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结合词意,感受声乐的文学美与音乐美 声乐是以语言的表达的音乐形式,声乐可以通过歌词直 观的表达出音乐所要体现的情境。因此,我们在声乐教学中的审美教学,词意的理解也是一个重要环节。由旋律、节奏 等音乐语言所组成的音乐形象,具有声态、情态、形态、动 态等一系列形象化特征,声乐教学正是借助这些具体可感的 形象来启发和感染学生,但歌词能让这些形象具有画面性, 给人如临其境的感受。例如: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通 过歌词的描述,眼前就能展现出炊烟袅袅,小河流淌,十里 荷塘,十里果香的丰收富饶的画面。激起学生对丰收在望的 田野,充满无比喜悦的心情,用生动的音乐形象激发学生的 审美情趣,产生想要为之而歌唱的欲望。歌词的语言所构成 的文学性形象,不仅蕴含了文学性也具有音乐性。也就是说, 文学与音乐,它们之间不仅存在着审美通感,而且在互相转 换过程中,还不断丰富甚至创造着美,所以,在声乐艺术中, 词是歌曲的核心也是歌曲的灵魂,好的歌词能与音乐水乳交 融,起到乐心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声乐教学中,不仅要教声 音,同时还要教学生们把握好声乐作品的文学美与音乐美的 完美统一。使学生在演唱中更好的将二者结合起来并表现出 来。
三、注重“声”“情”并茂,展现审美教育的本质力量 声乐属于听觉艺术,审美过程的完成,是从听觉开始, 只有演唱者美妙的歌声满足了听总的审美需求,才能是他们 对歌声进行联想,想象,从而达到情感审美体验。情感审美 是种人心理的反映,声音的美固然很重要,但绝不能轻视情 感的审美。情感的表达需要力求真实,演唱者要具有真实的情感,体验演唱者的真情实感是演唱情感审美的重要特征。
声音是声乐教学的基础,情是声乐美感的核心,只有当“声” 与“情”有机融合,达到声情并茂,学生才能从声乐教学中 学会本领和技能,同时也提高了对声乐美学的审美鉴赏能力, 体现出音乐审美教育的本质力量。在声乐教学中,不单是使 学生的语言清晰、学好呼吸、共鸣达到音质优美,更多的是 使学生演唱具有风格鲜明、情感丰富的表达。当然声音是表 现具体作品直接媒介,也就意味着不能忽视或排斥声音的作 用。相反,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能够使歌唱者把声音处理的更 好,而歌唱者的水平也会更完美一些。声音中囊括着感情,感 情则是通过声音表现出来的。光有“声”的演唱,音乐作品 是没有灵魂死物,只有二者相互依托,以“声”表“情”、 富“情”于“声”,所演唱出的音乐作品才会生动形象,具 有震撼人心的影响。在声乐专业教学中,我们更多的是要体 现审美教育,不只是指导学生演唱技巧的运用,而是从感知、 想象、情感等方面告诉学生如何应真挚的情感、丰富的知识 和良好的修养,去认识歌唱、参与歌唱、融入歌唱。因此教 学中我们只有把歌唱观念从单纯的声音思维中解脱出来,才 能把情感投入到声音中。“情欲信,辞欲巧”,这对歌唱来说, 是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唱歌既要唱声,更要唱情,歌声动听, 感情真挚,声情并茂,才能唱的感人,扣人心弦。真正传达到 传情达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四、累积声乐鉴赏能力,体会不同风格的声乐美声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不单单只来源于声乐作品的聆听 和演唱,生活阅历的体验,也能提高自身对音乐的领悟。一 些歌曲能在一瞬间触动人心,不单单是音乐本身的魅力,自 身的类似体验更会加速对歌曲的感触,让人为之动容。声乐 艺术的审美是一种心理过程及情感表达,是人们通过日积月 累的日常生活体验的结果。所以声乐审美的教学,可以让学 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感受身边的人和事,体验生活中的点点滴 滴,仔细观察不同环境、不同时间里的情景变化,毕竟艺术 源于生活,从最根本的地方感受生活艺术的美感,在通过声 乐艺术,抒发出自己的情感,表达给听众。要提高声乐鉴赏 的审美能力,仅仅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是远远不够的,需要 日常生活的日积月累,将声乐作品融入自己的生活,以自己 的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力和联想力,切身的感受到声乐作品 所传递出的情感。艺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通过对声 乐作品的鉴赏的累积,学生可以体会到不同风格,不同类型 声乐作品所表达的精神和情感。例如:《黄河大合唱》、《延 安颂》等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声乐作品,抒发了抗战时期的 革命豪情和爱国精神。《茉莉花》、《信天游》、《阿里上 的姑娘》等语言淳朴,形象生动,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的声 乐作品。声乐作品风格多种多样,有慷慨激昂能激发斗志的, 有热情奔放渲染喜悦心情的,也有婉转生动抒发情意的…… 理解不同风格的歌曲,不仅能提升自身对声乐作品的鉴赏能 力,更能为自身的演唱注入情感,给以听众心灵的触动。大量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的累积,不仅仅能提高学 生的声乐审美能力,也能通过音乐艺术,让学生体会到不同 的生活情感,并从这些情感中感悟音乐,感悟人生。
五、把握审美教育方式,培养良好的审美意识 在声乐学习中,无论哪种技巧的训练,都要经过反复的 练习,在日积月累中不断提高,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 朝朝夕夕的努力,不切实际的期望,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往往适得其反,形成难以更改的弊病,使学生丧失学习声乐 的乐趣和信心。学生的声乐水平各有不同,能驾驭的难度更 不可能一致,如果让学生超出其能力范围的去唱难度较大的 歌曲,他除了用嗓子拼命喊叫外,别无他法。如果不能驾驭 自己的声音,就不可能体验歌曲的美感,只能让学生越发感 到学习声乐的艰难。而一首力所能及的歌曲让学生能够轻松 地把初学到的方法运用到歌曲练唱中,将课堂所学的基本原 理、概念和规律转换为实际演唱能力,就会取得练声和练唱 融为一体的效果。当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就能点燃自己表 现美的愿望,并从中感受到创造的欢乐,获得美的享受,进 而发现:原来自己有能力学好声乐这门课。这种“顿悟”让 学生信心大增,在此基础上,及时加大练习的难度,就会取 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声乐作为听觉艺术,要想对其进行深层 次的感受首先需要学会聆听,通过不断的聆听从中获取自己 最真切的感受。让学生倾听自己的声音、倾听作品的声音和 倾听别人的声音,并且通过正确的声音概念教学,让学生从音乐语言入手,去积极主动的发现声乐的形式美、节奏美和 旋律美进而培养审美意识。学习方式的培养,可以让学生独 自聆听声乐作品,独自思考感受冒出的聆听感受。然后可以 让学生相互聆听,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方式,互补不足,及时 调整。老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的互动,及时了解学生 在学习中处在的困惑,帮助解决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总 之,声乐艺术作为深受人们喜爱的音乐艺术,在声乐教学中, 演唱技巧的教学只是一种表达手段,而声乐教学中的审美教 育则是声乐艺术的品格体现,也是音乐教育的本质反映。把 审美教育有意识地贯穿于声乐教学的全过程中,不断挖掘教 学过程中可能潜藏的美感因素,努力将声乐课中的技能、技 巧与美感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充满音乐美的气氛中学习 声乐专业知识。一首好的作品总是来源于人们的生活,表达 人们的心声,或寄托出一个美丽的梦幻,或展现一片炽热的 情怀。这种立意与意境之美对学生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使 心灵萌发出美的种子。久而久之,自然就形成了“随风潜入 夜,润物细无声”的审美功效。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