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9月以来,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频繁。2003年9月21日提高1个百分点;2004年4月25日执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实质是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金融机构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2004年4月25日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到7个月,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三次调整,提高1.5至2个百分点调整幅度高达25到33,这是中国有史以来少有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幅度和频率如此之大之快,对商业银行影响重大。
尽管存款准备金率三次上调后,金融机构头寸仍比较宽松。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余额超过2万亿元,并持有3万多亿元流动性较高的国债、金融债券和中央银行票据等资产,商业银行会保持正常的支付清算水平,并具有一定的增加贷款能力。但问题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分工越来越模糊,对资金需求就越来越具有趋同性,当一家商业银行资金偏紧时,其他的商业银行也随之偏紧。所以,全社会的流动性抽紧,其结果将会是,今后几个月商业银行将更加谨慎地发放贷款,从而导致贷款增幅将会出现明显回落。同时,部分银行出售债券,还将改变商业银行现有的资产结构。从长期看,新增贷款减少,贷款投向更加审慎,新增不良贷款也将有所减少。然而依靠快速发放贷款,作大分母以此降低不良贷款率的做法将失灵。因此,对商业银行来讲,信贷总量扩张的受限,利润水平将面临挑战;资产运做将面临挑战;减低不良贷款比例也将面临挑战。
面临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诸多影响,商业银行应以积极的姿态予以面对。笔者认为,当前应深化改革提高管理经营水平、优化资产结构、健全科学的资金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盈利能力。
首先,商业银行应以加强中间业务收入来弥补利润下降的影响。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则意味着银行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这将直接导致其可以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由于商业银行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因此商业银行实际减少的可以用来创造利润的资金数额将比增加的准备金数额成倍放大。三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共减少金融机构可用资金近2600亿元左右,按照货币乘数的效应,实际减少信贷总量可能会达到6000至8000亿元。
目前,从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以及获利能力来看,接近80的利润来源仍然是通过发放贷款来赚取利息收入。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89,贷款一年期利率5.31。如果在现有存贷款规模上,假设增加存款准备金率1.5个百分点,经过测算:将冻结商业银行可用资金2600亿元,因此减少由于发放贷款而获得的利差收入为3.31*2600=86.06亿元。与此同时,假设商业银行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2.0,银行上存存款准备金还需要倒贴部分利息支出,补贴息差支出达2.86亿元。因此,仅此一项就将影响到商业银行利润88.92亿元。
有鉴于此,商业银行就应加大非利差收入,大力提高中间业务创利能力,提高中间业务利润,以其增加经营利润水平减低因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带来的影响。“http://www.yytv.com.cn”版权所有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应不断增强资金实力,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商业银行的新增存款之中可用资金比例比原来降低,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商业银行更要重视存款工作,以便进一步增强资金实力。当前面对要交纳更多的存款准备金,又必须向央行借入再贷款或回购央行票据弥补信贷资金缺口,增加再贷款或票据的利息支出。从保障流动性的角度看,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能力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中央银行票据应作为主要的持有品种,可以通过出售或回购及时满足流动性的需求。当出现紧急情况问题时,商业银行应考虑从中央银行取得再贷款。因此,准备金率的上调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更应当灵活使用各种资金运用渠道,提高资金调拨和使用的效率,促进了资金的管理水平的提升。
另一方面,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也是对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资本充足率越低、不良贷款比率越高,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就越高;反之,资本充足率越高、不良贷款比率越低,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就越低。商业银行通过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进一步约束资本充足率不足且资产质量不高而盲目贷款扩张带来的风险。
此外,商业银行更应优化资产结构,追求效益最大化、有效地降低不良贷款率。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后商业银行更要审慎地发放贷款,严格控制信贷规模,扩大企业贷款被选范围,在充分论证后优中选优。当前商业银行尤其应从不良贷款的存量上下功夫,进行盘活、清收、重组,以其更好的降低不良贷款的比例。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