,要管用。”[2]这里的“精”就是基本的、根本的、本 质的原则和精髓;
这里的“用”就是实际的工作和任务,具 体的实践和操作。
在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中,教师应帮助学生 领悟其中思想的内核与实质,把握理论的原则立场、基本观 点和根本方法。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 峰, 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3]所以,学生只有在 学习和把握了马列主义中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后,才 能将其灵活正确的运用到社会中去,才能将其真正的发扬光。
参考文献:
[1]段卓夫,《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程教 学的思考》[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11 [2]邓小平文选: 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3]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