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县域 > 城镇老校经验型教师教育创生力发展的问题和方法_城镇教师

城镇老校经验型教师教育创生力发展的问题和方法_城镇教师

来源:县域 时间:2019-10-05 07:54:43 点击:

城镇老校经验型教师教育创生力发展的问题和方法

城镇老校经验型教师教育创生力发展的问题和方法 001lunwen.com 摘要:在富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城镇老校,有着一批经验 型教师,他们与老校相互依存,协同发展。但由于主客观原 因,这些经验型教师职业发展遭遇瓶颈,也给老校的发展带 来严峻考验。城镇老校经验型教师教育创生力的发展兼顾了 “教师教育的操作性实践”和“教师自身的生命成长”,是 对城镇老校经验型教师适切的培养路径,有助于老校经验型 教师摆脱“茧式思维”,使教育机体不断拥有新的活力,同 时也使老校发新枝,长新叶,走上良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 (2015)07A-0024-05 城镇老校,这是一片丰腴的“土地”,得天独厚的教育 资源令人钦羡。在许多人眼里,老学校就“老”在氛围,“老” 在风格,“老”在底蕴。这些都需要一代又一代有着丰富教 育经验的教师去传承、创生。本文就将探究视角聚焦在城镇 老校经验型教师适切的培养路径——教师教育创生力的发 展之上。

一、对城镇老校经验型教师教育创生力内涵的理性思 考与探究 1.城镇老校的基本特征 (1)学校历史悠久,发展面临考验 据调查,仅苏州市范围内,1913年以前建成并一直办学至今的学校就有100多所,其中城镇老校也为数不少,我们 学校就是其中之一。这些城镇老校坚守着对教育传统的继承 和发展,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坚持,可谓宝贵的历史文 化财富。这些在深厚文化底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镇老校, 既有厚重的积淀,又有灵动的活力。它们犹如苏州的双面绣, 传神入化又创新万象地延传着中华优秀的文化精神和教育 品性,处处呈现出当地文化濡染浸润的印记。

城镇老校古朴的校园承载着无数珍贵的教育遗产,但在 现代化及城市化进程中,随着教育布局的调整,一些城镇老 校面临撤并或搬迁等严峻的考验。由于诸多原因,有些东西 会散失、会割断。我们可以传承与发展的不是一去不复返的 遗迹,而是一种生机勃然的文化精神和生命力量。她可能由 于一时的主客观原因而衰落,但必能伴随着这个学校的变迁、 发展而获得再生。要让老校永葆青春,除了要保持其独特的 传统个性,引入先进的现代元素,还要发展好经验型教师这 支教育生力军,这是百年老校常盛常新的关键。

(2)师资结构不均,教师比较稳定 在城镇老校,教师相对城市学校来说来源比较复杂,有 师范毕业的,有民转公办的,还有因为并并撤撤,村小合并 来到这里的。一般来讲,城镇老校的教师普遍年龄偏大。我 区区内城镇老校在职教师年龄结构调查显示,各老校教师平 均年龄将近40岁,这对于一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 的。工作、生活在城镇的教师,要求不是很高,小富即安, 知足常乐。百年老校的光环也时不时给他们带来一丝淡淡的 优越感。因此,这些教师多年来安心留在老校,延续着老校 的历史文化与精神。

(3)生源发生变化,成长环境堪忧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镇老校虽然规模基本上稳定,但 生源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一些优质生源随着家庭住址的 变迁流入城市学校,而大批农村孩子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 入城镇老校学习,少数生源还存在流动性。同时,学生的成 长环境令人担忧。城镇老校现有的学生、家长甚至教师不少 是独生子女,“三独”群体聚首老校,冲击着学校原有的教 育教学模式。而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长则忙于生计,疏 于对孩子的教育和关心。

2.经验型教师的主要特点 经验型教师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 习惯于从经验出发,善于通过经验的积累、分类与组织,就 某一教育教学情境,寻找和选择一种过去成功的行动方式来 进行教育教学的教师。

特点之一:教育教学经验丰富 在城镇老校,有着一大批经验型教师,他们能很好地胜 任工作,有着极为丰富的教育教学经历和教育教学经验,他 们是青年教师崇拜的对象,他们大多是学校领导眼中的骨干, 是家长们比较信任的教师。他们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丰厚经验是学校的一笔珍贵财富。

特点之二:职业发展遭遇瓶颈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一些经验型教师抱有“人到中年 万事休”的思想,他们不再想着调动,不再考虑晋级和晋升, 工作主要靠经验和惯性。他们忘记了工作的原初动机——成 长的快乐,没有方向,没有前进的动力,遭遇了教师职业发 展瓶颈,进入了高原期,出现职业倦怠,缺乏可持续发展的 主观能动性。

特点之三:内在能量一触即发 万物皆在动中生能量,静中蓄能量,动静之间平衡能 量!城镇老校的经验型教师一直甘于平静的教育教学生活。

殊不知,每一位经验型教师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仅积 累着经验,更积蓄着内力。这股内力一旦受到激发,就会释 放,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正能量,使他们自觉主动地抛弃旧 有方式,寻求新的生长点,且成效往往比青年教师来得更为 明显。

特点之四:实践经验有待升华 经验型教师不缺实践经验,他们所欠缺的是如何把自己 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新的教育理念相结合,进行自觉的思想转 变和行动创新。如何引导经验型教师不让“经验”绊了自己 的脚,使他们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有一个再提高升华的过程, 并帮助他们从丰厚的经验中提炼出理性的东西,让经验教育 资源化,同时也使经验型教师从原先的“操作型”变成“专家学术型”,成为我们思考研究的问题。

3.教育创生力的概念界定 我们认为,“创生”含有“创造”、“生成”和“提升” 之意,从无到有,从旧到新,从低到高。创生力即创造生成 等能力。教师的教育创生力一方面意味着教师在教育教学工 作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生成能力,他们使教育机体始终充满 活力,不致衰朽停滞;另一方面意味着教师自身素养等的提 升。这是一个不间断推进的过程,是一种良性发展的教育生 态系统。

就那些已有一定工作经验、各方面相对成熟的经验型 教师而言,他们的教育创生力一方面表现在为自己的教育教 学创生,另一方面是为自己的教育人生创生。具体体现在:
经验型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或者教育生活经历中,能顺利完 成不断变化的目标任务,对自身已有的教育教学素养进行再 思索、再挖掘、再利用,在动力因素激励下,激发自身潜能, 主动提出新的自我发展要求和目标,不断提升职业理解力, 凸现师德影响力,提高自身学习力,优化教学实践力,强化 教育反思力等,进而获得新的教育认识,形成新的教育理念, 开创新的教育方式,拓展新的教育时空,收获新的教育成功, 体验新的职业愉快,实现从“旧我”到“新我”的教育人生 蜕变。

二、影响城镇老校经验型教师教育创生力发展的主 要因素探析 城镇老校经验型教师群体的发展之所以举步维艰,不仅是因为学校与周边地区一所所新建学校相比发展相对迟缓, 教师继续教育等校内体制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动力激励机 制,研学团队的氛围创设有待加强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最主 要的还是经验型教师自身的原因,有的教师只知埋头工作, 自我发展的意识不够,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目标,内驱动力 不足等。根据调查分析,影响城镇老校经验型教师教育创生 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学校发展迟缓,教育硬件相对不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一所又一所崭新的城市学 校拔地而起,使得地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缓慢的城镇 上的老校更显得“衰老”。校园校舍的老旧,专用室场的简 陋,电教设施的缺乏等教育硬件的不足严重影响了老校特色 的发展与创新,同时也导致教师失去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 台;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相对落后,尤其是现代化教学设施的 缺失也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日常教学效果。城镇老校的教师只 能依靠自己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日积月累的经验开展 自己的工作。

2.“茧式思维”困扰,职业生涯目标不明 每个教师内心深处都存在着根深蒂固、影响自己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的心智结构。城镇老校的经验型教师因为受客 观因素的影响,这种心智结构无法快速顺应课改趋势,阻碍 了教师进行系统思考和组织学习,陷入“茧式思维”。处于 “茧式思维”中的经验型教师有的意识不到自己的缺陷,在自我编织的“茧网”中辛苦地忙碌着;有的虽然意识到问题 的存在,也有所行动,但对困难估计不足,一旦遭遇困难, 便浅尝辄止;还有的有意识,有行动,但受身边他人影响, 放弃初衷,重回老“茧”。在这“茧式思维”的束缚之下, 这些经验型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缺少规划,没有明确的发 展目标,只知道教好书,上好课,带好一个班集体,能得到 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及家长的认可便心满意足了。他们每 天沉溺于琐碎繁杂的日常教学事务,把自己深埋在教材和学 生的作业本之中,习惯于按规定做事凭经验教学,很少去规 划和思考诸如今年我要读些什么书,要写些什么文章,要做 些什么研究,要如何提高自己的教育生活质量,三年、五年 或十年内,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等问题。没有目标、 没有方向,不去追求,不去向往。于是,职业倦怠与审美疲 劳不断地消减着他们的职业激情,遮蔽了他们的前行方向, 让教育生命在庸庸碌碌的一年又一年中消逝。

3.内驱动力不足,主动发展意识不强 内驱力是教师对自身发展的主动要求。但凡是经验型教 师,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历和教育教学经验,他们自认为 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完全能够胜任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生活 在城镇的经验型教师小富即安,知足常乐,加上年龄渐大, 学历已完全符合上级要求,职称评聘也基本到顶,因此大部 分经验型教师锐意进取的精神渐渐褪色,无意对自我职业生 涯进行规划,缺少主动发展的意识,教育创生力发展的内驱动力自然不足。

4.激励机制缺失,团队研学氛围不浓 调查发现,不少城镇老校较多关注的是校园文化的传承 与创新,重视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的培养,而对那些占着很 大比例的普普通通的经验型教师的发展则比较忽视,学校缺 少完善的发展经验型教师的激励、评价机制。同时,由于城 镇老校的客观条件所限,学校邀请知名专家来校讲学指导的 次数不多,经验型教师“走出去”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少,缺 少教育教学专家的引领;校内教学团队研学的氛围欠浓,大 都是浅层面的常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缺少深层次的探究和 研习,“教研”与“科研”脱节。

三、推动城镇老校经验型教师教育创生力发展的有效 支点探寻 在一所学校,相对于青年教师来说,经验型教师显得比 较“难弄”:他们觉得自己工作多年,教育教学经验丰富, 课上得不比别人差,抓成绩是一把好手,完全能胜任工作。

同时他们认为学校对教师发展的关注点更多在于青年教师, 对经验型教师的发展存在关注真空,学校没有为他们提供进 一步发展的空间。因此,不少经验型教师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懈怠,没有了刚工作时的激情。我们说,人都有惰性,没有 外在压力,谁也不想去发展,能舒服就舒服,这是人之常情。

然而,一所老校如果有着这样一个人数颇多的教师群体,那 就非常危险,将给学校的发展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因此,老校管理者必须充分发挥经验型教师的长处,积极寻求培养 经验型教师的适切路径,努力推动经验型教师教育创生力的 发展,兼顾好经验型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和他们自身的生命 成长。为此,我们努力探寻城镇老校经验型教师教育创生力 发展的有效支点:
1.眷注生命,挖掘“财富”——城镇老校经验型教师教 育创生力发展的前提 许多城镇老校的文化积淀不可谓不深,但深厚的学校文 化积淀并不必然带来新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必然能够在现代 社会里继续驰骋自如。学校悠久的历史,已经成为昨天的回 忆。要想使传统的老校发新芽,开新花,就必须呼吸新的空 气,吸收新的养分,做出新的改变。关注人的生命成长,尤 其是眷注经验型教师的生命成长便是一个结合点、发展点和 创新点。

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是世界上一朵美丽的花,一 份珍贵的财富。世上没有垃圾,只有被放错位置的财富。如 何让我们的教育回归原点,如何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使每 一个鲜活的生命充分地展开,最大限度地实现经验型教师作 为“财富”的价值,如何帮助城镇老校经验型教师摆脱保守 封闭的“茧式思维”,养成善于反思的优秀品格,进而重拾 专业发展的自信和自觉,不断克服职业倦怠,增强职业幸福 感,最终实现自身新的生命价值,这是城镇老校教育研究的 重要命题,也是城镇老校经验型教师教育创生力发展的前提。2.制定目标,规划“导行”——城镇老校经验型教师教 育创生力发展的关键 其实,对于专业场景中的经验型教师来说,教育生活就 是他们的人生过程。在为学生奉献的同时,经验型教师自身 同样需要关照,需要发展,需要成功,需要幸福的人生!社 会发展,教育改革,老校的变迁与发展为每个经验型教师创 造了多样化的发展机遇和可能,关键是教师自己是否做好了 迎接这些机遇的准备。但凡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教师,都是 具有极强规划意识和行动能力的人。城镇老校的经验型教师 要摆脱“茧式思维”的困扰,就应该对自己的教育人生进行 规划并坚持不懈、循序渐进地去行动。良好的教师生涯规划, 主要目的在于使教师能更好地发展和成长,一位能做好生涯 规划的教师,必能有目的、积极主动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之 中。如果每个经验型教师都能根据自己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 生涯规划,做自己生命的设计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于 自身已有的教育教学素养进行再思索、再挖掘、再利用,对 于自我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和目标,并付诸行动,定能走向职 业成功,收获幸福人生!那也是真正对学生和自己负责! 3.驱动外力,激活“内需”——城镇老校经验型教师教育创 生力发展的保证 城镇老校经验型教师教育创生力发展的动力包括外动 力和内动力。外动力有:社会形势、国家政策、各级教育主 管部门的要求、教育研究专家的指引等,内动力则是经验型教师对自身发展的主动要求。内动力受外动力的影响,外动 力通过内动力的作用最终实现经验型教师教育创生力发展 的目的。

经验型教师教育创生力的发展不仅包括专业知识、教育 技能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专业态度、专业信念、专 业情感等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是教师自身生命的成长。教师 教育创生力发展的关键是教师的主动发展,其自身的内驱力 最为重要。这内驱力主要来自兴趣,来自为人师的沉甸甸的 责任,来自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要引导经验型 教师在满足现状的同时,还应该努力追求过有意义的教师职 业生活,每位教师都应该树立“从生计的驱使向生命的自由 提升”,由“牺牲性的付出向主动性的创造提升”的职业理 念:教师不仅要“育人”,也要“育己”。唯有唤醒经验型 教师主动发展的内驱力,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 经验型教师的成长才有了力量源泉,成长目标才有实现的保 证。

有调查显示,“外在指令”在教师的发展内需上占到80%, 个人兴趣爱好只占不到20%。同时,“学校发展”和“教师 发展”的关系密切,学校有新的发展目标,会给教师带来发 展危机,催生出教育创生力。事实证明,有压力方能有动力, 有任务方能彰显行动中的实力,方能有新的生成和提升。城 镇老校可根据本校的发展愿景,根据学校实际对经验型教师 提出适当的任务和要求,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好他们的经验“财富”,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可采用目标激励、评价激 励、成功激励、信息激励、机遇激励、任务激励等多种手段, 帮助每个经验型教师实现自己的生涯规划,并配套制定衡量 目标达成度的标准,设定目标达成的期限。在实施过程中, 随时向教师提供目标达成度、目标接近度的反馈,使教师了 解自己达成目标的进度,及时进行自我调控,更快更好地达 成预期发展目标。还可针对经验型教师职称高、缺乏前进动 力的现实,实行校内教师职务晋升制度,依据每个教师的工 作实绩、教学能力、科研水平等,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前 提下,选拔出一批学校首席教师、教育名师、骨干教师等, 实行动态管理。对首席教师、教育名师和骨干教师,除了精 神激励外,还可按月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贴,进一步提升经验 型教师的工作绩效和职业成就感,持续促进他们的教育创生 力的发展。

同时,校外延伸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帮助经验型教师及 时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拓展教育创生力发展的空间:一方 面定期邀请教育教学专家,采取开讲座、沙龙对话、网上交 流、论文评比、阅读书籍等多种方式对经验型教师进行指导, 提升他们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坚持派遣经验型教师外出 学习、观摩,加强校际学习和交流,使经验型教师的视野有 新的开拓,学习力、实践力和反思力等有新的提升。

4.教研一体,助推“创生”——城镇老校经验型教师教 育创生力发展的抓手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教研”与“科研”一体化是城镇 老校经验型教师教育创生力发展强有力的支撑和抓手。学校 的教研活动,不能仅仅是进行日常教学的研讨,应该有明确 的科研主题,使“教研”与“科研”融为一体。学校的教科 研,只有根植于自身的土壤,才有蓬勃向上的发展力。学校 各教科研组应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研学活动,做到制度上保 证,组织上到位,行为上跟进,遵循“理论学习—课前预设 —课例展示—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自我反思—创生发 展”之路,引导经验型教师在参与教科研活动中,与教育教 学实际结合,与年段课标要求结合,与学科教学特点结合, 选择小而实、真而准的问题来确定自己的主题,进行专题研 讨和课题研究,从而有效地促进教育创生力的发展。

国家督学成尚荣老先生的两句话给我的印象极为深 刻:“教育科研为我们教师推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另 一些风景。”“教科研就是要将教育观物化为教师的教育教 学行为。”学校要努力实现教研活动科研化、科研活动教研 化,积极开展参与式研讨、同课异构的比较式研讨、专题性 的沙龙式研讨、提高层次的课题式研讨、多学科的交叉式研 讨等活动。以课题研究为龙头,促进教研科研的融合。进一 步规范学校课题管理,在课题研究进程中,建立各教研组课 题研究定期交流制度,同时课题研究专题培训和学校骨干教 师教学技能精彩片断赏析与点评相机跟进。通过校本教研与 常规教研相结合,课题研究与研学活动相结合,教研科研活动主题化,引导经验型教师在现实问题中寻找突破点,从教 学实践中提取鲜活的素材,在现有成功经验中寻找生长点;
发掘经验型教师自身优势,以科研为武器,进一步完善这个 优势,提升这个优势;在教学发展中寻找联结点,寻找先进 教育理论作为教研科研的支撑点。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 围绕一个主题,在教学实践层面上去试行、验证、领悟。这 种有的放矢的教科研方法,往往容易取得突破性的发展,而 经验型教师的教育创生力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生成与发 展。

四、对城镇老校经验型教师教育创生力发展的美好展 望 澳大利亚未来委员会主席埃利雅德博士说:“未来不是 一个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它 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走出这条路的过程 既改变着走出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本身。”如今,越来 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城镇老校的生存、发展与创新,越来越多 的人认识到了城镇老校可持续发展的价值。随着城镇老校发 展的新机遇,相信老校的全体教师特别是经验型教师定会进 一步扎根古镇的教育沃土,进一步站稳老校的坚实讲台,去 潜心追求“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希望通过探索一系 列推动城镇老校经验型教师教育创生力发展的动力机制,探 寻经验型教师教育创生力发展的途径和策略,帮助经验型教 师扬其优、弃其劣,协助他们理“财”、生“财”,用自己丰富的经验“财富”创生出无穷的学习力、教育力、生命力 ……在重新设计和努力实现自身发展规划的过程中,不断生 成,不断生长。我们期待:在经验型教师欣然走向教育新生 的同时,能实现城镇老校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和谐共进!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