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县域 > 现行历史教材缺陷解读 现行收入准则缺陷是什么

现行历史教材缺陷解读 现行收入准则缺陷是什么

来源:县域 时间:2019-12-03 07:44:43 点击:

现行历史教材缺陷解读

现行历史教材缺陷解读 现行历史教材缺陷解读范文 近些年,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是强调创新,包括课 程创新、教材创新、教学创新和学习创新等内容,其中影响 和争议最大的莫过・于教材创新。目前,虽然中学历史教材 的改革基本实现从“一纲一本”到“一标多本”的可喜变化, 但这种教材的创新离广大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期望仍然有很 大距离。

现行历史教材的版本大致有以下几种:人民版、人教版、 岳麓版、大象版,人教版是使用量、影响最大的一部。笔者 从任教以来一直使用的是岳麓版教材,不可否认,岳麓版教 材的编写在创新方面是有许多可贵之处,如注重“古今贯通, 中外联系”,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 等。但由于教材编写还不够成熟,给历史教学带来更多的是 困惑。

第一:教材内容的编写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 验)》的要求不吻合,尤其是史实的编写 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分别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知识与能力”包括两个部分,知 识指“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 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 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能力指“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 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 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然,最基础 的就是“知识”即基本史实,“能力”是建立在“知识”之 上,基于史实才有史论、史评和史辩,才能培养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因此,《课程标准》首先要求学生要了解和掌握 所有考纲内容的基本史实,如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 抗斗争”的要求: 1、列举 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 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 的斗争精神。

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 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 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基本《课程标准》对每课内容的第一个要求都是“列举、 概述或简述相关史实”。而岳麓版教材对于史实方面的编写 极其不够重视,对史实的处理有几个明显的硬伤: 一、史实详略不当,欠缺甄别。如鸦片战争中著名的“三 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事迹没写,却写了“定海人民抗英斗 争”,而且是一笔带过;两次鸦片战争都未提及清政府的态 度,只是以、“被迫议和”和“战败求和”等字眼结束。学 生就会很迷茫到底两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和中国人民是什 么态度呢?是否抵抗了呢?抵抗到什么程度呢?不了解史实怎 么会分析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呢?怎么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呢?再比如,“巴黎公社”有一页多的内容,包括 背景原因、性质、内容、结果和巴黎公社社员的英勇抵抗, 却未涉及失败的原因,也未涉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中是否 有影响。导致很多学生认为巴黎公社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 领导下建立的,全体社员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但巴黎公社 失败的原因是一个要求掌握的重点知识。

二、很多名词概念模糊不清,令人产生误解。一个基本 的名词解释应包括历史原因、背景、时间、地点、结果和影 响,而岳麓版教材常常在叙述史实的时候虎头蛇尾,交代不 清。如“工农武装割据”,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 产党》的一个子目的标题,然后下面写了‘,/\一起义、八 七会议、秋收起义和建立根据地”等几个内容,就结束了。

学生阅读完内容完全不懂得什么是“工农武装割据”。再比 如《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课,第一段就写了一个名词“雅 尔塔体系”,对此就一句解释“第二次大战结束后,美、苏、 英反法西斯盟国在雅尔塔等会议上就战后世界安排达成一 系列协议,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战后国际关系称为雅尔塔体 系”,此后整课内容再也没有提到雅尔塔体系。这对于学生 是一个新名词,起码要交待清楚事件的基本要素,然后再解 释清楚雅尔塔体系和两极对峙格局以及冷战的关系,但是本 课根本没有提及相关内容。可想而知学生对本课内容多么迷 茫,课目一个名词“两极对峙格局”,第一个子目标题有个 “冷战”,然后又出现一个“雅尔塔体系”,都是战后出现的,两者之间有何关系呢?比如“宗法制”的内容,教材是 这样下定义的:“宗法制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 起来的一种制度”,事实上宗法制不是西周突然出现的制度, 而是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经过夏代、商代的演变,到西周 发展到完备阶段。但教材所下定义极易令人产生误解,认为 宗法制是西周特有的制度,或者是从西周才开始有的制度。

既然.’’宗法制”是考纲要求的重点内容,完全有必要解 释清楚。

三、史论结合欠佳,部分史实的编写要么是简单的事件 罗列堆砌,要么就只有一个结论。.最为典型的一课是《英 国制度的创新》,第一个子目“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 逻辑关系还比较清晰,第二个子目“责任内阁制”就比较混 乱。“责任内阁制”是在渐进中形成的,随着时间发展,在 每个重大事件发生后便形成一个传统和惯例,最后形成一系 列传统和惯例,进而形成‘’责任内阁制”,这是一个非常 清晰的线索,但本课却处理的十分凌乱,所选择的历史事件 不具有典型性,史实欠缺,结论多,令人难以理解。有内阁、 责任内阁制、首相、两党制,却没有交待出现的时间和背景、 原因,学生阅读完教材完全不知所谓。而选修教材中的相关 内容就编写的非常好,史论结合,次序清晰。

对于历史学习来说,史实极为重要,但历史长河所发生 的事件却繁若星辰。要想使三本薄薄的历史教材容纳贯通古 今的历史确实非常艰难,不但普及面要广,而且史实的选择要具有典型性,还要叙述清晰,交待完整。学生只有在基于 局部一定史实的基础之上才能培养学习历史的能力,才能有 效的开展自主学习。若过多的依赖教师去补充史实,不但课 堂时间有限,而且深浅度也难以把握。同时,目前学生课外 阅读量比较匾乏,依赖学生课外自己主动补充相关内容更是 不太现实。因此,教材的编撰者不但要对历史极为精通,而 且还要对中学教学十分了解,清楚的知道师生需要什么。而 岳麓版则在此方面显得有些用力不够,考虑不周。

第二:教材的编排力求创新,导致内容的安排和衔接逻 辑性欠缺,不符合一般的逻辑思维习惯 一、每个专题的章节之间逻辑性不强。以必修一为例, 必修一安排了七个单元分别是:《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 的建立》、《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马克思主义 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社会主义的 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乳很明显, 从七个章节题目上来看逻辑性不强,第一、二个章节是中外 古代制度的比较,体现政治文明的多样性,但是后面似乎不 是“中外对比”,而变成“古今贯通”的通史了,而且是大 历史观,从世界史的角度来编写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倒是 给学生提供一个新的历史视角,却造成逻辑混乱。整本教材 古代史、近现代史、中国史、世界史相互交错,极其不符合 学生的逻辑思维习惯,而且和考试大纲的内容的编排顺序不一致,高三专题复习时要按照考纲内容重新打乱整合。

二、很多章节内容安排比较凌乱。在三本必修教材里, 章节内容处理最好的是必修三,必修一二都有明显的的缺陷。

以必修二的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为例, 主要内容是“苏联、美国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 的调整”,但是各课的顺序却这样安排‘,((社会主义经济 体制的建立》、《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战后资本主义 经济的调整》、《苏联的经济改革》。整个次序令人感觉很 不流畅,要么苏联的两课合并为一课,要么把两课内容编排 到一起,总之,非常凌乱的相互夹杂的编排次序,令人难以 梳理。再如,在必修一最后一个章节《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中是这样安排的:《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世界多极化 趋势》、《新中国外交》、《跨世纪的世界格局》,一眼就 看出《新中国外交》是夹杂在其中的,但如果非得要寻找逻 辑关系可以理解为“新中国的外交是置身于国际大背景之 中”。但是《新中国外交》一课容量很大,而且是历年考试 的重点和热点,为何不能单独编做一个章节呢? 三、每课内容的安排比较随意,不紧凑,较零散。岳麓 版教材的最大不足就是每课内容的安排不统一,有拼凑之感。

一般来说,每课有一个内容就好,按照课标要求和考点内容 来编排即可。但岳麓版喜欢拼凑,比如必修一第二课《大一 统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大一统非课标和考纲要求 内容,简单一笔带过就处理了。但教材却写了一页的内容,事实上教师在授课时对此内容也基本忽略。比如《屹立于世 界民族之林一一新中国外交》一课,教材有这么几个子目: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在联合国合 法席位的恢复”、“历史性的握手”、“国际交流与合作”、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等六个子目,看起来有一 章内容硬塞成一课,每个子目之间逻辑关系不强。本课一直 是近些年高考的热点内容,总共有三大块内容组成;“新中 国成立之初的外交、70年代的外交和新时期的外交”,若能 按照时间顺序安排,每个内容在适当补充一些史实,不但更 加紧凑,也会丰满一些。

四、教材对于一些史学界仍有争议的内容处理欠佳。历 史学科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是:必须及时与最新史学研究 动态相联系,岳麓版教材对此非常重视,能大胆的采用最新 的历史发现和史学观点,从而最大限度更新学生的知识。正 因为如此,有些问题就必须要处理恰当,越是最新的史学研 究成果受到的争议越大,尤其是对于教材来说,是高考的依 据,是学生最主要的参考资料,在处理一些争议较大的内容, 或者一些仍未达成一致的内容时,应该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 尽量采纳目前最可信的或保持比较一致的观点,尽量和其他 几种版本的观点保持统一。若非要保持版本的独特性,一般 可以采取这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在语言表述上要很有考究, 不能绝对化;二是在正常讲授的教材内容中不出现,仅把各 种观点进行罗列,放在探究环节(岳麓版教材在每课后有“解析与探究”环节,在部分章节之后有“综合探究课,’), 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探究。虽然岳麓版对于此类内容的处理 是有考虑的,但落实的不够妥帖和细致,仍然出现了不少问 题。比如,对于民族工业的概念,明显和人民版的教材观点 是有很大不同,而这个知识点又是一个重点内容。

第三、岳麓版教材的校对不够细致,出现有某些硬伤。

如在必修一第70页“ 1916年6月,段棋瑞宣布恢复《中华民 国临时约法》”,“段棋瑞”应为“黎元洪”,当然作为一 个以大学老师为主导而编撰的教材,岳麓版教材有很多可取 之处,对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很多人已 经分析过,在此不再一一论述。只是希望在教材编撰上能够 再进一步的细化,更多的了解中学教学和师生的需求,使得 教材在教学中的使用能够得到最优化,更好的促进中学教育 的发展。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