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政府 > 怎样才能消除意恶_只有言情才能更好的会意--听特级教师王小红执教的《纸船和风筝》有感

怎样才能消除意恶_只有言情才能更好的会意--听特级教师王小红执教的《纸船和风筝》有感

来源:政府 时间:2019-10-16 07:49:44 点击:

只有言情才能更好的会意--听特级教师王小红执教的《纸船和风筝》有感

只有言情才能更好的会意--听特级教师王小红执教的《纸船 和风筝》有感 《纸船和风筝》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 文。课文简洁生动,情感丰沛,是一篇对孩子们进行情感陶 冶和人生启迪的较好文本。新课标对于低学段年级孩子的阅 读有着明确的要求: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 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 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笔者认为,语文阅读要有 效落实新课程教学目标,逐步培养孩子美好的人性,感悟语 言文字的美妙,必须要以情抓人,以情感人。到底怎样“言 情”才能唤起孩子们的热情,从而更好地“会意”?在具体 的教学中,老师们的教学策略也不尽相同。笔者有幸观摩了 安徽省特级教师王小红的一堂公开课,对于看似浅显、实则 意蕴丰富的童话故事,王老师的教学设计很好地诠释了“言 情会意”,基于文本引发孩子们表达的渴望和对人性善的理 解,令人耳目一新。王小红老师的课堂教学从导入到最后的 结束都以“言情”为中心,自然而然地完成了识字、语言品 味和文本意蕴在生活中的延伸和探询,使学生实现了主动快 乐的学习。

《纸船和风筝》讲述了一个非常简单而有情有义的故 事:小松鼠和小熊一个住在山顶,一个住在山脚,他们是一 对儿特别要好的朋友,虽然没有在一起住,但他们却用自己 的方式关心着彼此。但是,中间发生了一点儿小摩擦,两个好朋友的友谊破裂了。他们彼此都很伤心,依然想回到以前 那美好的时光,可又放不下面子。文章以童真的语言和细腻 的口吻表现出“人物”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它们 修补“裂缝”时的独特方式和感人场面。只要我们带着一颗 童心,带着对美好友情的向往,去阅读课文,揣摩情感,就 一定会受到深深的感染。

王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孩子们最看重的“友谊的 小船”,放手让孩子们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在积极主动 的思维和情感体验中理解文本背后的意蕴。具体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一、巧设情境,导入无痕 王小红老师从异地来到郑州市开元路小学给孩子们讲 课,陌生感是在所难免的。怎样较快地让孩子们消除距离感, 让课堂在自然美好的情境下进行呢?王老师从自我简介说 起——我是来自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鼓楼中心校的一名语 文老师……孩子们正在诧异时,王老师适时解释了“阜阳” 的“阜”的读音是“fù”,“颍州区”的“颍”可不是明星 “赵丽颖”的“颖”字,这样一来,孩子们瞬间放松地笑了 起来。王老师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你们已经成为我的新朋友了,大家用热情的掌声和礼 貌的表现给了我一个最好的礼物。今天要学的这篇文章里也 有这样一对儿曾经互送礼物的好朋友,我们来看看他们送了 什么样的礼物吧?”说完,王老师快速拿出已经提前做好的小教具——纸船和风筝,以最自然的状态进入了文本。这既 是师生交流的一种技巧,让人去猜想文章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又顺势联系了当下师生的朋友情谊,以“情”牵线,言“情” 引文,水到渠成。

二、以生为本,“读”中悟“情” 以生为本,“读”中悟“情”,旨在运用童话文本语言 表达颇有特点的语段,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进行语言迁移 和情感体悟。阅读是建立在文字理解和情感体悟之间最好的 桥梁,“语文教学要回归到读上,所有的创新都应建立在读 好的基础上。”王老师在教学组织过程中非常注重激发学生 参与课堂的热情,很好地落实了“悟读”的理念。

课堂伊始,王老师就有意识地调查了同学们在遇到文章 中生字时的处理办法,以此为引子,提示学生读书时要头脑 灵活,注意看文章后面的课文提示,同时提示同学们互相交 流的必要性。这给了老师们很好的启发:可以通过老师提问, 这种带着问题讨论的传统方式,也可以在很多不经意的细节 中调动同学们表达的积极性和自主探究的热情。久而久之, 老师无意中的引导就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 课前简单交流过后,王老师这样设计:
师:我想请一位同学帮助小松鼠找找它的家在哪里。

生:山顶。(学生之前预习过,能迅速做出回答) 师:同学们真聪明!那小松鼠的家找到了,小熊的家在 哪里呢?生:山脚下。(找学生把提前做好的教具放在黑板正确 的位置) 师:小松鼠和小熊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同学 们赶快把课本打开,翻到第20课《纸船和风筝》。读之前我 想问问大家,你们如果遇到不认识的生字会怎么办?用什么 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举手说说看。

生:。

师:那如果我们手边没有字典怎么办呢? 生:看拼音。

师:对。同学们有很多好的学习方法。课文中的“小树 叶”里有拼音,课文后面也有拼音,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生 字。或者,问问你身边的同学也是不错的方法。好的,开始 读吧! 王老师在不经意间践行着新课标的理念:引导学生钻研 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新课标也一直在强调不应以 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再比如,在接下来的教学内容中,王老师这样启发学生 读书:
师:小松鼠和小熊两个好朋友之间突然出了点问题,什 么问题呢?小松鼠和小熊吵架了,什么原因呢?我想请两位 同学读读文章中哪些部分表明了两个好朋友之间的矛盾。

生:“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师:那老师想问问,为什么呢? 这一问题很自然地就带动同学通过阅读文章第7-11自 然段去发现问题。同时自然播放课件:可是有一天,他们俩 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 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教师适时出示“飘荡”和“漂 流”两个词,让学生齐读,并在黑板上找到它们的位置,理 解这两个词。最后再齐读这一段。

课文给孩子们描绘了一幅幅美好而富有童趣的画面,多 种形式的朗读不仅能锻炼同学们良好的语感,也能让孩子们 体会出小松鼠和小熊形影不离的欢快和闹矛盾时的伤心、和 好后的兴奋开心。“读之以情”,才能“感人之趣”。不同 的“情”还能帮助孩子们想象美好的画面,更好地理解文章。

三、识字教学情境化 新课标提示:“识字教学要注重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 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 望和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王小红老师在这堂课 的识字教学中可谓将这一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课堂设计如 下:
师:同学们课文读完了,请看大屏幕“我会认”,这些 字同学们认识吗? 生:会。“坏、扎、抓、莓、幸、福、吵”。

师:好的。我请一名同学认一认。嗯!读得特别好,尤其是几个翘舌音读得非常准。其中第二个字读得最棒。你能 不能再读一遍? 生:扎(zā)。

师:对。读扎(zā)。扎什么?扎风筝。这个字还有 一个读音,是翘舌音zhā。生活中小女生的头发束起来,叫 “扎(zā)小辫儿”。生活中凡是用什么东西捆起来这个 动作叫“扎(zā)”。大家都有过生病的经历,生病了就 要“扎(zhā)针”。我再找一名同学读一遍,看看会不会? 嗯!也很不错,看来咱们班同学的自学能力很强。下面咱们 全班齐读一遍。谁能跟大家分享一下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记住 这些汉字的? 生:“吵”这个字我看偏旁部首是“口”,吵架就是要 用嘴才能吵。

师:真棒啊!“口”代表形,“少”代表音,这种字就 是形声字。这位同学很聪明,利用形声字的规律可以一下子 记住很多字。还有吗?“抓”必须用手才能抓,所以左边是 提手旁,右边是“爪”,看清楚,是“爪”而不是“瓜”。

生:“福”不是“衣”字旁,而是“示”字旁,生活中 经常会见到这个字。

师:对,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春节时这个“福”字家 家户户会贴到门上,而且经常倒着贴,表示“福到了”,代 表对来年美好的祝福。我们阜阳市有个小朋友对“幸”字想 了个记忆的方法。他说:灰太狼要抓喜羊羊,虽然小羊跑得挺快,钻到土堆里去了。但是,还是被灰太狼抓掉了一撮毛, 所以“幸”字下面是“羊”字少一横。大家看这个方法怎么 样?是不是挺有意思的?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一个基础环节。学生 经常在一些生字上犯迷糊。王小红老师将认识并区分生字的 主动权交给学生,在不动声色中给了孩子参与课堂的很大空 间,也适时调动了所有孩子的积极性,这样老师讲课很轻松, 孩子们也不觉得枯燥。在王老师启发下,同学们发现“飘” 和“漂”都有一个“票”字。有的孩子发现“漂”和水有关, “飘”与风有关。于是王老师的及时抓住同学们已有的知识 点,结合文本语境,出示句子“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 门口。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让学生 体会了“飘”与“漂”的不同含义。这样的识字教学省事而 且效率很高。

四、拓展延伸,境中悟“情” 新课程改革提出,语文教学不能是过于单一化的知识和 技巧性的东西,要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孩 子们的情感体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精神生活和积极的情 感体验。

这个童话故事很简单,语言也充满童趣,王老师在本课 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友谊”在孩子们心目中的重要性, 作为突破口,不断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和讨论让学生体会到:“裂痕”只会让大家都不愉快,一个快乐的人是勇于承 认错误并且心胸宽广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更多的朋 友,生活才会越来越有趣。文章的语言也很有特色,如“祝 你快乐!”“祝你幸福!”“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 筝吧!”通过反复品味诵读,学生始终处于丰富的情感体验 之中,逐渐理解了“友谊”的重要性,对怎样维护朋友之间 的情谊有了更切身的感受,这为孩子们以后在生活中的交际 表达提供了特别好的范例。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